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隱藏在瀋陽街角的小麵館,絲毫不引人矚目。這裡店面不大,招牌也無特色,看似平淡無奇,但卻是一家面「香」不怕巷子深的「深夜食堂」。
麵館裡只有一種面,每天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只做 25 碗。許多人不解、質疑、勸說 ......
但這些卻是店主老強頭「執意」要做的。
老強頭親手做的紅燒牛肉麵。於海洋攝
老強頭今年 57 歲了,由於長時間的操勞,使他的背部傴僂,額頭也爬上了皺紋。對他來說,勞作之餘吸幾支煙,是最放鬆的事。
勞作之餘,老強頭會吸幾支煙。於海洋攝
老強頭勤勞樸實、不苟言笑
卻是個地道的「女兒奴」
從女兒一出生
他就變成了最忠誠的「騎士」
老強頭在整理餐桌。於海洋攝
那一年,女兒 5 歲,正是小孩子蹦蹦跳跳的年紀。
已會騎自行車的女兒不小心刮在了路邊的鐵條上,受了很重的傷。面對需要 7 針才能縫合的傷口,老強頭內心雖疼,嘴上卻笑說:「不要怕,縫完針,爸爸回去給你擀麵條吃。」
女兒笑了,縫合結束,早已忘記傷痛,直接騎上自行車招呼他:「爸爸,快走呀,回家擀麵條去!」老強頭饒有興致的回憶。
老強頭回憶女兒兒時趣事。於海洋攝
在父親的呵護下
女兒已健康快樂的長大
此時,老強頭不知
女兒也要去尋找自己的世界了
2006 年,女兒申請了去瑞典留學,老強頭嘴上不同意,還是「放走了」她。
沒有女兒在身邊的日子
老強頭一蹶不振,借酒消愁
思念孩子的心已無處安放
在這期間,老強頭嘗試去瑞典看望女兒,嘗試去全球旅行,在女兒家的冰箱裡塞滿親手擀制的麵條 ..... 可是回到國內,終究不能減緩對女兒的掛念。
若有所想的老強頭。於海洋攝
老強頭每天看到身邊熙來攘往的學生,心頭突然萌生一個想法 —— 開個麵館。這些孩子們也都離開父母,在外求學,這和自己的女兒離開自己是一樣的道理。
麵館裡煮著熱騰騰的面,仿佛吃著面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女兒,也可以讓這裡孩子們找到家的溫暖。
老強頭親手擀麵。於海洋攝
2016 年 4 月 30 日,老強頭麵館終於開業了。麵館裡的一切,都是老強頭一個人親力親為。去市場買菜、精心挑選食材、親手擀麵、和面、煮麵 .....
老強頭在切面。於海洋攝
每每談及做面的感受,老強頭都樂此不疲的說:「自己在擀麵、和面的過程中,就像為女兒做面一樣,女兒仿佛在自己身邊、和自己說著話 ..... 」
老強頭在做面。於海洋攝
如今,老強頭麵館開業兩年有餘了,這家小麵館已經成了許多人的「深夜食堂」。
老強頭的胳膊因為長時間擀麵有些許變形,而不變的是「 24 小時不打烊」的習慣、「收支相抵」的流水和「每天 25 碗面」的堅持。
老強頭切菜。於海洋攝
遠在瑞典的女兒得知父親在國內開了麵館,曾多次邀請父親去國外生活、開店。可是老強頭拒絕了,他要把對女兒的愛分享給這裡的孩子們。
老強頭為老顧客端來當天的第 25 碗面。於海洋攝
老強頭現在最開心的事就是和熟客們聊天,聽他們的故事。有的孩子和老強頭商量畢業後是就業還是考研,也有失戀的孩子過來哭訴 ...... 老強頭就像待自己的女兒一般,出謀劃策、耐心勸解、安慰。
深夜,上夜班的計程車師傅也會把這裡當家一樣,餓了、累了就來休息吃麵。
當老強頭有事外出時,麵館裡從不會關門,他早已在冰箱裡準備了擀好的面、新鮮的小菜、可口的冷飲 ...... 顧客都會自己煮麵、自己動手,仿佛回到家一樣溫暖自在。
顧客津津有味在吃麵。於海洋攝
許多老顧客「受不了」老強頭的做生意方式,大家幫他做起了菜譜、抬高了面的價格、在店外掛起了牌匾,還寫上了訂餐電話 ......
麵館開得越久,老強頭的名氣也大起來了,慕名而來的顧客越來越多,很多人都開始勸他改用機器製作吧,每天人工做面又傷身又不賺錢,可是執拗的老強頭又怎麼會聽呢?
在他心裡,女兒喜歡的味道不會變,25 碗面也不會變。
老強頭講述對女兒的愛。於海洋攝
採訪接近尾聲,老強頭別有深意的告訴記者,女兒在 25 歲那年嫁人了。他要用女兒最愛的味道,記錄下陪伴她成長的 25 年 ......
老強頭用自己的方式
默默傳遞著對女兒的愛
卻在不經意間感動了太多人
所有看到這個故事的人
此時的你
會忍不住撥通父母的號碼
道一聲「我愛你」嗎?
編輯:肖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