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途牛旅遊網在北京發布其新的戰略與產品,增加自營地接社,招募目的地旅遊服務合伙人,以及提供更多目的地(區別於始發地)旅遊產品,包括用車、旅拍等等。途牛已經率先進入旅遊行業對目的地市場的爭奪戰。
途牛計劃增加其直營地接社數量,這將有助於途牛提高其產品毛利率,以及增強對地接社服務的把控,其中途牛的國內自營地接社「隨往旅業」預計在今年年底覆蓋國內主要區域性目的地,總數達到30家。海外自營地接服務網絡「環球經典」已經在日本、歐洲、泰國等地設立,之後將拓展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爾地夫、模里西斯以及美洲等地。
另一方面,途牛發布「全球合伙人招募計劃」,要與海外目的地的旅遊服務方合作,獲得其在當地的旅遊資源、服務體系,同時也能為其帶來客源,技術或資本支持,譬如通過途牛建立多年的供應鏈金融體系,為合伙人的擴展提供資金。途牛旅遊網CFO辛怡表示,途牛的某日本合伙人在2016至2017年間,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一倍,毛利額同比增長250%。途牛計劃未來三年在全球30個目的地招募合伙人,重點覆蓋日本、東南亞、美國、澳新等熱門旅遊目的地。
途牛是國內OTA中直營模式比重大,其直採的旅遊資源(目的地的酒店、機票、郵輪、景點門票等)比例已經達到40%,並且今年計劃達到50%。不同於近年同時布局線下門店的攜程、去哪兒網、驢媽媽,途牛的線下門店基本都是直營店。途牛旅遊網資深副總裁張偉透露,今年一季度,直營地接接待人數佔比已經增長到20%
「我們開設線下門店的時候,我們的客戶哪裡密集我們就去哪裡開,其實目的地客戶最密集,所以就去目的地開設直營地接社,提供服務。不同於之前的海外分公司,直營地接社不僅僅在於採購當地資源,更在於提供服務。」途牛CEO於敦德在群訪時說。
其實,不論是增設直營地接社,還是招募合伙人,這種拓展目的地市場的方式有助於提高途牛的產品毛利率,同時解決遊客在目的地體驗的痛點,並且在目的地服務上擴大採購,形成資源壁壘。這些都與途牛從去年開始的戰略相一致。早期在國內背負虧損,大投入進行市場營銷、品牌營銷之後,途牛需要在今年證明其能實現盈利。尤其是現在旅遊市場格局穩定的情勢下。
「在尚未披露的一季度財報中能看出來,目的地服務的布局有助於我們的毛利率提升,另外對於明年、後年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加強,都有非常大的促進,提升老客戶的復購率。」於敦德說。
北京聯合大學副研究員楊彥鋒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途牛一直想在上下遊產業鏈開拓,而目的地這一端的機會還比較大。「目的地特點是,單個市場比較分散、規模較小,在這樣的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哪家旅行社或OTA能把它吃透、一統天下。在目的地上增加自營,是增加壁壘的好方式,途牛這是向資源端靠攏。」他認為,從目的地的布局上看,途牛與攜程、同程藝龍的競爭任重而道遠。「攜程在目的地方面有比較好的發展,同程藝龍幾乎還沒有開始。」楊彥鋒說到。
此外,途牛也推出了一些特色化的目的地產品,例如「旅拍」,主要服務新婚人群和親子人群。於敦德表示,旅拍去年位4000對客戶提供服務,今年一季度服務人數同比增長50%,「中國每年有1000萬對新人結婚,這是個達8000萬元規模的市場。而婚紗攝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新婚人群的旅拍跟旅遊結合非常緊密,過程中一定會用到機票、酒店。」另外,途牛也在嘗試發展隨團跟拍業務。
從發布會來看,向來以出境跟團遊為主營業務的途牛也開始重視自由行市場,例如其不斷豐富碎片化的目的地產品。途牛旅遊網CTO陳世宏在發布會上表示,途牛自2018年初開始搭建「目的地頻道」引入了零售平臺模式,預計3年內拓展2000家商戶,產品SKU覆蓋10萬。覆蓋產品的品類也由原來的9個拓展至25個,包括資建的當地用車業務、空中玩樂、水上玩樂等。
今年1月,途牛宣布在之後的12個月中回購最高不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股票,於敦德對此回應,這是為在關鍵時期「展示出我們的信心」。於敦德還透露,途牛正在建立一個小規模的英文網站,面向全球化的客戶,並坦言「這部分規模還非產小,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