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家長群裡不能幹的那些事!您中了幾條?

2020-12-13 奔跑的小哥哥S

現在的通訊發達,QQ群、微信群、家校通等都成為了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老師為班級建立群聊,也是為了通知事情方便,科任老師與家長溝通方便,但是人多是非就多,可能家長是無意的,也可能是一片好心,可是很多東西私下說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就變味了,往往受影響甚至傷害的除了家長,還有孩子。下面我就以多年班主任的經驗給廣大家長們說說班級群裡哪些事是不能幹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冕,總之,一切為了孩子,孩子好了,大家才真的好。

一、在群裡給老師提意見

情景:每次考試後,我都會在群裡表揚考試成績優異和進步的同學,並對考試失利的同學提出希望,但不會公布每個同學的成績,這是制度的要求,也是為了照顧同學和家長的顏面,沒有被表揚的同學就說明學習需要努力。第一次公布時,就有家長在群裡向我建議:請老師公布所有同學的成績,我們家長需要知道成績的排名。

當時我就有點生氣,於是我就在群裡向家長解釋到:成績屬於個人隱私,教育局明確規定不能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的排名,你的孩子考好了當然無所謂公布與否,但是沒有考好的孩子難道也希望自己的成績到處被人宣傳?難道優生的優越高就一定要建立在差生的自卑感之上?家長沒有回覆我。然後我接著說:我們老師做事情,要照顧所有同學的感受,班級是一個集體,必須充滿正能量,孩子們才能身心健康。請家長們注意,如果你對我或其他老師的做法有任何的建議和意見,請私聊,因為那畢竟是你個人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的家長,班級群不是辯論會,更不是菜市場,請家長們發言之前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辭是否妥當。聽我這麼一說,這位家長也意識到了問題,私下也給我道了歉,而我的說辭也比較重,所以我也向他道了歉,大家相互理解,事情也就解決了。

策略:每位家長都會在某些時候對某些老師有意見,如果你選擇表達這個意見,請你一定要首先把老師當作一個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需要有一定的臉面,那就儘量不要選擇在公共場合提這個意見,因為很容易讓老師誤會你的初衷,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師,遇到有家長在群裡公然提意見,你的反應會是什麼?這位家長在教我怎麼做事?他要藉助所有家長的力量向我施壓來迎合他?是他的孩子又說了我什麼嗎?等等一系列的負面思考就來了,可是你單獨私聊的話,就不會有這些。說到底,你的目的是希望老師有所改進,那就要採取他聽得進去的方法。那有家長要問,我多次與老師私聊溝通幾乎沒有效果,我只有在群裡給這位老師施壓,那我告訴你,你這不叫施壓,叫威脅,只會惡化你們的關係,那要怎麼做呢?很簡單,多次網上溝通無效,那就去學校面談唄,一次不行就面試多次,如果面談多次也無效,那就去和學校領導談,領導出面解決一定會有效果。那不也是得罪他了麼?是的,但因為你溝通了多次,這位老師依然不改,那主要責任已經不在你了,這比在公共場合去威脅他得罪他要好吧。況且你要知道,一位聰明的老師是不會把自己逼到讓家長去領導那裡投訴的,那你還愁不能解決問題麼。

二、在群裡不斷的發布信息、分享信息,甚至還有廣告、微商、領券等

情景:建立班級群沒多久,有一位家長總是在群裡分享一些文章、圖片、新聞視頻等。可能這是他的習慣,也可能是他的需要,甚至有可能是他的工作,但是在班級群裡,這非常不適合,因為違背了老師建群的初衷,這個群不是娛樂頻道,供大家消遣打發時間的,而是用來進行通知和管理的,發言的主體應該在老師身上,其他家長發現群裡有消息,打開之後卻看到是你的廣告,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種情況,他煩了,就會把群屏蔽掉,那就很容易錯過重要的通知,那你不是在害人麼。我發現這種情況後,第一時間提醒了這位家長,家長也很快意識到了問題,後面也就沒有再發如此信息了。

策略:分享是一種快樂,但是得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分享給對的人。我建議如果有這方面愛好的家長,可以在強大的自媒體上進行,如QQ空間、朋友圈、微博等。

三、一昧的在群裡拍老師的馬屁

情景:學校號召公益捐款,我在群裡發布了通知,希望大家貢獻一份心意,多少都可以,有一位家長在群裡回復我說:老師,一定要捐麼?我還沒有來得及回復,許多家長就開始抨擊可能這種「不公益」行為了:怎麼能不支持班主任工作呢?怎麼可以不支持公益呢?要是班級的捐款太少,那多沒面子啊?請務必支持班主任工作!......然後,家長馬上私下跟我說明了情況,他是怕孩子間以捐款為理由進行攀比。同時也氣不過,在群裡回懟道:班主任老師都沒有說什麼,你們就一昧的討好,圖個啥?然後,一片沉默。其實啊,真正的支持和理解,是不需要說出來的,用實際行動證明即可,口頭上的東西,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讓別人覺得別有用心。

策略:中國傳統中放在首位的就是禮貌,點到為止即為禮,不卑不亢實為貌。當老師通知事情或者表達觀點時,禮貌的回覆一下,如好的、收到、明白等就可以了。太過的話,反而覺得虛偽。

四、家長委員會在群裡隨意的發起號召

情景:某日,家長委員會成員在群裡發起號召:我們安排一些家長去旁聽一下課堂,有哪些家長願意參加?啊?這是要幹什麼呀?組團向學校向老師發起進攻麼?我一頭霧水,但是沒有阻止,接下來就有一些家長響應,還有一些家長詢問原因,於是他們解釋道有家長定期參與課堂的話老師會更加認真地教學。我想說,家長用心是好的,但是真的幹了壞事。老師課堂的監管是學校的工作,如果一大批家長湧入某個老師的課堂,學校會怎麼看這個老師,學校會怎麼看我這個班,學校會怎麼看我這個班主任,一旦班級不穩定,老師帶著情緒教學,最終的受害者不就是你的孩子麼。家長在群裡發起號召並沒有錯,而錯在號召得太隨意了,錯在號召的內容太敏感了。我立馬制止了這件事情,並對家長委員會提出,在群裡號召任何事情,都要先經過我的「審核」,不能過於隨便,否則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策略:家長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做好學生的服務工作。但是每一個決定作出之後,必須要經過班主任的意見,畢竟是班主任在統籌全班,很多問題只有班主任才能站準角度,家長委員會不能越俎代庖。

五、參與其它家長建立的拒絕老師加入的新群

情景: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一個家長的投訴電話,他說某老師在課堂上不認真上課經常吹閒龍門陣,我就反問他,你怎麼知道。他告訴我說,某某家長在群裡面說的呀。然後我就去翻閱了近幾天群裡的聊天記錄,並沒有發現有家長在群裡反映這些問題。我就明白了,他們背後一定有建立一個新的群,還拒絕所有的老師的加入。其實我完全理解家長這樣的作法,但是也非常的不認同。後來我就想

要不要加進去瞧瞧,幾經思考之下,放棄了這個念頭,難得糊塗吧,要是真加進去了,天天都看到他們吐槽我,多難受呀,以後面對這些家長也難受,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時候更難受。何必呢?但是,多多少少可以從某些家長的無意甚至有意的溝通中,知道一些情況,心裡再怎麼說多少有些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吧,所以另建家長群,參與這樣的家長群,其實是家長們給自己挖了一個非常大的坑,然後自己被出賣了還不知道,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在親手毀滅與老師的關係,也將自己的孩子放在了一個相當被動的環境中,老師們想管你的孩子,卻都不敢管,怕惹事非,這就是你要的結果麼?

策略:不要主動去建立這樣的群,老師們或許不知道成員,但是一定知道群主;不要參與這樣的群,負能量的東西往往害人害己,因為你不知道哪天就被人無意間說出去了你在這個群裡,就算你一句話也沒有說過,總會在老師心裡埋一根刺,何必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本著一份真誠的心,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人,以孩子的利益為出發點,那麼所有的交流都不會有障礙。千萬不要只把自己當人,卻把老師當神,萬一他成不了神,成個神經病,你對付得了麼。不要道德綁架,不要自私自利,多換位思考,多相互理解,孩子好了,大家都高興不是麼?

相關焦點

  • 班級群,一個讓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炸彈」!
    開學伊始,幾乎每個班都建立了微信群,老師有什麼通知,在群裡一說,所有家長馬上就能收到,比傳統的電話或簡訊既高效又省錢。 同樣,班裡有什麼事情,家長和老師們也可以在群裡討論,相當於在網上開家長會,大大提高了家校溝通的效率。
  • 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在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到了很多老師睿智的留言,他們在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的家校交流方面很有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上周問題 〖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 班級群裡的家長當心了!警方緊急提醒
    近日廈門警方發布緊急預警有騙子假冒老師在家校聯絡群中發送通知以騙取家長錢財12月3日晚,池老師正在刷手機,突然,自己班級的QQ群裡跳出了幾條新信息↓↓竟有人冒充自己進了群在群裡發送了一份《接種流感疫苗通知》以及要求接種「流感疫苗
  • 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就有不少問題涉及家長群:一是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二是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針對家長群的問題,濱江區教育局出手了。今晚,「濱江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分家長篇和教師篇。
  • 娃兒班級群裡的「假老師」,只用克隆頭像和暱稱,就能收走家長近70...
    目前廣州市的中學年級學生已經有序返校,一返校各班級群就開始活躍起來了,但最近有種詐騙高發專盯班級群裡的家長小心上當受騙!5月11日,公安局刑偵部就介紹了這樣一起案件。▼4月30日,張先生在兒子的班級QQ群中看到「班主任—武老師」發布了一條消息。「返學在即,為加強學生英語水平,學校將開設輔導班,輔導費1400元,材料費580元。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掃描二維碼繳費。」
  • 神州路小學一班級群被騙子進入,多名家長被騙!
    近期有市民反映神州路小學一年級班級群被騙子進入,多名家長被騙!一起來看看什麼情況!原文如下神州路小學一年級家長群裡消息閃動,家長點開一看發現是「班主任」發布了一則收費信息,稱需要交衛生防控費1860元,要求將錢轉到指定帳號。很多家長信以為真,有十多名家長把錢打到了指定帳號,涉及金額二萬元左右。
  • 【關注】家長苦惱老師煩,你在家長微信群裡還淡定嗎?
    家長苦惱老師煩,你在家長群裡還淡定嗎?  如今,幾乎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建立起家長群。這個群裡不但有家長,更有老師。建立這個群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方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分熱情的家長們不但讓老師為難,也讓家長們為此苦惱不已。對此相關專家解讀為:這其實也是一種病,一種彼此不信任的病症。
  • ...騙子混進班級群冒充老師發「通知」,還有同夥一起唱雙簧
    1  老師刷班級群竟刷出第二個「自己」  3日晚,廈門某幼兒園的池老師正在刷著手機,突然自己的班級QQ群裡跳出了幾條新信息,查看信息後池老師嚇了一跳!竟然有人冒充自己進了群,在群裡發送所謂接種「流感疫苗」的信息。  更讓池老師意外的是,對方甚至還拉人進群演起了雙簧!
  • 魔都家長群養娃黑話、操守指南,儂會了伐?
    微信群裡,老師發了孩子的在校情況,要不要秒回、點讚?老師在班級群裡發了一條信息,不管是班級照片、布置作業還是收費通知,都能引發一陣感謝高潮:「老師,謝謝您。」「老師,您辛苦啦!」「老師,非常感謝!」「老師真好,給您點讚。」多數家長紛紛跟風「感謝」,少部分家長也不好意思不表示,即使再忙也要趕緊複製一個「老師,謝謝。」
  • 不在班級群裡公布成績排名 這份「家校公約」引熱議
    新華社杭州12月2日電(記者俞菀)「不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並在群內上傳」……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率先推出《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引發家長老師們的熱議。
  • 班級群號召「接龍」捐防疫物資,學校稱自願!家長左右為難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廣東湛江的麻章第二小學,家長們遇到了被學校"號召捐物資"的事件。據反映,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布了兩條信息,內容是《社會捐助倡議書》以及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助口罩等物資。並且在號召的那條信息中,"接龍"了家長的姓名和物資數量。 這一行為引起了群內大多數家長們的反感,事件被發布到網上後,引起了廣泛討論。
  • 小學班級群亂象多:家長排隊吹捧問候刷屏 互懟叫囂
    朱女士說,還有個別喜歡吹捧老師的家長,甚至還會在群裡寫詩讚美老師,「真的受不了,感覺現在的家長群更像是個小江湖。」  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大約有75%的家長表示與朱女士一樣,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家長黃女士(孩子小學):被育兒經刷屏  與朱女士不同,黃女士更在意群裡的冗雜信息。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幼兒園班級微信群有效互動提升策略
    作者:新風學術網在訪談中, 筆者了解到家長實際上是非常希望班級教師和優秀家長能夠提供、分享更多關於科學育兒方面的內容和信息, 也希望班級微信群的氛圍不要過於拘謹、嚴肅, 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能夠更為融洽和自然。
  • 家長在班級群裡隔空叫罵!自稱社科院博士、副教授
    近日,廣西玉林一小學家長在群裡隔空互罵。據介紹,12月11日晚,有家長在微信群裡聊關於酒的話題。班上一名徐媽媽認為,這種言論不妥,說了一句:「夠了,喝死你們。」記者聯繫涉事班級的4名家長,只有1人接電話。該家長稱,班級群成立3年以來,這是第一次發生爭吵,此前並沒有過節。12月14日下午,記者聯繫玉林師範學院,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屬於個人行為,不予回應。
  • 家長群變「壓力群」怎麼辦?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來看...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前段時間,「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7.6億。當微信班級群變成「壓力群」,怎麼辦?近日,杭州市濱江區開始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制度指引,探索解決家長群變壓力群共性難題的方法。 據了解,濱江班級微信群公約分為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 「我們之所以試行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家長微信群裡「打卡」是對家校合作的「誤讀」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吳維煊(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在班級家長微信群裡「打卡」,是小學生家長一項繁重的工作
  • 錯把麻將拉人連結發到家長群 結果群裡炸鍋了
    前不久,重慶市南岸區的某位家長就錯把打麻將拉人的連結發到家長群裡,結果……事件:家長錯把「血戰到底」連結發到家長群,群裡炸鍋了「熊貓四川麻將,房號120xxx,8局,4番,自摸加番 點槓花(自摸)換三張。」
  • 幼兒園群裡照片屢次沒有自家娃,家長高情商的做法,網友紛紛點讚
    現在老師和家長有什麼事都喜歡在班級群裡交流,而老師除了在群裡發通知之外,也會時不時發一些孩子的照片,不過有時候也會引發一些爭執。曉麗是一名4歲寶寶的媽媽,孩子正在上幼兒園,性格比較內向,所以曉麗時不時都會關注下班級群。
  • 禁止班級群公開成績排名 這個一定得有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實際上,在班級群、家長群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種現象並不多見,很多教師會自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不敢保證每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能夠從保護學生隱私出發,堅決不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排名。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理由是多方面的。一則,成績屬於學生個人隱私,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是尊重學生、尊重家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