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 守好太湖水清岸綠 蘇州高新區度假區(鎮湖...

2020-12-18 新華報業網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今年以來,蘇州高新區度假區(鎮湖街道)把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入19.4公裡太湖岸線,近80平方公裡的太湖水域保護中,強勢打出了三記漂亮的組合拳。

  全面完成房車露營公園整改目標

  「經認真審議,蘇州市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部分地塊建設時未辦理相關用地手續等問題基本達到整改要求。」4月下旬,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銷號驗收工作組正式下文。

  據悉,蘇州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位於太湖大堤西側,佔地面積約為148畝,存在開發用地手續欠規範、汙水託運過簡單等問題。

  在市、區環保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度假區(鎮湖街道)制定了針對性整改方案:一是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48.8畝土地完善用地手續;二是將公園內大部分的固定建築、可移動集裝房車等納進了調整後的土地規劃空間紅線內,其餘規劃紅線外建築物均已拆除,道路等均進行了覆土恢復。飯店、小商品經營部均已關停,經營設施已搬離;三是規範汙水託運管理,已建立了《汙水託運管理制度》和《「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整改巡查方案》,並形成了汙水託運臺帳,對該區域加強了巡查並形成了巡查記錄。

  經過一年的集中攻堅,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的土地利用狀況得到了顯著規範,也有效消除了太湖岸線的環境隱患。

  不折不扣落實太湖藍藻防控任務

  「砰砰砰」,時不時傳來發動機的轟鳴聲,二十多艘藍藻打撈船集聚於杵山避風港,鎮湖藍藻專業打撈隊整裝待發。醒目的黃色船隻齊聚太湖岸線,成為了一輛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群眾圍觀。

  為了進一步強化藍藻防控,度假區(鎮湖街道)召集了52名藍藻打撈專業隊員,吹響了藍藻整治集結號。每天有專人對周邊水域進行巡查,重點對水源地周邊和景區周邊進行管控。依託蘇州市首個藍藻分離泵站及藻泥堆場,進一步建立健全以「打撈、運輸、無害化處置」為一體的藍藻打撈體制,確保近岸無藍藻聚集、無可視藍藻存在。據統計,截至目前,度假區(鎮湖街道)已出動藍藻打撈人員6200餘人次、船隻2900餘艘,打撈藍藻3800餘噸、水草等漂浮物3100餘噸,為太湖安全度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快推進太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自7月高新區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度假區(鎮湖街道)高度重視、立刻行動,一是認識再深化,迅速成立了有班子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相關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宣傳再強化,依託度假區官網官微和各村公示欄,發布權威信息,加大對禁捕退捕工作的正面宣傳,完善太湖沿岸的禁捕退捕宣傳標識;三是保障再強化,堅持漁船漁具補貼、就業幫扶、民生兜底等三到位援助,切實保障區域和諧穩定態勢。通過三措並舉,度假區(鎮湖街道)將全力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全面穩妥地完成好涉及漁民的禁捕退捕任務,不漏一船、不漏一戶,應禁全禁,應退全退。(張曉東 鄒玉芬)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五措」並舉,漳州高新區還小流域「水清岸綠」
    為此,漳州高新區靖圓鎮村辦「五措」並舉,針對該流域的五大汙染源進行溯源整治,還來「水清岸綠」。同時,在該流域末端入江口,建立人工浮島項目淨化水質,綜合提升小流域水環境。為了有效改善下割排澇渠小流域的水環境,漳州高新區、靖圓鎮村辦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現場調研並召開專題會,通過五措並舉的方式,對症下藥,對五大汙染源逐一開展攻堅行動。
  •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生態建設探路轉型發展
    搖船出湖,賞盡萬頃湖光連天;環島騎行,一覽太湖秋日風光;入住民宿酒店,細品太湖鮮蟹美味……秋日的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山水相連,景色宜人,遊客們紛至沓來,在漪漣山水中,遊覽太湖生態休閒度假新天地。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是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全國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不僅有得天獨厚的太湖山水和博大精深的吳文化,而且是蘇州市民的後花園。
  • 鎮湖繡品街本月底全新亮相 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精心打造生態人文...
    蘇州高新區在30年發展歷程中,加強了對「湖濱生態遊憩帶」的打造,這就是蘇州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在這裡,擁有兩個4A級景區,集溼地生態群落、環保科普基地、觀光休閒農業、蘇繡藝術景群於一體——以太湖溼地公園為「綠心」、生態廊道為「綠鏈」、濱湖景觀帶為「綠環」,既有風景秀麗的湖光山色,又有源遠流長的鎮湖蘇繡等蘇工蘇藝。2011年,以鎮湖街道為主體,設立了蘇州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與蘇州西部生態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合署辦公。
  • 高新區(江海區)生態蝶變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 群眾享水清岸...
    整治河湧、投入巨資進行汙水處理、建設截汙管網……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向麻園河、龍溪河、禮樂中心河等黑臭水體宣戰,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系統地進行植被復綠、景觀營造,打造綠色水岸生態慢行系統。如今,靈動清新的自然水景、特色親水平臺俯首即是,公共空間品質進一步提高,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讓周邊市民享受親水生活。
  • 08 蘇州·高新區鎮湖沿太湖跑道
    鎮湖沿太湖跑道是高新區鎮湖街道一條具有特色的市民健身跑道,也是高新區的一條「山水文化走廊」。該跑道線路依託太湖大堤和環湖自行車道於2018年10月建成使用。鎮湖段從鎮湖街道西村村與高新區東渚街道的長巷村交界開始,到蘇州吳中區光福鎮交界處止,全長約18公裡,寬度2.5米左右,項目總投資3億元,是一條生態、文化、旅遊、休閒、健身於一體的多功能步道。跑道緊鄰太湖大堤,覆蓋鎮湖街道轄區主要旅遊景點。該步道有三個方面特色:一是有文化內涵。依託鎮湖悠久的歷史和沿太湖自然風光打造線路。
  • 這裡水清岸綠美如畫……
    藿溪流域面積425.88平方公裡,主河道全長55公裡,流經白沙鎮營鬥、白沙、渡頭、營邊、官洋、黃坂6個村莊。他告訴記者,在他小的時候藿溪的水質和周邊的環境都是非常好。他常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到河邊玩耍嬉戲。新羅區白沙鎮營邊村居民徐文清說:「從我記事起,藿溪的水是那麼純淨,清澈見底,可以直接入口,河裡的鵝卵石一清二楚,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魚在溪底遊來遊去。」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生活汙水直排入河。
  • 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黨建引領人居環境大提升
    5月12日,走進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山旺村「共產黨員戶」「美麗庭院戶」馬榮珍家,這位77歲的老黨員正與老伴在院子裡澆花、掃地。「村委號召黨員帶好頭,我們義不容辭,努力把小家打理好。」幾日前,村裡啟動「星級示範戶」評比,馬榮珍積極響應。  黨員帶頭示範、紅色網格聚力、黨建小品扮靚,是鎮湖街道黨建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三駕馬車」。
  • 袁光平調研城區河流域: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環境 滿足儋州...
    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完善巡河機制,確保河長制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從源頭抓起,系統整治,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修復工作,努力實現儋州流域水清岸綠景美。         巡河調研中,袁光平先後來到南茶河、雅拉河、光吉河等地,查看水體保護、水環境治理、防汛防澇工程及生態溼地建設等情況,現場研究水環境治理及管護措施。
  • 水清、岸綠、景美,連州星子河長制有何妙招?
    在河長制推動下,星子河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為此,星子鎮致力完善河長體系和河道(水庫)長效管護機制,由此持續改善轄區內河湖生態環境,推動河長制由「有名」向「有實」轉變,實現綠水青山高顏值。 在完善河長體系上,該鎮建立責任明確、層層落實的河長執行體系,保證星子流域管護工作正常運行。特別是通過建立河長巡查常態化制度和例會制度,推動河長巡河履職常態化。
  •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織密水環境監測網「異龍湖是我們的母親湖,一定要保護好她。」同時,加大異龍湖面山生態修復力度,鞏固異龍湖流域生態林建設10萬畝,開展面山綠化3.1萬畝,高標準建設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綜合治理實現水清岸綠壩心鎮以河(湖)長制為著力點,落實環湖截汙政策,開展定期巡邏治理,讓河(湖)水越來越清。「現在的異龍湖,水清魚躍,太漂亮了!」
  • 高新區(江海區)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未來擬打造水岸生態...
    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在調研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說。未來我區將大手筆構建水系,綜合系統地進行水系梳理、截汙治汙、植被復綠、景觀營造,利用好水資源,打造全流域的水岸生態慢行系統,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高新區加快「西京灣」等建設 打造環太湖「生態大景區」
    記者從高新區有關方面獲悉,高新區將把該區域的沿太湖地區建成一個景點連成線、景點形成片的「生態大景區」,以進一步做大做強高新區環太湖生態旅遊。近日,高新區規劃、城管、城鄉發展等相關負責人赴通安鎮、東渚鎮、鎮湖街道進行沿太湖各村環境整治、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等調研,合力將環太湖區域打造成一個大景區,成為蘇州沿太湖地區的最美風光帶。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建成東渚鎮翼龍生態園泰迪農場、通安鎮街西村水稻田、東渚鎮黃區村城市田園、鎮湖街道石帆村生態菜園、鎮湖街道上山村西京灣花田區和新盛茶園等特色生態觀光區。
  • 全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修河省級河長劉衛平到...
    市委副書記、市長、修河九江段市級河長謝來發參加座談會並匯報了修河九江段保護工作。劉衛平一行先後深入修水、武寧兩地,對修河涉水圍墾養殖、圍壩養殖、亂佔亂建等問題進行了實地巡查,現場督辦推進整改銷號工作。劉衛平強調,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來,切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要進一步落實河湖長責任,強化修河的保護和管理,全面加大河湖亂象整治和岸線保護力度,常態化開展清河行動和責任水域專項治理,形成河湖管理合力。
  • 「區縣解讀」河暢水清岸綠的大美長壽
    ,生態環保對長江經濟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數百座島嶼星羅棋布,湖面波光漣漪,美景怡人......這裡是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長壽湖。很難想像十幾年前這裡的水質達到劣五類,而現在水體提升至二類並成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在河暢水清岸綠變化的背後是長壽水利「不讓一滴廢水流入長江」的決心和行動。
  • 豐都龍河流域:河長治河 水清岸綠景美
    華龍網9月17日16時40分訊(通訊員 李達元)龍河流域豐都段河水直匯長江,是豐都縣境內直匯長江最大支流,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縣級河長月巡、鎮級河長半月巡、村級河長周巡」方式,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如今的龍河流域豐都段,呈現出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吸引各地遊客前往觀光並拍照留影。
  • 蘇州高新區領導調研西部生態城(鎮湖街道)經濟工作
    蘇州高新區領導調研西部生態城(鎮湖街道)經濟工作 濱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時間: 2017-03-17 15:07:50     濱海高新網訊 3月16日,蘇州高新區領導高曉東率區服務業發展局
  • 長江大保護的荊州答卷:水清地綠 石首舒展生態畫廊
    近年來,石首市深入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鐵腕重拳抓治理,「六治並行」護生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書寫了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石首作為。A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頂層設計繪就保護藍圖「一江貫東西,兩河穿南北,版圖分五塊,四面皆環水。」形象勾勒出了石首的地理概貌,也賦予了石首特有的溼地水鄉氣質。
  • 長江大保護的荊州答卷:水清地綠,石首舒展生態畫廊
    近年來,石首市深入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鐵腕重拳抓治理,「六治並行」護生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書寫了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石首作為。A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頂層設計繪就保護藍圖「一江貫東西,兩河穿南北,版圖分五塊,四面皆環水。」形象勾勒出了石首的地理概貌,也賦予了石首特有的溼地水鄉氣質。
  • 州市要聞 | 洱海生態保護下一步怎麼做?大理州「十四五」擬從這些...
    到二〇三五年,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重大成效,洱海水質穩定向好,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湖區基本建成,生態保護、環境質量、資源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美麗大理建設目標基本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