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雲門舞集《狂草》為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揭幕
綜合報導 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今年的「下一波藝術節」今晚將以雲門舞集的《狂草》揭開序幕。雲門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昨天在紐約為媒體「說舞」,介紹這部靈感汲取自書法美學的舞作。 林懷民說,《狂草》是雲門創作的「行草三部曲」的終結篇。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林懷民大劇院上演「告別之舞」
林懷民給出的回答並沒有許多人想像中的那樣黯然。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林懷民沒有什麼遺憾,接下來,他想好好地感受一下美好的「日常生活」, 「追劇,看電影,掃地,洗碗,看書,幹什麼都可以。」 從2009年那部飄逸靈動的《行草》開始,林懷民和雲門舞集每次來到國家大劇院,都會給觀眾帶來一些感觸和驚喜。如今,林懷民與大劇院的故事續寫到了第十個年頭。林懷民為此挑選了一部特別的「雙舞作」以示紀念。
-
遊走東西40年,「雲門」的林懷民要退休了
雲門劇場林懷民和雲門從1979年第一次在紐約演出開始,至今曾20餘次登上《紐約時報》,深得評論界的關注。1993年,雲門首次來京,在保利劇院演出《薪傳》,此後國家大劇院數度邀請,《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松煙》《水月》《稻禾》《十三聲》等作品來京演出。遊走在東西方文化間的雲門,是華人深為驕傲的舞蹈團體和票房擔當,也是地域文化成功交融國際的典範。
-
【樂為影史今天】中國現代舞之父林懷民——雲門舞集《九歌》
-
雲門舞集《水月》即將登臺 林懷民再談18年前經典
信息 雲門舞集《水月》即將登臺 林懷民再談18年前經典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編創於1998年的經典舞作《水月》,即將於8月25日至28日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
-
像赤腳醫生那樣將舞蹈帶進大街小巷——訪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新華社青島9月14日電(記者張旭東)林懷民是臺灣知名編舞家,一位觀眾曾在演出結束後找到他說:「林老師,你的舞蹈我從頭到尾都看不懂,但感動得不得了,雞皮疙瘩都立起來了!」林懷民說,這是他聽到過最好的舞評。 林懷民攜作品《水月》參加將於9月16日開幕的2016青島·大劇院藝術節,《水月》是這次藝術節的開幕演出。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二 在麵店的樓上餓著肚子跳舞:白手起家建雲門 《紐約時報》舞評:「從動蕩的臺灣歷史,與一生藝術的機緣,林懷民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現代舞風格與舞團。」這來自世界中心的轟然喝採,得從三十多年前,一群在一家小麵店樓上跳舞的年輕人說起。
-
林懷民:用中國舞姿感動世界
雲門舞者在「林懷民舞作精選」彩排記者會上表演舞蹈段落。從位於臺北武昌街的「臺灣文學搖籃」明星咖啡館拾級而上,遊客會迎上青年林懷民的目光。照片中的他在臺灣政治大學讀大二,沒課就窩在三樓小房間寫作。那時有人稱他「少爺」,身為高官的父親卻叫他「瘋子」。
-
林懷民講《流浪者之歌》:三噸半稻米是唯一舞美
一天,林懷民來到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下打坐,不久他就感到眉心一股溫熱,從未有過的安靜與喜悅籠罩他的身心,原來是陽光穿過葉隙落在了他的額頭。印度歸來,林懷民如流水般創作出《流浪者之歌》。 林懷民的內心安靜了,卻苦了雲門舞集的舞者,「可憐」的舞者被林懷民要求不準蹦跳,每天就是閉眼盤腿打坐,一坐就是一個月。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如今林懷民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的光環加身,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全版專文報導,但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舞評來自素不相識的臺灣農婦:「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戶外觀眾是最重要的舞評家。」雲門舞集一直堅持下鄉巡演,足跡遍及許多鄉鎮學校與社區禮堂,後來又有了數萬民眾參與的大型戶外公演,一跳就是20多年。
-
卡通版雲門舞集極簡史&林懷民的《關於島嶼》
還有鄭宗龍先生下一個「十年計劃」是什麼~~「雲門極簡史」及林懷民、鄭宗龍的專訪,自雲門舞集雲門舞集, 敲黑板,劃重點:1973年由林懷民在臺灣建團華人社會的第一個職業當代舞團1988年雲門舞集停運三年1999年成立雲門2團2008年雲門失火,成為轉折修建淡水雲門劇場2020年林懷民退休,鄭宗龍擬任藝術總監
-
林懷民:用中國舞姿感動世界(人物誌)
沒曾想,林懷民在舞蹈道路上一走便是近半個世紀。如今年過七十的他宣布將於明年底退休,被視作「一個時代的結束」。由他創辦的雲門舞集正於全臺演出45周年舞作精選,幕開幕落,風格輪轉,像一場不須醒的好夢。
-
與林懷民談「雲門」與《九歌》
借用《紐約時報》首席舞蹈評論家安娜·吉辛珂夫的說法:「《水月》不是關於冥想禪定的作品,作品的本身就是冥想禪定。」也可以這麼說:《水月》不是一個關於宗教的舞蹈,卻是一種舞蹈的宗教——自一九七三年創團迄今恰好三十年、以林懷民為靈魂人物的臺北「雲門舞集」,可能不僅是當今華語世界、而且是全球整個藝文世界中,少數幾個始終「用靈魂來跳舞」、「跳舞跳出了宗教感」的藝術團體。
-
林懷民:不讓雲門舞集成為「博物館」
12月20日和21日,林懷民攜兩位中生代編舞家鄭宗龍和陶冶創排的《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作為該劇年度巡演的收官之站,林懷民將在南京與所有熱愛他的觀眾告別:「沒想過會在這裡演完最後一場,就這樣鞠個躬,下臺。」 說起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頗有點傳奇色彩。
-
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如今林懷民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的光環加身,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全版專文報導,但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舞評來自素不相識的臺灣農婦:「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初創時,為了「跳自己的舞」,林懷民請來臺灣復興劇校(今臺灣戲曲學院前身)的老師教授舞者京劇基本功,《奇冤報》《白蛇傳》等舞作應運而生。「雲門舞者就跟上班族一樣,每天要花8小時跳舞。
-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解說】8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水月》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等之後,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談及演出的感受,林懷民感慨稱現在北京的觀眾越來越好。
-
《紐約時報》盛讚華裔舞者許芳宜為「新星」
《紐約時報》盛讚華裔舞者許芳宜為「新星」 #許芳宜被《紐約時報》譽為「繼承葛蘭姆火焰」的新星。 華聲報訊:來自中國臺灣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華裔舞者許芳宜,4月11日登上《紐約時報》的周日藝文版,時報舞評杜寧(Jennifer Dunning)盛讚她是「繼承葛蘭姆火焰」的「新星」。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報導,現代舞先驅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舞團2004年紐約公演4月14日起在「城市中心」展開。
-
紐約時報評領英中國發展遇阻 脈脈趁勢追擊
紐約時報評領英中國發展遇阻 脈脈趁勢追擊時間:2017-10-12 15:3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約時報評領英中國發展遇阻,脈脈趁勢追擊 近日,《紐約時報》發表《矽谷巨鱷在中國為何水土不服》一文,報導LinkedIn領英在中國發展受阻。
-
雲門舞創始人林懷民:看"九歌"能起雞皮疙瘩就滿分
雲門舞創始人林懷民:看"九歌"能起雞皮疙瘩就滿分 ■ 新快報記者 陳煜堃/文 夏世焱/圖 日前,剛剛獲得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來穗舉辦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