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圍城危機再現:「老六區」垃圾場明年六月將填滿

2020-12-18 澎湃新聞

廣州垃圾圍城危機再現:「老六區」垃圾場明年六月將填滿

梁懌韜/羊城晚報

2016-09-30 16:17 來源:澎湃新聞

興豐垃圾填埋場俯拍。  羊城晚報 圖

羊城晚報訊,廣州垃圾圍城危機再現。在昨日舉行的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中高級研修班上,廣州市城管委通報稱,廣州生活垃圾產量相比去年同期持續增長,終處理設施再度告急。對於垃圾圍城危機再現,剛剛走馬上任的廣州市城管委主任陶鎮廣呼籲,請市民抓好垃圾分類從源頭減量。

垃圾量增長填埋場再告急

因為較早推廣垃圾分類並取得一定成效,廣州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榮譽多多。但如今廣州再度出現垃圾圍城危機。

根據通報,今年1至8月廣州生活垃圾處理總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其中8月份廣州日均生活垃圾處理量達1.9萬噸,同比增長12.94%。「垃圾量呈快速增長態勢」。

和垃圾量快速增長相比,反映垃圾分類成效的數據呈現不增反減的趨勢。昨日,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也稱「居民參與(分類)動力不足,分類效果不及預期」。

垃圾量快速增長,分類效果不及預期,導致終處理設施再度吃緊。廣州市城管委9月28日通報稱,為廣州「老六區」服務的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2017年6月「可能填滿」。旨在取代興豐填埋場處理功能的廣州第三資源熱力電廠,要到2018年6月才有望建成投入運營。

明年老六區垃圾怎麼處理?

一組組嚴峻的數據,讓剛剛上任的市城管委主任陶鎮廣發愁:「我感覺我們垃圾圍城問題,還是比較突出。」陶鎮廣稱,他1998年到2003年在白雲區擔任副區長期間,廣州每天產出生活垃圾還只有7000噸,如今已到了每天近兩萬噸。

「我們老六區的生活垃圾,主要依靠興豐填埋場(處理),明年6月興豐填埋場估計已經滿了,(第三資源熱力電廠)要到2018年6月左右(建成),明年6月到18年6月我們老六區每天1萬到1.2萬噸的垃圾送到哪裡去?」陶鎮廣稱,城管部門處理垃圾圍城問題,要做很多工作想很多辦法。

「我們看見了曙光,但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陶鎮廣表示,廣州還需要面對垃圾圍城的問題。

全城發動垃圾分類總動員

對於解決垃圾圍城的對策,除了加快終處理設施建設外,陶鎮廣給出了加大源頭減量這一路徑。而加大源頭減量,首先要改變生活習慣,「源頭減量的問題迫在眉睫,垃圾分類要全社會動員」。

此外,陶鎮廣表示,廣州的垃圾處理依然要堅持法制化。他說,在廣州已有垃圾分類相關條例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也準備出臺強制分類制度。對於已經緊張的填埋場空間,陶鎮廣稱政府部門此前已對廣州正在運營的6座垃圾填埋設施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對不規範的垃圾堆體進行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原題為《垃圾圍城危機又現 源頭減量迫在眉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垃圾圍城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垃圾圍城迫在燃眉 最全廣州垃圾場分布圖曝光
    預計今年全市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將達到676萬噸(2015年為604萬噸),環比增長率達到11.92%。現狀:垃圾面臨「無地可填」 蘿崗番禺兩區臭氣擾民「垃圾圍城」早已成為不可迴避的都市病。而廣州的垃圾處理能力,近年來逐漸暴露出不堪重負的危機。
  • 廣州16座新建垃圾場分布曝光!旁邊房子你敢買嗎?
    一座城市創造繁華生活的同時,不可避免會產生城市垃圾。對於購房者而言, 誰也不想自己的生活品質被垃圾場拉低。這時候,一份全面的廣州垃圾場樓盤分布圖就顯得尤為重要啦。那麼問題來了,廣州的垃圾處理現狀如何?垃圾場距離樓盤需要多遠的安全距離?廣州計劃新建的垃圾處理項目又如何分布?你住的小區or看中的樓盤附近是否存在垃圾場?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填滿!請不要再埋怨垃圾分類了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在安灞橋江村溝,這個垃圾場當年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現在估計到2020年就要被填滿了,只有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了。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為了處理14億中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這片土地上有超過2000座合法的垃圾填埋場,很多都像這裡一樣超負荷運轉。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
  • 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25年來產的垃圾都在這了!終於填滿了
    在西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有一座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25年來,這裡處理掉了西安市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堆積起來的垃圾山甚至高達150米,這就是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確切的說,應該是1994年。
  • 英媒:中國的龐大垃圾填埋場提前25年被填滿
    英國廣播公司11月15日報導,原題:中國的龐大垃圾填埋場被填滿的時間提前整整25年 中國最大垃圾場被填滿的時間比原計劃整整提前25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位於陝西,面積相當於100個足球場。按原計劃,日填埋量在2500噸上下。
  • 破解「垃圾圍城」 廣州「十三五」期間利用垃圾發電超50億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成廣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如今,垃圾分類逐漸成為廣州城市文明風貌一張「新名片」。
  • 北京15個填埋場要關7個 垃圾或無地可埋(圖)
    據悉,北京現有的15個填埋場中,有7個將在兩年內關閉。1服役24年,阿蘇衛垃圾場即將填滿距離北京北邊兩個超過30萬人的大型住宅小區——回龍觀和天通苑不遠,是北京的第一個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阿蘇衛垃圾填埋場。1989年建成後服役至今,垃圾場半徑為2公裡,日處理垃圾3800萬噸。
  • 半月談丨垃圾!垃圾!填埋場無法承受之重
    但鄭州市市區高峰期日產生垃圾約7000噸,其中2000噸用於焚燒發電,最大日進場垃圾約5000噸。場剩餘庫容量快速減少,填埋場臭味擾民投訴增加,成為垃圾場面臨的難題。據該場負責人黨元申介紹,場內滲濾液處理能力是每天900噸,但現在每天產生量已超過1000噸,只得暫將規劃的填埋區處理後用於存儲超出的滲濾液。
  • 唐代梨園遺址被垃圾堆滿 遺址村被「垃圾圍城」
    然而,保護之下還有垃圾成片,遺址之上還有「遺忘」,就在遺址區緊鄰二環一片約400畝的垃圾堆放場地,赫然挑戰著人們對遺址的想像。  36平方公裡,漢長安城就是一座沉睡的城市。  初春的一場大雪,讓漢長安城遺址仿佛有了穿越歷史的力量。
  • 長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場的生態景觀設計
    依據長春市生活垃圾場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採用生態景觀設計理念將垃圾場打造成一個城市中的公園是城市繼續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長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場生態景觀設計中,採用生態設計手法,將原本單調的調節水池打造成可觀可賞的景觀湖是一個突出的亮點,並按照生態植物園的設計理念進行植物配置,力求打造一個集觀賞性、功能性、生態性為一體的現代化垃圾填埋場。
  • 汨羅市新市鎮:從「垃圾圍城」到「美麗新市」
    作為汨羅的千年古鎮,這裡經濟社會發展獨佔鰲頭,卻又因「收廢品」無序發展,造成了曾經垃圾圍城的困局,群眾期許的「夢裡老家」漸行漸遠。 發展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要讓老百姓共享!近年來,汨羅市新市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全域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轉型為著力點,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在新時代為百姓帶來希望和幸福。
  • 柬埔寨一省份為保護生態環境計劃建100公頃新垃圾場
    柬埔寨蒙多基裡省政府近日指出,為了保護整個省份的自然旅遊美景,省政府計劃在100公頃的土地上興建一個垃圾場,以減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蒙多基裡省省長遂松昂指出,省政府已在郊區準備了100公頃的土地,用於興建新的垃圾場,因舊的垃圾場已被填滿,為了使城市更加乾淨和美化
  • 海南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今成生活垃圾場
    近日記者獲悉,省有關部門已經作出規劃,將投入4400萬元在儋州市興建一個佔地400畝的新垃圾場。   儋州唯一垃圾場惡臭難聞  2月4日上午,記者在進入藍洋溫泉森林公園崎嶇的小道上,隨處可見生活垃圾袋及垃圾車灑落的零散垃圾。運垃圾的卡車駛過之處揚起漫天灰塵。
  • 生活垃圾分類越細 可回收垃圾越值錢
    1995年學成歸國,王維平進入北京市環衛局,負責管理北京的垃圾場,包括選址、建設、管理、檢查。他常在周末穿上舊衣和拾荒者一起撿垃圾,與十多個拾荒隊伍的「幫主」們成了朋友,就這樣一點點摸索垃圾治理的經驗,撰寫了《關於北京市生活垃圾問題對策的調研報告》《關於北京市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和相關產業問題的調研報告》等。
  • 廣州番禺垃圾山20層樓高 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大貨車有序地將處理好的垃圾運上山,堆放好的垃圾等待大型機械進行填埋。新快報記者王飛/攝  番禺垃圾困局極其嚴峻,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新快報訊記者 李佳文 通訊員 成廣偉報導  番禺的垃圾困局究竟有多麼嚴峻?昨天,廣州市城管委組織「垃圾處理開放日」活動,特意帶各界80多人登上番禺火燒崗填埋場的垃圾山。
  • 內地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香港將廢紙圍城,環保團體逼港府要特權
    簡單的說,我國將從明年第一天開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這是我國為了環境建設,為了子孫後代的綠水青山而出臺的重大政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一直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垃圾傾倒地。我們這些都知道,我們不再接受洋垃圾,立即將那些發達國家垃圾堆積如山。這時,那些西方國家不再說環保了,反而指責我國禁止垃圾出口是違反世貿原則。我們,要打擊洋垃圾,捍衛我們的綠水青山。你們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處理吧,中國絕不能再成為外國垃圾的傾倒場。
  • 長治市上黨區:垃圾填埋場滿山垃圾遍地「飛」
    近日,筆者途徑207國道離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賈掌鎮2公裡附近時發現,新修的公路邊一處約2000多平米的場地上,違規傾倒垃圾的情況非常嚴重,只見死狗、破衣物、爛鞋、塑膠袋、煙盒、農藥包裝袋、金屬罐、餐廚剩餘物等各種生活垃圾堆積成山,綿延數百米,時不時散發出陣陣惡臭,垃圾場周圍各種廢紙、塑膠袋四處飄落。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飽和封場,再過5年垃圾將無處可填?
    它是國內垃圾日處理量最大、庫容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也是西安市主城區唯一一座垃圾填埋場。自建成起,幾乎承擔了西安市全部的生活垃圾處理任務。每天,西安市城六區及長安區產生的絕大多數垃圾,都要在全市100多個垃圾壓縮站處理後被運至此處,傾倒,壓實,每填埋6-9米,覆土,再繼續傾倒。
  • 垃圾管理的,「臺灣經驗」
    由垃圾掩埋場改造成的碳中和樂園近日,廣州「垃圾新政」再次引發公眾熱烈討論。「垃圾圍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課題。早在30年前,《羊城晚報》就曾在頭版刊文《廣州市區垃圾出路何在》。30年間的城市擴張,「垃圾圍城」更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的共同問題。自2009年10月,廣州番禺市民反對垃圾焚燒始,垃圾處理問題一直為公眾所熱議。從前端的居民社區垃圾分類,到終端的垃圾填埋焚燒,廣州已經在「垃圾問題」上試行了眾多辦法,但至今仍未成功推行一例。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要退休,垃圾處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聽到最不好的消息就是我國最大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填埋場要裝滿了。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據報導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