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第一次週遊廣東省的時候就在廣州吃過北園
對北園的市師雞印象深刻,可惜沒有成文
這次特地再次造訪,一定要補上三大園林酒家最後一家
北園正對越秀公園,地理位置很不錯
由於正飯點可能會要等位,我們提前到了五點半前往
所幸大廳當時不排隊
作為園林酒家,北園在三家裡屬於比較小的,主要的園林區域集中在中庭
大堂和包廂都是圍繞著這一嶺南風情山水而展開的
菜單而言,與我當年去的時候已經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現在包括川菜和所謂創意粵菜,多了很多本來沒有的
不過市師雞這種招牌菜,必須點上
為了照顧不怎麼熟悉廣州的朋友,我還點了一個煲仔飯
煲仔飯現做比較花時間,要等,所以是提前點最後上
燒味拼盤,這裡是燒肉、叉燒和燒鵝的三拼,加上一份海蜇
燒肉,表皮脆而不硬、不鹹;中間肥油沒有油脂味,如同果凍一樣的彈性;瘦肉不會太鹹,有肉香有豬肉味,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味道,非常柔軟,是很標準的一道合格燒肉
叉燒,用的是梅花肉,兩層瘦夾一層肥,肥瘦比例得當。外層乾脆不硬,完全沒有任何一塊烤焦;反而炭火烤製得到了香氣撲鼻的炭火味、焦糖味
裡面軟如蒸肉,彈性十足,咬下去甚至會爆漿,爆出肉汁和濃鬱肉香,這道叉燒著實驚豔
燒鵝,皮非常脆,稍有一些硬,自然地從肉上隆起,與肉分離但不掉落,相當標準
滷水是醬香味、五香味,但始終以鵝肉味為主,肉味融合完美
皮與肉中間的肥油不膩,如同烤鴨那樣,是滴落的香氣
瘦肉緊緻有嚼勁,骨肉分離,咬下去有肉汁,以及淡淡醃料味
燒鵝也是比較可以的了
市師雞,作為招牌,首先是雞好
這雞白切,熟度正好是全熟不帶血,又非常嫩滑
雞皮爽脆光滑,完全沒有油膩感
瘦肉完全嫩滑有雞味,即使是雞胸肉也完全不柴,有彈性有肉汁
單吃雞肉也有底下甜甜的豉油搭配,細細咀嚼,有雞油、有香氣、有鹹味
肉鮮味迷人,蔥薑絲解膩,真就是雞肉原本原味
搭配的蔥油裡也有薑絲,是作為增香的料碟存在的
稍蘸一點就有油淋雞的既視感,入口一個蔥香爆發的高峰,隨後直接被雞肉味強行暴力蓋過去,太棒了
另外一碟貝類發酵的醬汁是市師雞的靈魂,標配
類似黃泥螺和北海蟹醬的鹹鮮味,淡淡的海水味,基本沒有腥味
入口酒醉感和發酵味,從海鮮的鮮味過渡到雞肉味,突出了回味上的雞肉香,真的迷人
作為上海人非常熟悉這個味道,滿意
釀豆腐,作為一道偏家常的菜,這家在醬汁的調配上比較考究
醬汁用了火腿絲打底,帶有火腿的發酵香味和鹹鮮味,一絲絲淡雅的清香
有火腿香,沒有油脂氧化的味道,去腥做得很到位
蝦丸有蝦仁顆粒感,彈性一般,稍有一些腥味
豆腐軟嫩又沒有豆腥味,形狀完整很吃功夫
總體感覺火腿比較吃功夫,但味道實屬一般
紅米腸,這也是我在北園最喜歡的一道菜
表皮軟糯順滑但是不粘牙,內部炸制的金沙鬆脆點綴又沒有過分,比例得當,也沒有油味
蝦仁有彈性,完全沒有腥味,筍丁一點點爽脆口恰到好處,本身基本是淡的,一定要配醬油
從入口的柔軟到內部的鬆脆,到最後把一切都回歸到蝦味上,這才是真實的紅米腸
和陶陶居對比之後,糾正了朋友錯誤的紅米腸認識,感到欣慰
最後上的煲仔飯,米飯和腊味分開上了
米飯有一層明顯的鍋巴,服務員回來幫忙加豉油攪拌,也會問客人要不要留下鍋巴
事實上這個鍋巴基本都已經焦了,而且是坨起來的一大塊,根本沒法吃
好在米的熟度和柔軟度可以,顆粒分明彈性合格
腊味包括兩種香腸、五花肉和臘雞,都很膩
香腸白酒味很重,是類似玫瑰汾酒的感覺,濃鬱的花香
可能店家是想做出一點本店特色,但遺憾真的很跳戲
分食後將腊味與米飯拌開,依舊還是覺得油膩,幾乎是油包裹米的程度
整體融合感差,沒有很多肉香
真的遺憾,這個煲仔飯完全不行
總結
北園的普洱茶也比較一般,不過好歹有醇化的香氣了,比陶陶居好了不少
作為傳統園林酒家,北園的價格不能算便宜
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北園的出品基本是有保證的,招牌的市師雞和燒臘真的值得嘗試
上次去還吃過蛋撻也挺不錯的
不過菜品的量都偏大,建議三人以上前往比較合適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202號
人均:約150元
過去寫過的其他兩家園林酒家
南園
泮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