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19公裡!武漢開建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好消息!

廣大武漢市民期盼已久的

兩湖隧道工程將於

今年6月底開工!

這條隧道下穿東湖、南湖,

既順接過江交通,

又分擔二環線交通壓力,

武昌中心城區迎來

又一條南北向骨幹快速通道。

兩湖隧道工程平面圖

全長19公裡雙層隧道

採用「隧道-地面-隧道」建設方式

記者從建設方武漢城投集團公司獲悉,兩湖隧道工程北接秦園路和東湖路,南連三環線,全長約19公裡,為小汽車專用道路,設計車速50公裡/小時。採用「隧-路-隧」總體建設方式,以地下隧道為主。為提高隧道運營安全性,在卓刀泉北路設置地面段,以此為界,分為東湖段和南湖段。為減少拆遷、節約用地,隧道內設計為上、下兩層,分別行駛不同方向車輛。

東湖段盾構隧道橫斷面圖

東湖段盾構隧道斜剖面圖

東湖段全長約11公裡,設置雙主線,呈「Y」狀,即分別從秦園路接線、東湖路接線兩條主線引出,然後逐漸併線,長度分別約為5.9公裡和4.1公裡,均為雙向4車道,併線後為雙向8車道,採用盾構施工。據悉,之所以呈「Y」形,一開始有分叉,就是考慮到長距離、中短距離多個方向的車流出行,漢口方向的長距離車流可通過公鐵隧道過江後,接兩湖隧道秦園路接線到達光谷、南湖方向,水果湖區域的車流則可就近通過東湖路接線快速前往光谷、南湖方向。

卓刀泉北路地面段長1公裡,南湖段主線與此相接。南湖段主線全長8公裡,雙向6車道,採用盾構施工。通過預測遠期交通量,從漢口、武昌區域前往南湖方向的車流不會那麼大,且過東湖出地面後將提前分流一部分到其他方向,因此東湖段採取8車道,南湖段適當減至6車道。

南湖段盾構隧斜剖面圖

值得一提的是,南湖段盾構直徑為15.5米,超大直徑國內居首,是國內最長、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湖隧道整體建設條件複雜,「不亞於過江地鐵的建設難度。」地下分布巖溶、硬巖、軟硬不均的複合地層,在同等級別的盾構實施條件中,極其少見,項目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前列。

長江以南增加一條南北向中軸線

破解東湖、南湖片區路網瓶頸

為何要建兩湖隧道?

武漢城投集團總工辦負責人介紹,兩湖隧道位於武昌中心城區南北向中軸線位置。目前,武昌片區受東湖、南湖、鐵路走廊及一大批高校、大型企事業單位分隔,形成多個「封閉型」片區,南北向溝通不暢,區域出行受阻。高峰期擁堵嚴重,尤其是水果湖隧道、珞獅北路擁堵成為常態。通過路網結構分析,目前武昌地區南北向僅友誼大道-中山路、二環線等兩條貫通性幹路,需要構建新通道均衡車流。為應對持續增長的交通壓力,必須從地下工程入手,建設一條既能順接過江交通、又能分擔二環線交通壓力的南北向交通幹線迫在眉睫。兩湖隧道工程應運而出。

兩湖隧道工程示意圖

兩湖隧道沿線共設8個出入口。隧道建成後,將形成一條平行於珞獅路的南北向大通道,可改善二環線(水果湖隧道、珞獅北路段)的交通瓶頸和擁堵狀況,完善武昌地區骨幹路網,解決南湖、水果湖地區居民出行難,適應區域交通長遠發展。對於東湖風景區,可有效分流景區周邊道路如東湖南路、卓刀泉南路的交通壓力,形成交通保護走廊,提升景區周邊的慢行交通品質,方便更好地保護和管理景區。

對湖泊「佔一還一」,為保護水體環境

13公裡均為地下盾構隧道

全長19公裡的兩湖隧道,其中盾構總長度達13.3公裡,為全國第一。為保護湖泊水體及景區環境,大多採用地下盾構隧道方式。

武漢城投集團總工辦負責人介紹,兩湖隧道建設前,經過了一年多的專家論證,「工程要下穿東湖、南湖,經過5A級風景區,考慮到保護生態和景觀,前後組織了三次專家論證會,還邀請多位院士、勘察設計大師對工程技術方案進行把關。涉及建設用地選址、水環境影響評價、佔湖論證等相關程序均依法依規獲得主管單位審批同意。」

19公裡如果全部採取隧道方式,駕駛者容易疲勞,一旦發生事故也不容易疏散,從安全性、舒適性考慮,東湖段和南湖段通過地面段連接。

地面段涉及佔用部分湖面,根據武漢市湖泊保護「佔一還一」的佔補平衡原則,還湖工程也將同步實施,確保工程建設完成後,東湖總體容量不變、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湖底隧道絕大部分採取盾構法,埋深在湖底20米左右,未穿越核心湖面。施工時將採取一系列環保、水保措施,嚴格控制生活垃圾、棄渣處理,以及施工汙水處理排放,同時採取環保管理、環境監理和監測等措施,有效減少施工對東湖水體的影響。

採用隧道方式,對周邊影響最小,對湖泊保護最好。兩湖隧道建成後,可將卓刀泉北路和南路的地面交通引到地下,對地面的環境進行提檔升級。此外,可將現狀的東湖南路地面空間釋放,車流引入地下,讓東湖綠道真正成環,造福市民。

相關焦點

  • 11公裡長太湖隧道開建 可穿過湖底去無錫
    近日,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無錫段正式開建,工程包含一條貫穿太湖底下的湖底隧道,建成後將大大緩解目前滬寧高速的擁堵情況。到了雙休日的中午時分,在滬寧高速蘇州出入口,近10個收費出口全開,車子還時不時需要短暫排隊。
  • 我國「最長的城市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目前在我國主要是幾條湖的隧道,隧道分別是武漢東湖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杭州的西湖,蘇州獨島墅湖隧道,揚州瘦西湖隧道、南京九華山隧道,南昌青山湖隧道,長沙年嘉湖的隧道,今天說的是我國「最長的城市湖底隧道」,全長約10.6公裡,投資81億元。
  • 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
    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10-30 07:22:2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膠州灣第二隧道主線隧道長膠州灣第二隧道效果圖。膠州灣第二隧道效果圖。海底追夢,暢達未來。10月29日,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
  • 交通丨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
    交通丨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 2020-10-3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蘇州獨墅湖隧道通車 全長7.37公裡國內最長[組圖]
    這是蘇州首條湖底隧道,也是目前國內城市中最長的一條湖底隧道。工程中的一系列創舉,還創造了不少「全國之最」。它對於緩解蘇州城市交通的壓力,有著深遠的意義。昨天(9日),本報記者先「走」為快,體驗這條現代化湖底隧道帶來的便捷感受。
  • 城建|武漢兩湖隧道,今日開建!
    兩湖隧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雙層超大直徑隧道。工程北起秦園路和東湖路,下穿東湖、南湖,南接三環線,全長19公裡。分東湖段、卓刀泉北路地面段及南湖段,隧道內分上、下兩層,沿線共設8個出入口。盾構施工總長度13.3公裡,隧道最大外徑15.5米。工程建設周期48個月。
  • 下穿東湖南湖、上下雙層跑車,武漢兩湖隧道月底開工
    全長19公裡雙層隧道,為小汽車專用道路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建設方武漢城投集團公司獲悉,兩湖隧道工程北接秦園路和東湖路,南連三環線,全長約19公裡,為小汽車專用道路,設計車速50公裡/小時。採用「隧—路—隧」總體建設方式,以地下隧道為主。為提高隧道運營安全性,在卓刀泉北路設置地面段,以此為界,分為東湖段和南湖段。
  • 世界最大規模的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
    2020年10月29日,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記者現場獲悉,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海底隧道,建設規模居世界海底隧道項目之最,是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該項目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向東沿劉公島路下方敷設,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
  • 兩湖隧道來了,下穿東湖南湖!光谷人去武漢火車站、漢口更方便了
    在武昌城區形成南北向快速通道上下雙層隧道,小汽車專用,全長19公裡兩湖隧道工程示意圖。據建設方武漢城投集團公司介紹——兩湖隧道工程北接秦園路和東湖路,南連三環線,全長約19公裡,為小汽車專用道路,設計車速50公裡/小時。採用「隧—路—隧」總體建設方式,以地下隧道為主。
  • 青島開建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
    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現場。 胡耀傑 攝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現場。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10月29日電 (記者 胡耀傑)青島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29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據介紹,該隧道建設規模居世界海底隧道項目之最,是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主線隧道長度達15.89公裡,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建設。
  • 武漢地鐵19號線6座車站全面開建
    地鐵19號線6座車站全面開建  大站快車線路 內含華中首個無柱地鐵站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呂銳 通訊員 袁永華  記者日前從武漢地鐵集團了解到,自3月下旬復工以來,地鐵19號線按照原定計劃工期要求,順利推進現有6個車站施工進度,花山新城站克服疫情影響
  • 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是「最大贏家」!
    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是「最大贏家」!各大城市給出了全身解數,先修理立體交叉橋,然後開始修理地鐵和地下隧道。 特別是現在很多城市受土地面積限制,用土地黃金的地方擴建道路真的很難,所以設計師們可以下功夫把目光投向地下,節約陸地面積,促進城市發展,絕對是一石二鳥。 最近有消息稱,中國最長的湖底隧道明年誕生,全長11公裡,花費150億美元以上。
  • 國內最長海底隧道將開建,超越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中國的隧道建設能力世界領先,建了一大批穿山越嶺的長大隧道,在水下隧道方面也是喜訊不斷。全長6.7公裡的港珠澳海底隧道、世界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裡高鐵獅子洋水下隧道、世界最深的水下70米南京揚子江隧道等等,都令國人驕傲、世界矚目。近日,中國工程領域又傳來一個好消息,國內設計最長的海底隧道即將開建。
  • 中國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是最大贏家,預計2021年通車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的數量也在增加,與此同時問題是交通越來越擁擠,尖峰時間經常堵得一塌糊塗,而且國內各大城市沒人比誰強太多,都說一直在努力改善,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是最大贏家,預計2021年通車。
  • 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在青島開建 總工期6年
    29日,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膠州灣第二隧道建成後,將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工程領域施工難度最高的超級工程,是我國新時代交通強國戰略的標杆工程和工程建設領域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膠州灣第二隧道位於膠州灣跨海大橋和青島膠州灣隧道之間,是連接青島市東岸中心城區和西海岸新區的跨海通道。
  • 青島開建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將創造多項世界紀錄
    國信集團始終堅守「成就城市夢想」的初心使命,以「提高城市運營效率、提升城市運營品質、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為目標追求,以「市場化產融結合型城市專業投資運營商」為發展定位,用8年的深耕讓膠州灣第二隧道建設工作站上新的起點。
  • 15.89公裡!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繼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之後,青島又開始建造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了
    青島是山東省經濟最強的城市,其東北西三面環山,南臨黃海,海岸線十分曲折,有著不少海灣,其中膠州灣比較知名,在這裡曾經誕生過我國和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其線路全長達42.23公裡,在港珠澳大橋(線路全長55公裡)建成之前,為我國和世界第一,比杭州灣大橋(36公裡)還長數公裡,目前在我國和全世界也是排到第2位。
  • 主線隧道15.89公裡!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據了解,膠州灣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設史上,將是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領域施工複雜程度最高的超級工程,將突破超特長隧道通風防災,大斷面隧道穿越大規模斷裂,超大直徑盾構與鑽爆法隧道海中對接,超大直徑盾構承受超高水壓等世界級難題,將引領世界超長跨海通道建設發展的未來,也必將成為我國新時代交通強國戰略的標杆工程和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裡程碑。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7日開建 全長360公裡打造「一小時通勤圈」
    據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消息,武漢城市圈大通道7日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新動脈將連接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成為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武漢已規劃建設「環+放射」的路網結構體系,總長約2135公裡,線網密度0.24公裡/平方公裡,相比原總規模增加規模約1010公裡高快速路;主城區範圍布局「三環+五射+快捷環」快速路,長約325公裡,路網密度0.59公裡/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成高快速路962公裡,約佔總規模45%,未建成高快速路1173公裡,約佔總規模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