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聲浣溪沙》
北宋丨毛滂
冬至日,天氣晏溫,從孫使君步至雙石堂,北望山中微雪,因開窗倚目。適二柳當前,使君命伐之,霍然遂得眾山之妙。
日轉堂陰一線添,使君和氣作春妍。只有北山輕帶雪,見豐年。殘月夜來收不盡,行雲早起更留連。急剪垂楊迎秀色,到窗前。
丨風物
[ 起源 ]
薛海強《雪色佳季》
至
「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也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循環的開始。自古便有"冬至陽生春又來"的民諺。
清-袁江《梁園飛雪圖》局部
亞歲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已經長了一歲。
是閏月的參照標準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闢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同時,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準(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冬月建子,為周正農曆的第一個月)。
李成林《松風雪》
[ 特徵 ]
冬至,太陽黃經270°。
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八個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貴」,黑夜最漫長的一日。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
[ 三候 ]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霍春陽《冬趣》
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麋角解: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動:再五日「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 習俗 ]
《捏扁食》
北吃餛飩或餃子
在中國,冬至是重要的祭祀之日。在北方,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餛飩或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呂原明《歲時雜記》說:「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故有『東餛飩,年發蠔』之說」。南宋時,餛飩夜用於祭祖,富貴人家講究新奇,還有一碗餛飩裡做出10多種口味的,稱之為「百味餛飩」。冬至為什麼要吃餛飩呢?據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思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這個風俗也與道教紀念元始天尊誕辰有關。道教的說法,元始天尊即盤古,二儀未分,天地日月未成時,狀如雞子,混沌玄黃,是盤古遊於其中而開天闢地。
南方吃湯圓
與餃子相比,南方食用湯圓的習俗產生並不很早,學界一般認為湯圓的誕生是在南宋。南方人吃湯圓,當然還要歸結於南方以稻米為食。另外,南方盛產糯米,是製作湯圓皮的必備之物。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這一天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做「冬至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作冬至圓時,大人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
《九九消寒圖》
數九
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曾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天祭祖的活動。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據說原本冬至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後因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祭祖之俗,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至宋代就多了起來,明清時代盛行。而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冬至作為節候甚或歲首,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祭祖所表達的正在於此。
[ 花草閒情 ]
美人蕉
鄭益坤《美人蕉》
美人蕉,又名紅蕉。花色:白、紅、黃、雜色;原產印度。
相傳,在唐以前,人們是不把這種花叫做美人蕉而叫做紅蕉,原因大約是這種花多為紅色且葉似芭蕉吧,對於這種花,歷代詩人多有題詠,直到晚唐時期,羅隱的那首「芭蕉葉葉揚瑤空,丹萼高攀映日紅。一似美人春睡起,絳唇翠袖舞東風。」詩出來,美人蕉這個名字才漸漸傳播開來,並漸漸取代了紅蕉。
馬賽莉《黃色美人蕉》
美人蕉花語為堅實的未來。依照佛教的說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腳趾所流出的血變成的。是一種大型的花朵。在陽光下,酷熱的天氣中盛開的美人蕉,讓人感受到它強烈的存在意志。
於非《美人蕉》
在民間,美人蕉亦是西楚霸王的愛姬虞姬的化身。相傳當年美人虞姬為了讓項羽突圍,拔劍自刎以命相許。演繹了史上感人的故事--霸王別姬。之後霸王兵敗自刎將隨身的霸王鞭插入地下,後長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植物叫霸王鞭。先霸王而去的虞姬見霸王化作了霸王鞭,隨後也化作了植物在霸王鞭身旁,就是美人蕉,好像虞姬一樣溫柔多情。
張守成《美人蕉小鳥》
紅蕉花樣炎方識,瘴水溪邊色最深。
葉滿叢深殷似火,不唯燒眼更燒心。
——唐·李紳《紅蕉花》
大葉偏鳴雨,芳心又展風。
愛他新綠好,上我小庭中。
——明·唐寅《美人蕉圖》
潘天壽《指畫芭蕉花》
翠柏紅蕉影亂。
月上朱欄一半。
風自碧空來,吹落歌珠一串。
不見,不見。
人被繡簾遮斷。
——宋·孫道絢《如夢令》
丨閒話·雅意
冬是收藏的季節,是內觀的季節,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為漫長的一天,在這最漫長的黑暗中,孕育著光明的希望。在這最黑暗的時刻,華德福學校會為孩子們舉行「深冬花園」的慶典,慶祝光明的到來和光明的新生,將溫暖和光明、希望和力量的種子,種在孩子的心靈深處。走螺旋的時刻,是將過去一年中所有的獲得聚攏,然後帶著這些收藏重新出發的時刻。當孩子們把自己的光帶入螺旋之中,他們帶入的是對光明和太陽一定會重回大地的期望和承諾,帶入的也是把我們每個人內心中的光明帶入即將到來的時間和承諾。相信在這最黑暗的時候,孩子們內心都能種下一顆種子,一顆星,那裡有光明、愛、溫暖。一般來說在深冬花園之前,孩子們都會聆聽一個關於光明的故事,再走進深冬花園裡去體驗黑暗和光明。
深冬花園的故事
作者:Mary
翻譯:張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個年老的掌燈人。每天,他都會清潔和擦拭他的燈籠,讓那燈火保持明亮。他仔細地照顧著燈火,讓那火焰燃燒地又高又旺。村裡無論誰需要點亮她們的燈籠,她們總是到掌燈人那裡得到新的燈火。
可是,掌燈人慢慢變老了。對他來說,要保持燈火的明亮就變得越來越困難了。他努力找來新的掌燈人,可那些年輕人卻都不能持久地做好這個工作,因為他們不想整夜坐在那裡照顧這個燈火,他們更想去跳舞聚會、吃喝玩樂。他們常常把燈籠丟在一邊,不照顧。慢慢的,燈籠越來越暗,玻璃上積滿了菸灰,燈芯卻越燒越短了。對村裡的人來說,要從那燈籠點亮自己的燈火也越來越困難了。整個村子變得越來越暗了。
一個深冬的傍晚,有個女孩子從鄉下來到村裡尋找燈火。但當她走進掌燈人的房間的時候,最後一點燈火卻燃盡了,完全熄滅了。女孩獨自站在黑暗中尋思著:『我到哪裡去找到燈火呀?」
這時,年老虛弱的老掌燈人坐在角落裡說到:「你可以到森林的最深處找到燈火,但你必須要小心地行走,仔細地聆聽,只有那樣你才能找得到路。」
女孩感謝了老爺爺,向屋外的森林走去。一走進森林,她就有點顫抖。越來越黑了,她只能去摸索在那些大樹之間的小路。這時,她的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那是一塊大石頭。她彎下身把那塊石頭滾到了路邊。「謝謝你!」那石頭突然說話了:「很多人走這裡過的時候都只是踢了我,卻沒有人想過把我挪到路邊去。」
女孩繼續前行,只要一遇到石頭,她就輕柔地把那些石頭挪到路邊。又走了一會兒,她發現一株長在小路旁的小杉樹被風吹彎了腰,擋住了她的路。於是,她把小樹扶正,撐起來,又捧了一些泥土把小樹的根固定好。「謝謝你「小樹說:』現在,我可以長得又高又直了」。
女孩繼續向前走著,她突然聽到一些嗚咽聲從她腳下傳來。她跪了下來,觸摸到一個軟軟的,毛茸茸的東西,原來是一隻腳受了傷的小松鼠。她細心地用一塊布把小松鼠的腿包紮好。「謝謝你的好心。」小松鼠說。「如果你能把我放回到我的樹洞裡,我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女孩把小松鼠輕輕舉起來放進樹洞裡,還把她口袋裡的一些堅果給了小松鼠。
現在,她已經在森林的最深,最黑暗的地方了,她停了下來,鼓足勇氣,但她不知道在哪裡才能尋找到光明。這時,她聽到一個哭泣聲。她跟隨聲音向前走了幾步,隱約看到在一個樹墩上坐著一個小男孩,那孩子哭著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又冷又餓。「」來,穿上我的大衣吧。「女孩用她的大衣把那個小孩子裹住。她又從口袋裡掏出僅存的一點麵包給了那個孩子。「來,坐在我的腿上,讓我暖和你吧。」她坐下裡,抱起那男孩子放在腿上。
她閉上眼睛想休息休息。有那麼一刻,她感覺到一道溫暖的光芒照耀著她。她睜開眼睛,發現周圍好像沒有原來那麼黑了。她抬頭看到夜空中群星閃耀,看到大地和那些石頭也透射一股出柔和的光芒,那些樹葉和小草上也閃爍著微微得光芒,環顧四周,可以看到那些在洞穴裡的動物們的眼睛也閃爍著光芒。
她一低頭,看到她手裡的燈籠裡竟然有一股明亮、強壯而挺拔的火苗在燃燒著。「啊!太好了!」她叫了起來。「現在我可以把你帶回村裡了!」她牽著小男孩的手,周圍的小路清清楚楚在眼前,因為她的燈籠把一切都照得很亮,很遠。
很快,她們回到了村子。她幫助那個男孩找到家,因為重新見到兒子,男孩的父母欣喜無比。然後,她們從小女孩的燈籠裡得到火苗來再次點燃她們的燈籠。就這樣,小女孩又從一戶人家走到另一戶人家,把自己燈籠裡的火焰分享給每個人。
很快,整個村子又重新明亮了起來。後來,這個小女孩就成了新的掌燈人,她非常細心地照顧著燈籠和火焰,也教會來找她的人們照顧好自己的燈籠,讓每個人燈籠裡的火苗都一直明亮著。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小至》
(圖/文 編輯 巫小茶)
感謝您對海容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感恩您的傳播與分享
點擊右上角可分享本文並關注我們
微信:haironghuadefu
海容生活館微信平臺:海容生活館
新浪微博:廣州海容學校
★ 小學部郵箱
hairongxueyuan@163.com
★ 幼兒部諮詢電話
大學城校區:82352188—838
珠江帝景校區:020-62892469
錦安苑校區:020-89660956
★ 華德福海容教育培訓(淘寶店)
http://shop109511787.taobao.com
★海容華德福生活館(淘寶店)
http://shop68726725.taobao.com
★海容童樂園育兒論壇
http://hirong.cn/discuz/index.php
★廣州 ·四年全日制優律司美專業培訓★
諮詢及報名郵箱:hairongeu@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eurythmy
微信平臺:走進優律司美Euryth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