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秉章石灣西瓜路口
食西瓜破西瓜路懸案
緝拿理髮佬
佛山石灣西瓜路口,老石灣個個都知,西瓜路就在石灣公園門前對開的和平廣場個度,以前人行天橋至石灣醫院路口。這一條西瓜路,因為一個故事而得名,究竟是真、是假?一直沒有得到證實。也許是傳說,或者故事本身是虛構的吧。據說在一百六七十年前,臘月底的一個黃昏,一個狀似收帳先生的人走入路邊的理髮寮理髮,他帶著一個草蓆袋(當時人稱之為揸袋,是盛銀子用的)裝著東西,理髮佬以為是袋銀子,起了貪念,用剃刀謀殺了客人。他打開揸袋一看,當堂愕然:原來裝的不是銀錠,而是石灣陶製燈盞。
理髮佬後悔之餘,見時已黃昏,四顧無人,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實在僥倖,並在擋發布上寫了一首詩:
你有錯時我又錯,
因何燈盞席袋託;
他日有人能破案,
除非有個馬生角。
就立即在寮後草草埯埋屍體,收拾行檔遠走他鄉。收帳佬失蹤成了懸案。
第二年夏天,一個官員坐轎出外視察,赤日炎炎,隨從、轎夫要求稍歇,大官同意在路旁發寮小休,隨從見寮後西瓜藤上有個大西瓜,正好摘來給大人解渴。誰知將瓜破開,瓜瓤是腥臭的血水,即命人挖土查驗,發現埋屍,地保查明作案的是在逃的理髮佬,立即緝拿歸案。
破案的大官叫駱秉章,正是「馬字加個各(角)」字。石灣這個地方本來無名,因此故事得名,而聞名於世。
駱秉章,花都人,道光13年(1833年)中進士在京任翰林院編修,後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奉天府府丞等職,1846年喪母,回廣州守孝三年,道光28年(1849年)復任江蘇按察、成都督師、總督等,同治六年病死成都。駱秉章「清代嘉、道年間,當時在朝中任協辦大學士、四川總督的駱秉章帶著家人遷入東華裡,他曾出資對該裡後半段北側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屋宇更為規整美觀;東華裡堪稱「嶺南第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