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產業破局之困:官方倡導工業化 民間堅守手工藝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景德鎮的發展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走訪景德鎮的相關人士,與大家一起關注這個千年古城的未來之路。

  ◎每經記者 於垚峰攝影報導

  陶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陶瓷藝術創作與產品的工業化,如何兼而得之是一個問題。在最近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的複評中,景德鎮無緣「世界陶瓷之都」。這已經是11年內景德鎮第二次旁落「瓷都」之名。景德鎮的發展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走訪景德鎮的相關人士,與大家一起關注這個千年古城的未來之路。

  從來沒有一座城市像景德鎮一樣,一個產業支撐一個城市一千年。

  曾幾何時,景德鎮的日用瓷佔據了中國30%的市場,能為中南海製作國禮用瓷,這是何等的榮耀。隨著潮州、德化等沿海城市陶瓷工業的迅速崛起,景德鎮陶瓷產業受到衝擊,目前只有藝術陶瓷和手工藝高端日用陶瓷還具有較為明顯優勢。

  大力發展陶瓷工業迎頭追上,還是繼續培育和傳承手工藝術,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已成為擺在景德鎮面前的一個艱難抉擇。

  景德鎮陶瓷工業局局長唐良認為,景德鎮陶瓷還是應該走工業化發展之路,以打造「陶瓷產業4.0版」為主線,把景德鎮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陶瓷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

  而在景德鎮民間陶瓷手工藝人士看來,景德鎮的歷史決定了陶瓷產業不能走工業化發展的道路,應該以手工業為主,通過瓷器串起相關的產業,把景德鎮打造成手工業產品的集散地。

  國人心中的瓷都

  十年前錯失了「中國瓷都」,如今又與「世界瓷都」無緣,雖然略有遺憾,但是景德鎮並沒有因此而黯淡。

  「景德鎮雖然沒有這些名號,但在國人心裡,景德鎮是當仁不讓的瓷都。」景德鎮陶瓷協會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比潮州、德化等這些拿過「中國瓷都」、「世界瓷都」稱號的城市,景德鎮陶瓷名聲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十年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先後初評、複評過「中國瓷都」,德化、潮州先後被「封都」;此外,浙江龍泉也被評為「中國青瓷之都」,河北唐山被評為「中國北方瓷都」等;此番,福建德化又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為了「世界瓷都」。

  相比之下,沒有任何頭銜的景德鎮,在陶瓷業界卻是公認的無冕之王。儘管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想聯合有關部門授予景德鎮「千年瓷都」,但都被景德鎮拒絕了。

  悠久的陶瓷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遊客。不過,7月14日晚上,在景德鎮蓮社北路一家瓷器店中,記者遇到了來自成都的遊客李先生和他的幾位朋友,他們在挑選完了茶具之後,在店中喝茶閒聊。

  李先生表示,到了景德鎮之後,看到的景象與來之前他想像中的景德鎮截然不同。「我印象中,景德鎮因瓷聞名,瓷器又是精緻的器件,因此我以為景德鎮會是一個建設美麗,特別精緻的小鎮,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李先生一位隨行的朋友補充說,他甚至以為,景德鎮的馬路上都應該嵌有些青花瓷片,彰顯景德鎮的瓷都特色,但來到這裡之後,發現整個城市的基礎建設都有些落後。「城市建設有點破舊,特別是走到中心廣場地段,亂擺亂放現象嚴重,人行天橋、地下道等都設計的不夠合理。」

  陶瓷產值佔比39.5%

  一般來說,一個城市的建設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聯繫,政府沒有雄厚的財力,就沒辦法改變落後的城市面貌。

  依靠陶瓷產業支撐千年的景德鎮,也有過輝煌的歷史。計劃經濟時代,景德鎮的陶瓷產值佔全國陶瓷業的20%以上。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陶瓷產業的規模,無論潮州還是曾與景德鎮並稱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難與景德鎮相比。

  據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之後,景德鎮陶瓷僅以藝術瓷為主,日用瓷上的新進展幾乎是空白,全市陶瓷年產值長期徘徊在10億元之下,僅相當於佛山一家上市公司鷹牌陶瓷的年產值。

  改革開放以後,景德鎮昔日著名的十大瓷廠,由於改制,從瓷廠出來的藝人、工人,紛紛自立門戶,開始了手工藝術陶瓷的創作和發展。自此,景德鎮陶瓷工業進入了蕭條時期。

  反觀潮州,擁有2家陶瓷上市企業,年產值上億元的陶瓷企業就有150多家。目前,景德鎮僅剩的一家國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值為3億元左右。唐良向記者介紹,未來也準備培育一批陶瓷上市企業,樹立景德鎮自己的陶瓷品牌。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景德鎮全年生產總值738.21億元,在江西省11個地級市中排名倒數第二。在景德鎮生產總值中,陶瓷產業的產值為291.6億元,陶瓷產業佔了景德鎮經濟的39.5%。

  同樣是2014年,同為地級市的潮州陶瓷產業產值大約400億元左右,佔當地工業總產值的30%;福建德化縣的陶瓷產業總產值約為170億元。

  記者從景德鎮政府官網上獲悉,2014年全市陶瓷行業實際上繳稅收1.78億元,僅佔全市財政收入的1.76%,對財政貢獻作用小,景德鎮2014年全年財政收入101.5億元。景德鎮陶瓷以近40%的經濟體量,只獲取了1.76%左右的財政收入。

  景德鎮藏富於民?

  成都遊客李先生在景德鎮旅遊期間,有一件事讓他很困惑,雖然景德鎮的城市建設有些不足,但走在大街小巷,特別是在陶瓷商店的門口,停放的卻大多是豪車。

  李先生走進瓷器店挑選產品時,他才豁然明白了。一套手繪8件的茶具,定價1200元。「一般在商場裡也就200~300元,怎麼到了產地反而更貴了?」

  景德鎮九段燒瓷廠廠長段鎮民告訴記者,同樣的材料,景德鎮生產出來的陶瓷產品附加值更高。「這是因為景德鎮主要以藝術瓷和高端產用瓷產品為主,做工精細、講究,走高端路線。」

  由於技術細膩、做工講究,產品附加值高,景德鎮陶瓷手工藝從業者普遍比較富裕。一份江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江西各設區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景德鎮排名第三;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數據顯示,景德鎮人均存款在江西省排名第一。

  據統計,景德鎮有90多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200多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36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0多位副教職稱以上的藝術家。

  陶瓷經紀人李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上述這些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市場價格都不菲。「國家級大師作品動輒上百萬元,並且還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省級大師的作品也要數十萬元。因此這些人基本上都擁有名車豪宅,是景德鎮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景德鎮的窮,成就了這些人的富。」李明表示,景德鎮為什麼財政收入薄弱,就是因為收不到這些人的稅。「他們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銷售,基本上在家裡可以完成交易,一件上百萬元的作品,雙方議價交易,又沒有票據,幾乎收不到稅。」

  唐良介紹說,針對這些藝術家的稅收情況,景德鎮政府專門出臺過一些稅收的政策,隨著未來對這些藝術家收入的規範,會有改善。

  發展之路存分歧

  「退城進園」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2004年,景德鎮專門闢出一塊總面積達8.2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立景德鎮陶瓷工業園區,將本地的陶瓷企業逐步引入到園區,同時積極對外招商引資,引入大型陶瓷企業,帶動當地陶瓷企業發展,特別是陶瓷工業化發展。

  景德鎮陶瓷工業園區黨政辦新聞信息中心主任謝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目前園區的陶瓷企業有160多家,產值100億元左右。主要還是以本地陶瓷企業為主,也引進了佛山、臺灣等地的一些品牌企業。「對於建築衛生陶瓷,還是會適度控制,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汙染的企業入園。」

  在陶瓷工業園區,景德鎮還打造了一個「名坊園」,這是景德鎮開發高端產品的新渠道。謝東介紹,目前「名坊園」一期基本完工,進駐的企業有20多家。

  記者在園區採訪時發現,入園的企業中,主要還是以景德鎮傳統的手工藝陶瓷為主。景德鎮緣源陶瓷公司王總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現在仍然是以生產高端日用瓷和藝術陶瓷為主,同時還做旅遊產業,在園區中,有旅遊產業的陶瓷公司不多。

  對於未來的發展,王總經理同時表示,也不是不想發展,要做大規模需要資金保障,現在企業最缺資金。「加上現在整個經濟形勢都不好,陶瓷行業也受到衝擊,誰還會去願意做大。」

  陶瓷經紀人李明也告訴記者,「景德鎮大大小小的陶瓷企業有數千家,產值上千萬元,利潤數百萬元,日子相對來說過得去,因為存在小富即安的想法,他們也沒有更大的動力去擴大規模。」

  對於景德鎮陶瓷未來是選擇工業化發展之路或依然以高端手工藝為主要發展方向?

  唐良向記者表示,景德鎮未來陶瓷產業還是要走工業化發展之路,只有實現工業化,才能帶動當地經濟,同時大力扶持手工制瓷業的發展,開發和製造高端陶瓷奢侈品牌及產品。

  段鎮民則認為,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特點,決定了景德鎮適合發展手工藝陶瓷和藝術陶瓷,不適合發展大工業。

  長年居住在景德鎮的陶瓷觀察家老茂認為,在商業地理中,景德鎮沒有區位優勢,交通成為制約陶瓷產業,特別是陶瓷工業發展的短板。「一千年前,景德鎮瓷器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出口海外,現在內河航運的比重已非常小,因此,必須要找到一條適合景德鎮發展,兼顧工業與手工的發展之路。」

  《《《

  11年兩次落選「瓷都」景德鎮態度迥異

  ◎每經記者 於垚峰

  今年5月30日,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對「世界陶瓷之都」進行複評,並全票通過,福建省德化縣被冠以「世界陶瓷之都」稱號。

  景德鎮陶瓷工業局局長唐良7月15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化被評為「世界瓷都」是件好事,證明中國以一座城市的陶瓷技術在世界上獲得了認可。「德化和景德鎮的陶瓷各有自己的特點,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記者在景德鎮了解到,由於陶瓷藝術文化的沉澱,吸引了近2萬「景漂」一族駐足景德鎮陶瓷產業。

  與「世界瓷都」無緣

  「瓷都」之爭從來就不缺乏話題,十年前「中國瓷都」花落潮州,曾引起景德鎮人的強烈不滿;如今,一項從名字上看起來似乎是更大榮譽的「世界瓷都」,又頒給了福建德化。

  對此,景德鎮蓮社北路一家陶瓷藝術店的王老闆說,這只是一個民間社團組織的評選,並沒有權威性。誰是真正的「瓷都」,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

  陶瓷藝人張林表示,德化被評為「世界瓷都」,一定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和優勢,不能因為德化搶走了「世界瓷都」的稱號,就否定德化。「不過,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名號,無論是從陶瓷的歷史和文化的狀況,特別是藝術陶瓷,景德鎮都是當仁不讓的NO1。景德鎮雖然沒有獲得任何機構評選的『瓷都』稱號,但它是無冕之王。」

  景德鎮學院外語系主任、教授郭小麗表示,德化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為「theworldceramicscity」,應翻譯為「世界陶瓷城」,而非「世界陶瓷之都」。「city」一字的含義是「城市」,而不宜譯為「都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景德鎮採訪發現,無論是從官方還是民間,對於德化被評為「世界瓷都」顯得還算平靜和理性。

  2004年是景德鎮建鎮千年的一年,就在景德鎮籌備千年慶典前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廣東潮州「中國瓷都」的稱號。「千年瓷都」之譽的景德鎮人怎麼也接受不了這一事實。

  景德鎮陶瓷商會一位負責人向記者回憶,彼時,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表達出強烈的抗議。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公開回應,稱潮州不具備「瓷都」資格。首先是工業協會無權定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的聯合封名無效;其次,以產量定「瓷都」不科學。

  景德鎮多名律師組成志願者律師團,準備狀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對景德鎮名譽權的侵犯,甚至還把潮州市陶瓷工業協會和潮州市人民政府追加為被告。談起這些往事,上述負責人微微一笑說,名號如過往雲煙,那時候爭的是一口氣。

  陶瓷從業人員達10萬

  景德鎮是一個因瓷而立的城市,走進景德鎮,處處可見陶瓷的印跡。在這個城市裡,很難見到一條筆直的馬路,這與歷史上圍窯而成不無關係。

  陶瓷藝人黃志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現代化都市的標準來衡量景德鎮城市建設,這就是一個落後的城市。「因為這裡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大馬路,也沒有現代化的城市配套設施,但這裡有不少古建築、老街老巷,留下了中國陶瓷的文化與精髓。」

  自古以來,景德鎮因瓷成名,吸引著大家進入陶瓷業的各個產業鏈,從事相關的工作中。 如今,五湖四海的陶瓷藝人聚焦在景德鎮,研究學術,經營商業。他們被稱為「景漂」一族,景德鎮也被譽為陶瓷「聖地」。

  蓮社路是景德鎮一條匯聚不少中青年藝術家的陶瓷一條街,這條街上創作和銷售的都是相對高端的一些產品。在一家陶瓷店中,店主劉柯就是從福建德化來到景德鎮發展的一位青年繪畫家,他告訴記者,德化和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各不相同,他更喜歡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因此5年前來到景德鎮,師從一位陶瓷藝術家。如今已獨立經營了一家小店,銷售自己創作的產品。

  景德鎮陶瓷工業發展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像劉柯這樣外來的「景漂」一族目前已有2萬人,在整個景德鎮10萬陶瓷從業者中,佔了五分之一。為此,他們還專門成立了中外陶瓷藝術家協會。

  景德鎮能聚焦這麼多優秀的陶瓷人才,與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和歷史有關。景德鎮陶瓷工業發展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歷史上,景德鎮瓷器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

相關焦點

  • 景德鎮陶瓷產業何去何從?
    我們的陶瓷行業同樣如此。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在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等方面也在積極尋找思路。但是,一系列的問題擺在了地方官的面前:景德鎮的發展後勁在哪?作為千年陶都這塊招牌如何越擦越亮?景德鎮過去所執行的產業政策是成功還是失敗?未來景德鎮的產業政策制定的依據是什麼?應該如何著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景德鎮在線訊(熊水平)景德鎮因瓷而立、因瓷而名,一千多年的制瓷歷史,積澱了厚重的陶瓷文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順應時代潮流,緊緊抓住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有利時機,引導、鼓勵、支持全市相關單位和社會組織大力發展陶瓷文化產業,陶瓷文化產業已呈蓬勃之勢,成為引領全市經濟發展的綠色支柱產業。  讓陶瓷文化遺產活起來。
  • 陳文華委員:建議景德鎮申請世界「陶瓷工藝美術之都」
    他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中,他提交了《關於高位推進景德鎮申請世界「陶瓷工藝美術之都」建議》的提案。他說,景德鎮作為中國陶瓷產業的集大成者,申請成為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 的世界「陶瓷工藝美術之都」,將提高江西城市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 為什麼景德鎮陶瓷沒有品牌誕生?
    而景德鎮這塊「金字招牌」正在被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景德鎮制」漸漸消耗!為什麼景德鎮陶瓷沒有品牌誕生?什麼是品牌?品牌是人們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售後服務、文化價值的一種評價和認知,是一種信任;是消費者心中衡量價值的一桿秤。因此,品牌是一套完善的市場價值評判標準。這正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癥結所在 - 標準缺失。究其根源,有內部和外部兩大原因造成:產業詬病和市場變化。
  • 景德鎮陶瓷博覽會日前開幕,陶瓷產業銳意創新——「雙創」讓千年...
    原標題:景德鎮陶瓷博覽會日前開幕,陶瓷產業銳意創新——「雙創」讓千年瓷都青春綻放圖③ 10月18日,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江西景德鎮開幕。工作人員在瓷博會現場展示瓷板畫繪製技藝。  本報記者 王 晉攝江西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美譽,憑藉著陶瓷業的興旺發展,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陶瓷文化創意和傳承的核心地帶。
  • 從工匠人才走俏看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原標題:優秀工匠的價值——從工匠人才走俏看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  在瓷都景德鎮的陶瓷發展史上,一代代陶瓷工匠的傳承創新,讓這座城市的千年窯火生生不息,越燒越旺。
  • 民間陶瓷的屬性與特徵,源遠流長的民間陶瓷,兼有精神產品的因素
    民間陶瓷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中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生活中,民間陶瓷一直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歷史上,以民間陶瓷為基礎,並由此而產生出官窯陶瓷來。民間陶瓷無論在技術方面,還是在藝術方面,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豐富了中國傳統陶瓷的技藝。
  • 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開幕
    10月18日,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景德鎮拉開帷幕。(海波 攝)10月18日,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景德鎮拉開帷幕。他說,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去年7月成功獲批。千年瓷都在歷史的轉角處,迎來了重振輝煌的千載機緣;紅土聖地在國家的大局中,落下了趕超跨越的關鍵一子。一年多來,江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以答卷者的使命、奮鬥者的自覺和先行者的擔當,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高水平落實,推動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景德鎮陶溪川:助推瓷都陶瓷文化重煥光彩
    ……在陶溪川,古老的陶瓷文化藉助發展升級理念迸發出創意之光。陶溪川,成為人們尋找歷史記憶、觸摸城市靈魂的理想之地,成為一個有溫度、有厚度、開放性的「精神家園」。充滿活力的藝術交流之地據不完全統計,在陶溪川有景漂青年5000餘人,尤其以陶瓷大學畢業生居多。
  • 「世界白瓷之母」在哪?「世界陶瓷之都」也不是景德鎮,而是這裡
    這次將要安排上旅行清單的是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稱的德化,而這中國白就是德化的白瓷。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麼世界陶瓷之都是福建的德化,而不是景德鎮?在2015年時,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專家組對「世界陶瓷之都」進行複評,認為德化當之無愧,其豐富多彩的陶瓷產品、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雄厚的產業基礎都值得肯定和讚揚,而這也是世界第一個拿到"世界陶瓷之都"稱號的城市。那麼,德化白瓷有何魅力?
  • 探訪景德鎮民間陶瓷作坊 千年瓷都的魂與根
    探訪景德鎮民間陶瓷作坊 千年瓷都的魂與根 (2/10) "← →"翻頁
  • 景德鎮:千年「瓷都」竟沒一個世界級陶瓷品牌
    2008年10月22日 / 第102期   千年瓷都景德鎮的陶瓷集全國名窯之大成,匯各地良工之精華,在17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景德鎮陶瓷產業集全國名窯之大成,匯各地良工之精華,創造出美侖美奐的陶瓷精品,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獨特風格,為中華民族陶瓷工業的發展增添了異彩。
  • 景德鎮陶瓷的歷史地位與發展戰略
    景德鎮是聞名世界的千年瓷都,素以「匯天下良工之精華,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而著稱。郭沫若詩曰:「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以瓷業主撐一城,歷千年而不衰,引舉世之矚目,迄今仍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無與倫比的文化象徵性與影響力。
  • 景德鎮陶瓷的成長與變遷
    五代時的景德鎮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主要產品有青瓷和白瓷,它們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早期較為成熟的瓷器。北宋時期,真宗趙恆命昌南鎮燒造御器,器底書「景德年制」款,因瓷器質地優良,皇帝賜名昌南鎮為景德鎮,沿用至今。隨著宋室南遷,大量文人雅士、能工巧匠隨之移居江南,景德鎮由此融匯吸納天下名窯之良工絕技,超越了「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逐步獲得在全國制瓷業的優勢地位。
  • 在堅守與開新中建設歷史文化名城
    著眼發展,認識堅守與開新的辯證關係   歷史會演進、文化會發展。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歷史文化的富集承載者,一定會在堅守與開新的過程中生長演變、發展進步。文化的堅守與開新是文化發展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古人的歷史之於今人可謂之傳統,今人的文化之於後人亦可謂之傳統。
  • 為何經濟總量位居江西倒數第二,景德鎮卻依舊堅守初心?
    雖然江西很多地市都喜歡叫自己什麼什麼都,比如說贛州叫自己稀土之都,新餘叫自己亞洲鋰都,鷹潭管自己叫「道都」加「銅都」,而大家最熟悉的江西城市,就是「瓷都」景德鎮,甚至超過南昌乃至江西本身。但要是對江西的社會經濟發展多了解點,很多人會大跌眼鏡,景德鎮的經濟總量排名盡然是全省倒數第二,這和景德鎮瓷器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完全不符合。
  • 「實拍」景德鎮景翰陶瓷廣場 景德鎮陶瓷市場之一
    景瀚陶瓷廣場建成沒幾年,歷史在景德鎮哪些陶瓷市場裡算比較短的,它有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定位是集品牌陶瓷商城、五星級酒店和美術館於一體的大型陶瓷商貿綜合體。其具備批發、零售、創作、展覽、辦公、食宿等多元現代商務功能。
  • 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原標題: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每件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顆「匠心」 作為2016上海市民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由寶山區、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吸引了大批手工藝人。日前。以「妙手生花」為主題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塵埃落定,產生了100位民間達人。大賽作品成果展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辦,至4月25日結束。每一件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位為之傾注心血的「匠人」。
  • 怎樣選擇景德鎮陶瓷?景德鎮陶瓷購買攻略
    摘要:景德鎮陶瓷品類繁多,從功能上分類可以分為日用陶瓷、陳設陶瓷、陶瓷玩具、陶瓷禮品、建築陶瓷等。 景德鎮陶瓷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質量的保證,然而景德鎮陶瓷市場魚龍混雜,山寨產品層出不窮。就普通的景德鎮日用陶瓷來說,最簡單的鑑別方法有四字訣:「看」「聽」「比」「試」。
  • 異域風情,鐫刻在景德鎮陶瓷上的歐洲姓氏
    由於海外貿易和人員的交往,各自的文化因素相互吸收與融合,伊斯蘭文明之風吹進中國大地,最早且聲名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蘇麻離青的引進,這種源於西亞的鈷料讓中國瓷器上誕生了一抹風靡世界的藍色。通過他們與官方、民間的廣泛接觸,進行頻繁的貿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帶來的歐美文明使陶瓷藝術在裝飾形式、裝飾風格和表現技法都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