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線上廣交會已接近尾聲,雖然這種形式是特殊情況下的創新之舉,但效果卻不盡人意。短短幾天,就引來了諸多爭議和吐槽。
「快3個小時了,直播間就來了10幾個遊客,只有同行來窺視你在幹嘛。」
「廣交會直播尬聊,目前播了2小時沒有客戶進來,太尷尬了。」
「畫面延遲嚴重,客戶反饋直播後臺信息全沒了,直播不了了。」
「國外採購商是不是還不適應這種模式?熱度比想像中低很多。」
更有企業反饋官網卡頓、企業直播間進不去的情況。
從沒詢盤、到客戶留言無法跟進、再到即時聊天系統的崩潰、聯繫不上客服等等,作為第一屆線上廣交會,確實沒辦法達到外貿人的期待值。
雖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廣交會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不是的!只要充分利用廣交會期間暴增的線上流量,中小企業照樣能訂單不斷!
01Youtube是廣交會期間的流量黑馬
開展前,廣交會就藉助Youtube平臺進行宣傳,短短幾天,單條視頻瀏覽量已經高達30萬,而且無論展前中後,採購商都會通過Youtube平臺進入廣交會頁面。
可見Youtube平臺的流量確實非常高,且視頻作為全面直觀的展現形式更能吸引潛在客戶的關注。
對於中小外貿企業來說,Youtube是一個進入門檻及運營成本都低,但效果非常顯著的視頻營銷平臺。
特別是因為廣交會線上平臺的原因,複雜的資料填寫令很多採購商都望而卻步,Youtube便順理成章成為了解採購商的最佳替代方式。
潮州地區一家生產陶瓷餐具的企業,和大部分外貿企業一樣滿懷期待地迎接廣交會的到來,但在直播效果不如人意後,立馬轉戰Youtube平臺進行直播。
僅幾天,Youtube平臺增加2000多位訂閱者,單條視頻瀏覽量破6萬次,相關的每一條視頻觀看次數都高達3、4萬。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展會結束後,Youtube平臺還可以作為公司長期的營銷渠道運營,持續吸納潛在客戶。
02多渠道營銷才能搶佔更多機會
廣交會期間,線上流量暴增。如果企業的線上展示渠道越多,排名越靠前,自然就能更容易被客戶看到。
所以,除了Youtube平臺外,還需要重點進行以下渠道的營銷。
品牌官網
官網不受平臺約束,能自由彰顯企業特點,長期積累客戶數據。以視頻為主體的官網,更能吸引潛在用戶眼球,加深印象。
社交媒體
如Linkedin、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ik Tok,都可以通過發布相關產品信息吸引潛在用戶。
谷歌推廣
谷歌推廣是快速提升排名的方法,但無論是SEO還是SEM,最好讓具有運營基礎的人來做,否則容易浪費資金。
結 語
線上廣交會的效果雖然不盡人意,但在疫情期間,確實推進了新一波流量增長。所以,作為外貿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次流量紅利,多渠道營銷搶佔更多機會,實現詢盤和訂單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