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須知道的幾個經濟學「成本」

2020-12-12 有風吹過的財經世界

這裡從「理性人」思維引出經濟學裡的成本概念。這些「成本」有別於會計裡的一般成本,但這些「成本」卻實實在在影響我們的生活,了解這些「成本」對於個體工作、生活至關重要。

一、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指每增加生產一個單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邊際成本遞減規律指每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是遞減的。邊際成本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規模化思維。只要符合邊際成本遞減規律,規模化是有利可圖的。定價策略,在搶奪市場份額時,先定一個低於平均成本的低價,搶奪市場。當競爭對手被排擠出去後,由於市場份額提高,成本降低,原來的低價還是有利可圖的。典型的例子華為在非洲市場的爭奪戰。華為通過定一個遠低於平均價的低價把非洲市場的其他競爭對手排擠出去,然後通過市場份額的提升來降低成本。一般來說,價格彈性大的市場,邊際成本定價思維更有效。而同質化嚴重的市場往往價格彈性也大。

二、沉沒成本。已經發生卻無法收回的成本就叫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在現實的應用,培養止損思維。遇到無法改變的損失後,要及時止損,別讓之前的投入影響後面的判斷。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買彩票不能自拔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前期投入很多沒中,收手又不甘心導致越陷越深。如何利用沉沒成本?例如超市的年費制,就是利用沉沒成本對消費者的影響來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三、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指我們在做出選擇時,不得不放棄的另一最優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說的就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在現實的應用,養成任何選擇都是有成本的思維。沒有時間管理觀念的人,往往就是缺乏機會成本意識。在商業領域裡,我們要時刻關注替代品的動向趨勢。

四、交易成本。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交易費用就叫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在現實的應用。培養一種平臺思維。平臺的最大作用就是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培養降低交易成本的思維跟有利於得到客戶對你的青睞。例如兩個同樣的便利店,一個只收現金,另外一個不僅收現金還可以微信支付寶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很明顯在同樣的條件下,第二家的銷量會好於第一家。

結論:上面的四種成本不是單獨存在的,前面只是簡單的描述,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更複雜。例如,邊際成本遞減說明降價是有利的,但一旦引入博弈論的重複博弈,降價引起的報復往往會造成多敗俱傷,降價就不是明智的。

相關焦點

  • 《牛奶可樂經濟學》玩轉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寫小短文,提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就成了此書的藍本。在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弗蘭克教授被問及,為什麼對「博物經濟學」情有獨鍾時,他回答道:「你只需掌握五六個基本的經濟學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關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生活中的經濟學】商家為什麼要發放各種優惠券?
    事實上,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如果價格歧視能給市場帶來足夠的新顧客,那麼就算在價格上稍有降低,但卻能開發新的顧客,以及留住回頭客人,從而達到薄利多銷的效果,從整體上來看,消費者的整體福利也在增加。這樣一來,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都能得到利益。重點在於如何設計出一種合理的辦法,找出一個願意付高價的人,同時也不能放棄只願意出較低價錢的顧客,這樣一來,商家才能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
  • 《牛奶可樂經濟學》用經濟學奧秘,點亮我們的生活
    文/悠悠在日常的消費中,你是剁手黨嗎?在市場的投資中,你知道怎樣作出明智的決策嗎?隨著經濟形態的豐富化和多樣化,你是否已經眼花繚亂了呢?如果你的功力夠深厚的話,這些讓我們應接不暇的現象,將會被一眼揭穿。
  • 【生活中的經濟學】為什麼消費額越高折扣越高?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只有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商家才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樣把這個道理應用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只有自己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才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在各種各樣的促銷當中,這樣的宣傳會時不時地映入我們的眼中:凡是本店購物滿1000元者返現金100元,滿2000元者返現金200元,滿5000元以上者,返現金500元。
  • 陳平對話黃有光:金融危機與新冠疫情後,經濟學何去何從?(中)
    在今天這期節目中,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寇宗來老師向陳平老師和黃有光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經濟學面臨一個困境,部分經濟學家只沉浸於理論分析與數理推導,俗稱「黑板經濟學」;另一部分經濟學家對現實比較了解,但是缺乏嚴謹的分析,喜歡在媒體上發表觀點,俗稱「媒體經濟學」。
  • 沉沒成本是成本嗎?知道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今天繼續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沉沒成本這個概念,我們都知道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但是「知道」不等於「做到」,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們去看電影,看了15分鐘,片子好不好看,已經知道的差不多,電影票錢已經退不了,是個爛片子,你會立馬退場嗎?
  • 經濟學系列課程5:學習經濟學首先要搞明白的幾個概念(二)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一個經濟學研究中常用的概念——假定。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再介紹幾個經濟學研究中常常使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聽到的概念——競爭、壟斷和政府力量在之前關於市場的簡單介紹中,曾提到了競爭與壟斷。
  • 解密「套路」,生活中的經濟學,為什麼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
    經濟學,看起來是很枯燥,很高深的學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經濟學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比如,你知道為什麼牛奶用的是方形盒,而可樂卻用圓形盒賣嗎,其實這裡面包含了運輸成本和效率的經濟學關係;你知道為什麼酒吧免費提供花生等小吃,喝清水卻要收錢嗎?
  • 在菜市場遇見經濟學
    菜市場是微縮的經濟學原理運行的場景,當「菜市場遇見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學知識就以一種生動、有趣、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大眾的面前。  在菜市場裡展示經濟學原理  這場名為「菜市場遇見經濟學」展覽的主辦方是「得到」APP,並同時發布新書《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展覽不設門票,不改變菜市場原有的正常經營,讓普通人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和細節中認識經濟學。
  • 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丨岑嶸:石頭剪刀布:贏者保持,輸者改變
    【欄目介紹】「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欄目——是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方方面面,以經濟學的視角,大眾化的切口,觀察分析經濟領域的最新動向、最新案例,幫助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更正確地抉擇。歡迎收聽本期生活中的經濟學。石頭剪刀布:贏者保持,輸者改變◎岑嶸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用200萬美元賣給了範偉一樣跨世紀的發明——分歧終端器:在一個密閉的桶中,通過石頭剪刀布來解決各種矛盾,果然是高科技得不得了。
  • 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丨岑嶸:黑手黨,一群電影愛好者
    【欄目介紹】「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欄目——是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方方面面,以經濟學的視角,大眾化的切口,觀察分析經濟領域的最新動向、最新案例,幫助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更正確地抉擇。《教父》成為黑幫最愛的電影,這可能是《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所沒有想到的,這其實是經濟學在起作用。藝術會模仿生活,反過來生活也會模仿藝術,即使是黑社會也不例外。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相比過去的經典教材,這套書最大的優勢在於通俗易懂,沒有一上來就用各種概念定義和數學推導對讀者進行降維打擊,而且結合了許多生活中具體可感的實際案例和現象。這正是作為入門級教科書的曼昆《經濟學原理》大受歡迎的原因。作為一套甚至可以當做睡前讀物的教科書,《經濟學原理》在培養讀者對經濟學的興趣上是無出其右的。
  • 獨白|張軍:希望讀者能學會用經濟學思維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這恰好對應了我們現代經濟學中的兩大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所謂微觀經濟學,它研究的對象是個體,比如個人、家庭、企業;所謂宏觀經濟學,它研究的對象是整體的、總量上的經濟運行。這兩方面的經濟學思維對我們都很重要,微觀經濟學當然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但我們也需要知道宏觀經濟學的運行規律,才能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家庭和企業做出更好的判斷。
  • 藥物經濟學評價的重要性僅僅體現在醫保準入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明白什麼是藥物經濟學。藥物經濟學是一門應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研究和評估藥物治療的成本與效果及其關係的邊緣學科。其研究任務主要是通過成本分析對比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或藥物治療方案與其他治療方案的優劣,設計合理的臨床藥學監護方案,保證有限的社會衛生保健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
  • 曼昆的經濟學理論真的沒有用了嗎?
    據國外媒體報導,前天,70名哈佛大學學生集體退出了該校經濟學教授格雷格·曼昆(也是全球著名經濟學家)的課程,他們宣稱曼昆的保守教育影響了哈佛的前一代學生,而那一代學生中的許多人成為今天的決策者和銀行家,造成了當今社會的不平等現象,進而引發金融危機。這些學生在一封公開信中稱,希望經濟學課程中能夠討論不同經濟模式的好處與缺陷。
  • 張維迎萬字長文:目前主流經濟學在醜化市場
    他們根本不知道女子長成什麼模樣,只是根據畫像就說這個女子長得太醜了,於是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整容方案,根據這些方案對女子進行整容手術,結果越整越醜,然後又不斷提出新的整容方案。這就是市場幹預學派(包括凱恩斯主義學派)做的事情。他們認為,市場並不滿足經濟學的假設,所以市場不可能像經濟學證明的那麼有效,所以政府必須幹預。
  • 《甜甜圈經濟學》顛覆傳統經濟學理論,也顛覆你閱讀經濟學的方法
    人們會這麼重視GDP,要從上一個世紀四0年代說起,當時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很多原本休學去從軍的大學生重回學校,加上二戰後全球經濟開始復甦,這些復學的大學生都希望畢業後可以從這波復甦中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所以即使非經濟系的學生也都選修了一些經濟學的課程,經濟學在當時變成了一門顯學。
  • 在地鐵站門口販賣的雨傘,你知道蘊藏著哪些經濟學原理嗎?
    雨傘十塊錢一把"這句話反反覆覆在地鐵口響起,對生活中的經濟學極度敏感的小編會不自覺地去分析這一把十塊錢的傘蘊含了哪些經濟學原理。如果大家想了解一些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就和小編一起來分析一下吧。小編一直倡導的分析方法是帶著辯證思維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分別從買傘的人和不買傘的人的心理角度出發。
  • 2021國考行測常識:「疫情」下的經濟學知識點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國考行測常識:「疫情」下的經濟學知識點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信息匯總 | 閱讀資料 | 考試題庫 經濟學知識是行測常識判斷部分的常考內容,而經濟學知識中的經濟學名詞又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 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
    「炒房炒成房東,炒股炒成股東」,很多人都知道這麼一句順口溜。在投資中,看上去的堅持,如果選錯了方向,則有可能功虧一簣。這指的是人們付出的沉沒成本無法回收,但更多人卻固執於沉沒成本而一錯再錯。那麼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我們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