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上西湖曲,柳絮飛揚滿地飄,梨白杏紅春意鬧,桃花流水漫溪橋。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潮汕地區四季如春,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水果,可以說隨時都是瓜果飄香,水果在南方可謂是最常見的了,沒什麼稀奇的,但有種水果卻是只有潮汕這邊才有,在潮汕人手中,這種口味讓人難以接近的水果變得特別溫順,成了潮汕人特別鍾愛的水果,它就是鳥梨。
眾所周知,中國梨子最出名的產地是山東,山東梨子的特點就是脆而無渣,清甜多汁,而山東的梨子也是潮汕人最為熟悉的梨子,以前在家的時候,反正只要不是本地的梨子,都統稱為「山東梨」,可見山東梨在潮汕是多麼深入民心。而潮汕氣候溼熱,適合多種水果生長,也適合梨子的生長,淡水梨、青皮梨和沙梨都是比較優良的品種,其中個人感覺青皮梨是最好吃的,可能因為比較喜歡吃偏酸的水果的原因吧。
潮汕產梨,潮汕人也愛吃梨,大家都知道,潮汕人吃水果在外人看來都是獨具一格的,像是菠蘿、荔枝、楊梅等等這些水果都可以拿它們來蘸醬油,還有獨特的甘草水果,有人就會問了:「你們不會梨子也拿來蘸醬油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梨子蘸醬油,怕不是石樂志!不過我們吃梨子也有自己的獨特吃法,有人喜歡蘸著酸梅汁吃,而更多的人喜歡在鹽水裡泡上一會再吃,這種吃法是專門為清淡的梨子準備的,酸梅汁能讓梨子增添酸甜的口味,讓梨子不至於那麼清淡,而泡鹽水的話,鹹味能襯託出更多的甜味,這是潮汕人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鹽的鹹味能使梨子的味道更加出眾,還能去除梨子中可能存在的酸澀味。而潮汕地區除了這些大家平時常見的梨子外,還有一種本地才有的梨,那就是鳥梨了。
鳥梨,長得像小鳥的梨?很多人初次聽到這個名字都會覺得很奇怪,其實叫鳥梨並不是說它跟小鳥很像,而是也因為它很小,是鳥類經常啄食的一種水果。鳥梨,又叫糖梨,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水果,大小稍微比荔枝大一點,表皮呈黃褐色,很多人外地人第一次見到鳥梨的時候,很容易將其錯認為是山楂,但其實它只是長得跟山楂有點像而已,實際上跟山楂沒有什麼關係,它也是梨子的一種,只不過長得比較嬌小而已。
鳥梨雖然叫梨,但是跟普通梨子可大不相同,因為其本身味道極其澀口,並不適合生吃,潮汕人吃青橄欖,吃油甘都沒問題,但是鳥梨真的是生吃不了。即使鳥梨的味道讓人難以接近,不過,它也抵不過潮汕人對於美味的追求,在潮汕人手中,這都是小意思,經過加工,鳥梨酸、澀、甘、甜的口味得到了中和,這幾種口味在人們的舌尖不斷切換,讓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
既然生吃不行,那我就給你煮了,你沒聽錯,就是煮了,將水果煮熟了吃真的是少有,但是潮汕人還真就這麼做了,但是煮完之後不是這樣吃,而是進一步處理讓其更加美味可口,最常見的就是用甘草汁醃製了。煮完的鳥梨已經褪去了其酸澀難以入口的味道,經過酸甜的甘草汁的浸泡,變得酸甜可口,特別是外表,本來就有點土黃色,裹上了一層甘草汁之後,呈現出鮮豔鵝亮黃色,先不說吃進嘴裡什麼滋味了,光是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甘草鳥梨是潮汕地區甘草水果攤眾多水果中的其中一種,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還記得小時候,村裡「勞熱」,好不容易跟父母要點錢,在水果攤那邊買一串甘草鳥梨,坐在臺前看「紙影」(鐵枝木偶戲),也不捨得吃,就這樣舔,直到最後表面舔得沒味道了才捨得吃。
除了做成甘草鳥梨,潮州這邊也有人將煮熟的鳥梨裹上糖漿,將白糖煮化了成為糖漿,然後將鳥梨渾身裹上糖漿,人們叫其「結糖鳥梨」。如果串成串真的很像北方的冰糖葫蘆,不知道是不是從鳥梨的親戚山楂那裡獲得的靈感,不過北方的北方的冰糖葫蘆有著各種配料,賣相非常好看,有的中間還有餡,而「結糖鳥梨」就沒有那麼複雜了,就是煮熟的鳥梨裹上糖漿,最多表面撒上一點炒熟的芝麻粒。
除了這兩種做法之外,現在也有人將鳥梨做成罐頭,潮汕話叫「鳥梨畔」,非常具有潮汕特色。另外,現在也有很多的鳥梨新品種,別看鳥梨長得都差不多,但是它可是有好幾個品種呢,現在有個品種好像是叫甜梨,它一改往日鳥梨難以入口的味道,是能直接吃的,但是潮汕人還是喜歡將它與甘草汁一起醃製成甘草鳥梨。
由於鳥梨中含有較多的果酸,所以其具有清熱解暑、消食化滯的功效,特別是醃製過後的鳥梨,這種效果更是明顯,試問這樣一種水果,潮汕人有什麼理由不喜歡?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