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式改變你自由式時身體的顫動

2020-12-15 高中得那些事兒

很多人認為手臂的劃頻是自由式提速的關鍵,但是打腿對速度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國外媒體「體育雜誌」研究顯示,自由式打腿佔據遊泳速度的59%—82%(大小取決於頻率)。

數據非常的驚人,通過這些數據我認為強大的雙腿對於完成比賽是至關重要的,當你的手臂肌肉力量開始衰竭的時候,就更加需要你腿部強勁的動力了,我們看到孫楊在遊自由式時候前邊腿部動作總是保持很少的頻率,到最後衝刺階段都是在玩命的打腿。

下面我總結三個動作來提高你遊泳的效率

一、增加的腳踝的靈活性

打腿會讓你產生前進的動力。當你在遊近過程中,腳背向上和向下的運動推動著你前行,增加了腳踝的靈活性會讓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國家遊泳主教練都在強調腳踝的靈活性對於自由式推進力的重要性,因為這種靈活性可以幫助您更大面積的去接觸水,從而能更大面積的去拍水,最後可以產生更大的推進力。在這裡我說一個提高腳踝靈活性最簡單的方法,跪在地上臀部放在小腿肌肉上,迫使腳踝和腳尖繃直和展平。

二、提高核心力量

強大的核心力量有助於提升身體的重心,獲得較高的身體位置,再加上快速的打腿動作,可以讓你的自由式有一個質的飛越。同時,在水面下遊泳比在臀部低於水下遊泳更容易,更快。保持較高的身體姿勢有助於減少水中的阻力。

三、加強交叉的連接

交叉指的就是兩個手臂划動時候出現的交叉情況,教材上分前交叉、中交叉、後交叉,但我認為只有前交叉才是正確的,中交叉和後交叉是因為重心不穩導致手臂過早的划動產生的。當你側換氣時由於重心或打腿不穩,致使你身體產生較大的顫動,迫不得已需要手臂去位置身體的穩定。我們可以通過在陸上做一些關於身體核心力量的練習,然後將這些練習融入到自由式的水中練習。

以上觀點僅代表我個人,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請在下邊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自由式時身體起伏,左右晃動是什麼原因?
    自由式常見錯誤動作:壓臂換氣這是自由式初學者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雖然有的人這樣遊的時候也能控制好呼吸的節奏,能遊出一段距離,但因為單臂用力壓水換氣,划水,所以在遊進的時候就會造成身體的上下起伏的現象因為手臂左右用力也不均勻,所以也會出現身體左右晃動的現象。而且這樣遊會有很大阻力,遊起來會很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划水的時候,手入水的位置超過了身體的中線,這也是自由式初學者常見的之一。這在遊的時候會造成身體扭曲,會有左右晃動的非常厲害感覺。其實有些自由式的老司機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是身體晃動沒有下圖演示那麼誇張。
  • 理解自由式的三條線,對自由式身體側轉的詳細分析
    以自由式為例,核心力量的運用主要體現為身體側轉動作。在身體側轉的同時,伴隨著手臂前伸,手臂向後推水,腿部打水動作,更重要的是身體側轉時的髖部動作。1、身體的三條線和重力中心線。在分析身體側轉之前,先了解下「三條線」:身體平趴在水中,兩條手臂各代表一條線,從頭部、頸椎、脊椎到臀部代表一條線,即身體的中心線。支撐線。身體側轉時,前伸的手臂與同側髖部成為身體的支撐點,重力會向這一側轉移,為了便於理解和區分,將這條線稱之為身體的支撐線。隨著身體的交替側轉,支撐線在身體兩側交替出現。
  • 自由式比蛙泳難學嗎?掌握了這幾點,你也可以很快學會自由式
    另一方面,自由式的劃手、打腿、轉體、呼吸的細節比較多,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掌握的,所以也是很多人感覺到自由式比蛙泳難學的一個原因,這些細節主要體現在下面4個方面:1、手臂划水划水手臂划水時,要抓水,抱水,再快速向後推水
  • 自由式雙側換氣並不難,三個練習換氣的技巧
    自由式者在可以熟練自如地換氣後,其換氣節奏可以說是幾種常見泳姿中換氣最舒適的,熟練自如的自由式換氣應當有三個要求:自如切換單側換氣,雙側換氣節奏調整,嘴巴鼻子呼氣改變。有的泳者可能認為只要會換氣,單側換氣也完全可以,不必費力氣學習雙側換氣,這種認識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區。
  • 自由式分為幾種方式?全浸式自由式與傳統式自由式有何不同?
    我覺得遊自由式就兩種方式。一種是競速方式的自由式,一種是休閒方式的自由式。競速自由式裡又分短距離競速和中長距離的競速,遊的方式分別也不一樣。短距離的打腿採用六次腿,划水採用中或後交叉的划水方式,這種方式動作頻率快,體能消耗大。
  • 自由式身體應該轉動多少度?
    自由式身體應該轉動多少度? 很多遊泳者想知道他們的自由式身體應該旋轉多少度。
  • 初學自由式七定律?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自由式介紹澳大利亞1850年人們韋利士使用了一種手在水面上向前移動的遊泳姿勢,可以說是自由式的雛形。後來英國遊泳運動員約翰特拉真在1873年採用了一種遊泳方式,即用胸腿和手交替向前爬。
  • 自由式手臂動作的兩個關鍵點,打開腋窩與拉長身體
    因此,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身體發力時更舒適為前提,練習時可以兩種方式都嘗試下,相互印證之下,可以加深對不同動作方式的理解。2、手臂動作的共同要求手臂動作的改進主要有三點:一是維持身體姿態平衡,減少划水與移臂動作對身體姿態的影響;二是提高抱水與划水效果,在延長劃距與提高劃頻之間找到最優策略;三是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更有利於肌肉發力。
  • 如何練習自由式巡航技術
    而在我們自由式技術中也有巡航技術,具有一種劃幅長、流暢而優美的特點。我們在初學自由式的時候為了提高遊進速度而犧牲了身體的流暢性。要想練習巡航技術首先就要放慢划水的速度,使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平衡成流線型。其次我們要掌控好身體的流線型,使之成為一條直線,這是練習劃幅長而流暢的基本手段。通過這個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的流暢性和伸展性以及身體對水流的感覺。
  • 自由式的遊泳技巧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呢?
    自由式的遊泳技巧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呢? 遊自由式的技巧有很多,大概來說一下的話我覺得有以下這麼幾點。一,身體平衡的技巧。
  • 自由式學習中的誤區,傳統自由式練習與全浸自由式練習的改進重點
    遊泳是一項以身體核心力量主導,上下肢體協調配合的全身運動,在做好分解動作的基礎上,應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提高各個動作的銜接平滑度。無論是自學自由式還是在自由式的練習中,都普遍存在一些不足,本篇文章嘗試分析這個問題,希望對自學遊泳和遊泳教學有所幫助。
  • 幾個自由式換氣技巧 讓你遊泳時不再喝水
    自由式  很有遊友在開始學習自由式時,一直都難以掌握換氣技巧
  • 全浸式自由式時腿為什麼不下沉?全浸式理念詳細分析
    自由式怎麼遊著才會輕鬆?做到兩點就會很輕鬆,首先是換氣,熟練掌握換氣,始終保持身體有充足的供氧;其次是身體平直,像一塊木板一樣水平漂在水上,輕輕地推一下就可以滑遠。很多看過全浸式自由式視頻的人會發現,泳者的身體上下比起傳統自由式來更平直一些,雖然不怎麼打腿,但腿似乎不容易下沉,這正是全浸式自由式遊起來輕鬆的原因。1、先要弄清楚腿為什麼會下沉?導致腿下沉的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腿自身的重力;二是上半身抬起;三是支撐點位置靠前或失效。
  • 遊泳技巧丨自由式遊得太短?3個方法提高泳距
    如果你喜歡追求速度,那麼你的遊距就長不了,因為為了追求「快」,你的劃手和打腿的頻率就會很快,這樣你的體力消耗就會很大,很快就會感覺到疲勞,這樣的方式是很難有持久的體力和耐力連續長距離遊進的。如果你是為了追求距離,那麼你才能去訓練與此相對應的連續遊長距離的技術。 b.你的特點是什麼?
  • 從全浸自由式到傳統自由式,不過是滑板車滑行距離短了一些
    全浸遊泳的練習體系目標是讓更多的人輕鬆學會自由式,為成年人而設計,為遊泳效率而設計,它並不將遊泳速度作為唯一目標。簡單來說,可以將全浸自由式看作是快速學習自由式的一種方式。2、入水點與出水點的秘密自由式是一項成績與個人身高有直接關係的運動。一般來說,身高與臂展大體相等,個高的人划水距離會長一些,在同樣的划水頻率下,個高的人可以遊得更遠。遊泳技術越好,劃距越長,劃頻越快。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為什麼速度效率都不及競技自由式
    1、兩次打腿技術不適合前交叉(速度為先)六次腿之所以完美是因為其在單側手臂划水的三個階段都會提供推進力,而使用兩次腿時單側打腿的下打時間開始於手臂內劃階段,隨著單側打腿的下打結束隨之而來的就是拖腿等待另一側打腿的下打,而此時運動員就會出現掉速現象,所以如果在中短距離中使用前交叉技術那麼最好使用六次腿技術
  • 94歲學會自由式輕鬆長遊,談談學習全浸自由式的關鍵和前提
    1、學習自由式的新方式——全浸理念在幾種主流泳姿中,最棒的泳姿可能就是自由式了,一旦掌握了自由式的技巧,遊起來很容易,即使四肢一動不動,照樣可以漂著,從這點來說,自由式比其他泳姿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有的泳者可能會說仰泳不是也可以漂麼?
  • 中遊體育:為什麼有的人拖腿遊自由式比打腿遊還快
    其實原因就在於他錯誤的打腿時機沒有與軀幹、劃手合拍,我們在初學自由式時,有些教練不會去教你打腿與劃手之間的配合,即便你請求教練教你,教練也可能會說「一直打就行了」,於是廣大遊泳愛好者們發明的「亂腿」這個詞,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麼做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想精進自由式的朋友,胡亂地打腿真的好嗎?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競技自由式的打腿非常重要,六次腿可以在劃手的每一階段補充動力維持身體高速前進。兩次腿對於自由式來說是有速度上限的,超過200米的自由式運動員採取四次或者兩次腿也是因為向體能消耗妥協,如果他們體力好,他們在1500米的自由式中肯定會選擇六次腿。
  • 自由式會換氣卻越遊越累,常見的三個主要原因
    已經掌握自由式換氣的泳者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蹬壁出發時猛如虎,遊到100米左右猛勁就消耗完了,遊過300米至500米左右開始有點感覺有點累,甚至產生遊不動的感覺,掙扎著再遊個100-200米左右就徹底趴窩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