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繁榮:唐敦煌莫高窟第320窟

2020-12-19 騰訊網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甘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敦煌石窟群體中的代表窟群。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東麓、宕泉河西岸的斷崖上。坐西朝東,面向三危山。洞窟密布在南北長約2公裡的崖面上,高約40米至50米,巖質為酒泉系礫石巖層,由積沙與卵石沉澱粘結而成,沙層疏鬆,不適於雕刻,故石窟中以泥塑彩繪為主。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開始了有專職人員的管理和壁畫臨摹。1951年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對危巖進行加固,壁畫、塑像的病害始得科學保護和治理。1961年莫高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後同日、美等國合作,加強了石窟、壁畫、塑像病害的科研和防治工作,並初見成效。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一屆全體會議批准將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320窟的形制為方形覆鬥頂,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正面龕內的佛、弟子、菩薩為原作彩塑。窟頂藻井中心是由各種花紋組成的寶相花,四周以方勝紋、團花等作邊飾,結構嚴密,賦色精細,色彩如初,極富裝飾性。

彩塑

藻井

南壁千佛之中有一鋪釋迦說法圖,說法圖的上部繪有四身兩兩相對飛舞的飛天,她們僅借兩條長巾便輕盈飛舞,表現天女散花的神採。兩對飛天採用對稱形式,相互追逐、逗引、前呼後應,表現出輕鬆愉快的精神境界和姿態,線描流暢,色彩豔麗,造型優美,是莫高窟飛天藝術中傑出的作品。

飛天

展廳複製洞窟

以上內容來自《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科技成果展》

相關焦點

  • 來到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
    來到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到甘肅敦煌旅遊的,多都是奔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而來的。至於其他景點略顯偏僻,交通略有些不便(現在已經好多了,我是2013年去的),要麼自駕要麼找旅行社。雖然它現存的洞窟數量不及莫高窟,但它擁有能與莫高窟比肩的繪畫,可以理解為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延續,尤其是榆林窟西夏時期的壁畫,藝術價值可謂是超越了莫高窟。在歸屬上,榆林窟和莫高窟同屬敦煌文物研究所管理。
  • 敦煌莫高窟220窟的傳奇故事
    當他們小心翼翼對220窟主室四壁壁畫進行了剝離之後,整間石窟四面牆壁上顯露出了場面宏大、人物傳神、瑰麗無比的初唐壁畫,這讓所有的研究者激動不已。所有到過敦煌莫高窟220窟的學者和藝術家都為這裡的壁畫所震撼。他們共同的感覺是,220窟的壁畫絕非出自普通工匠之手,更像是大師作品。
  • 嘆為觀止的敦煌莫高窟反映了哪個年代的景象
    路途不遠,很快就到了莫高窟,周圍都是戈壁荒漠,進入了莫高窟反而是綠樹成蔭,經過一個大牌坊,左邊是一個飛天雕像,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
  • 敦煌莫高窟佛像欣賞
    第17窟 藏經洞 洪鞏像 晚唐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
  • 故宮院刊︱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供養人是誰?
    在《敦煌名族志》中,陰稠的孫輩正是以「嗣」字排輩,如陰嗣業、陰嗣瑗和陰嗣王等。賀先生由此懷疑《敦煌名族志》中的「嗣王」可能是「嗣玉」之筆誤,與第217窟供養人中的「嗣玉」當為同一人。隨後,賀先生在《從供養人題記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營建年代》一文中又修改了這二人的供養人題名,分別錄作「囗囗囗戎校尉守左毅衛翊前右郎將員外置同正員外郎紫金魚袋上柱國嗣瓊」和「⋯⋯品子嗣玉」。
  • 講解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晚唐
    莫高窟第17窟,即是舉世聞名的敦煌藏經洞。此窟建於晚唐大中、鹹通年間(851-862年),位於16窟甬道北壁,初建時是敦煌高僧統洪辯(注1)的影堂(紀念堂)。洪辯法師俗姓吳,幼時即出家,學養豐厚,通曉吐蕃語,轉譯佛書,精通佛理。
  • 【敦煌展演】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莫高窟第320窟1比1的展出。記者 汪承賢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省博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敦煌莫高窟一瞥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票價100元/人·次,所能享受的範圍是:乘坐往返莫高窟交通車輛,洞窟配備講解員,參觀莫高窟4個開放洞窟,免費參觀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等。
  • 在三大石窟聯展中,莫高窟第285窟複製窟體現敦煌石窟精華
    在洛陽博物館二樓,三大石窟聯展的第一個展廳為敦煌展廳。在展廳內,敦煌研究院為此次聯展帶來的第三個複製洞窟——莫高窟第285窟複製窟給人的最大感受,莫過於無論頭頂還是四周,滿眼皆是五彩斑斕的壁畫,宛若置身於亦真亦幻的佛國。
  • 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莫高窟第320窟1比1的展出。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於12月10日在海南省博物管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第201窟中唐壁畫 賞析
    【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第201窟中唐壁畫 賞析 2020-07-2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築啟動修繕
    新華社蘭州11月26日電(記者張玉潔)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築日前啟動修繕。項目計劃於2021年4月完工。該項目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屋面揭瓦,更換開裂損傷大梁、檁、椽,鋪設窟內架空木廊道及玻璃屏風等。
  •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
    圖為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亮相展覽。 駱雲飛 攝圖為一位記者拍攝展出的展品。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欣賞展出的敦煌壁畫復刻品。 駱雲飛 攝圖為展出的唐代服飾引民眾駐足欣賞。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欣賞展出的敦煌壁畫復刻品《千手千眼觀音》。
  • 社會捐資助力敦煌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窟文物保護
    社會捐資助力敦煌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窟文物保護 發布時間:2020-12-14 13:25: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馮志軍
  • 敦煌石窟藝術現海南省博物館!千年大美難得一見,來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恢弘!
    本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弘。        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成為展覽最大亮點。此窟的形制為方形覆鬥頂,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正面龕內的佛、弟子、菩薩為原作彩塑。
  •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久遠的歷史,個個洞窟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現存有編號的洞窟735個,顯示出敦煌曾有的興盛但這個石窟群並不是在同一時期開鑿的。據多年來敦煌學者的調查研究,現存洞窟是由北涼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以及與其平行的張氏、曹氏歸義軍政權,直至西夏、元,在大約近一千年的漫長歲月間,陸續營造而成的。
  •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壁畫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化城喻品 盛唐唯獨遠在西北、處於荒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卻能較為完整地保存了81個盛唐石窟。莫高窟第148窟涅槃像按照敦煌地方的歷史制定莫高窟的藝術分期,現在已經約定俗成,把唐代分為初、盛、中 (吐蕃時代)、晚四期。四期中盛唐歷史最長,建窟最多。
  • 敦煌220窟是翟氏家窟,因北宋的重塑得以保留,是人類藝術瑰寶
    敦煌莫高窟雖然不是中國最早的石窟,但其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也是最魂牽夢繞的石窟,因為敦煌莫高窟及其發現的遺書、文物,在國家上還形成了一門學科,敦煌學,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嘆為觀止:眾多罕見的敦煌壁畫,飛天、仕女圖、張騫出使西域……
    被譽為「絲路明珠」的敦煌石窟藝術,是人民畫報1978年《絲綢之路紀行》專欄連載的重點選題之一。在時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的支持和安排下,本刊記者拍攝到大量珍貴照片。這是觀無量壽變中的伎樂局部,舞者反彈琵琶。莫高窟112窟 唐代。
  • 1943年甘肅敦煌老照片 80年前的敦煌莫高窟風景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1943年的甘肅敦煌老照片,拍攝者為李約瑟。1943年9月間,英國駐華使館的科學參贊李約瑟組建了中國西北考察隊,考察過程中拍攝大量西北地區老照片,同時還拍攝了大批敦煌莫高窟的珍貴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