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七
昨晚跨年,你怎麼過?
我是在羅振宇的演講中度過。特別喜歡演講的最後,他引用名人名言總結2018,展望2019。
1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2018,我們怎麼看?——所有的事,都是好事,如果不是,那就還沒有結束。
2019,我們怎麼做?——對未來最大的感概,就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已經發生的事,不管是什麼事,都是過去的事,都算好事。如果不算好,沒事,就當這些事沒結束,一切會好的。
2019年,不管目標是什麼,把握每一個當下,要有超強的執行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2
小趨勢
昨晚羅振宇帶大家回首2018,展望2019,通過5個扎心發文,最終揭示出:比起普通人無法把控的大趨勢,真正能給所有人帶來機會,從細微處引發大變化的,恰恰是我們身邊的各種 「小趨勢」。
演講的開篇,我沒有看。看的時候,他正好說到小趨勢。
什麼是小趨勢?小趨勢是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
他說小趨勢是難纏的妖精,因為第一,它小,所以很難察覺。第二,它不發生在我熟悉的領域裡,它是通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才滾動到我面前。
談小趨勢的時候,他提到行動支付。因為行動支付帶來的紅利,餐飲業也可以資本化,也可以上市了。
他還提到貓砂,原來貓砂早就有,只不過現在的需求越來越大。因為養貓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圍繞著貓,貓糧、貓沙發、貓玩具、貓視頻越來越多,需求量逐漸增大。
你看,這小趨勢帶來的連鎖反應。我沒養過貓,聽他這麼一說,才後知後覺:原來這麼多人養貓,而大家養貓不過是精神寄託,畢竟獨居久了,總感到孤獨。
3
五個扎心發文
當晚,他提了五個扎心發文!
第一問:我能看到事實嗎?
第二問:我能感知非共識嗎?
第三問:我的時間夠用嗎?
第四問:我的力量從哪來?
第五問:時間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01)我能看到事實嗎?
第一問中,他提到,我們看到的事實,未必就是事實,我們了解的真相,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他舉例說,他們公司想上春晚打廣告,但春晚領導不同意。原以為是自己公司咖位不夠,後來再問才知道。人家不答應不是因為這,而是因為知道春晚打廣告的結果,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承受的。
天貓厲害吧,伺服器在春晚增加了幾倍,依舊崩潰。若一般的公司,怎麼承受得了。
直到這一刻,我承認自己低估春晚,這幾年看春晚的人少了,而我也確實很少看。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春晚的力量一無所知。
我們總以為大學生很多,但和全國人口比起來,並不算多。
羅振宇還提到扶貧例子,他說,緊靠善良扶貧是沒用的,還要靠智慧。
這部分內容他說了很多,總的來說,需要有還原的力量。他說,不抽象,我們就不願去深入思考;不還原,就不知道事情的真實面目。
(02)我能感知非共識嗎?
非共識,不是反共識。通俗的說,就是從共識裡冒出新想法。
羅振宇說創新的本質就是非共識。他說穿越共識難,承擔當下的壓力難。
說到非共識,他提到,廣州有一家餐廳叫「不方便麵館」。只賣煮方便麵,每碗面的售價要28元。為啥這麼貴呢?它把方便麵包裝上印的龍蝦、牛肉、海鮮都加回去了,和方便麵一塊煮。
方便麵,我們都知道吧。但這家老闆的新想法,把方便麵煮著吃,加上那些新鮮食材:龍蝦、牛肉、海鮮。這餐館就火了。
但之前有多少人想到這個方法,並付諸行動呢?
他還舉列說,現在網上越來越多,賣一個人用的東西。租房一人租,迷你一人鍋,一人用洗衣機等等。
一個人也想好好生活是共識。因為這個共識,有人抓住商機,冒出賣一人份商品的新想法。作出的產品,大受歡迎,且銷量大增。
(03)我的時間夠用嗎?
現在都講究碎片化時間,好像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夠用。但真的這樣嗎?
在這一次的發問中,他提到一個詞「信息過載」。
他說,很多人覺得時間不夠用,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時間無限碎片化、空間無限被分割的時代。
小說變成了段子,專輯變成了單曲,大片變成了短視頻,站臺上的別離變成了微信上的常聯繫。可不就是碎片了嗎?
撲面而來的信息,多到我們受不了,雜到我們接不住。於是,我們感覺時間不夠用。
在這裡,他引用萬維鋼老師的一個判斷:所謂信息過載,原因只有一個,你對環境的熟悉程度太低。
所以我想,他的話可以這麼理解,時間是夠用的,多把時間專注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所謂的匠心精神或許就這樣吧。
(04)我的力量從哪來?
羅振宇說,人的良知良能,是最好的感知,要用人的體驗丈量世界。
印象最深的是,他用順豐速運:信用飛輪舉例。他提到順豐老闆的做法,順豐員工的做法。因為他們,讓人覺得可以信賴。人們之所以認可順豐,靠的是:信用。
他還說到拼多多之所以火,能上市,靠的是人的邏輯。
所謂人的邏輯就是,李大媽看見一個東西很喜歡,她就想,趙大媽跟我情況差不多,肯定也需要,我倆一起買還便宜5塊錢,所以就說服趙大媽跟自己一起拼起來。趙大媽也是這麼說服張大媽的。就這樣,人越滾越多。這就是拼多多最底層的商業邏輯。
(05)時間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時間碎片化了,你自己也能碎片化嗎?我們想和時間做朋友,但時間想嗎?
羅振宇說,只要你能足夠強大,跳出時間設置的陷阱,而且持續、長期地守住目標,你就能成為時間的朋友。這種行為模式,叫作「長期主義」。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4
怎麼才能抓住小趨勢?
昨晚,羅振宇的演講很精彩,引經據典,說了很多,受益匪淺。
知道小趨勢是一回事,怎麼做是另一回事。
羅振宇說,小趨勢沒法跟,也不用跟。只需要我們隨時感知它,然後激發那些你早已準備好的力量。
怎麼準備呢?前面提到的所謂扎心五問,就是做準備的幾個方向:
抓住小趨勢,首先總得了解事實真相;
抓住小趨勢,你要能掙脫觀念枷鎖;
抓住小趨勢,你得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標;
抓住小趨勢,你得學會從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抓住小趨勢,你還得有一套長期主義的人生算法。
有了這五條,小趨勢來的時候,你就會把自己像一粒子彈一樣,發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