石姐做菜,追求簡單和快,你愛還是不愛,吃過不點外賣。大家好,我是石姐,關注美食,關注石姐廚房。
石姐是四川人,我們小的時候,在端午節這一天,奶奶總是用雄黃泡酒,然後往我們小孩的額頭上抹,說的是防蟲避災,特別是防毒蛇;大人們還在門口掛菖蒲、艾草;小孩都必須用各種草藥熬的水洗澡;在吃的方面更是豐富,因為農曆五月,豆角、辣椒、黃瓜、茄子、番茄……都大量成熟了,小麥、油菜也已經收割了。所以家裡有各種食材,對於愛吃、好吃的四川人來說,怎麼可能在端午節這天不弄許多好吃的吶。在各種好吃的食物裡,粽子必不可少。可是八十年代,物質並不豐富,所以我們吃的都是白米粽,沾的是紅糖水。爸爸是機車廠工人,他們有時候發勞保,就有紅糖。
九十年代,改革的春風吹到了內地,南下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我和同學兩人也湊熱鬧,背一個牛仔包,裝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坐上綠皮火車就奔向了廣州。在廣州看到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價格不菲的皮鞋,總有男士把它當作拖鞋穿很;穿偏襟短衣的老阿姨總鑲著金牙;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粥。最讓我們驚訝的是廣州的茶樓,它不像我們四川的茶樓,那就是喝茶的地方,它是廣州人吃早餐的地方,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小吃,小巧精緻,蝦餃,燒賣,腸粉,河粉……尤其讓我映像深刻的是茶樓裡的肉粽,它的大小比一個成人的拳頭還更小,但是非常香,非常軟糯,反正就兩個字形容:好吃。三十年都快過去了,廣州茶樓裡的肉粽,至今為止還在我的記憶裡,沒有被覆蓋,沒有被超越。雖然後來在其它地方吃過很多種肉粽,但廣州茶樓的肉粽是我永久的記憶。
最近幾年,石姐也在學著包粽子,想要還原那個記憶中的味道,但是從來沒有成功過。雖然石姐包的肉粽味道也很不錯,但確實不是記憶中的味道。
石姐今天分享一下我的肉粽做法,希望能得到小夥伴們的喜歡。
準備材料:香糯米3斤,上等五花肉1.2斤,姜花椒,八角,桂皮,料酒,胡椒粉適量,辣椒粉2勺,生抽4勺,老抽1勺,鹽5克,香油1勺。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切麻將塊大小,姜切片。
2,醃肉。將肉放大碗裡,放薑片,料酒,胡椒粉,抓勻。再放桂皮八角花椒,生抽,老抽,辣椒粉鹽抓勻,最後淋麻油,蓋保鮮膜放冰箱醃製。
3,糯米淘洗乾淨加清水浸泡15小時,水最少需高過米兩指深。
4,糯米泡到用手指輕輕搓,能搓碎就好了。然後撈出來加適量的生抽上一下色,如果想顏色更好看,也可加一點老抽。石姐沒有加。
5,把粽葉清洗乾淨,放鍋裡加水煮15分鐘殺菌消毒。
6,包粽子。包粽子的原則就是形狀是次要,只要米不漏,繩綁緊就可以了
7,把拌好的粽子放高壓鍋壓半小時,然後燜20分鐘出鍋即可。
怎麼樣,夥伴們,喜歡石姐包的粽子嗎?歲月變遷,時光流逝,我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去廣州,去廣州的茶樓,品品肉粽還是不是曾經的味道。
喜歡石姐的美食文章,別忘了關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