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時身體起伏,左右晃動是什麼原因?

2020-12-15 舶來的世界tiswim

在遊自由式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種現象就是換氣的時候頭抬的比較高,換氣側的手臂也會隨著頭部的抬高而抬高,而且會感到很用力,但另一側的手臂幾乎太不起來,也沒有用力的感覺。就如下面動圖演示的這樣。

自由式常見錯誤動作:壓臂換氣

這是自由式初學者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雖然有的人這樣遊的時候也能控制好呼吸的節奏,能遊出一段距離,但因為單臂用力壓水換氣,划水,所以在遊進的時候就會造成身體的上下起伏的現象。因為手臂左右用力也不均勻,所以也會出現身體左右晃動的現象。而且這樣遊會有很大阻力,遊起來會很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划水的時候,手入水的位置超過了身體的中線,這也是自由式初學者常見的之一。這在遊的時候會造成身體扭曲,會有左右晃動的非常厲害感覺。其實有些自由式的老司機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是身體晃動沒有下圖演示那麼誇張。

自由式常見錯誤動作:手過身體中線入水

出現身體晃動的原因主要就是上面這兩種了。第一種情況需要多練習雙臂和呼吸的協同動作,或者是練習雙邊換氣和弱側換氣。但這也真的是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也只能是多下水去練,去找感覺了。因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自由式的基礎還沒打好。第二種情況只要改善手部入水的位置就會有明顯的改善。無論哪種情況吧,其實都是還沒有掌握自由式的基本要領,遊得不夠熟練的緣故。當然也有其它,比如划水,打腿等一些動作細節上的問題也會造成在遊進時的身體晃動,老司機一般也都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並進行修正。

自由式

想要遊好自由式的關鍵首先就是要掌握好兩個平衡,前後平衡和左右平衡,在遊進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身體是一條直線,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能很好的去控制身體的核心力量。我們的核心力量其實不不是夠用,而是大多數自由式初學者找不到控制核心力量的感覺,所以這就需要在練習自由式的時候先別著急遊起來,先把漂浮(俯漂,超人漂浮)和側身轉體這兩個動作給練好,通過這兩個動作來找到控制好核心力量的感覺。而且自由式的側身轉體和呼吸是完全關聯在一起的,練會側身,換氣,自由式也就等於是學了大半。這些都是自由式最基礎的動作要領,也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基礎的動作要領,自由式才能遊既輕鬆又漂亮。

以上只是我作為一名遊泳愛好者說的些想法,既不專業也不嚴謹,讓大家見笑了

相關焦點

  • 自由式手臂動作的兩個關鍵點,打開腋窩與拉長身體
    那麼,在不考慮高肘與直臂兩種方式的差別的情況下,手臂划水動作到底有什麼共同的特點?或者說兩種方式下有什麼共同的動作要求?這些正是遊泳練習時應當注意的關鍵點。1、高肘更自在?直臂爽快?因此,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身體發力時更舒適為前提,練習時可以兩種方式都嘗試下,相互印證之下,可以加深對不同動作方式的理解。
  • 三個方式改變你自由式時身體的顫動
    很多人認為手臂的劃頻是自由式提速的關鍵,但是打腿對速度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國外媒體「體育雜誌」研究顯示,自由式打腿佔據遊泳速度的59%—82%(大小取決於頻率)。數據非常的驚人,通過這些數據我認為強大的雙腿對於完成比賽是至關重要的,當你的手臂肌肉力量開始衰竭的時候,就更加需要你腿部強勁的動力了,我們看到孫楊在遊自由式時候前邊腿部動作總是保持很少的頻率,到最後衝刺階段都是在玩命的打腿。
  • 自由式學習中的誤區,傳統自由式練習與全浸自由式練習的改進重點
    站在整體遊泳的角度分析,可以這樣區分兩種練習理念的不同,前者將遊泳運動上下拆分,分為上肢划水和下肢打水;後者將遊泳動作左右拆分,分為兩側划水與身體交替側轉。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結果:前者學習時常常苦惱於划水與打腿的節奏配合;後者學習時往往沉迷於單側划水和滑行,在身體側轉動作上重視不夠,或者說在左右側銜接上練習不夠。
  • 自由式比蛙泳難學嗎?掌握了這幾點,你也可以很快學會自由式
    3、蛙泳和自由式的區別不同的泳姿有著它們獨特的動作技術特點,所以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身體姿態:蛙泳是圍繞著身體的橫軸在同一個平面內上下運動自由式是圍繞著身體的縱軸(脊柱)在同一個平面內水平左右轉動另一方面,自由式的劃手、打腿、轉體、呼吸的細節比較多,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掌握的,所以也是很多人感覺到自由式比蛙泳難學的一個原因,這些細節主要體現在下面4個方面:1、手臂划水划水手臂划水時,要抓水,抱水,再快速向後推水
  • 理解自由式的三條線,對自由式身體側轉的詳細分析
    如果說自由式轉肩是為了划水動作順暢的話,那麼轉體是為了整個遊進過程更加順暢。如果沒有身體側轉,不過是在用四肢遊泳,有了身體側轉,遊泳才成為全身肌肉共同參與的運動 。核心力量是人類一切運動的根本,所有的運動技巧都基於有效地運用核心力量,遊泳也不例外。
  • 自由式身體應該轉動多少度?
    自由式身體應該轉動多少度? 很多遊泳者想知道他們的自由式身體應該旋轉多少度。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為什麼速度效率都不及競技自由式
    全浸自由式在使用前交叉的時候是在一手前伸時另一隻移臂手在空中移動到頭部位置時前伸手才開始抓水,這點在全浸的一個陸上模仿練習中特別明顯。這樣的前交叉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非常省力,因為劃頻特別慢,一手在前伸時另一隻手在空中可以很慢的向前移動。但是同樣,它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划水手臂出水前移時與前伸手臂同時失去推進力,此時遊速會驟降。
  • 學會2點,輕鬆遊好2次腿自由式技術
    2次腿與6次腿的自由式有什麼不同?兩次腿:是指每劃2次手(左右),用2次打腿遊進。六次腿:是指每劃2次手(左右),用6次打腿遊進。兩次腿的配合節奏與手腿時機用兩次腿遊自由式的時候,因為打腿的次數減少,得到的推進力也會減少,同時浮力也會變小。如何使兩次打腿可以產生高效的推進力和浮力就變得非常重要。為此,打腿和手臂划水的配合時機與保持身體姿勢就變得很重要。
  • 初學自由式七定律?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自由式技巧自由式難度有點高,但不會削弱一些人的學習興趣。自由呢?如何快速自由式?你還是繼續往下看吧。手臂入水時,手指併攏,手掌向下,肘關節略高於手,手臂斜插入水中。整個手臂進入水中的順序是手、前臂和上臂。水的入口在肩膀上。不宜注意入水點過寬或過窄,因為過寬不利於保水,而過窄會損害身體的流線。持水臂入水後,前後移動方伸展,待手臂完全伸直靜止後,再將前臂稍微向外旋轉,將手掌轉到右下方,然後彎曲手腕,向內上方移動,使上臂與水平面成30°左右的角度,肘部彎曲約150度,保水結束。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網上有很多關於全浸式自由式的宣傳或者教學視頻,國外的、日本的、新加坡的、臺灣省的,也有很多TI遊泳大師做了許多親身示範以及授課講解,但是仍然有很多朋友對此很迷惑:到底什麼是全浸自由式?前段時間有一位退役的運動員朋友問我「練了這麼多年遊泳,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麼一種自由式,這個全浸到底是啥?」
  • 【遊泳技巧】為什麼自由式比其他泳姿快?
    【遊泳技巧】為什麼自由式比其他泳姿快?
  • 全浸自由式適合大眾的背後原因
    全浸式學習方法之所以普及的好,是有其必備的條件和原因的,這種學習遊泳的方法四種泳姿都有,但是其中最炙手可熱的當屬自由式,好像自由式就是全浸式學習方法的代表泳姿,那為什麼用全浸式練習自由式相比其它泳姿會得到很多支持者呢?
  • 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原標題: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 全浸式自由式時腿為什麼不下沉?全浸式理念詳細分析
    自由式怎麼遊著才會輕鬆?做到兩點就會很輕鬆,首先是換氣,熟練掌握換氣,始終保持身體有充足的供氧;其次是身體平直,像一塊木板一樣水平漂在水上,輕輕地推一下就可以滑遠。很多看過全浸式自由式視頻的人會發現,泳者的身體上下比起傳統自由式來更平直一些,雖然不怎麼打腿,但腿似乎不容易下沉,這正是全浸式自由式遊起來輕鬆的原因。1、先要弄清楚腿為什麼會下沉?導致腿下沉的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腿自身的重力;二是上半身抬起;三是支撐點位置靠前或失效。
  • 足球技巧:教你5種頂級身體晃動的過人方法
    在足球比賽中有很多種不同的過人風格,有的是依靠腳下不停的跨步踩單車,有的是依靠撥球拉球的不停變向,最後一個類別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些年隨著梅西的成功被大家廣泛接受的身體晃動的假動作過人。可能說到這裡會有個別的小夥伴會有一定的疑問,身體晃動我們都知道呀。無非就是沉肩而已嘛,這個有什麼好講的呀?
  • 中遊體育:為什麼自由式最快 另外三種泳姿為什麼不能超越它
    中遊體育:為什麼自由式最快 另外三種泳姿為什麼不能超越它 四式泳姿哪種最快?哪種最慢?
  • 自由式經常忘記轉髖,怎樣破?
    「自由式練習過程中,經常思考手臂前伸,轉肩,呼吸,劃手,高肘,等技術要領。導致經常忘記轉髖,所以導致上肢和下肢不能同步形成整體。最後身體很彆扭,上下肢各做各的。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這又是一位自由愛好者向我提出的問題。
  • 全浸自由式身體側轉動作詳細分析
    找水感有大用處,自由式輕鬆愜意關鍵是找準身體平衡點一文中的方法,熟練地找到身體平衡點後,可以接著練習本篇中所提到的練習。全浸自由式外表所表現出的一切優雅輕鬆高效都是以身體平衡、穩定為基礎的,內在是對身體重力的熟練應用。在全浸自由式的練習過程中,體會重心轉移非常重要。如果說「平衡」主要指上下半身要平直,不能出現「一頭翹」,那麼「穩定」則主要指身體要保持剛直,肩和髖在側轉時應保持同步,轉動的前提是保持穩定。
  • 什麼是自由式的「高肘」「低肘」「拖肘」
    我們在學習自由式時經常聽教練提到「高肘」「低肘」以及「拖肘」這幾個名詞,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一臉茫然。實際上除了「高肘」是一個正確的技術動作外,「低肘」以及「拖肘」都是錯誤的技術,也是遊泳者在自由式划水時最容易犯的兩大錯誤,今天我們就來詳解一下這三個技術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 利用泳池的影子讓自己沉浸下來,學習全浸自由式時的一點心得
    很多人欣賞全浸自由式遊進時的優雅,喜歡看移臂時形成的「魚鰭」,羨慕遊進時的輕鬆,是的!這些都是全浸自由式的吸引人的外在。然而,人們還希望能夠遊得很快,起碼要比同泳池的人遊得快。同理,在長距離遊泳時,全浸自由式的遊進風格和老司機開車風格幾乎一樣,看起來不快,但的確是最高效的。1、關注自我進步,不要與他人比較全浸自由式是以長距離高效遊泳見長,小小的泳池裡並不能讓泳者成為「速度王者」,能夠遊得優雅輕鬆算是對這種缺憾的一點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