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交通擁堵費 能迅速解決交通堵塞之頑症嗎?

2020-12-15 科技生活快報

經濟發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小轎車進入尋常百姓家中,隨之而來的卻是日益加劇的交通擁堵;於是,如何破解交通擁堵之困,便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該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

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有人驚呼:這是不是意味著擁堵費要來了?

交通擁堵,延長了汽車等運行時間,增加了上下班等出行時間,削弱了其快捷優勢,影響著駕駛者心情;為此,理應想方設法,採取果敢之策略,進行有效的整治之,讓出行更加順暢。

收交通擁堵費,本不是新鮮話題,不僅在交通擁堵初現之際,而且國外一些城市早已實行之。固然運用價格槓桿,調節汽車的流量,立竿見影,能迅速解決局部之交通堵塞之頑症。

然此策卻增加了汽車的運行成本,加劇了駕駛者的經濟負擔,既不利於汽車工業的穩健發展,更削弱了群眾的獲得與幸福感,改變的也不過是局部之交通順暢,難逃「病急亂投醫」之嫌,並非萬全之策。

道路、橋梁等乃現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產品,城市管理者理應與時俱進、面向未來,眼光長遠,儘可能考慮到發展所需,解放思想,勇於打破傳統思維限制,合理規劃,將道路建設得更適應未來。

交通擁堵,從表面看來,是汽車流量過大,超越了現有公路的承載能力,從而顯得擁堵;然冷靜思之,則是城市管理者,在對道路的規劃上出了問題,是其長期以來「頭痛醫頭、腳痛病腳」結出的惡果。

誠然,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要把發展中將面臨的問題,都考慮進去,顯然有些苛求;然不可否認,之所以會出現今日之交通擁堵現象,其根子還在於「城市交通規劃」出了問題。

收「交通擁堵費」,雖直接面向眾多的汽車駕駛者,但毫無疑問,最後的買單者將於眾多的普通群眾;按要求購買汽車,交足相關費用,出現交通擁堵,錯不在廣大汽車駕駛者。

誰生病,誰吃藥。道路建設的步伐始終跟不上汽車工業的發展速度,雖說交通擁堵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是發展過程中難以迴避的問題,但歸根到底,與城市交通規劃滯後有著密切的關聯。

錯不在眾汽車駕駛者,卻要其從經濟上直接承擔損失,無疑是「無病吃藥」;雖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刻不容緩,但也需亮治本之策,高瞻遠矚,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多措並舉,持久用力。

一是,要更新觀念,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加大投入,發展地下與地上公共運輸,並運用價格槓桿,通過政府補貼之方式,穩定吸引更多的出行者選擇「公交」、不開私家車,從源頭上減少車輛。

二是、痛下決心,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立體交通。要更加科學的規劃,將人口密集的單位,有效遷離;要強化投入,構建立體交通,為車輛提供更多的選擇,打通現有交通的堵點。

收「交通擁堵費」,雖一舉多得,卻打錯了板子,傷及到了群眾的利益,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之問題;雖「交通擁堵」問題,迫在眉切,已到非解決不可之地步了,但「病急」也不該「亂投醫」,還需慎之又慎,切不可操之過急。(尚凡 )

相關焦點

  • 北京收交通擁堵費擬入法 正研究收費標準施劃路段
    昨晚,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在政務諮詢會上表示,北京將針對降低小客車使用強度立法,內容可能涉及多方面,比如停車、限行以及收交通擁堵費等手段。目前,北京市人大態度積極,目前正加快推動相關立法工作。另外,針對收交通擁堵費的政策,目前交通部門正在進行收費標準、技術手段、施劃範圍等多方面的研究。
  • 倫敦怎麼徵收交通擁堵費
    從倫敦的經歷不難看出,收取擁堵費並非隨意的決策,此「前」必須經過充分調研與合法程序;此「後」必須大力發展公共運輸,「限疏結合」,綜合治堵。擁堵費實施的第一個月,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就「撞到了槍口上」。按規定,針對首相專車本有特殊政策,但布萊爾沒有及時向倫敦交通局註冊所乘車輛牌照號碼,因此不得不照章繳納高達80英鎊的罰款。2009年,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也因匆忙參加某活動時忘記交費,而得到一張罰單。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更方便繳納擁堵費,與之相關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逐漸完備。
  • 北京徵收交通擁堵費擬入法 正研究收費標準
    昨晚,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在政務諮詢會上表示,北京將針對降低小客車使用強度立法,內容可能涉及多方面,比如停車、限行以及收交通擁堵費等手段。目前,北京市人大態度積極,目前正加快推動相關立法工作。另外,針對收交通擁堵費的政策,目前交通部門正在進行收費標準、技術手段、施劃範圍等多方面的研究。
  • 這個國家收交通擁堵費,金額高達50萬元,你還想開車嗎?
    新加坡這個國家雖然面積還沒有杭州大,但是在新加坡,無論是交通還是人文素養都非常的好,新加坡也是一個非常注重文明的國家,被人們稱為是嚇出來的文明。就是因為如果你有不文明的舉動,懲罰力度會比較大!今天小編就著重給大家聊一聊關於新加坡收擁堵費這件事,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在中國尤其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發生交通堵塞的現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 談談交通擁堵費的全球實踐
    在幾大政策實施城市放開購買,雖增量不足,但也能給車市寒冬帶來些許慰藉。佛山、廣州等城市已開始對購車進行補貼來救市。但呼聲之下,限購城市並未回應,政策的出臺和鬆綁非朝夕之事。同樣,限購限行政策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作用幾何,仍值得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這方面,國外的做法或許能給予一些啟發。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 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在2017年北京市兩會期間表示,擁堵費政策的實施還沒有時間表,政策涉及面大,政府將會慎重研究。是叫擁堵費,還是叫減排費,還是兩個都包含,都不確定。此外,還要就具體收費方式、技術路徑、收費區域等方面進行充分研究。對誰收,怎麼收?關於擁堵費的收費方式和技術手段,不同專家有不同看法。
  • 擁堵費: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擁堵費: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畢舸北京市要收取擁堵費?12月7日,一則新聞衝上熱搜。據悉,北京市交通委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了意見。在來信來電中,有不少人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北京市未來是否要收取擁堵費?擁堵費能否成為解決「首堵」的一劑良藥?這成為輿論和公眾關注熱點。
  • 外國的城市怎樣收交通擁堵費?倫敦:每天11英鎊
    那麼在新加坡、倫敦等徵收類似擁堵費的城市,交通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呢?新加坡:ERP系統按次收費新加坡是全世界第一個徵收交通擁堵費的國家。1998年,新加坡開始實行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RP),按照道路實時擁堵程度對車輛進行收費。但早在ERP之前,新加坡已經通過發放許可證的方式來限制車輛每周進入市中心的時間。
  • 外國城市怎樣收交通擁堵費?倫敦:每天11英鎊
    那麼在新加坡、倫敦等徵收類似擁堵費的城市,交通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呢?  新加坡:ERP系統按次收費  新加坡是全世界第一個徵收交通擁堵費的國家。1998年,新加坡開始實行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RP),按照道路實時擁堵程度對車輛進行收費。但早在ERP之前,新加坡已經通過發放許可證的方式來限制車輛每周進入市中心的時間。
  • 「點石成金」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每日金語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趕過雖健步如飛卻誤入歧途的人。——培根今日熱點「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等政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論證。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徵收交通擁堵費並不一定是治理交通擁堵的靈丹妙藥。新加坡使用此法,效果不錯。倫敦也使用此法,交通狀況並無改善,甚至出現了越收越堵的現象。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一般是以減少單位面積道路內的汽車數量為原則。改進城市布局,實現城市功能去中心化,是減少前往城市中心地區汽車密度的可選措施。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在2017年北京市兩會期間表示,擁堵費政策的實施還沒有時間表,政策涉及面大,政府將會慎重研究。是叫擁堵費,還是叫減排費,還是兩個都包含,都不確定。此外,還要就具體收費方式、技術路徑、收費區域等方面進行充分研究。對誰收,怎麼收?關於擁堵費的收費方式和技術手段,不同專家有不同看法。
  • 擁堵費是什麼鬼?北京開始了,濟南還多遠?
    簡單說,交通擁堵費是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其實質,使用經濟手段進行交通管理的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徵收擁堵費對於交通擁堵問題能起到多大作用?  舉例:大家都懂的……  似乎陷入困境,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老徐時評  關於#北京交通擁堵費#,我的觀點是:第一,不贊成收!能不收儘量不收;第二,徵收擁堵費後,勢必導致更多的人去乘坐地鐵公交。現在高峰期已經人滿為患的公共運輸能否滿足需要?第三,交了擁堵費以後,如果仍然堵車,收取的費用退還嗎?
  • 倫敦擁堵費政策失靈啟示錄
    車速不及當年馬車快 倫敦徵擁堵費屬無奈之舉 經濟學家茅于軾在2003年表示:「北京堵車問題可以通過收費解決,應該收到不堵車為止。供不應求就可以漲價,漲到不堵車為止。」該言論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十年後,北京徵收擁堵費已經鐵板釘釘。
  • 北京市交通委:徵收擁堵費,不能議而不決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表示,在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過程中,有不少群眾建議出臺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對此,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或許是因為有「擁堵費」這樣的敏感詞,消息一經發布,蹭地衝上熱搜引發熱議。事實上,這不是北京首次討論擁堵費問題。
  • 被指加劇交通擁堵 優步撒錢遊說紐約徵擁堵費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美國網約車平臺優步公司是紐約市徵收交通擁堵費的最大背後推手之一。  報導說,2015年以來,優步花費200萬美元,用於遊說紐約市徵收交通擁堵費。  紐約市定於2021年開始徵收擁堵費。電子收費裝置將安裝在第60街以南的曼哈頓中城區周邊。這項計劃上周末獲紐約州預算案採納。
  • 談了十幾年的「擁堵費」,究竟有沒有實施可能?
    以北京為例,有關「擁堵費」的討論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北京出臺了28項緩解交通擁堵的措施,其中就提到了要擇機徵收交通擁堵費,從那之後,「擁堵費」就成了座上賓,幾乎年年都會談到。 2020年也不例外。
  • 談談交通擁堵費的全球實踐|地鐵|無軌電車|新加坡_社會|斯德哥爾摩市
    在幾大政策實施城市放開購買,雖增量不足,但也能給車市寒冬帶來些許慰藉。佛山、廣州等城市已開始對購車進行補貼來救市。但呼聲之下,限購城市並未回應,政策的出臺和鬆綁非朝夕之事。同樣,限購限行政策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作用幾何,仍值得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這方面,國外的做法或許能給予一些啟發。
  • 日本商家打折吸引遊客,當地人還收「擁堵費」,去玩一定要注意
    然而,當地人要求收取「擁堵費」。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幾年裡,國內人口的數量一直在上升。人們喜歡去中國的大城市。因此,雖然中國的領土非常廣闊,但一些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堵塞非常嚴重,無論交通還是街道。擁擠也將發生在中國,這個大陸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國家。更不用說我們的鄰國日本了。
  • 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交通委回應——
    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交通委回應——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羊毛出在牛身上 倫敦交通擁堵費上漲30%
    一場疫情,讓倫敦人不敢再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都紛紛啟動了很多時候在周末才使用的私家車,直接 導致倫敦城市道路上的車流量增加,因為,為了緩解原本就擁堵的交通狀況,倫敦市政府宣告,倫敦的 交通擁堵費將在暫停兩個月後,於5月18日重新生效,每日收費將從6月22日的11.50英鎊提高到15英鎊, 費用直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