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人合一」?這才是「道法自然」的真諦!

2020-12-13 宇宙人生007

自然法則是宇宙基本法則,是天地萬物必須遵循的天條。不以意志為轉移的法則來自顯能量,即物理能,亦稱本能;以某種意志為轉移的法則來自暗能量,即「宇宙意識」。

天條一:運動。因運動而形成生機。包括物理運動與生命運動。

物理運動如原子電子、星體、星系自身的運動與相互運動。表現為自轉與公轉。物質即是運動。無運動不成物質。

生命在於運動。如動植物的自動與互動。包括為生存與繁衍而發生的所有感天地動鬼神的美麗動人的故事。生命無運動即死。

天人合一的運動

天條二:平衡。表現為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因平衡而形成系統。包括物理系統與生物系統。

物理系統的動態平衡表現為原子、分子乃至星球、星系的自轉與公轉;靜態平衡表現為物體及其系統本身的存在狀態,如天地萬物與星體。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即意味著這個系統的解體,意味著重新洗牌,形成新的系統。例如天體的爆炸,火山爆發、地震等大自然的滄桑巨變。

生物系統的動態平衡表現為動植物的遷徙,為維持自身生存而形成的空間運動;其靜態平衡表現為動植物的生成與成長以至消亡的過程。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即意味著該系統的解體,意味著生物滅絕。如恐龍的消失;人類的生態破壞。

指動石的平衡為靜態平衡

天條三:吸引。宇宙萬物如不能相吸,則煙消雲散,化為虛無。萬物因吸引而起。包括原子、分子,乃至星球、星系、星系團,無不因相吸而成。「物以類聚」以萬有引力為定律。

生命體的相吸包括人群,動物群,植物群。「人以群分」以社會法律為準繩。

引力探測

動物做為高級生命體,因吸收暗能量而有意識。特別是人類,更是以善於吸收暗能量而具有高級思想意識而成為天之驕子。人類因食慾而生饑渴,引導覓飲食,以維持自身生命;因性慾而生愛情,引導異性相吸而使生命得到延續。因爭取利益而互相吸引成團,進而形成部落、國家、黨派、團體;這個世界因人類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唯其人類具有強烈的思想意識,才有了違背天條的可能。只有道法自然,不違天條,天地人方能和諧相處,維持平衡,達到天人合一。否則,必遭天譴!

相關焦點

  •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既不是人類中心主義,也不是自然中心主義,它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把人類與大自然看作是一個生命整體,人中有天,天中有人。那麼,天是什麼?所謂天,在中國思想史上,它的含義有一個演化過程。人類文明早期,人們認識水平有限,對大自然懷有畏懼之心,認為天就是上帝,就是天命。到了周朝,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總綱 《道德經》第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章說有混沌之物,在天地有之前就有了,廣闊獨立自行,天地應該是由他生成的,老子也不是很清楚是什麼,就勉強取個名字:大道。大就是時間上久遠、空間上廣闊、運動上循環不息永無終止的意思。
  • 三清山道教文化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
    作為世界排名第三的遺產大國,中國進入對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大發現時代。三清山的地理大發現,就如19世紀以前,歐洲人根本不知道喜馬拉雅山,到這座世界最高的大山,最終令來自世界的朝聖者熱淚盈眶一樣。激蕩人心的申遺過程最終給三清山帶來了空前大發展的機遇,此時,三清山道教文化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展現的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綠色生活方式。
  • 生態文明: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吸收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的生態思想,針對當代現實問題,創造性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和方略,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指明了科學方向。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傳統武術內功練習感悟一
    道家功法講究天人合一,與天地融為一體,道家也更注重內外兼修!我練習半年就脫胎換骨,無意中破解了身體某組密碼,不但得到國防身體,精力充沛,睡眠完全改變,酒量提升2倍以上!男人最看重的功能方面至少提升了幾十倍!
  • 建設美麗中國 實現永續發展 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堅持人與...
    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吸收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的生態思想,針對當代現實問題,創造性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和方略,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指明了科學方向。
  • 中華茶文化中,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茶理
    道家崇尚清淨無為,追求「道法自然」,而茶性平和,自然純樸,兩者有著天然的契合。道家認為茶匯集了天地之靈氣,長期飲之,可以使人輕身換骨,除去汙濁之氣,因而把飲茶作為日常清修的輔助手段。道家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及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重要的是,還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
  • 什麼才是天人合一?生活中我們怎樣做到?
    天人合一在儒道修身中,效法天道是重中之重。但什麼是天人合一?如果我們如同古代的儒道高人一般效法天地能給自己帶來什麼轉變呢?天人合一,為哲學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復命。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才能做到永續發展
    道法自然。他老人家不會騙我們,他說的話很多都應驗了。 最好的醫生是自身!鍛鍊起來,練習無為功法、八段錦、六字呼吸法、太極拳、五禽戲等,任選其一,配合呼吸,做到無私無欲、專氣致柔,多讀讀《道德經》,皈依道法自然、尊道貴德的道德信仰,建立修德以真、證道合道的人生意義,與天地萬物同德,鬼神不驚,就怕人類自己執迷不悟,戕害自然卻不自知,讓我們反省自身、反思制度,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永續發展之道。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修其心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的本意是老子在強調「尊重規律」的思想觀點。道家思想對於「規律」最有見地的解釋就是:規律是道,是在天地尚是一片渾沌之際就已經客觀存在了。因此,道學認為,人類應該尊重規則,順應自然,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也就是道學中提倡的「無為」思想。
  • 早期齊白石藝術倫理思想的內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和諧
    「自然」是齊白石繪畫的源泉,他的花、草、蟲、魚,雖然都在似與不似之間,但都是來源於他真實的生活。這種自然之美蘊含著豐富的自然倫理理思想,體現了「道」確立的自然本體論,「山水以形媚道」。正是這種人與自然沒有完全分割的觀念影響下,他才對自然懷著一種親和的態度.一種投入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懷。
  • 《人生果實》: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順應自然。正是中國哲學體系中老子的「無為而治」,「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體現,講究萬物順其自然,不刻意強求。無為,不是真的無為,而是順其自然規律的有為,所謂「無為而治,道法自然」,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 中國茶道理論思想和精神內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的理論思想,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茶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茶人習慣於把有託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託 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託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麼含義?
    古人所謂「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人為效法自然,順應自然,人之所為合乎自然規律就叫「天人合一」,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道的終極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體體現,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簡稱為「天」。
  • 來青羊,感受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成都和諧包容的文化氣度首先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國古代賢哲們提出的一種宇宙觀和哲學思想,它至少應包含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應尊重自然、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等基本思想。「天人合一」觀還認為人類應該平等地對待自然界的一切,與之處於一種完美和諧的狀態。因而,「天人合一」思想體現的是一種大智慧,一種永恆的自然法則。
  • 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指的深意是什麼,真的可以天人合一嗎?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很高的地位。它主要在兩大學說中經常被提起。一是道家學說。老子《道德經》中雖然沒有明確提煉出「天人合一」這個詞,但其篇幅中對這一思想內涵有非常經典的闡述。比如人與天之間的關係老子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界定:人在天之下,要遵循天地法則最後統合於自然法則。除了人與天這種結構關係外,老子還在《道德經》其它章節論述了天與人之間另一個內涵。老子講述修士可以通過修煉在天人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二者互通。老子說:「穀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用之不勤,綿綿若存。」
  • 習近平:天人合一
    雖然具體到各個學派理論、各個歷史階段裡都各有不同釋義,但大而化之、概括來說:  天人合一,就是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之間的協調統一關係。  我們今天看待這個「天」,可以把它理解為世界萬物、自然規律。  這與前面說過的「道法自然」正是一脈相承:  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  天之道,是萬物運行的規則,人之道,是人類社會的規律;  人道對應了天道,就符合了發展大道。
  • 「天人合一」思想探源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問題,「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這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這一思想對於反思現代工業文明和科技文明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重新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仍具有借鑑價值。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傳統,歷經了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
  • 天人合一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什麼才是天人合一呢?
    要想明白什麼是「天人合一」,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天。《說文解字》說「天」為:「天,至高無上也」。人類最原始崇拜對象,幾乎都是自然界的實際存在物,如風、如雨,如山、如樹,「天」也不例外。但《說文解字》的「至高無上」卻非常虛幻。
  • 跟習大大學引經據典:天人合一
    雖然具體到各個學派理論、各個歷史階段裡都各有不同釋義,但大而化之、概括來說:天人合一,就是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之間的協調統一關係。我們今天看待這個「天」,可以把它理解為世界萬物、自然規律。這與前面說過的「道法自然」正是一脈相承: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天之道,是萬物運行的規則,人之道,是人類社會的規律;人道對應了天道,就符合了發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