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種修行,
學習是一種習慣,
學習讓我們凝聚在一起。
2020年9月中旬,我們星閣路小學8位語文老師和8位數學老師有幸去安陽銀杏小學參加了"百師千課"第三屆全國小學觀摩研討會。十幾位名師專家給我們做了最樸實的報告,展示了最真實的課堂教學。
專家們的課堂就像是一場場饕餮盛宴,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各位專家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
語 文 學 科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學偉的《橋》,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文章包含的情感,教會學生細節和場景描寫結合的習作方法來推動情節的發展。而他的《上語用課 做智慧人》報告,認為一篇課文就像數學例題,要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功效,所以是用課文來教,而不是教課文。在語言文字精到的運用中體會、感悟語言文字所賦予的內涵與外延。
隨後銀杏南校教壇新秀李錦苗教師做課《坐井觀天》,並對這節課進行了說課,讓我們感受到她充滿激情和智慧的課堂。
特級教師李竹平和統編教材培訓專家張忠誠,分別作課了三年級和六年級的語文園地,並作報告《統編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建議》和《學生習作核心要素以及教學策略》,讓我們體會到經典文案的教學設計的魅力。
語文特級教師,國培指導教師吉春亞的觀摩課《豆莢裡的五粒豆》和報告《求本務真,關注學生實際獲得》講解了語文關鍵能力提升實施方略。
數 學 學 科
強震球老師
《圓的認識》一課,始終圍繞圓的本質展開,而不是就現象論本質。
強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分析、比較、推理掌握知識,來完成對圓的認識。
一開始,強老師問:「一根繩子,一端一個小球,甩起來,運動軌跡是什麼圖形?
」直接引出圓,再通過圓規畫圓、場地畫圓、釘繩畫圓等,溝通聯繫,豐富學生表象,突出圓的本質。
強老師和孩子們比賽,用線轉一圈來畫圓,自己的是一根不能拉伸的線,孩子的是一根橡皮筋線,讓孩子充分感知繩子的長度不能變,從而掌握圓的半徑不能變。這個環節可謂本節課的一大亮點,讓我不禁感慨設計的巧妙。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師們如饑似渴地聆聽著、記錄著、思考著,仿佛自己平時教學中的困惑瞬時得到了解答
。
大家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地聆聽、記錄著每一個精彩瞬間。沒有完美無缺的課堂,只有我們反思再實踐的課堂。
我們都被睿智的專家教師吸引著、影響著,課餘時間也不忘和專家們合影。
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們都明白有更重的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心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今後將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