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很多朋友在留言裡問,正宗的上海醃篤鮮該怎麼做?所以我就做了一次,菜譜奉上。
最傳統的醃篤鮮做法是鮮肉、鹹肉加上春筍。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少油少鹽,而醃篤鮮這道菜本身就沒有太多油水,最後還加入了百葉結去油膩。醃篤鮮不需要其他調味,湯依舊鮮美無比。
「醃」,即醃肉,以五花鹹肉為上;「篤」,是上海方言中形容煮東西時發出「咕嘟咕嘟」之聲的狀態,或者「篤悠悠」的意思,引申為用小火慢燉;「鮮」,即熱氣鮮肉,以五花豬肉為上;肉選五花,取其油脂之香,如果實在沒有,上海人也會用蹄髈來代替。
春筍雖未在「醃篤鮮」的名中現身,卻有著無法撼動的「靈魂」地位。它吸收了鹹鮮兩款五花肉的脂肪,天生的清麗鮮美被愈加地激發出來,賦予了這道不加任何調味料的家常湯品以天賜的鮮美,獨有的鮮嫩爽脆的口感,引發食慾。
每一味食材,口感剛剛好,與底湯糾纏在一起,各有各的層次和風味,鮮美無比、豐富無比。
傳說「醃篤鮮」的原型是徽商胡雪巖家的家常菜,由左宗棠帶來上海,遂成本幫菜的經典之作。當今天下,醃篤鮮為江南人所津津樂道,有白湯、清湯之分,頗似廣東老火湯、燉湯之別。
至上乘的做法如同做高湯,即將煮開後用小火微開,做完後清澈見底。一眼望去黃色的筍和紅色的肉形成強烈對比,一嘗之下卻完全不同於想像中的清淡,所有的鮮味都呈現湯中。
春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所以煮湯前要先用開水焯水。最後出鍋前20分鐘再放入豆腐結,千萬別放早了,否則會漲的太厲害。吸飽了湯汁的豆腐結,比肉還要香。
新鮮竹筍好吃、營養豐富、但也不能吃太多,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春筍性寒味甘,含較多粗纖維素,不容易消化,易對胃腸造成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可吃過量了。
乘著大好的春色,趕緊在家做起來吧。
[ 食材 ]
鹹肉150克 五花肉150克
蔥姜 春筍250克 千張結250克
[ 做法 ]
1. 春筍去根,去皮,切滾刀塊
2.春筍沸水焯水,煮5分鐘去掉澀味
3. 五花肉和鹹肉一起冷水下鍋飛個水
4. 蔥姜、鮮肉、鹹肉、春筍、料酒,大火煮開小火燉1小時
5. 放進百葉結再煮20分鐘,可別早放,漲掉就不好吃了
6. 加鹽調味,撒上蔥花,鮮掉眉毛的醃篤鮮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