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馬南
近日,有讀者向燕趙都市報記者反映:石家莊中華大街上寧安路至和平路一段路的兩側都劃有停車位,只給騎車人留下一米左右寬的通行道路。不少騎車人被迫「借道」機動車道,與汽車搶路通行。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騎車人「借道」機動車道
騎車人騎上機動車道
6月11日上午,石家莊市民趙先生給燕趙都市報打來熱線電話。據趙先生反映,他每天要騎車經過中華大街,「寧安路至和平路一段路的兩側都被劃上了停車位,這樣一來自行車道就都只剩下了一米左右寬。」趙先生告訴記者,如此窄的路,只能勉強供一個人騎車通過。「不少騎車行人途經這裡時,為了方便通行,不得不騎到了旁邊的機動車道,夾在汽車中通行。」
趙先生告訴記者,該段路位於石家莊市二中附近,每天早晚高峰期時從此通行的行人車輛都很多。「每當交通高峰期時,如此窄的自行車道根本無法滿足騎車行人通行,大部分騎車人都騎到了機動車道上。然而高峰期時段機動車道的汽車也是一輛挨著一輛,騎車人就在汽車隊伍的夾縫中穿來穿去騎行,很不安全。而且由此也造成了交通堵塞。」
趙先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考慮到該處騎車行人通行的不便,將該處停車位搬到更合適的地方,使騎車行人可以自由通行。
行人夾在汽車中通行
記者當天中午來到中華大街與寧安路交口以北,記者看到,馬路兩側都劃有停車位,其中大部分停車位上都有車停放。
停車位停上汽車後,留給騎車行人的自行車道便只剩下了一米左右寬。記者看到,大部分騎車行人走到這段路時,如果停車位是空的,行人都會走停車位,而遇到停上車的地方,行人則大都騎到了一旁的機動車道上。遇到汽車開過來的時候,行人就不得不緊挨著汽車走,或是騎慢一些,等汽車開過去後跟在汽車後邊走。有時候幾輛汽車一起開過,行人騎著車子夾在汽車中間走,看著格外危險。
記者採訪時,正趕上中小學放學時間。不時有家長騎車帶著孩子從此經過。記者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大媽騎車帶著孩子在機動車道上慢慢走著,過往的汽車不時緊挨著一老一小開過去,讓人看著都不由得捏一把汗。
慢車道劃給停車位僅剩一米
怕車門忽打開不敢在慢車道走
一位騎車人告訴記者,之所以在機動車道上騎車,有一部分原因是怕被停在此處的汽車開車門時打到。「我有一次沿著這條極窄的自行車道向前騎行,旁邊停車位上一輛汽車突然從裡面打開了車門,正好打在我的身上,差點把我撞倒,好在我及時站住了,避免了危險發生。」
從那之後再走這段路時,這位騎車行人都儘量離停放的汽車遠一些。「自行車道這麼窄,要走自行車道只得緊挨著停放的汽車走,如果車門突然打開,想躲都沒有地方躲。我感覺還是走機動車道安全一些。」這位騎車人對記者說。
汽車行人通過緊挨著停放的汽車走
騎車行人和司機都格外謹慎
記者注意到,不少行人在騎行到該處時,都格外謹慎,在機動車道上一邊走一邊不時向後看一看。「雖然現在不是交通高峰期,但是走在機動車道上還是挺害怕的,生怕有汽車突然從背後開過來撞到自己。」一位騎車行人對記者說。
格外謹慎的不僅是騎車行人,還有開車的司機。一位經常開車從此通過的司機告訴記者,每當走這段路時,他都要加倍小心。「趕上早晚高峰期時,機動車道上很多騎車的行人,我只能儘量放慢速度,小心給行人讓路,以免撞到行人。有時還被擠到旁邊的逆行車道通行。明明是正常走在機動車道上,卻被騎車人擠得感覺自己無路可走了。」這位司機苦笑著對記者說。
希望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在記者採訪時,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這段路附近有學校、醫院以及多個小區,路邊的停車位確實方便了車輛停放,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但是這段路交通流量比較大,自行車、汽車都不少。路邊設為停車位,佔去了自行車正常通行的道路,也由此造成自行車『借道』機動車道,不僅造成了交通阻塞,也造成了交通安全隱患。」
「有停車位影響行人通行,沒有停車位又造成了停車難。」該居民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新考慮這段路的停車位設置問題,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解決此問題。
記者當天將此情況反映給石家莊市交管熱線,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表示,將會立刻把情況轉給相關交警大隊,對該處的停車位與通行情況進行現場查看以研究處理。
來源/燕趙都市報
文/燕都融媒體記者馬南
編輯/魏鵬霖
往期精彩回顧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