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做客山東電視臺齊魯網直播間
齊魯網3月10日訊 (記者:張曉博 編輯:邰靜靜)您看到的就是正在發生的 今天(3月10日)下午,李肇星做客山東電視臺齊魯網北京直播間,與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金志國,共同來探討關於文化這個話題。
主持人: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了幾位重量級的嘉賓,共同來探討一個重量級的話題--"文化的力量有多大"。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這樣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把文化提升到這樣的高度,這在以往的報告裡是不多見的。這句話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
李肇星:文化最重要的是給人們的思維指引一個正確的導向,通過人的思想正確的指導實踐。譬如說,在國際上,我們國家要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政策的重要含義之一。最近我們中央特別提出來要又好又快的發展,也要平等虛心的借鑑外國有用的東西。
主持人:請問徐校長,為什麼在這個時代在今年報告中要把文化的地位抬得這麼高呢?
徐顯明:李部長從事外交的時候,(說過)一定要以本國的經濟政治軍事作為依託。去年的一部片子《大國崛起》給我們的啟發很深刻,除了前面的三個因素之外,還有文化、制度這兩個因素。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最終為人類所嚮往的時候,這個民族就會走向世界。這個國家所採用的制度為大家所信賴的時候,這個國家才對世界有影響力。在這個意義上,文化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實際上文化足以決定我們民族的命運。所以總理判斷很深刻,可以稱為經典。
李肇星:鴉片戰爭前,一八三幾年,單看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中國比英國一點也不差可能還高。中英當時的雙邊貿易中國是順差,但是文化是(雙方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主持人:金代表對這句話有什麼理解?特別是我們現在提出對文化產業的建設?
金志國:我特別注意了這次提出的是"文化的力量",我的理解是文化實際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家庭大多數人共同認同的一種價值觀、理念甚至是民風民俗。現在來看文化是資源,資源有沒有價值關鍵看有沒有力量,所以"文化的力量"這句話我特別感興趣。
徐顯明:給文化下定義很困難,但是文化是可以分類的。真正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穩定的生活方式。它是在這個民族的血液當中不自覺得在流傳著。所以文化從上層領域來分,有精神領域方面的文化,像宗教、信仰、價值觀,下層有制度層面的文化,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種而不是另外一種制度?一定和這個民族的文化有關係。再往下就是現實生活中剛才你講的民俗、我們的習慣等等,還有一部分是附著在物質上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