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工種】鐵路售貨員:留給旅客美好的味蕾記憶

2021-02-22 南寧鐵道

■ 本報記者 李港興 實習記者 張夏嬋 

    通訊員 曾令瑤

在「綠皮車」為客運主力軍的年代,旅途中吃上一口熱乎的美食,成為旅客們最美好的期待。為了給旅客及時補充食物,火車站售貨員崗位應運而生。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柳州站開始推出站臺餐飲服務。那時候,飲料車、水果車、盒飯車等餐飲小推車排成一條長線,列車停站後,下來挑選美食的旅客絡繹不絕,在站臺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今年49歲的鐵旅公司柳州分公司職工黃紅梅,是柳州站站臺第一代餐飲小推車售貨員,2016年4月站臺售貨停止時,她在這個崗位上整整工作了30年。

「『花生瓜子啤酒飲料礦泉水啦』,每當聽到這樣的叫賣聲,就讓我想起在站臺上推著小推車,向旅客銷售食物的時光。」黃紅梅說。

▲ 難忘的站臺美食

剛到站臺當售貨員時,黃紅梅只有18歲。回憶起工作往事,她滔滔不絕:「那時候我們是根據來往停靠的車次來售賣食品,廚師們凌晨1點便開始煮飯和製作滷製品,最經典的菜是滷雞腿雞蛋,滷製一鍋雞腿需要一個多小時,廚師們做好菜品後,便交給我們售貨員推出去售賣。」

當時,每天在柳州站停靠最早的一趟列車是8點30分。為了讓旅客第一時間吃到熱乎可口的食品,售貨員7點就要到崗位做準備,洗菜、切菜、裝盒,每一個步驟都像流水線作業一般,列車一停靠,食品很快就被旅客搶購一空。

80年代初,售貨小推車沒有加熱功能。為了實現食物保溫,黃紅梅想了各種辦法,用乾淨的棉被把小推車蓋得嚴實。進入90年代,柳州分公司對小推車進行改造,由鋁製變成不鏽鋼煤爐車,保溫效果明顯。90年代末,小推車增加了加熱功能,在寒冷的冬天,黃紅梅終於可以向旅客出售熱氣騰騰的食品。

2003年,隨著列車趟數增加,小推車生意迎來銷售高潮,節假日是售貨員最辛苦的時候。尤其是春運期間,工作量比平常翻了一番,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購買食品的旅客。黃紅梅笑著說:「那時候上班就像打仗一樣,既要找錢,又要準確將食物送到旅客手上。」售完一推車食品,雖然手腳已麻木,但售貨員來不及休息,立即回到加工部補充食物,等待下一趟列車到達。因為幹活勤快,待人熱情,黃紅梅成為最受旅客歡迎的售貨員,銷售業績長年保持全公司第一。

2008年元月,冰凍雨雪災害在南方地區蔓延,給鐵路運輸帶來很大困難,許多趕著回家過年的旅客滯留在列車上。巨大的食品需求量,給售貨員帶來了空前的挑戰。黃紅梅和同事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嗓子喊啞了,腳底長滿了水泡,但為了給旅客及時供應食物,她們忍著疼痛,一次次將食品送到旅客手中。

2012年,柳州分公司推出特色美食鐵旅牌螺螄粉。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旅客的歡迎,一年就賣出20多萬碗。

黃紅梅雖然身材嬌小,但是推起沉重的售貨車速度卻飛快。從加工部到最遠端的站臺,要經過1公裡的通道,黃紅梅推著200多斤的小推車,卻從來沒有誤點。夏天天氣熱,從廚房將小推車推到站臺,黃紅梅大汗淋漓,全身溼透,小推車上的把手也因為手心汗水的摩擦變得鋥亮。到了冬天,站臺上寒風呼嘯,黃紅梅為了動作利索地售貨,從不敢穿上厚重的衣服。

列車到站停靠時,有的旅客不願下車,就從窗口叫停小推車,黃紅梅就得來回移動,把食品送到旅客手中。一天下來要在廚房和站臺間來回奔走20多趟,兩三個月就要換一雙鞋。

2013年底,隨著高鐵的開通,柳州站成為普鐵高鐵混合客運站,列車停靠站臺的時間也大大縮短。為從安全考慮,2016年4月初,柳州分公司決定暫停站臺售貨,黃紅梅不得不轉到其他崗位。

如今,柳州站內,一家家休閒餐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僅環境優雅,而且食品種類繁多。黃紅梅也繼續在休閒餐廳裡做起了「老本行」。

30年售貨員生涯,黃紅梅見證了鐵路的滄桑巨變,唯一不變的,是她曾經留給旅客美好的味蕾記憶。

▲ 值得紀念的老照片

相關焦點

  • 臺灣鐵路便當 火車上難忘的味蕾記憶
    在臺灣臺北車站,每天中午一到午餐時間,臺鐵(臺灣鐵路)便當的店鋪前就排起長長的隊。隊伍中不少人並不是旅客,而是專門來買便當的。如果去得晚了,就會看到火車頭造型的餐車空空如也。指示牌顯示,下一次供餐要在半小時以後。供不應求的便當,有這麼好吃?一般的臺鐵便當,肉、蛋、魚、蔬菜齊全,品質並不會因為屬於快餐就降低品級。
  • 留給遊客的武漢美好記憶
    我們一家人在這裡留下了最美好的記憶。」她說。文明、友善、溫暖……眾多外地遊客在武漢,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入住酒店,送消毒包、送月餅、送特色小吃……遊客們感嘆,「住在武漢,就跟住在家鄉一樣舒服」。開闢景點預約「綠色通道」武漢人把最美風景留給外地遊客
  • 臺灣鐵路便當:火車上難忘的味蕾記憶
    島內朋友說,小時候搭火車,最嚮往的就是爸媽願意掏錢買一個便當,兄弟兩人分食之,這是早年間最幸福和滿足的記憶之一。  隨著鐵路電氣化發展,鐵路旅程時間縮短,臺鐵上販賣便當也逐漸減少,改為月臺叫賣或車站窗口售賣。而包裝也由從前的鐵盒變成了竹片或紙盒包裝。  奮起湖是臺灣最有名的鐵路便當之一。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後,奮起湖車站是最大的中繼站。
  • 濟南至重慶K15次列車中途停運,售貨員卻趁機加價賣盒飯!
    列車因為大雪停運,售貨員竟然趁機加價向乘客出售餐品!可惜,雖然該售貨員極具「商業頭腦」,卻引起網友口誅筆伐,並被單位辭退。1月7日,中國鐵路濟南客運段給出了情況說明,已責令涉事售貨員退還差價,向旅客道歉,並將其辭退。
  • 三代鐵路人見證新老「京張線」
    此前,16歲便跟隨父親上了火車的他直到接班,一直從事列車售貨員的工作。  從父親開始,王富強一家三代都是京張線上的鐵路人,他們見證了京張線的歷史與繁榮,也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與變遷。  談到一輩子沒離開過的鐵路,王富強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時條件簡陋,乘客的要求也低。」
  • K15次列車售貨員加價賣泡麵 餐車長被免職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近日,網上一段視頻曝出1月4日,K15次列車在河南省境內長時間停車過程中,一位列車售貨員提高價格出售列車供餐。對此,濟南鐵路局濟南客運段7日通過其官方微博作出情況說明:1月4日,受大雪影響,濟南客運段擔當乘務的K15次列車14時40分停於河南省虞城縣車站。
  • 你知道鐵路上的工作人員都屬於哪個部門?
    坐過火車都知道,有人被擠在人群中查驗車票,有人專門保證車廂的乾淨舒適,有人負責火車的平穩快速前進,也有人負責為長途旅客提供美味可口的飯菜,仔細的小夥伴發現他們穿的制服都不太一樣,那大家他們都屬於什麼部門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一起分享下鐵路的這些部門。我國地域遼闊,鐵路線分布也是密密麻麻,就需要各個鐵路局進行分區域管理。
  • "咣當 咣當" 記憶中的火車聲緣何消失在中國鐵路前行的足音中
    「咣當咣當」 記憶中的火車聲緣何消失在中國鐵路前行的足音中蘭州晨報記者走進蘭州西工務段 聽技術人員講述焊軌故事施工人員乾燥鐵軌軌頭。 拆模2月1日,2018年春運大幕正式開啟,這場為期40天的「遷徙大潮」不僅是一份歸家心切的情懷,也一步步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
  •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行業目錄查詢 (十六)民航、鐵路、航運、交通
    我們與衛生部研究,同意你部提出的「鐵路從事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作業工種名稱表」中所列的工種,作為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作業的工種,按照《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第(二)項的規定辦理。附:鐵路系統從事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作業工種名稱表。
  • 瀋陽鐵路基層跨工種大調整 強調保障職工崗位收入
    中國鐵路18個集團公司機關人事改革一年之後,鐵路局基層站段開始進行大規模跨工種人員調整。近日,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瀋陽鐵路局」)發布《瀋陽鐵路局關於客運系統轉崗到工務段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由於局管內工務系統缺員嚴重,瀋陽鐵路局擬將管內客運系統1984年1月之後出生的男職工調整至局內各工務段。
  • 《變遷》| 帶有「鐵路標識」的鄭州記憶
    隴海鐵路、京廣鐵路兩大幹線十字交匯,讓鄭州一直處於全國鐵路交通樞紐地位。在鄭州發展的過程中,鐵路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鄭州也因此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今天請跟隨記者一起尋覓帶有「鐵路標識」的鄭州記憶。
  • 為什麼有些售貨員能在火車上賣東西都沒有相關人員出面阻止?
    這些人其實不是列車員,他們就是售貨員。大家也會發現,他們小車上的貨品會比正規商店還要划算很多,而且都是大家出行時都需要的。因此,很多人就會很好奇,為什麼這些售貨員在火車上賣東西都沒有相關人員出面管理呢?
  • 又一中國獨有的奇特工種,新疆「採棉工」即將消失!
    曾經的淘金聖地新疆,又一中國獨有的奇特工種,一代採棉工即將消失成為歷史!拿命換錢的他們經歷了什麼?而今天再次關注到採棉工時,情景和以前簡直發生了逆變,採棉工的需求量每年都在遞減,也許再過幾年後,採棉工將成為歷史,僅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這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一種結局!新疆,經過老一輩革命者們用青春、熱血、汗水開墾出了一望無際的沃土。
  • 你想了解鐵路列車乘務員的職業狀態嗎
    春節臨近,當你登上返鄉的火車,既將與親人團聚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到工作在你身邊的鐵路列車乘務員呢?人們經常會看到他們穿著統一制服,光鮮靚麗,年輕帥氣的出現旅客面前,很少人能了解他們的職業全貌,今天我現身說法,分享列車乘務員的職業狀態。
  • 鐵路部門推出「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
    為感謝廣大旅客朋友對鐵路的支持,鐵路部門自2017年12月20日起,試行推出「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進一步優化鐵路客運服務有效供給,為廣大旅客群眾乘坐火車出行提供多樣化   凡年滿12周歲的旅客,可通過www.12306.cn網站、「鐵路12306」手機APP、車站設立的會員服務窗口等渠道
  • 毗鄰鐵塔下的味蕾,體驗法國美食的特色,在齒舌之間留下美好記憶
    法國美食與中國美食的一個共性要算是注重情調與味道,像Les Ombres,總覺得這裡應該是最適合約會的地方,尤其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落日的餘暉與晚霞映襯著艾菲爾鐵塔,使人仿佛置身於羅伯特·德勞內的畫中,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餐,看著穿梭忙碌的服務生和一邊等待正宗的法式美食一邊欣賞巴黎美景的食客們,也忙不迭地融入這一場浪漫的味蕾派對裡
  • 鐵路東的窄軌鐵路,隱藏了駐馬店人深處童年的記憶!
    河南省地方鐵路局是1979年在原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地方鐵路局的基礎上成立的正廳級單位,統一管理除少數廠礦專用線外,整個河南省的地方鐵路。下轄許昌、新鄉、開封、駐馬店、新鄭、南陽、安陽、輝縣、修武縣等十幾個分支結構,這些機構有「分局」、「鐵路處」、「鐵路段」、「鐵路組」等多種稱呼。河南地方窄軌鐵路始建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六、七十年代進入築路高潮,八、九十年代達到頂峰,二十一世紀逐漸衰落。
  • 日劇浪漫取景地——鄉間鐵路正慢慢消失
    但在現實生活中,日本的鄉間鐵路正在慢慢消失。進入 21 世紀後,日本的鄉村地區就遭遇火車站陸續關門、鐵路線接連停運的厄運,儘管在繁華的大都市,原已龐大的鐵路網絡仍在不斷擴張。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日本的鄉間鐵路正在消失在日本西部,藏匿於島根縣青山之中的江平火車站幾乎消失了。
  • 經濟學人 | 日本正在消失的鄉間鐵路
    三江線並非個例,在日本,越來越多的鄉間鐵路正在消失。溝川鐵路機構(一家致力于振興三江線鐵路沿線城鎮的組織)的森田一平說:「在人們看來,東京才是日本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隨著三江線的消失,我們被拋棄了,被徹底拋棄了。」
  • 西安火車站有個火車票「博物館」 2000餘張車票喚醒旅途美好記憶
    春運開始,西安火車站的一座火車票「博物館」喚醒了許多旅客關於旅途的美好記憶。  2019年年底,鐵路部門傳來消息,電子票即將全面實施,紙質車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臺。為了能在這個春運給旅客帶來一些特別的回憶,西安火車站在候車室布置了一個別具特色的火車票「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裡,密密麻麻的火車票整齊陳列在玻璃櫃中,還有一些古老的車票被集中列印成海報貼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