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春天的正宗上海醃篤鮮,竟吃出了心動的味道!

2020-12-17 迷迭香美食

前兩天很多朋友在留言裡問,正宗的上海醃篤鮮該怎麼做?所以我就做了一次,菜譜奉上。

最傳統的醃篤鮮做法是鮮肉、鹹肉加上春筍。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少油少鹽,而醃篤鮮這道菜本身就沒有太多油水,最後還加入了百葉結去油膩。醃篤鮮不需要其他調味,湯依舊鮮美無比。

「醃」,即醃肉,以五花鹹肉為上;「篤」,是上海方言中形容煮東西時發出「咕嘟咕嘟」之聲的狀態,或者「篤悠悠」的意思,引申為用小火慢燉;「鮮」,即熱氣鮮肉,以五花豬肉為上;肉選五花,取其油脂之香,如果實在沒有,上海人也會用蹄髈來代替。

春筍雖未在「醃篤鮮」的名中現身,卻有著無法撼動的「靈魂」地位。它吸收了鹹鮮兩款五花肉的脂肪,天生的清麗鮮美被愈加地激發出來,賦予了這道不加任何調味料的家常湯品以天賜的鮮美,獨有的鮮嫩爽脆的口感,引發食慾。

每一味食材,口感剛剛好,與底湯糾纏在一起,各有各的層次和風味,鮮美無比、豐富無比。

傳說「醃篤鮮」的原型是徽商胡雪巖家的家常菜,由左宗棠帶來上海,遂成本幫菜的經典之作。當今天下,醃篤鮮為江南人所津津樂道,有白湯、清湯之分,頗似廣東老火湯、燉湯之別。

至上乘的做法如同做高湯,即將煮開後用小火微開,做完後清澈見底。一眼望去黃色的筍和紅色的肉形成強烈對比,一嘗之下卻完全不同於想像中的清淡,所有的鮮味都呈現湯中。

春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所以煮湯前要先用開水焯水。最後出鍋前20分鐘再放入豆腐結,千萬別放早了,否則會漲的太厲害。吸飽了湯汁的豆腐結,比肉還要香。

新鮮竹筍好吃、營養豐富、但也不能吃太多,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春筍性寒味甘,含較多粗纖維素,不容易消化,易對胃腸造成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可吃過量了。

乘著大好的春色,趕緊在家做起來吧。

[ 食材 ]

鹹肉150克 五花肉150克

蔥姜 春筍250克 千張結250克

[ 做法 ]

1. 春筍去根,去皮,切滾刀塊

2.春筍沸水焯水,煮5分鐘去掉澀味

3. 五花肉和鹹肉一起冷水下鍋飛個水

4. 蔥姜、鮮肉、鹹肉、春筍、料酒,大火煮開小火燉1小時

5. 放進百葉結再煮20分鐘,可別早放,漲掉就不好吃了

6. 加鹽調味,撒上蔥花,鮮掉眉毛的醃篤鮮就做好啦~

相關焦點

  • 正宗上海家鄉味——醃篤鮮!
    嘿嘿,那就是老上海著名美食——醃篤鮮!說起醃篤鮮呢,很多江南地區的朋友應該會很有話說,這道菜既屬於上海本幫菜,也屬於蘇幫菜和杭幫菜。這道菜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春筍清香脆嫩,味道非常的濃鬱鮮美。
  • 醃篤鮮,屬於春天的鮮味
    然而對南方的朋友來說,春天已經觸手可及——早在一兩周前逛菜市時,就已經能看見幾處攤販擺出了春筍。現在託大棚菜的福,冬天圍著火爐吃西瓜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就像春筍似的,總有那麼幾樣東西,每年只出現一小會兒,過期不候,你又拿它無可奈何。只得趁它上市,狠狠吃它幾頓,來打賞一下饞了一年的嘴和胃。
  • 上海本幫菜的高湯之王,那一鍋純正的醃篤鮮!
    如果要選出一道最能代表上海的湯菜,我想醃篤鮮一定會高票當選。但它並非上海獨有的菜式,在相鄰的江浙也是常見食物,本來滬菜就吸收了很多周邊地區的元素,有一些根深蒂固地保留下來,醃篤鮮即是最典型的例子。通常,用雞鴨魚滾湯宜配火腿,如果主料是豬肉,火腿的味道好像稍重了一點。一方面,四五十年代,老上海中有一大批人移居香港,那邊廂火腿較鹹肉易得,思鄉濃愁煎熬難解,已顧不上火腿和鹹肉的區別了。另一方面,館子做這道菜,總認為火腿是高級食材,可以賣個高價,幹什麼用回低廉的鹹肉呢?其實上等鹹肉鮮香不遜火腿,又不至於因為發酵味搶去主料的風頭,其中妙處,只有江南的朋友懂得欣賞。
  • 醃篤鮮是春天的菜
    春季到江南,醃篤鮮是吃的最多的一道湯菜了。長江沿線走過去,南京有,揚州有,蘇州有,上海有,杭州有,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吃過杭州君悅酒店程鬱師傅的之後,我是這樣記錄的:古菜南宋傍林鮮。古人稱竹筍為「傍林鮮」,最鮮的吃法是在竹林中剝掉筍衣烤熟了吃。這在現代餐廳裡做不到。
  • 本幫名菜醃篤鮮,上海人的春天味道,有它才完美
    醃篤鮮聽其名就很有故事感。第一次吃到醃篤鮮還是受大師兄的邀請,我跟二師兄還有彭梓一起去給大師兄的新家溫居。我們一起來到大師兄家,看到她一人在廚房忙碌。於是,我們三位女士擼起袖子,洗淨手,去廚房給她幫廚。從葷到素,從炒到燉,2小時之後,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就出爐了。
  • 【新聲代來稿】醃篤鮮
    文 |王子愷我的家鄉上海,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有吃醃篤鮮的風俗。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家的晚飯桌上總會有一大鍋熱氣騰騰、鹹鮮美味的「鮮肉鹹肉春筍熬百葉結」。    雖說醃篤鮮是江南的家常菜,但是做法還是挺講究的。    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湯頭啊是要用小火慢慢「篤」,熬出來湯才是真的鮮!
  • 竹筍醃鮮,上海人春天必不可少的時令春味「醃篤鮮」
    微信號:suicats每年春來,每一個地方總會有一道地方的時令菜用來喚醒春天的到來,吃草的南京人是以食野草的來告白春天,上海人的春天一到,廚房裡的醃私篤鮮的香味就開始發散,醃篤鮮像春天的固定模式的約定, 從來缺場。醃篤鮮來自經典名菜竹筍醃鮮,「醃」是指醃過後的鹹肉,鮮是鮮肉,篤則是源自浙江方言的象聲之詞,小火慢燜至湯濃料酥。
  • 篤篤篤,春天的「鮮氣」全在這一鍋醃篤鮮
    每一戶上海人家都有獨門的醃篤鮮秘方。有人用冬筍代替春筍解饞,有人用火腿充當鹹肉,還有人要放幾段萵筍方能將息……就連寫文章裡最會吃的汪曾祺先生都曾在《肉食者不鄙》裡提到「醃篤鮮」:「上海菜。鮮肉和鹹肉同燉,加扁尖筍。」這話放到現在,大概是要被上海網友笑話的,文學界美食KOL地位恐怕不保。
  • 上海人開春必喝!這15碗醃篤鮮燉進了一整個春天的浪漫!
    立春一過,預示著萬物復甦的春天離我們不遠啦 上海人的迎春方式比較特別,不是風雅的賞花 而是喝上一碗盡顯春味的醃篤鮮!
  • 醃篤鮮,與春天的一期一會 | 最入心的那碗可能在這裡!
    為了這碗屬於春天的鮮香,我們諮詢了幾位精於本幫江浙菜餚的資深大廚、美食家,討來了幾個做好醃篤鮮的訣竅。不管如何,正宗與否,用心熬好這一鍋「醃篤鮮」,「好喝」才是正經。 上海灘餐廳的醃篤鮮,以臨安當季的鮮嫩春筍墊底,配以本地土豬肉、金華火腿肉、自家農場散養雞、新鮮蔬菜等食材,文火慢燉而成。因為有最後的當季時蔬點睛,濃白鮮香的醃篤鮮湯裡多了一抹獨屬於春天的綠意,口感醇厚。
  • 吃什麼 | 上海老字號醃篤鮮哪裡吃,人均50元消費就能吃上米其林
    每年春季,小滬的餐桌上自然是少不了醃篤鮮配白米飯,頓頓都要吃,才夠滿足。醃篤鮮,是一道江南地區漢族特色菜,如今本幫菜中的一大招牌。醃,指的是醃製過的鹹肉;鮮,就是新鮮的肉類,指的是雞、蹄膀、小排骨等;篤,小火燜的意思。醃篤鮮的口味鹹鮮,湯汁白濃,肉質酥肥,筍香清脆,鮮味濃厚。
  • 哪道上海菜能代表春天?光賣相就溫婉清麗,還不帶上愛人一起來吃
    哪道上海菜能代表春天?光賣相就溫婉清麗,還不帶上愛人一起來吃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說到上海東方明珠,不夜城這些璀璨的詞彙會從我們腦中浮現出來,上海是一個奮鬥青年們嚮往的地方,他同樣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他是一個適合四季都適合旅遊的國際花都市,海灘熱烈洋溢起夏日的熱情,春秋時節各種植物爭相鬥妍。
  • 滬上經典:醃篤鮮+鹹肉菜飯—最質樸的上海味道
    ,甚至我能吃到比法國本土更精緻的法式大餐,比那不勒斯披薩店更贊的薄底披薩,甚至能吃到在日本也算頂級的壽司和刺身。上海是中國的吃貨天堂,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但是離開上海之後,我最懷念的,最經常在我鼻翼心尖繚繞的,卻是那種出現於老街巷小弄堂裡,最為質樸的味道:鹹肉菜飯+醃篤鮮。那時候每日應酬很多,大餐不斷,酒局更是一個接著一個,雖然本人千杯不醉,但久而久之,再好的陳釀佳餚也會覺得膩煩。
  • 「醃篤鮮」——春荒裡的窮開心
    春天有菜秸吃,是因為頭年初冬時灑下了最後一把青菜籽。吃好菜秸,就要抬著頭等蠶豆吃了。小菜場裡,除了過冬大白菜,幾乎沒有別的蔬菜可賣,只好靠醬菜、豆製品來幫忙,以補春日供應之不足。而豆製品當年又有計劃,每人每天只有幾分錢。這樣的日子總有三四十天,難啊。
  • 這一碗醃篤鮮打翻春天的味道,尋找問政山筍的秘密之旅
    最好的火腿是兩年,時間久就有」哈「氣,哈氣是什麼,吃了感覺到不舒服,嗓子難受。」在他的家中有專門製作火腿的工作室,一層醃製工作室及堆放兩年火腿,三層堆放新鮮醃製的火腿,火腿掛在蜈蚣架上自然發酵室和晾曬臺。除去火腿之外,二層有他的書畫室,書畫室中除了書畫還有一個拳擊沙包袋懸掛在中央。
  • 醃篤鮮裡的江南味
    幾隻春筍,還沾著新鮮的泥土與春天的雨滴。春筍也是春天的標誌;春筍冒出來了,春天便實實在在的到了。對於江南人家而言,春筍還有更重要的提醒:吃醃篤鮮的時候到了。SPRING BAMBOO SHOOTS IN TEH SOUTH.  江南多竹園,江南人喜歡吃竹筍,竹筍中春筍最好吃。春筍有很多吃法,但只有醃篤鮮才是春筍最具價值的歸宿。
  • 醃篤鮮鮮得來(作者:朱成墜)
    醃篤鮮,是江南地區的特色菜餚,為上海本幫菜、徽菜、蘇菜、杭菜的代表性菜式之一。此菜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腴,筍清片脆嫩,味道淳厚。據說,此菜源自徽菜,並非上海本地菜。以前,我謬也,一直把它視作上海本地的名菜,這回,查閱資料後,總算搞明白了。
  • 正宗醃篤鮮—金華火腿春筍版湯泡飯
    冬天饞了,和媽媽說,我要吃那湯泡飯,媽媽就會做一大鍋,聞著那鮮香味兒,聽著咕嘟咕嘟的美妙聲音,盛上一大碗料加湯泡在一小口飯上,呼啦呼啦料吃光,再盛一碗料。就這樣,冬天最鮮美的記憶。這次媽媽來美國照顧我月子,我突然想到這湯,正好中超有賣金華火腿和春筍的。有口福啦!記錄一下,媽媽說這高湯的鮮來源於金華火腿,搭配五花肉、春筍、炸豬皮、腐竹、銀耳。方子是一位老鄰居傳授的。
  • 上海本幫菜的高湯之王,那一鍋純正的醃篤鮮!
    如果要選出一道最能代表上海的湯菜,我想醃篤鮮一定會高票當選。但它並非上海獨有的菜式,在相鄰的江浙也是常見食物,本來滬菜就吸收了很多周邊地區的元素,有一些根深蒂固地保留下來,醃篤鮮即是最典型的例子。通常,用雞鴨魚滾湯宜配火腿,如果主料是豬肉,火腿的味道好像稍重了一點。一方面,四五十年代,老上海中有一大批人移居香港,那邊廂火腿較鹹肉易得,思鄉濃愁煎熬難解,已顧不上火腿和鹹肉的區別了。另一方面,館子做這道菜,總認為火腿是高級食材,可以賣個高價,幹什麼用回低廉的鹹肉呢?其實上等鹹肉鮮香不遜火腿,又不至於因為發酵味搶去主料的風頭,其中妙處,只有江南的朋友懂得欣賞。
  • 醃篤鮮
    ……「上海菜」這個概念非常廣泛,就像上海人的祖籍一樣,五方雜處、四海一心,上海人「拉到籃裡就是菜」,什麼都吃的。要說「最」有特色,一時還真說不上來。不過呢,萬變不離其宗,上海菜的精髓,無非一個「鮮」字,不僅僅是味道,更是季節。我想了想對他說:現在這個時間點,當然是吃醃篤鮮了。最近各種媒體上,關於醃篤鮮的文章讀了不少。這道菜燒起來有什麼花樣,不需要我多囉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