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瀋陽第一大集,百年歷史的農村市場,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2020-12-10 騰訊網

初冬時節的瀋陽說冷不算冷,早上氣溫會降至零下十度,瀋陽北部有一個農村大集,號稱「瀋陽第一大集」,我一直想去看看,但是沒有成行,因為屬實太遠了,距離市中心大概25公裡左右,這個周末終於抽時間去一趟,周六28號逛瀋陽農村大集,百年歷史農村市場走一圈,欣賞農村的煙火味。

據史料記載蒲河大集有二三百年的發展歷史,蒲河鎮地處瀋陽、撫順、鐵嶺的交界處,距離棋盤山水庫和輝山很近。蒲河大集能保留到今天,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比較好,很多販子把牛馬羊拿到這裡交易,後來這條馬路就成了大集(每逢二五八趕蒲河大集,陽曆258),很多人說這裡面積很大,其實只有來到現場才知道,蒲河大集的面積不算特別大,大概就是幾百米長的街道加上一個大空地,咱有圖片為證。遼瀋美食,圖文原創,全文5000字,需要閱讀十分鐘。

相傳明代時候(明代正統年間),蒲河鎮成為重兵之地,號稱遼東十八城之一(據瑞雪烹梅博客資料介紹)。蒲河大集所在地並不是蒲河鎮中心,過橋大概幾百米的位置才是蒲河鎮的老街,周邊有馬莊子村,蓮花村、蒿甸子村、大蔡村、洋什村、大蔡臺子村等自然村落,如今瀋陽的瀋北新區發展非常迅猛,附近還有不少新樓盤,這個農村大集將來要被城市包圍了。

圖片遠處可以看見各種新樓盤,橫臥在蒲河街道的大橋是京哈高速公路(蒲河段),蒲河大集距離高速公路出口蒲河收費站很近,大概幾公裡的樣子,這個大集要佔據平望線幾百米的馬路,據說季節交替的時候,這個大集的佔路長度要更長一些,攤位多達一千個。從數量和長度上,蒲河大集確實比較大。

農村大集都比較早,開始時間從早上蒙蒙亮的時候(五六點)一直持續到下午二三點鐘。八九十年代圖片上可以看見,農戶趕著馬車驢車來趕集賣貨,現在都是麵包車、電動三輪車、小貨車,還有很多愛熱鬧的瀋陽市民前來逛大集。每一個集市都是車多人多,附近經常會發生交通擁堵的現象,不僅是蒲河大集會這樣,遇到堵車儘量繞行。

貫穿蒲河大集的馬路叫做平望線,平望線起點位於瀋陽市于洪區平羅街道,終點一直到棋盤山的望濱街道,這條公路歷史非常悠久,以前沒有四環路的時候,平望公路承載著瀋陽北部的東西交通,平羅造化是一個好地方,那邊有一個造化大集,棋盤山這邊有蒲河大集,兩個農村大集支撐起來農產品的市場交易。遼瀋美食當然要介紹當地的農產品,當地每一種農產品都是帶著故事。

每次趕集的人絡繹不絕,趕上早高峰期間肯定要大堵車,因為這條平望線也是一條重要的幹線,這裡就像是一個狹窄的血管堵塞物,兩邊的攤位加上過往的行人,只給車輛留出一條車道。所以逛大集要注意安全,來來往往都是大車,安全還是第一位的。

如果夏天和秋天趕集還是挺舒服的。因為瀋陽春天風大,大風颳得睜不開眼睛,春季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集上很少有新鮮的食材,而夏天有更多新鮮的蔬菜和瓜果,早市逛大集也不算很熱,秋天最適合逛大集,這時候的溫度最為適宜,而且金秋的農產品也是超級多,隨便買一買就是一小車,冬季逛大集,更多看肉類等食材,因為這個時候要儲備一整個冬季的消耗品。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東北可以享受一年四季的硬切換。

冬季逛大集逛街都很遭罪,擺攤更是非常吃苦的活,好在擺攤人是有智慧,如果有點動手能力,自己搭個塑料棚子,裡面點個炭火爐子,人不遭罪,菜品也不會上凍,沒有能力的攤位就只能硬挺著了,有些商家把汽車發動著,防止食材被凍壞了。遼瀋美食也拍攝了一些視頻,稍後整理一下發布。

有一位攤主說,每次趕集要提前佔好位置,凌晨三點就要拉貨出發,夏天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市場上已經是人頭攢動,在城裡早上七點的時候,上班一族才開始出發,這時候的地鐵才是最擁擠的時段,城裡人要比農村人相差兩個小時的時差。治療失眠的辦法非常簡單,早起去幹體力活就成了,實在不行就讓他去早市逛一逛。

蒲河大集和其他大集一樣,市場上很多活雞,因為養雞周期很短,所以農村會有非常多的雞,農村雞25元-50元一隻不等,大公雞稍微貴一點,現場加工,去毛去肚,七八分鐘就收拾好一隻活雞,有一個女商戶怒氣衝衝的攔著我,說你們拍完就不讓我們殺雞了,我想這事肯定不會發生的,要是市內集貿市場肯定不能交易活雞,農村市場還能不讓殺雞了?

大集上還有很多屠宰好的雞肉,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鍋裡都會燉著雞,11月底距離過年還有點早,商戶說快到過年的時候,這些雞根本不夠賣,兩三個小時就能銷售一空,必須提前處理好每一隻大公雞,否則來不及。小雞燉蘑菇是最硬的東北菜,俗話說姑爺子上門,要了小雞的命,招待貴賓必須有小雞燉蘑菇。

燉雞肉不能選擇肉食雞,一定要家養的笨雞,因為笨雞數量少,肯定不夠大家吃,笨雞價格也要高於其他雞,所以市場會有很多下架蛋雞,這種下架的蛋雞三十元一隻,一百元買四隻,攤主說拿回家還能繼續下蛋,情況果然如此,他打開雞肚子裡面真有雞蛋。

看見大鵝就想起一道東北名菜,鐵鍋燉大鵝,大鵝的生長周期超過一年,所以鵝肉比較硬,我吃起來不那麼好吃,大鵝要100元以上,每斤鵝18元,據說白色的鵝比較便宜,灰色的鵝比較貴,咱也不知道什麼原理,其實它們都是一樣的生長環境。鐵鍋燉大鵝用的一定要是鐵鍋,這樣做出來的大鵝才正宗。農產品有一種不確定因素,需要看天吃飯!不論養雞養鵝養鴨子,價格都是隨行就市。

今年的蘑菇比以前貴了一些,榛蘑和紅蘑是最暢銷的蘑菇,榛蘑大概50-70元,紅蘑要過百元了,鑑別蘑菇的好壞要有火眼金睛,有些蘑菇摘下來就不太好,有些蘑菇營養不良,吃起來不夠好,榛蘑燉小雞最香,紅蘑炒菜最好吃,不論什麼蘑菇和雞肉都是百搭,地處森林交界處的蒲河,附近山上有不少蘑菇,農村朋友說要是勤奮一點,撿蘑菇都能賺個幾千塊。很多野生蘑菇在中秋或者是深秋的時候才長出來,由於它生長量少,生長周期也很短,這幾種蘑菇無法人工種植,所以東北野生蘑菇在市面上有很高的價位。

粉條和燉菜是百搭,不論是小雞燉蘑菇,還是紅燒五花肉,或鐵鍋燉魚,如果覺得菜量不夠,就來一把地瓜粉,這東西可以大量吸收油脂,變得晶瑩剔透,吃起來比肉都要香百倍,如果會吃的人就是喝湯吃粉條。農村大集都會有好幾家粉條,製造粉條的材料包括地瓜、土豆、綠豆。最好吃的粉條莫過於地瓜粉,地瓜粉勁道足,味道偏甜,土豆粉味道偏清淡。地瓜粉耐煮,吃時有嚼勁,土豆粉則反之,十分好煮。想吃好的燉菜,買對粉條是最關鍵的,白菜燉粉條就選土豆粉,小雞燉蘑菇就選地瓜粉。

市場上的豬肉、驢肉、羊肉非常多,而且都帶著溫度,熱乎乎的豬肉在冬日暖陽照射下還冒著熱氣,沒有什麼排酸過程,說是農村豬肉香,這一點咱還沒有檢驗實測。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笨豬肉,有些攤位的燈光有問題,這是紅色LED燈,照在豬肉上,顯得色澤特別好。就像是我們前面說的,農產品和畜產品都要看行情,價格年年有變化。

豬肉最近價格穩定在二十元以下,豬五花十八元/斤,豬排骨也不到二十元/斤。因為飼料漲價了,豬肉價格不會倒退到十元時代,冬季買點豬肉包餃子還是可以的。

蒲河大集很多賣驢肉的,帶著驢皮賣驢肉,指哪切哪,現殺活驢,這場面不堪入目啊,過多鏡頭就沒有收錄,驢肉的價格是38元/斤

羊肉價格也到四十大關,不論什麼羊肉,價格都漲了,因為冬季燉羊肉,吃羊肉火鍋的人非常多,羊肉需求旺盛,所以羊肉價格高走,我喜歡吃羊肉,也喜歡喝羊湯,看見好羊肉就走不動路了,黑頭羊很好吃,羶味也不大,燉著吃非常香嫩。

農村大集上都是現殺活羊,場面同樣是不堪入目,咱也沒拍太多的鏡頭,大部分羊肉的價格是三十五元/斤以上,大集上的羊肉還是非常多的,但是我沒有買羊肉。有人開玩笑說內蒙的羊還沒有走到半路就被吃掉了,幸虧瀋陽也很多養殖專業戶了,我們還能吃到新鮮羊肉,現在牛肉價格是四十元/斤,牛羊肉的價格始終要比豬肉貴一丟丟。羊雜都是現場煮好的,帶著熱乎氣!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市場,新鮮的畜產品交易市場,傳統市場看不到的場面,在農村大集都能看見,造化大集是每天都有交易,不好評價,這個市場只有二五八才能看見,現場加工活物各有利弊吧,祝家市場和望花市場沒有去過,不能說那個市場更好。

大一盆豬血加上蕎麥,就是蕎麥豬血腸,現場加工的血腸價格是十元錢/斤,每一家的血腸都不一樣的味道,大概因為血腸裡面有獨家的調料,很多人喜歡酸菜血腸,以為普通的食材就能烹飪出美味,其實每一個步驟都飽含艱辛,醃製酸菜和烹製血腸都要一番功夫,酸菜需要發酵的手藝和穩定的溫度,血腸需要調理的配比和調料的味道,就算是美食專家,也沒辦法到這裡大顯身手,農村市場才有傳統的味道。

現在都講究一個熱鬧勁兒,所以大集上的食材都帶著溫度和煙火氣,時間剛過七點,各種美食都熱乎乎的出鍋了!

除了豬血腸之外,還有粉腸、香腸。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熱乎乎的美食總是勾起購買慾,看見就想嘗一口試試,逛大集的人有口福啊。

什麼食物最能勾起饞蟲?那就是東北的豬頭肉,豬頭肉是滷味食品的銷量冠軍,除了豬頭肉之外,各種燻醬食品是東北人的最愛,每一個大集上都有燻好的豬蹄,滷好的豬頭肉,煮好的肥腸。蒲河大集豬頭肉二十三元一斤,價格確實挺低的,造化大集的豬頭肉也挺便宜的,我發現豬頭肉的價格在農村大集上非常便宜,市內超市裡面豬頭肉價格三十多元一斤呢!

冬季到了,農村大集開始有酸菜了,大白菜是十月份的蔬菜,到了十二月就能吃上應季的酸菜啦,酸菜絲幾塊錢一斤,現切現賣的酸菜非常受歡迎,配合五花肉和血腸,就是一份地道的東北菜,叫做酸菜白肉血腸。

大集很大,篇幅很長,剛剛說完肉類,農村大市場上還有很多日常的主食,帶著鄉土氣息的主食更是勾起鄉情,大餅子、油炸糕、粘豆包、粘火勺,叉子、冷麵。

這兩口子忙碌一早晨,不停的製作,油炸糕、大麻花,以前油炸食品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小時候吃不到什麼油炸食品,只有油炸糕是兒時記憶的最美味,帶著紅豆餡的油炸糕,吃一口熱乎乎的油炸糕,就能想起童年的往事。

粘豆包是最具有年味的食品,似乎只有冬季才能看見,因為粘豆包是當年的大黃米製作而成,要是沒有適宜的溫度,很容易酸敗或是長毛,只有冬季製作粘豆包,放在門口的大缸裡面,想吃的時候,去外面掰下來幾塊即可。

粘豆包的寓意也是非常的美好,它和粘糕一樣,非常受孩子的喜愛,這也是兒時記憶的美食之一,如果串門訪友的時候,時間還沒有到正餐,主人會拿出豆包墊吧一下,不論是煎著吃,還是烤著吃,還是蒸著吃,它都是農村家庭甜品裡面的頂配,城裡人根本想像不到的美味。

做豆包的大媽說,粘豆包沒有成型的時候就是粘火勺,火勺是豆沙餡的,各種豆餡都有,最常見還是紅豆餡的,這時候的粘豆包還沒有經過蒸汽的過程,加工粘火勺只需要一口大煎鍋,把粘火勺一個個擺在煎鍋裡面,靠著爐子的溫度,爐盤不能過熱,也不能讓爐子的溫度過低,仔細把豆包壓扁扁的,煎至兩面金黃色,冷冷的天氣裡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食品,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啊!

城邊的大集不像是以前的農村大市場了,更多的城裡人來農村大集買食材,如果看著不乾淨,就沒有購買的欲望,我發現大集上很多小販都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廚具也乾淨,手套口罩都一應俱全,攤位和爐子也非常乾淨整潔,看著乾淨就放心了,所以說能說會道不一定能促進銷售量,還要把握好自身的素質和形象。

大餅子和玉米面都是大集上的暢銷主食,我發現以前城裡人喜歡吃細糧,特別不愛吃粗糧,現在恰好反過來了,大家都喜歡吃粗糧了,不論是粗糧如何製作,口感肯定比不上細糧,但是大家都認為粗糧好,五穀飄香最誘人,腹若飢時它為尊。

因為瀋陽距離大海很遠,海鮮也不是季節,我以前去過丹東浪頭大集,規模類似蒲河大集,但是那邊的大集完全不一樣的食材,沿海的大集基本都是海鮮為主,各種魚蝦貝類一應俱全,而瀋陽大集和海鮮是絕緣的狀態,目測大集上有幾份活魚的攤位,還有幾份冷凍海魚的攤位,草魚特別暢銷,幾塊錢一斤,我發現大集有一個特別之處,不給仔細收拾魚,大部分都是拎著就走了,少數攤位給去鱗去肚,或許是沒有水源的關係,加上冬季溫度太低,加工起來稍微麻煩一些。

冬季戶外攤位的蔬菜很少,大集也不例外,僅有少許攤位,罩著塑料棚子才能賣菜,否則新鮮綠葉蔬菜見風就凍傷,只有大白菜和大蔥才能擺到外面銷售,大蔥不怕冷,天氣越冷,大蔥的保存越容易。今年也不知道什麼情況,農村大蔥的價格一路攀升,現在大蔥市場價格要到三元以上了,瀋陽生鮮超市的大蔥價格也到了四元以上,白菜價格還算平穩。

公共運輸有179路公交車(五愛街起點),蒲河大集沒有免費停車的地方,在路邊停車隨時會貼單,蒲河大集停車場有好幾個,價格都是五元錢,隨便停幾個小時無所謂,冬天逛市場注意保溫,市場不斷廣播提防小偷,注意來往車輛,一切都要安全為主。遼瀋美食圖文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初冬逛瀋陽第一大集,百年歷史農村大市場,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初冬時節的瀋陽說冷不算冷,早上氣溫會降至零下十度,瀋陽北部有一個農村大集,號稱「瀋陽第一大集」,我一直想去看看,但是沒有成行,因為農村大集屬實太遠了,距離市中心大概25公裡左右,這個周末終於抽時間去一趟,周六28號逛瀋陽大集,百年歷史農村市場走一圈,欣賞農村的煙火味。
  • 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 | 今天正式啟動,連續五天!
    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 | 今天正式啟動,連續五天!將以「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點亮江南『夜市』新地標」為主題,在江南新區長江之星、玉熙路步行街至驛鑫廣場商業步行街舉行。五天時間裡,活動內容豐富多樣,看點亮點精彩紛呈,分為好物市集、吃貨大會、夜show場以及趣味互動等活動環節。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三)!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三)!·政務 羊/人間煙火味
  • 早餐中國: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廣東汕頭的豬血湯,新鮮豬血看顏色,色澤鮮紅是第一要素,手感紮實亦不可缺。潮汕人吃豬血湯,還要配上特有的蔬菜。枸杞葉清肝明目,益母草活血化瘀,真珠花菜清熱解毒。呃,這也算蔬菜?可不麼。福建福安的水煎包,油煎的同時澆上涼水,保證皮脆。
  • 逛農村大集注意事項,網友們的教訓,拿小本子記好
    初冬逛瀋陽第一大集,百年歷史農村大市場,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好多朋友紛紛留言評論,我覺得這些都是網友們的血淚教訓,必須總結一下,因為朋友都想開車去農村大集轉一圈了,人生地不熟容易上當。網友說大集和早市上的不良商販太多了,千萬別上當受騙。他們的主要問題是偷梁換柱、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牽驢作戲、質次價高、缺斤短兩、偷雞摸狗等等。逛大集有幾大注意事項,一定要拿小本子記好了。
  • 青青隨筆|最是煙火味,能撫凡人心
    這番糾結心態,幾乎每個中年人都經歷過,似乎又都在歷經滄桑之後回歸恬靜,遺忘掉甩脂計劃,沉浸在生活的平淡無奇裡,除了美味之外,其實最終享受的是創造美食過程的廚房煙火味道。最是煙火味,能撫凡人心。一家人圍坐餐桌小菜幾碟,廚房裡飄來雞湯的香味,時刻關注火候大小,對大料小料的放入時辰的研究,想像中一鍋鮮香的期待,平添了無數心靈熨貼。
  • 冒椒火辣 三環路西區,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近兩年隨著餐飲市場消費群體的快速年輕化,使得大眾消費更趨於理性,導致傳統的高檔餐飲及高客單餐飲品類的業績不斷下滑,從而促使小盤菜火鍋,串串香等低客單,多單品的餐飲品類更受歡迎,再加上採用復古國潮等時尚的裝修風格來迎合當下年輕人對於拍照打卡的欲望,從而迅速爆紅。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老闆開始把鴨大卸八塊,老闆娘調味,配料。不一會,砂鍋在灶上氤氳嫋嫋,一份沁人心脾的香味緩緩溢出,彌散了半條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美食家蔡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到一地,必要逛一下當地的菜市場,那裡是城市裡最市井,最真實的地方。
  • 地攤經濟之「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當然少不了牛雜啦
    都說「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早起的一碗豆漿,深夜的十串羊肉串,詮釋著最食人間煙火色。而其中牛雜無疑是最具代表性街邊美味之一,在珠海大街小巷常常可以聞到牛雜的香氣,而在老香洲隱藏著這麼一間牛雜店。①亞叔20年前就是「牛雜王」這家火遍各大朋友圈的「牛雜王」,位於檸溪大廈附近。亞叔是陽江人,小時候養牛、放牛,家裡是做屠宰牛肉的工作,對牛的各部分都很了解。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四)!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四)!我到網上找,特意去吃新疆人的烤羊肉串,套近乎問烤法,前前後後大概試驗了100多隻,烤出來的試驗品找東北人和新疆人給他們免費吃讓他提意見,再改;還有燒烤灑料的配製,找了很多料,因為自己孩子也要吃所以我絕不加味精雞精,就只灑椒鹽孜然以及其他幾味香料,沒成想這味道還可以,店裡的回頭客也挺多,這堅定了我做羊腿的信心。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一)!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尋味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一)! 盼望著盼望著最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戲說漢川美食
    參加過三屆漢川河蟹豐收節,壓軸大戲:「吃在漢川」美食推介會,最讓人難以忘懷。唇齒留香間,根植於心裡的是這一方水土的人間煙火。世間,唯美食不可辜負!不論是藏在市井生活裡的百姓煙火,還是張揚在酒宴之上的美味佳餚,有時就是一個地區的符號,繞不開的人間食味。
  • 市井小生活,人間煙火味
    來源:背包旅行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最美的市井裡,藏著中國人最愜意的生活,也有著最煙火味的幸福。去走一走那些並不是太熱鬧的小巷胡同,去逛一逛隱蔽在行道樹背後的茶室和小店,總能帶給你意外的驚喜。但我更願意,在人間煙火中流連,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吃在巴馬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在大多數遊客眼裡巴馬應該是一個人瑞秘境、養生福地很少把她和煙火味掛鈎而真正體驗一座城除了走一遭當地美景、體驗民俗文化其實還可以沾一沾這座城的煙火氣畢竟,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支起的門面,開張的攤子正是巴馬的煙火氣
  • 煙火曾家山,最撫凡人心
    廣元文廣旅 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帶你發現廣元每個角落的美麗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九月的人間煙火在曾家山,被放大到了極致~曾家鎮 漢王老街 燈如晝,人如織美食滿架,煙火繚繞花團錦簇,琳琅滿目逛吃,逛玩記憶中的煙火人間,就在這裡
  • 武漢探店打卡|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
    藤椒醬焗魚頭鮑魚,選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胖魚頭,佐以鮑魚與秘制藤椒醬生焗,肉質鮮嫩,味道豐富。嘗遍煙火老武漢晚餐我們一行人來到一樓味彩全日餐廳,享用自助餐,酒店正推出「煙火老武漢」九月主題自助晚餐,西廚房廚師長趙傑師傅帶領團隊搜羅武漢美食,尋找老武漢記憶,從冷鍋串串、酸辣拌藕帶、饊子拌皮蛋開場,到
  • 這份瀋陽「夜市地圖」 請查收 人間煙火暖 越夜越美麗
    「月光經濟」又稱「夜市經濟」,不僅能幫助城市留住遊客,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購物、娛樂消費市場的經濟收入,更能幫助城市提升顏值,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閃亮的舞臺,璀璨的燈火,香氣撲鼻的肉串,特色的潮裝……集齊吃喝玩樂,帶您感受人間煙火氣的氤氳。瀋陽,也正通過市集、夜市的盛放,點亮「月光經濟」。
  • 走進邵武市拿口鎮菜市場,感受人間煙火味,體驗最樸實的生活
    拿口鎮位於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這兒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這裡的人們也非常的樸實、勤勞,「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拿口鎮沒有什麼地方是比菜市場最受歡迎的了,這裡有新鮮的蔬菜、活潑亂跳的魚兒,走進拿口鎮菜市場,感受人間煙火味,體驗最真實的生活。
  • 營口鮁魚圈「紅旗大集」:三百多年歷史的農村大集,多次登錄央視
    據傳,鮁魚圈紅旗大集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順治(公元1644~1661年)和康熙(公元1662~1722年)年間,距離今天已經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當時因八旗經常駐軍於此,而旗人習慣聚居,從而形成了一種較早的集市形式,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紅旗大集,被稱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具鄉土風情、滿族民族風俗的特色農村大集」。
  • 城市裡的煙火氣兒,瀋陽人愛逛早市,歷史最久的早市近二百年
    有人喜歡夜經濟,但是我偏愛逛早市,因為早市更接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像是清晨裡一股炊煙,它才是城市裡的煙火氣兒,以前早市是為了方便進城賣菜的農民,城市天還沒有亮,三輪車轟轟隆隆開進城裡,五點多的時候,攤位的蔬菜瓜果已經擺好了,城裡人喜歡逛早市,因為早市特別熱鬧,有人說早市有缺斤短兩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