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位國外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或大法官來華訪問,得出這個...

2021-01-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

——180多位國外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或大法官來華,得出一個結論!

——「一張網」就能辦公辦案?這3500多家法院是如何做到的?

——人工智慧「上線」,法官會失業嗎?

2020年12月18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北京大學。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偉以「智慧法院的跨越發展」為主題,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證,為現場師生展示了智慧法院的建設成果、實踐意義以及未來前景。

姜偉指出,智慧法院是司法文明的新高地,是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我們將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明。

授課過程妙語連珠,金句頻出,全是乾貨!

中國長安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獲得獨家授權,重磅推送這場超級網課的精彩內容!

敲黑板!來,跟著長安君一鍵速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當下已是「智能+時代」,司法領域亦不能迴避人工智慧問題。智慧法院是中國的原創概念。2016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最高法院院長周強同志提出:「加快建設智慧法院。」其實,智慧法院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司法應用,而是人民司法事業事關全局、事關根本、事關長遠的一項基礎工程。

180多位國外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或大法官來華,得出一個結論!

信息技術對司法的影響,最初始於20世紀60年代。司法信息化始於美國,英國先用於訴訟,出臺首部電子證據法是德國,韓國司法智能應用比較廣泛。

從我國法院司法信息化的發展過程看,經歷了電子化(始於1986年,先是電腦普及化)、網絡化(始於1996年)、數據化(始於2006年)、智慧化(始於2016年)四個階段。2016年是我國智慧法院建設元年,基本實現卷宗電子化、網絡一體化、數據資源化,開始步入審理智能化。中國法院信息化的建設實踐,有三個特點:一是目標牽引;二是迭代發展;三是創新驅動。

回溯司法信息化的歷史,可以看出,各國司法系統對信息技術的運用由來已久,但藉助人工智慧頂層設計綜合運用於司法領域,則是我國的智慧法院建設。如果從1996年起算,我國的司法信息化用20多年走過西方國家60多年的建設過程。從2016年提出建設智慧法院,到現在僅僅四年,已經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縱觀發展歷程,相對於歐美國家,我國法院司法信息化前半程起步晚、發展慢,但後半程加速度、快追趕,發展勢頭迅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慧法院建設憑藉體制優勢、技術優勢、制度優勢突飛猛進,實現了從自發到自覺、從粗放到集約、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從司法信息化的追兵,成為世界智慧法院的標兵。

近年來,180多位國外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或大法官來華訪問,對我國法院信息化建設印象深刻,認為中國法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一張網」辦公辦案?他們做到了!

智慧法院的標誌,一是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構建「網絡化」法院。全國3500多家法院實現「一張網」辦公辦案。二是實現「全流程依法公開」,構建「陽光化」法院。建成審判流程、庭審直播、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三是實現「全方位智能服務」,構建「智能化」法院。智慧法院正在形成一個智能高效的司法生態系統,全方位的智慧審判、高效率的智慧執行、一站式的智慧服務、多元化的智慧管理。

中國智慧法院有幾大亮點:第一,建立大數據平臺。3500多個法院全部接入法院專網,構建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臺,覆蓋全國四級法院,每5分鐘自動更新一次數據,實現司法統計自動生成。93%的法院(3255家)建成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系統,可以自動歸目、深度應用。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研發司法人工智慧具有司法大數據的顯著優勢。第二,首設網際網路法院。實現網上糾紛網上審理。第三,司法智能廣泛應用。智能系統藉助算法技術,可以滿足訴訟過程各個環節的司法需求。據統計,法院系統共研發140餘款應用軟體。

智慧法院可以彌補人的體力、腦力的不足,減少認知偏見、身體疲勞、知識陳舊、人情幹擾等人類錯誤的影響,解決了傳統人工手段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有助於滿足司法需求、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能力、防範司法腐敗、維護公平正義。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是對司法信息化的一次大考。我國法院工作沒有按下「暫停鍵」,維護公平正義不停擺,電子訴訟、在線審判已是常態。今年1至7月,全國法院新收案件1651萬件,已結1308萬件,收結比與去年同期持平。網上開庭同比增長9倍。

智慧法院的審理模式,突破空間、時間、人力限制,增強司法公正的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為公平正義提速,有助於群眾接近司法,實現正義。智慧法院的法理表達就是數字正義,是更加精準的正義,更加普遍的正義,更加接近本質的正義。

智慧法院,不是讓法官失業!

人民法院正進入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智慧時代」。儘管人工智慧發展進入爆發式增長的新高潮,但是仍然處於弱人工智慧階段,距離「很好用」還有諸多難題。智慧法院的發展既有法律問題,也有技術問題,面臨語言歧義、數據瓶頸、算法「黑箱」等方面的挑戰。

我們的態度是,直面問題,堅定信心。人工智慧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必須正視,認真解決。建設智慧法院的信心和決心,必須堅定,不可動搖。我們要趨利避害,在司法領域,讓人工智慧做其能做又能做好的事務。

智慧法院並不是簡單地將傳統司法從線下流程搬到線上,而是再造審判流程,推動訴訟程序重構、司法模式變革和訴訟規則完善。審判空間由當事人的對席變為對屏,審理時間變集中舉證質證為異步舉證質證。傳統審判方式以及一些規則已經發生變革。

在智慧審判中,網際網路技術一定程度上轉移了訴訟的空間,但本質還是「法院」、「法庭」,仍然是法律規範下的司法活動,智慧司法只能是實現公平正義一種方式,不能改變司法的本質屬性,還要堅持司法為民、堅守公正司法、遵循司法規律。要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性和程序選擇權,平等對待每個當事人。法院通過打造線上線下並行的混合訴訟模式,為當事人提供可選擇、可轉換訴訟方式的便利。面向社會弱勢群體,還應當增加有關電子訴訟的司法幫助,如異地立案服務、送法上門等方式,解決當事人技術鴻溝,讓各類當事人都能親歷司法的過程,感受正義的裁判。

今天的巨變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未來的常態。法律人必須擁抱科技。智能時代,司法實踐需要既懂法律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智慧法院不是讓法官失業,而是讓法官做更有價值的事。我們並不擔心智能機器替代法官的問題,而是擔心法官簡單地依賴人工智慧判案的問題。司法具有判斷爭議事實、裁判社會糾紛的屬性,法官的審判工作綜合性強,推理認定過程相當複雜。讓智能機器完全取代法官工作,技術上不可能,法理上也不允許。人工智慧在司法領域的定位應是輔助角色,最終仍由法官自主作出裁判。只有「法官素質+人工智慧」才能保證司法公正。人與機器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夥伴、協同關係。機器可以幫助法律人更好的完成工作。

我國的智慧法院建設剛剛起步,將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法律法規的完備與時俱進,進一步推進司法理性與技術理性的有機融合,形成一個更加開放、動態、智能的司法生態系統。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法治發展道路。我們應該自豪,充滿自信!智慧法院建設使人民法院的各項工作發生了全方位變革,是人民法院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標。人民法院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明。





原標題:《180多位國外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或大法官來華訪問,得出這個結論!【政法大咖的超級網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加坡首席大法官舉行工作會談
    中國新加坡首席大法官舉行工作會談 2020-12-01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茨
    【編者按】       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用5:4的投票結果,宣布同性婚姻合法。       在長達103頁的判決書中,少數的四位大法官表達了強烈的憤慨。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用了29頁篇幅,從司法與立法關係、中央與地方關係、婚姻與宗教關係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認為最高法院超越了司法的角色。       ——剛剛過去的周末,從某種程度上講,屬於美國聯邦法院的九位大法官。
  • 卡瓦諾宣誓就職 成為美國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卡瓦諾在最高法院宣誓就職。(圖片來源:法新社)海外網10月7日電 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周六(6日)下午以50對48票,表決通過任命卡瓦諾為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當天晚上,卡瓦諾在最高法院宣誓就職,他由此正式成為美國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也是川普任命的第二位大法官。卡瓦諾當選最高法院第114任法官,並宣誓就職綜合美聯社、法新社等多家外媒報導,最終表決儀式由副總統彭斯主持,參議員坐在他們的席位上,投票時起身宣布他們的決定。投票過程不斷被走廊上的抗議者打斷,他們大聲呼喊口號,被國會警察逮捕。
  • 金磚國家首席大法官論壇通過聯合聲明:司法機關應跟上「數字時代...
    中新社北京9月9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9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8日晚召開的金磚國家首席大法官論壇通過聯合聲明,其中提出「各國司法機關應與時俱進,跟上『數字時代』的新步伐,為大眾提供充分、及時的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
  • ——美國麻薩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2014年司法年度報告
    我的四項司法改革建議 ——美國麻薩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2014年司法年度報告(2014
  • 美參議院投票通過新大法官提名:緬懷逝去的金斯伯格時代
    美國的憲法學家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美國最高法院從來也不會遠離當時社會的主流民意和偏見。當然了,這句話有點絕對,在社會潮流洶湧而來的時候,最高法院有的時候也會表現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試圖引領社會,結果也是各異,有的時候為人詬病,有的時候名垂青史。前者,如內戰前託尼首席大法官在斯科特訴桑弗特案(Scott v.
  • 蓋亞那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參訪杭州靈隱寺(圖)
    戒清法師陪同嘉賓觀摩佛像藝術    卡爾·阿舒克·辛格向戒清法師諮詢殿堂佛像塑造    賓主雙方在大悲樓進行座談    戒清法師代表靈隱寺向嘉賓贈送《敦煌藏經》佛教在線9月12日訊  9月11日,在浙江省高等法院相關領導的陪同下
  •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美兩黨加速提名博弈 成為選舉戰中的一張牌
    金斯伯格作為第二位入主最高法院的女性,並且是猶太人,終身為女性的平等和公平做鬥爭,她個人也成為美國人的偶像。從法律層面,您怎麼評價金斯伯格的成就? 她是第一位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得終身教職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主持同性戀婚禮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雖然她並不是激進的女權主義運動領袖,但卻嫻熟地運用法律技藝來維護平等的正義理念——無論是性別平等,還是種族平等,抑或是婚姻形態的平等,她永遠是平等的同道者。
  • 民主黨人呼籲82歲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退休,讓拜登任命新法官
    將於1月20日卸任的共和黨總統川普在他的四年任期內任命了三名大法官,使最高法院以6票對3票的保守多數優勢向右傾。川普在9月時用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取代去世的87歲自由派大法官大法官金斯伯格,這一事實刺痛了民主黨人。左派活動人士希望確保布雷耶的職位由自由派同胞接任。拜登承諾,他的第一位最高法院提名人將是一名黑人女性,這將是歷史性的第一次。
  • 第十五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最高法院院長會議召開 周強出席開幕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出臺系列司法服務保障舉措,指導各級法院依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通過網際網路依法及時高效審理了300多萬件各類案件,實現了疫情期間「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周強表示,要高舉「上海精神」旗幟,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司法交流合作,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地區和國際社會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 ...參加了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FX168財經網
    【美國白宮和川普團隊及相關人員20多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多名和他有過接觸的人新冠病毒檢測也都呈陽性。據美國媒體統計,截至目前,白宮、川普的競選團隊及相關人員中已有20多人確診,而這其中有多人都曾在上個月26日參加了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
  • 美國大法官之死凸顯「三權分立」悖論
    參與互動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寧其一,作為美國司法界保守派重鎮,斯卡利亞去世打破了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相對自由派長期保持的微弱優勢;其二,今年恰逢美國大選年,誰來繼承斯卡利亞,其對美國政治和社會的影響甚至不亞於誰是下一位總統。  美國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組成。根據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大法官由總統提名後,需經參議院投票贊成才能出任,大法官可終身任職,除非任內發現重大節操問題遭國會彈劾。
  • hualun、忽左忽右:「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和她難以復刻的網...
    現在我們都知道美國最高法院的「九人」體系,但在二戰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曾一度想把九人擴張到十五人,因為當時恰逢新政推行,如果能增加到十五人,他就可以加進六個與自己政治觀點相同的大法官,但最後沒有成功。此後,最高法院的九人體系也基本穩固下來。關於這一點,可以翻閱《九人》一書,基本闡述了從首席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1982年)到歐巴馬上臺前這段時期的最高法院。
  • 巴拿馬最高法院大法官:深悟「中國」這個名字的含義
    從巴拿馬運河川流不息的巨輪到巴拿馬科隆自貿區往來交匯的貨物,我們深悟「中國」這個名字的含義。巴拿馬人深信,中國將為巴長遠發展增添強大動力。巴拿馬中國友好協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國建交和巴中、拉中友好,一如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拉友協所做的那樣。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給包括巴拿馬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是經濟全球化的真正踐行者。
  • WTO上訴機構大法官張月姣受聘西安交大國際法所「鄭和研究員」
    8月3日—6日,應法學院院長單文華教授邀請,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大法官張月姣來校訪問,並受聘為西安交大絲綢之路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所「鄭和研究員」。 8月5日上午,張月姣大法官為法學院師生帶來「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投資條約爭端解決機制的比較研究」的英文專題報告。法學院院長單文華教授主持報告會。
  • 川普已經找到他理想的大法官了
    由於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去世而在最高法院造成的空缺會被美國總統快速填補。因為這樣一來最高法院的保守多數就會持續幾十年。這是確定的:他已經決定了一個候選人。艾米·康尼·巴雷特提名保守派律師艾米·康尼·巴雷特作為美國最高法院去世的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的繼任者的跡象越來越多了。
  • 大法官金斯伯格:川普最頭疼的女人,從淑女到「悍婦」的傳奇
    為了改變女性備受歧視的狀況,金斯伯格創辦了第一份探討女性問題的法律評論雜誌《女性權利法律報導》;她也讓最高法院首次承認性別歧視違憲,並成為了首位主持同性戀婚禮的美國大法官。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也表達了對金斯伯格的哀悼:「我們的國家失去了具有歷史地位的法學家。我們最高法院失去了一位珍愛的同事。」在晚些時間,美國白宮也隨後降半旗誌哀。
  • 馬爾地夫政治危機發酵,前總統、首席大法官等多人被控涉恐
    馬爾地夫政府21日表示,當局以涉恐罪名起訴了該國前總統加堯姆(Gayoom)及多名政府高級官員和法官。他們被指控試圖推翻現任總統亞明(Yameen)。阿聯《海灣新聞》(Gulf News)報導,依據馬爾地夫上月頒布的緊急狀態法,現年80歲的加堯姆及首席大法官賽義德(Abdulla Saeed)等10人被指控「涉恐」。《海灣新聞》報導,馬爾地夫檢方21日表示,將以「恐怖主義行為」和「妨礙司法」的罪名來起訴曾執政30年的前總統加堯姆。
  • 破產法的溫度: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破產法貢獻
    在川普總統十分幸運地接二連三獲得提名大法官機會、最高法院日趨保守的背景下,金斯伯格一枝獨秀,彌足珍貴。如今,距離2020年總統大選還有不到兩個月,金斯伯格累了,走了。金斯伯格生前風頭無兩,死後備極哀榮。
  • 曾4次打敗癌症,美國女大法官去世讓大選增添變數
    3. 1993年金斯伯格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2005年成為當時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席上唯一的女性法官,並開始以領袖身份挺身而出。她長期以來致力於推進女性、少數族裔平等權益、維護和保障等問題,因激烈的自由主義異議和拒絕下臺而受到關注。4. 美國最高法院現有9位大法官,其中5位保守派,4位自由派,保守派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