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會】跨座式單軌交通克服重慶複雜地形等難題 造價僅為地鐵...

2020-12-13 華龍網
郭勁松介紹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的相關情況。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8月22日22時42分訊(記者 伊永軍)日前,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7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對為我市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單位給予獎勵。由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等主持的「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今,輕軌已成為重慶重要的交通工具,面對重慶山地城市複雜地形、大跨度越江、地下大斷面等世界性設計建造技術難題,它不僅能穿樓而過,還能拐大彎依然有驚無險地繼續平穩行駛,和軌道設計者們的奇思妙想是分不開的,依託重慶軌道三號線工程形成的「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據項目參與者、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重慶分院院長郭勁松介紹,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技術難度高,迫切需要從設計、建造技術源頭上取得創新。

  該項目共取得4項重大技術創新:

  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建立了跨座式單軌完整設計與建造理論體系。設計率先踐行跨座式單軌三限界設計體系,斷面面積節省約13.2%,降低工程風險,減少工程投資。首次對單軌道岔系統的國產道岔相關技術參數納入設計規範,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次規範了軌道梁的荷載標準,為土建設計工作奠定基礎條件。

  其次,創新了軌道梁橋和地下空間建造成套技術。突破PC軌道梁技術瓶頸,創新研發軌道梁三維空間結構及橋墩定位系統,實現曲線段線路的高擬合度,打破國際上22米跨徑限制。

  再者,該項目攻克了長大線路、複雜交路、高密度運行控制關鍵技術難題。世界上首次將移動閉塞技術融合於單軌系統,實現了單軌高密度運行。創造單軌運營效率的世界記錄。

  此外,該項目還創建了世界上首個國家單軌交通技術標準體系。為單軌系統建設和運營提供了體系性技術支撐。

  目前,該項目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5項,項目成果在重慶單軌、韓國大邱等國內外10多個城市進行推廣、應用,工程造價約為地鐵的1/2,與此同時,推動重慶單軌技術走出去戰略,目前「一帶一路」的10多個國家有合作意向。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列永磁跨座式單軌列車問世
    同時,車輛爬坡能力強大,轉彎半徑小,可以通過65‰的坡道和曲線半徑為50米的線路,對複雜地形地質的適應性強;運行噪音小,當列車以70km/h行駛時,距軌道中心線5米處的噪聲僅為70dB,「比路面上行駛的汽車產生的噪音還低」。
  • 重慶發展跨座式單軌 比地鐵更經濟更環保
    我國城軌交通的發展,應該從市情出發,根據不同區域交通需求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地鐵、輕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市域鐵路和中低速磁浮交通等不同制式,多制式協調發展。重慶的跨座式單軌是一種有特色的城軌交通制式,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單軌交通有它獨特的優勢,噪音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等,比較適合像重慶這樣的山區城市。
  • 跨座式單軌:比地鐵更經濟更環保
    單軌交通有它獨特的優勢,噪音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等,比較適合像重慶這樣的山區城市。——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會長包敘定   地鐵全地下線每千米綜合造價6億至8億元,高架線為4億至5.5億元,輕軌或跨座式單軌為2.8億至3.2億元,現代有軌電車為1億至3億元,不同制式和鋪設方式的造價相差很大。線網規劃中地鐵比例過大,必然造成工程造價高,投資大。
  • 北京建空中東四環:跨座式單軌 造價為地鐵1/3
    而備受關注的「跨座式單軌」將成為本市軌道交通的新生形式。目前,除了東四環線經過的通州地區之外,亦莊、豐臺河西等地區都在做相關方案。  東四環線途經朝陽通州 設站21座  在2013年本市兩會期間,就有消息稱本市將試點鋪設單軌列車,具體可能會在豐臺區河西、房山區長陽等區域試點規劃建設。
  • 我國首列永磁跨座式單軌列車青島下線 節能超10%
    鍾元木表示,跨座式單軌不僅具有爬陡坡、拐急彎,噪音低,乘坐舒適等優點,而且工程造價僅約為地鐵的1/3,運行速度則與地鐵相當,運量接近B型地鐵列車,因而特別適合中運量、地形地質複雜、希望控制城軌建設費用及景觀的城市。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跨座式單軌在世界各國盛行,廣泛用於城市骨幹線、輔助線、機場連接線、觀光線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開通了50多條跨座式單軌線路。
  • 中國首列自主研製永磁跨座式單軌列車正式下線
    中車青島四方提供 攝 中國自主研製的首列永磁跨座式單軌列車內飾。 中車青島四方提供 攝  中新網青島5月19日電 (胡耀傑)中國自主研製的首列永磁跨座式單軌列車19日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下線。
  • 順德兩條地鐵擬首次採用「跨座式單軌」
    該公告中,這兩條新地鐵線首次揭開面紗,引人關注的是,他們計劃採用中運量的跨座式單軌系統制式,而這種在重慶軌道交通中非常流行的跨座式單軌有望在目前廣佛地鐵線中首次採用。小資料跨座式單軌,是指通過單根軌道來支撐、穩定和導向,車體騎跨在軌道梁上運行的鐵路。特點是適應性強、噪聲低、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非常強。
  • 跨座式單軌時機已至 別讓認識誤區影響城市發展
    相較之下,跨座式單軌成為通勤交通系統在1964年的日本已成為現實。重慶分別於2005年、2011年正式開通運行的2號線和3號線,運營裡程已達100公裡,均是跨座式單軌。因此,承擔主要通勤交通的單軌主要是跨座式單軌。    在中國,被形象地比喻為「空中小火車」的單軌最近比較集中出現在大眾視野內可以被認為是在2016年。
  • [科技日報]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及其產業發展紀實(上)
    我國已建成2000多公裡城市軌道交通線,地鐵佔到84%,一些二、三線城市也要建地鐵。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應該多制式協調發展。重慶市打破常規,因地制宜選擇跨座式單軌交通制式,不但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線,還建成了一個百億級的單軌交通產業鏈和產業化基地,成功地踐行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日報從今日起,刊發重慶單軌交通創新發展的系列報導,介紹其成功做法及經驗。  山城重慶,氣勢雄奇。
  • 軌道交通2、3號線後,重慶擬新增3條跨座式單軌
    重慶規劃中的7號線、8號線以及17號線正在研究採用跨座式單軌制式的可行性跨江而過的重慶軌道列車 唐浩 攝據介紹,跨座式單軌其造價只有地鐵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且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噪音低等方面的優勢。
  • 自主產權的跨座式單軌列車下線
    還記得「穿樓而行」的重慶網紅地鐵列車嗎?這種爬坡強、噪音小、速度快的列車是跨座式單軌列車,近日自主技術又有新突破。日前,中車四方股份研製的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在試驗線上成功試跑,正式下線。中車方面披露,該跨座式單軌列車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化率達95%以上。跨座式單軌俗稱「空中列車」,它的軌道非傳統的兩條平衡路軌,而是單條帶形鋼筋混泥土梁體,車輛用的是橡膠輪胎,騎跨在軌道梁上行駛。中車四方公司下線的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是基於永磁牽引的大運量跨座式單軌。
  • 杭州市人大代表:加快跨座式單軌鐵路建設
    軌道交通建設,是杭州走向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對此,西湖電子集團董事長章國經提出了「關於加快跨座式單軌鐵路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多制式協調發展」的議案。  跨座式單軌,是指通過單根軌道來支撐、穩定和導向,車體騎跨在軌道梁上運行的鐵路。  據了解,到2022年,杭州將實現軌道交通總運營裡程達446公裡。
  • 國內最高速跨座式單軌列車在青島問世
    跨座式單軌列車工程造價約為地鐵的1/3,能夠友好兼容城市既有交通系統;運行速度、載客量和快速乘降與B型地鐵相當,特別適合大、中運量,地形地質複雜,希望有效控制城軌建設費用,展示城市景觀的城市。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跨座式單軌在世界各國盛行,廣泛用於城市骨幹線、輔助線、機場連接線、觀光線等。
  • 國內最高速跨座式單軌列車在青島問世
    該車兼具地鐵與單軌列車技術優勢,標誌著我國在跨座式單軌車輛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悉,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基於永磁牽引的大運量跨座式單軌;該車創新性採用寬輪距雙軸轉向架,整車高度適應於地鐵A型車盾構機隧道,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100公裡/小時,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載客量大、安全可靠、噪音低、節能環保、全壽命周期成本低」等突出優勢。
  • 重慶貫通全球最長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
    12月28日,一列跨座式單軌列車在依地形而建的軌道上快速運行。當日,隨著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二塘至魚洞段的開通試運行,全長55.5公裡的軌道交通3號線正式實現全線貫通。這條軌道交通線路南起魚洞,北至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橫跨重慶主城6區以及長江、嘉陵江兩江,全程運行時間約90分鐘,是貫穿重慶主城區南北方向的軌道交通大動脈。
  • 中國首列空中列車青島下線 工程造價僅地鐵1/3
    同時,車輛爬坡能力強大,轉彎半徑小,可以通過65‰的坡道和曲線半徑為50米的線路,對複雜地形地質的適應性強;運行低噪,當列車以70km/h行駛時,距軌道中心線5米處的噪聲僅為70dB,「比路面上行駛的汽車產生的噪音還低」。
  • 濰坊軌道交通——跨座式單軌!
    關於我市軌道交通如何建設9月17日市交通運輸局在回復網友提問時表示我市軌道交通已確定跨座式單軌作為我市軌道交通建設制式市交通運輸局於2020-09-17答覆:根據我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經綜合考慮我市城市規劃、線路功能、市民出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我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2號線已確定跨座式單軌作為我市軌道交通建設制式。
  • 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95%
    重慶日報訊 (記者楊永芹)11月20日,記者從在渝召開的「2014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應用與發展研討會」上獲悉,目前重慶已全面掌握跨座式單軌交通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化率達95%,該技術已在韓國、巴西等國落地,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等國的30多個城市表達了與重慶就該技術展開合作的意向。
  • 「青島造」國內最高速跨座式單軌列車成功試跑
    記者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獲悉,日前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在試驗線上成功試跑,正式下線。列車由該公司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目前國內速度等級最高的跨座式單軌列車。該車兼具地鐵與單軌列車技術優勢,標誌著我國在跨座式單軌車輛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全國首條跨座式單軌 還有重慶獨有車型
    作為山城,重慶軌道交通的建設經歷了不少嚴峻挑戰。為了讓軌道交通能夠落戶山城,建設者們對世界各國各種制式的軌道交通進行了近10年的調研,最終決定在最早建設的2號線上,採用跨座式單軌。  跨座式單軌與常見的雙軌地鐵不同,它的優勢更適合山多坡陡的重慶。它的爬坡能力強,一般地鐵的最大坡度在30‰左右,跨座式的最大坡度可達100‰。此外,跨座式單軌的轉彎半徑為100到150米,低於一般地鐵的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