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坎培拉4月2日電通訊:疫情下,澳大利亞餐飲業陷入困境
新華社記者白旭嶽東興
正午時分本該是餐館最忙的鐘點,何偉卻把他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市中心的「大鴨梨」餐館鎖上了門。
「這家餐廳已經開業7年,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停業,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重新開門。」46歲的何偉說。
「大鴨梨」是坎培拉最受歡迎的中餐館之一,招牌菜是北京烤鴨。餐廳位置優越,比鄰坎培拉劇院,很多時候一座難求。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3月23日起,澳政府升級防疫措施,關閉文體娛樂聚集場所,只允許餐館和咖啡廳做外賣。「大鴨梨」因此停業。
當地媒體報導,澳大利亞餐飲業共有員工約80萬人。一家地中海風格餐館的主廚雅姬·查利諾說,她不得不讓店裡三分之二的員工暫時離崗,員工在一周時間裡從50人下降到16人。
「我以前從未經歷過這種局面,希望再也不會這樣了。因為在告訴他們將沒有工作時,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她說。
有人暫時「止損」,也有人選擇再試試。「西安名吃」的王小姐仍在店裡工作。
她從墨爾本的一所大學畢業後,跟朋友合作在4個月前開了這家餐館。她說,目前的營業額還達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西安名吃」位於坎培拉一條繁華美食街,平時很難找到車位,現在卻變得空空蕩蕩。
「貓婆小面」也在這條街上。「從2018年11月開業以來生意一向不錯,人多時會在門外排長隊。」33歲的老闆李先生說。
他介紹,坎培拉的餐飲業有一個規律,年底學生放假回家,市場就會進入淡季。於是他們1月放了兩周假,回國過年。
但休完假回到澳大利亞後,他發現淡季之後的生意更加慘澹。「家人最初希望我回國,但我在這裡不是獨立的個體,我有店,有員工,他們也要生活,需要工作。華人在這裡生活不容易,我要負擔這個責任。」他說。
「西安名吃」的王小姐希望政府能夠給一些政策,讓他們留住員工。「現在房東給了一些優惠,但是只靠這些肯定是不夠的。」
因疫情處境艱難的人還有很多。《雪梨先驅晨報》的一篇報導稱,在這個有著約2500萬人口的國家,可能會有200萬人失業。
3月以來,澳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總規模已達約3200億澳元(1澳元約合0.6美元),相當於澳國內生產總值的16.4%。
「大鴨梨」目前給少數全職員工發放一些節假日工資。何偉現在最大的願望是疫情能夠早日結束,「人們還像以前那樣逛街、看劇、到餐館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