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陶瓷產業,被專家組考評通過,創建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2020-12-10 好家居生活研究院

8月11日,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越申率專家組奔赴榮昌,對榮昌創建中國(西部)陶瓷之都相關工作進行考評。最終,專家組考評通過榮昌創建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在考評會上曹清堯表示,榮昌陶土資源豐富,陶文化底蘊深厚,陶藝人才聚集,產業基礎良好,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榮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陶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全區主導產業進行打造,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圍繞產業鏈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吸引了唯美、惠達、奧福等一大批知名陶瓷企業入駐高新區廣富工業園,加快推動陶瓷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圖為已經投入運行的重慶唯美生產線

榮昌陶歷史悠久

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榮昌生產陶器的歷史十分悠久,出土了一批漢代陶俑,證明早在漢代,榮昌陶就已經開始較大規模地生產。1998年,重慶文物考古專家在劉家拱橋一帶兩平方公裡範圍內,發現了一批古代窯場遺址,經鑑定為宋代榮昌陶窯遺址,距今已有800—1000年的歷史。2005年對此進行試掘,挖出大量宋陶和元陶,完整無缺的有盞、碗、盤、碟等。

同時,在原安富陶器廠附近發現明清時代龍窯遺址6處,階梯窯、平窯遺址18處。千百年來,當地一直有「前山礦子後山炭,中間窯燒陶罐罐」,「金竹山,瓦子灘,十裡河床陶片片,窯火燒亮半邊天,窯公吆喝悍聲遠」等民謠流傳至今。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劉家拱橋一帶燒窯制陶的盛況。當時,陶器生產不但規模龐大,而且工藝精湛,主要生產了以龍形陶盞、亮壺孔雀藍釉花壇、青白陶瓷缽為主的陶藝產品。

榮昌陶宋元時期出現興盛景象,明清時期更是聞名於國內外,並遠銷東南亞各國,也因之形成了有名的「榮昌陶」品牌。歷史上,榮昌安富與廣東佛山石灣、江蘇宜興齊名,被譽為中國三大陶都。榮昌安陶與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陶、江蘇宜興紫砂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安陶」二字已被收入中國詞典、辭海。

陶土資源獨特

優質陶土儲量約1.1億噸

榮昌安富境內陶土儲量非常豐富,境內有一條長15公裡、寬2.5—4.5公裡的陶土礦帶,陶土總儲量7048萬噸,平均厚度1.2米,比重2.65噸/立方米,泥色為紅、白色。

其中白泥含二氧化矽74.6%,三氧化二鋁12.15%,三氧化二鐵1.2%,氧化碳1.43%,氧化鎂0.85%,燒失率為6.36%。紅泥含二氧化矽61.73%,三氧化二鋁17.69%,三氧化二鐵7.44%,氧化碳0.57%,氧化鎂0.64%,燒失率為6.4%,泥料質地細膩,可塑性強,含水率、燒失率低,成型及燒結性能好,是最佳的陶器製作原料,被譽為「泥精」,且地藏淺,地址穩定,極易開採,且其他地方難尋,可謂得天獨厚。

2020年陶瓷產業

總產值預計達到100億元

榮昌是重慶市命名的陶瓷特色產業基地,現有陶瓷企業70餘家,涵蓋傳統的日用陶瓷、工藝美術陶瓷以及現代建築陶瓷、衛生陶瓷、特種陶瓷。其中,已經入駐園區的建陶企業有全國知名的唯美陶瓷(馬可波羅瓷磚)以及江蘇宜興企業投資的琉璃瓦生產企業,衛生陶瓷企業有惠達衛浴公司,特種陶瓷有奧福精細陶瓷公司,等等。

榮昌唯美陶瓷於2017年正式投產運行,目前已有3條生產線投入生產;惠達衛浴於2018年10月動工建設,預計生產線將在今年年底投入運行。另外,榮昌政府還與行業知名的金意陶、簡一、日豐企業等籤訂了項目投資協議。

據了解,2019年,榮昌陶瓷產業總產值為80億元,2020年預計實現產值100億元。

相關焦點

  • 重慶榮昌被授予「中國西部陶瓷之都」稱號
    重慶榮昌被授予「中國西部陶瓷之都」稱號 2020-11-29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部首個!榮昌被授予「中國西部陶瓷之都」榮譽稱號
    11月26日,記者從榮昌區政府辦公室獲悉,近日,榮昌區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西部陶瓷之都」稱號,為西部首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根據榮昌區申報的《關於申評「中國陶瓷之都」的函》,與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共同組織專家組進行了實地考評。
  • 日豐企業集團10億元項目籤約落戶榮昌 「一片陶」做強西部陶都
    來自榮昌宣傳部消息:今(8日)上午,榮昌區人民政府與日豐企業集團籤約,雙方將圍繞榮昌智能化陶瓷衛浴生產基地項目開展深度合作。榮昌基地項目產品主要有衛浴潔具、浴室櫃及其相關家居衛浴產品,建成後榮昌將成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重要的家居衛浴產品生產基地。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日豐企業集團是全國陶瓷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此次籤約的日豐智能化陶瓷衛浴生產基地項目,這既是日豐企業集團在西部地區戰略布局的重大手筆,也是榮昌陶瓷產業發展歷程上的一件大事、喜事。
  • 「一都三城」聚合發展,榮昌打造成渝文旅新高地
    經過5年的持續推進,如今的安陶小鎮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不僅在今年7月入選「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被重點推廣,同時助力榮昌成為「中國西部陶瓷之都」。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如今的安陶小鎮每年吸引遊客達30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近3億元。
  •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博覽會盛況空前
    新華網福州10月17日電(記者巫奕龍)17日開幕的「2020中國德化陶瓷博覽會暨茶具文化節吸引了全國625家展商,展覽規模達6萬平方米,展位規模和參展企業數均比去年增長近20%。  福建德化縣是世界陶瓷之都、中國瓷都,現有陶瓷企業3000多家,去年陶瓷產值363億元,所產陶瓷茶具佔全國80%。
  • 景德鎮陶瓷產業破局之困:官方倡導工業化 民間堅守手工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走訪景德鎮的相關人士,與大家一起關注這個千年古城的未來之路。  ◎每經記者 於垚峰攝影報導  陶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陶瓷藝術創作與產品的工業化,如何兼而得之是一個問題。在最近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的複評中,景德鎮無緣「世界陶瓷之都」。這已經是11年內景德鎮第二次旁落「瓷都」之名。景德鎮的發展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 《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年鑑》大事記
    景德鎮陶瓷學院院長周健兒教授被授予 「江西省十大科技創新人物」榮譽稱號。     準格爾旗陶瓷產業發展規劃通過評審論證     1 月 6 日,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北京組織專家評審論證會,《準格爾旗粉煤灰綜合利用發展規劃》、《準格爾旗高嶺土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準格爾旗陶瓷產業發展規劃》三個規劃通過了評審論證。
  • 水利部專家組考評太和梅花谷國家水利風景區創建
    7月17日,由中紀委駐水利部紀檢監察局原正局級監察專員、副局長陳庚寅率隊的專家組一行來竹山縣,對太和梅花谷國家水利風景區創建工作進行現場考察評價。副縣長龔世華參加考評。專家組一行實地考察了霍河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堵河畫廊風光帶、太和梅花谷水利風景區等地,詳細了解景區資源、規劃、建設等工作,並聽取竹山縣相關工作匯報。
  • 榮昌工業運行為何能排全市第一?
    譬如在「一片陶」上,榮昌就從該區曾是「中國三大陶都」之一的文化傳統和產業基礎出發,深度調研國內陶瓷產業正處轉型升級的機遇,展開精準招商「大會戰」,今年以來已引進惠達衛浴、金意陶陶瓷集團、簡一陶瓷有限公司、北京創導工業、日豐陶瓷、科億陶瓷等一批高端陶瓷工業企業。
  • 德化創新促進陶瓷產業「大跨越」
    同時,報告提出,要做強陶瓷主業,實施「五個引領」,制定陶瓷產業跨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出臺推動陶瓷產業跨越發展45條扶持措施,統籌使用1億元陶瓷扶持資金,推廣「科創貸」「新秀貸」等金融服務,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7年,德化實現陶瓷產值228億元,增長14.5%,力爭至2022年陶瓷產值達500億元。
  • 北流陶瓷小鎮有望成為玉林市第12個國家4A景區
    北流陶瓷小鎮有望成為玉林市第12個國家4A景區陶瓷小鎮處處彰顯陶瓷風格主題。(資料圖片)記者7月31日從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獲悉,自治區評定驗收專家組剛剛結束對北流陶瓷小鎮申報國家4A景區的評定驗收,專家組認為陶瓷小鎮利用工業+文化+旅遊的模式,具有獨特的觀賞遊行價值,市場吸引力大,有很好的持續發展實力等優勢。北流陶瓷小鎮有望成為玉林市第12個國家4A景區。
  • 榮昌:著力打造「雙城經濟圈橋頭堡城市」
    從2015年成立至今,宇森陶瓷已成為四川瀘州、宜賓等多地白酒企業的供應商。 「不要看我們在榮昌生產,但我們公司股東均來自四川隆昌。」公司副總經理李飛解釋,之所以選擇來到榮昌發展,主要是看中榮昌陶土更適合做陶瓷酒瓶,還有一點就是,受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陶」品牌效應的影響。
  • 福建丨德化陶瓷產業持續發展 成全國陶瓷電商行業領頭羊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8月12日,由福建省德化縣人民政府、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的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德化陶瓷產業發展情況、德化陶瓷千億品牌價值、德化獲評全國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十大典型縣、陶瓷電商國家標準、2019何朝宗杯中國(德化)陶瓷工業設計大賽和2019中國德化陶瓷暨茶具文化博覽會等內容,通報了今年來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陶瓷產業發展情況,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德化是千年古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取名「德化」,有「以德化民」之意。
  • 榮昌 當好「橋頭堡」 搶抓新機遇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積極爭取建設榮昌國家貨運機場,2019年4月,榮昌貨運機場選址通過專家預評估。在推進川渝合作方面,榮昌更是勇當「先鋒隊」與「排頭兵」。2017年,榮昌倡導召開渝西川東市區合作座談會,並形成《榮昌共識》。
  • 景德鎮陶瓷產業何去何從?
    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我們的陶瓷行業同樣如此。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在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等方面也在積極尋找思路。但是,一系列的問題擺在了地方官的面前:景德鎮的發展後勁在哪?作為千年陶都這塊招牌如何越擦越亮?景德鎮過去所執行的產業政策是成功還是失敗?未來景德鎮的產業政策制定的依據是什麼?應該如何著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景德鎮陶瓷博覽會日前開幕,陶瓷產業銳意創新——「雙創」讓千年...
    原標題:景德鎮陶瓷博覽會日前開幕,陶瓷產業銳意創新——「雙創」讓千年瓷都青春綻放圖③ 10月18日,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江西景德鎮開幕。工作人員在瓷博會現場展示瓷板畫繪製技藝。  本報記者 王 晉攝江西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美譽,憑藉著陶瓷業的興旺發展,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陶瓷文化創意和傳承的核心地帶。
  • 晉江陶瓷取經臺灣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傳統的陶瓷企業,面臨著環保壓力和高耗能的挑戰,如何突圍? 怎樣將新的思想和文創元素注入傳統陶瓷產業,謀求新的發展?日前,受臺灣新北市鶯歌區陶瓷文化觀光發展協會邀請,晉江市組織陶瓷文化產業參訪團一行赴臺考察,就晉臺兩地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參訪交流和深度對接,以期達成合作意向,尋求兩岸現代陶瓷、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的互利共贏發展。
  • 「世界白瓷之母」在哪?「世界陶瓷之都」也不是景德鎮,而是這裡
    「中國白」是什麼?「中國白」的故鄉又在哪裡呢?這次將要安排上旅行清單的是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稱的德化,而這中國白就是德化的白瓷。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麼世界陶瓷之都是福建的德化,而不是景德鎮?在2015年時,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專家組對「世界陶瓷之都」進行複評,認為德化當之無愧,其豐富多彩的陶瓷產品、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雄厚的產業基礎都值得肯定和讚揚,而這也是世界第一個拿到"世界陶瓷之都"稱號的城市。那麼,德化白瓷有何魅力?
  • 大埔縣高陂鎮不斷摸索謀變發展陶瓷產業
    作為瓷區,高陂鎮有「白玉城」之美譽,出產的陶瓷「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罄」,名氣極大。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該鎮的陶瓷產業也遇到了發展瓶頸:工藝師流失、市場份額被蠶食、傳承人越來越少……近年來,該鎮不斷摸索,努力突破發展瓶頸,讓「白玉城」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人才流失員工老齡化  高陂鎮的陶瓷生產歷史已有700多年。
  • 西部陶都——白銀市平川區陶瓷小鎮火了
    、馬希平採寫的《隴原陶瓷小鎮:「陶」出小康好生活》在新華網刊發後,瀏覽量迅速攀升,截至8月17日22時17分,瀏覽量超過68萬次。現已建成陳列館、博物館、工業遺址博物館、創客空間及展覽空間、非遺傳承中心、院士工作站、大師園、陶吧、陶瓷客棧及圓窯遺址、咖啡館、現代工業旅遊、主題廣場等12個分項目,於2018年5月開園迎客,成為了白銀重要的陶瓷工業旅遊目的地;平川陶瓷小鎮也是平川悠久陶瓷歷史和豐厚陶瓷文化的見證地和傳承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