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要慌,先逛房幫幫。2019年成都哪個版塊值得購買?幫幫六美詳勘7大版塊,全方位深度剖析。
第一期:武侯新城,蝶變的「豪宅區」
第二期:攀成鋼,硬核富人區
這盤我們來擺哈兒新川。
板塊,好比城市發展的排頭兵,披荊斬棘,開疆拓土,不斷書寫著城市地圖。
你跟對了板塊,也就搭上了人生的順風車;
賭錯了,悲傷逆流成河啊大哥!
「城南代言人」尖尖(dei!我就是城南癌並且不接受diss),今天就來給大家擺一哈兒紅到「發紫」熱到「發燙」的新川板塊!
新川的火,先是從混血兒「新川科技園」燒起來的。
2010年,合作備忘錄籤署;
2020年,園區基礎設施及公建配套全部完成。
歷時10年。
新川科技園,是新加坡和四川省合作的首個科技園區開發項目,也是成都市重要的國際交流窗口和創新創業平臺。
在這塊10.3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目標是實現產業發展、城市功能和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
說人話就是,在這片土地上,造的是一個集工作、生活、消費、享受於一體的「小城市」。
上班,逛街,上學,回家等出現在你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在這個園區內你都能步行到達。
(戳開看大圖)
最亮眼的三個顏色,紫色為總部研發,黃色為住宅,紅色為商業。
既然是產業、功能、生態的「有機融合」,這三大塊兒都有些啥子呢?
園區產業:
以引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以及新經濟產業為核心,配建有兩個大型專業孵化園——AI創新中心和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園。
截止到目前,園區共引入34個產業項目,投資總額共計339億元。
千萬不要先看產業。
產業帶來的是人口
人口帶來的是需求和消費!
園區功能:
最惹眼的還是學校,2所中學、7所小學及13所幼兒園。
最新消息,二組團一幼、二幼、四組團一幼、三幼、二小5所學校已經開工。
交通上,1號線、6號線、11號線3條地鐵線南北通達。
光有地鐵還不夠,TOD才是該片區的一個「王炸」。(我們放到後面擺~)
除此之外,在整個土地規劃中,商業佔比10%,配套佔比8.5%。配建有社區綜合體、養老院、文化中心等滿足日常所需的基本功能。
園區生態:
新川溼地公園2、3、4號溼地已經建成,總面積約4.8萬平方米。已經開放免費耍~
而且,據成都高新公布的消息,新川溼地公園還採用了「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70%的雨水、汙水就地處理和利用。
而園區內另一個生態景觀-新川之心中央公園,西區已經開放。
﹏
﹏
﹏
﹏
尖尖實地轉了一圈,雖然新川科技園的建設進度沒有那麼快,但是我更願意相信它是一個穩紮穩打、按照規劃踏踏實實向前走的「引領者」。
至於啥子新加坡撤資啊停工啦,尖尖是不得相信的!
據新川科技園最新播報:
2018.9.14 新加坡創新中心正式啟動。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黃志明共同為新川「新加坡創新中心」揭牌。
除此之外,在整個園區的投資建設中,成都高投(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下屬全資公司)還出資50%呢!
錢多沒地兒扔嗎?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止於「產業聚集」的新川科技園,2019年成都「網紅」TOD也為新川賺足了眼球。
關於TOD是個啥子鬼,尖尖去年就扒過了,房幫幫微信對話框回復關鍵字「tod」,溫習舊課。
2018年4月,成都軌道地產集團公布第一批地鐵TOD招標站點信息:
高新區共規劃有3個站點,分別為新川科技園站、張家寺站+錦水花鄉站、陸肖站。
2018年1月23日,位於高新區中柏大道東側、中和一線南、北側的405畝土地,被成都高新區陸肖軌道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拿下,用於修建陸肖站TOD項目。
陸肖站,地鐵6號線和11號線的換成點,未來將打造成都首個TOD項目。
2019年3月1日,成都首個TOD項目陸肖站正式開工。
未來,將以陸肖站位核心,形成「軌道+公交+慢行」的一體化交通體系,引導形成新經濟新動能培育中心,區域內最高建築高達210米。
聽不懂是不是?
地鐵6號線(11號線)的陸肖站
它已經不單純是一個地鐵站了
地鐵快線30分鐘到達機場
電梯直通地鐵直達商場
上班途中還可以任性買買買
下班出站就是公園綠景
……
而陸肖站的下一站,就是另一個地鐵TOD項目-新川科技園站。
新川科技園站,位於成都高新區中柏大道與新程大道交匯處,為6號線和25號線換乘站,總用地面積2446.45畝。
圍繞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和「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城市發展模式,打造成都國際化生態產業新城·新川科技創新服務聚集區。
塑造產城融合標杆,構建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打造國際品質的生態產業園。
新川科技園站產城融合的設計理念,與新川科技園的定位,相得益彰,不謀而合。
雖然目前的官方消息說的很「官方」,但是從政府的動作來看,TOD已經上升到城市級的一個規劃了。
就TOD的未來,它不能僅僅被當做一個地鐵商業綜合體來看。
首先,單個TOD,對於周邊有很大一種吸附於聚集作用,不管是產業還是人口;
其次,多個TOD,可以大大縮短城市片區的交通時間,對於城市的外擴步伐,它們就像是一顆顆連接的紐帶。
TOD開發,需要大量完整的的未開發土地。
首批次三個站點,首個開工站點,沒有跟上大源腳步的新川,這次被上天選中了。
換句話說:大源的發展一眼看到頭了,新川的未來很值得憧憬。
有產業有規劃,自然就過渡到買房了嗦,不然我寫個選題幹嘛!
在城市規劃及土地方面,開發商遠比我們靈敏的多。哪個地方開發商扎堆,那個地方一定「有利可圖」。
盤了下新川近三年區域內拿地信息,發現2個特點:
第一,品牌開發商扎堆,萬保龍,德商,北大資源,朗基,融創,碧桂園(收購),中建三局前赴後繼,
除了以上這些,住宅已經交付的品牌房企還有龍湖、華潤、藍光、中德等。
第二,多幅地塊樓面價破萬。不排除未來區域內房價破三萬;
跑了一圈區域內的新盤,打算在城南買房的你看準了:
中建天府公館:
預計下月開盤,首開6#清水房,112-175㎡,南北通透,板式結構,342畝片區內首屈一指的大盤。
看到尖尖這一長串形容詞,感受到我對它的愛了嗎?
德商御璟天驕:
小地塊上開出的一朵花,下批次預計開住宅,僅一棟高層,2體2戶,其餘為7層洋房,150-200㎡戶型,落地窗設計,預計下月開盤。
體量不大,產品純改善,看開出來的價格伺機而動。
北大資源紫鏡府:
上批次住宅已清盤,下批次推疊拼商鋪,暫無更多信息。
項目整體偏改善,大平層,項目周邊正在修地鐵,成熟度低於中建和德商。
碧桂園沁雲裡:
今天下午1#剛剛拿證,93-122平米,價格11020-13106元/㎡,136套房源。
有底商,2梯6戶,層樓間距最大100米。
怎麼說呢?看完有一種「剛需穿著改善的外衣」的感覺。
長冶南陽御龍府:
網紅盤還有最後一棟房子沒有賣,清水or裝修,目前暫無更多信息。
除了以上幾個新盤,區域內的二手房的價格參差不齊:
說說尖尖對新川的看法:
1、規劃先行,穩步前進。與大源不一樣,大源是居住屬性居多,新川走的是產城一體的路子。
這條路需要財力、人力、吸引力,不那麼好走,但是走出來了,就煥然一新。
還是文中那句話:大源一眼看到頭了,新川卻還是一片生機勃勃。
2、城南還是人口聚集地,也是產業聚集地。
金融城高攀不起,大源沒地兒,城南新晉人口最大可能性還是往新川湧動。
再加上規劃引導,你現在看不起的新川,過兩年就是高攀不起的「金融城」。
對比天府新區的廣闊規劃,剛需們眼下最需要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家。
3、成都主城區的價值越來越稀有,放到你身上就是「買主城區的成本越老越高」。
新川好歹也是主城區,靠著「國際城南」,房價1萬5左右不算離譜,你踮踮腳還是能夠得著。
1萬5的價格,你可以買哪裡?
新川,郫縣,雙流,龍泉……答案不言而喻嘛。
剛需不建議去拼區域現有的成熟度,看好規劃和產業就行了。
以時間,換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