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詩詞賞析
枯木
《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
【宋】蘇軾
松風溜溜作春寒,
伴我飢腸響夜闌。
牛糞火中燒芋子,
山人更吃懶殘殘。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詩、詞、散文、辭賦、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是給後人留下了眾多不朽的作品,值得我們永遠敬仰。
就拿詩作來說,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峰。蘇軾學識淵博,才高八鬥,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並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範,避免了宋詩生硬和枯燥的缺點,在題材的廣泛、形式的多樣和情思內蘊的深厚這幾個維度上,瀟灑自如,妙筆生花,開創了宋詩清新面貌。
在蘇軾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更有以俗事俗物、俗俚土語入詩,變俗為雅,詼諧幽默,情趣盎然,這首《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就是其中比較有趣的詩作之一。
《十詠圖卷》局部 宋代張先
子野,是北宋著名詩人張先的字,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是著名的婉約詞派代表,語言工巧,其詞意韻閒適恬淡,情調清新活潑、風格含蓄深婉,代表作《天仙子》為這一詞牌中經典之作,尤其下闕開頭兩句「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是詞人最得意的詞句,被宋祁稱之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與其「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和「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並稱,因此,張先自號「三影」,後人便也稱其為「張三影」。
《十詠圖卷》局部 宋代張先
張先為人性格寬和,喜歡結交後輩,張先淳化元年(990年)生人,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蘇軾生于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任職杭州通判,作為晚輩,自然前去拜訪張先,二人一見如故,多有詩詞交往,吟唱往還,成為忘年交。
蘇軾書法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張先性格溫和,非常欣賞蘇軾這個晚輩,相交甚契。二人的交往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張先為人風流,在80多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興奮之餘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
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軾前去道賀,也賦詩一首調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樹梨花壓海棠。
梨花色白,形容白頭老翁張先,海棠紅豔,比喻姣豔欲滴的年輕女郎,這句風趣幽默的戲詩,把老夫少配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張先看後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首詩非常微妙。後來"一樹梨花壓海棠"便成了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說法。
蘇軾書法
這首《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詩,蘇軾除夕夜拜訪張先的作品,題名「戲作」,以口語和俗物入詩,同樣風趣幽默,同時也說明蘇張二人相交甚歡,感情深厚。
「松風溜溜作春寒」,「溜溜」為口語,描寫風勢輕微,松樹微微搖動,然而畢竟是除夕立春時節,風從衣袍間「溜」進去,還是比較寒冷的。這個口語非常妥帖,把寒風的樣子描繪的惟妙惟肖。
「伴我飢腸響夜闌」,蘇軾一生清廉,此時任職杭州通判,收入微薄,要不然也不至於在除夕夜去張先家「打秋風」。走到張先家,夜已深,寒風吹,飢腸轆轆,在夜闌人靜之時非常明顯,也顯出蘇軾的窘迫。
「牛糞火中燒芋子」,「芋子」就是芋頭、芋艿,芋頭口感細軟,綿甜香糯,然而並非佳餚。本來想除夕夜能吃點好的,沒想到張先待客卻是用牛糞火烘烤的芋頭。當然,並非張先只讓蘇軾吃了芋頭,而是飲食其中有芋頭,張先作為致仕官員,也不至於窮困到大過年讓朋友吃芋頭,而且牛糞煨火也是一種戲謔的說法,據說牛糞燒芋口味獨特。這裡變俗入詩,「牛糞」,「芋子」,只是蘇軾調侃張先的意思,說張先小氣,看得出二人關係匪淺,相互打趣。
「山人更吃懶殘殘」,「山人」是蘇軾自謙,「懶殘殘」從表面意思來講,牛糞燒芋口味獨特,詩人饑寒交迫,以至於吃得慵懶都不想動。
其實,這首詩裡隱藏著一個典故,「芋子」、「牛糞」和「懶殘」都是源自唐代的一個傳說,出自晚唐袁郊撰寫的傳奇小說《甘澤謠》。懶殘是唐朝天寶年間衡嶽寺的執役僧,名明攢,性格懶散,喜歡吃殘羹剩飯,因此法號「懶殘」,又叫懶殘僧。當時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李泌,正巧在寺裡讀書,認為懶殘非凡人,於是晚上前去拜謁,懶殘正在用牛糞烤芋,便把自己吃剩的半塊芋頭給了李泌吃,李泌一口氣吃完並道謝,然後懶殘謂李泌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後來李泌果然當了十年宰相,並被封為鄴侯。
蘇軾巧妙地用了懶殘僧給李泌吃牛糞烤芋,然後李泌當了十年宰相的典故,一方面調侃捉弄張先待客慳吝,除夕夜讓吃烤芋,一方面則運用心理暗示,寓意美好,希冀自己將來會像李泌一樣封侯拜相。這裡用俗物「牛糞」入詩,以封侯拜相的典故升華,變俗為雅,寓典於俗,非常巧妙,富有情趣。既調侃了張先,又指出芋頭的兆頭美好,風趣幽默,寓意深遠,使得賓主盡歡,皆大歡喜,同時也說明蘇軾才華橫溢,學識淵博,不愧是一代文豪。
《除夕訪子野吃燒竽戲作》詩,說明是戲作,除夕夜能夠在一起相聚,一老一少,飲酒作詩,啃著芋頭,談著典故,相互打趣,不飾做作,質樸率真,坦誠灑脫,可以看出二人感情深厚,不拘小節,不愧為君子之交。
2019/1/31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