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之所以朝鮮國內一片哀嚎,最主要是因為朝鮮被日本殖民化30多年後,不少朝鮮人已經被日本奴化了,在很多朝鮮人看來,日本在戰敗就是自己的失敗。
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化史
朝鮮這個國名有「朝日鮮明」之意,當年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李成桂為了得到大明皇帝的支持,特意來到大明拜見大明皇帝,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意,賜李成桂新開闢的王朝為朝鮮王朝。
雖然,在歷史上朝鮮一直都是作為中國的附屬國而存在,朝鮮王朝的歷代君主只能稱王,不能稱帝,但是到了晚清,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與列強的屢次較量中均有失敗而告終,看到清政府勢弱,朝鮮王朝也逐漸動起了稱帝的野心,想擺脫清政府附屬國的命運。
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爆發了海戰,這場戰爭最終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戰敗後的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籤訂了辱國條約,在條約中除了規定了清政府對日本的巨額賠償,同時還規定了自籤訂之日起,清政府不再是朝鮮的宗主國,這也相當於承認了朝鮮的獨立地位。
兩年之後,朝鮮王朝現任國王李熙正式稱帝,建立了大韓帝國。大韓帝國建立後,雖然朝鮮一直試圖想從日俄兩國獲得中立國的地位,以圖走上一條獨立發展的強國之路,但一直對朝鮮虎視眈眈的日本並沒有讓朝鮮如願。
1904,日俄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日本無視朝鮮對外的中立宣言,派遣軍隊開進朝鮮,逐步控住朝鮮全境,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朝鮮的政局基本上都處於日本的控制之下。
1910年,已經處於日本完全控制下的朝鮮被迫和日本籤訂了《日韓合併條約》,這份條約規定,日本和朝鮮合併,日本天皇具有對朝鮮的最高統治權,朝鮮正式進入了被日本殖民的時代。
日本對朝鮮的奴化
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之後,日本開始在朝鮮實行一系列的奴化政策。
日本不僅要求朝鮮以日語為國語,讓朝鮮各地的中小學用日語教學,同時還要求朝鮮民眾學習日本文化,取日本名字,同時還試圖以「日韓同宗」的理論來同化朝鮮人。
從另外一方面來講,日本確實也給了朝鮮不少「甜頭」,在日本統治時期,朝鮮半島的人口和經濟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朝鮮民眾的文盲率也得到了不小的下降。
在文化奴化和「糖衣炮果」的加持下,朝鮮很多民眾,特別是在朝鮮日據時期出生的朝鮮人,都對日本感恩戴澤,認為自己是「大日本帝國」的一分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這部分朝鮮人也成了日本的幫兇,在日本對外侵略戰爭中也出了不少力,據統計,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超過5萬名朝鮮籍日本兵被派往中國,從事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韓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統樸正熙也是其中的一員。
正是因為在長年的殖民統治下,不少朝鮮人認同了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因此,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很多朝鮮人才會和日本本土的國民一樣,哀嚎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