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藏在弄堂裡的小館,位置難找卻天天排長隊,都來吃奶奶做的菜

2020-12-18 每日各地美食大放送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些看起來不起眼,卻又有很高的人氣的家常菜館,這讓很多高級酒店的大廚師特別的不服氣,自己多年的功底,難道不如這些無師自通的廚師?

事實是人們更喜歡的是自己從小吃慣了的味道,這些味道在高級酒店裡是吃不到的,那些菜品過於精緻,沒有了煙火氣反而不那麼受歡迎,而這些藏在巷子裡的家常菜館,卻讓人能吃到兒時奶奶做的菜。

在杭州城頭巷裡有一家很破舊的菜館,這家菜館位置偏僻,很難找,在這裡開了22年了,它就是素勤飲食店。

這家菜館開在這裡,原本就是給周圍的鄰居們提供便利的,不想燒飯的時候,就來他家炒個菜吃,沒想到這家店因為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掌勺,吃過後感覺得是自己家奶奶做菜的味道,食客們的口口相傳,如今這家的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老闆是一位79歲的老奶奶,看她忙裡忙外的樣子,完全想像不出她已經近80歲的高齡。

奶奶現在年齡大了,不親自掌勺,如今的廚師是她的徒弟,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味道一點都沒有走樣。

這家店的牆皮斑駁脫落。屋裡燈光昏暗,有濃濃的油煙味兒,廚房跟用餐區是混在一起的,很多人坐在桌子上等餐,就能看見廚房裡的人如何給自己炒菜。由於地方小,只能放下幾張桌子,很多人擠在一起拼桌。飯點的時候有時候還排一兩個小時的隊,因為還有很多的客人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都是來吃奶奶做的菜。

這家店連個招牌也沒有,就是用一個小黑板寫了一個名字掛在門口,店裡的菜單是一張紙列印出來,塑封一下。奶奶時不時地跑進跑出一方面招呼客人,一方面又關照店裡正在忙的大廚。

店裡的菜非常家常,招牌是白斬雞,雞肉新鮮嫩滑,蘸著店裡的特製蘸水,很入味兒,吃起來感覺特別美味,另外還有醬爆鱔絲,火候剛剛好,口感鮮香,沒有任何異味兒,另外還有油爆蝦,幹煎豆腐,就連韭菜炒雞蛋味道也非常不錯。

每一座城市裡都有這類的家常菜館,哪一家是你最喜歡的呢?

相關焦點

  • 杭州市資訊|杭州藏在弄堂裡的小館,位置難找卻天天排長隊,都來吃奶...
    杭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杭州藏在弄堂裡的小館,位置難找卻天天排長隊,都來吃奶奶做的菜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些看起來不起眼,卻又有很高的人氣的家常菜館事實是人們更喜歡的是自己從小吃慣了的味道,這些味道在高級酒店裡是吃不到的,那些菜品過於精緻,沒有了煙火氣反而不那麼受歡迎,而這些藏在巷子裡的家常菜館,卻讓人能吃到兒時奶奶做的菜。在杭州城頭巷裡有一家很破舊的菜館,這家菜館位置偏僻,很難找,在這裡開了22年了,它就是素勤飲食店。奶奶現在年齡大了,不親自掌勺,如今的廚師是她的徒弟,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味道一點都沒有走樣。這家店的牆皮斑駁脫落。
  • 火爆成都20年的甜不辣,老闆「霸道」從不給加菜,卻天天排長隊
    火爆成都20年的甜不辣,老闆「霸道」從不給加菜,卻天天排長隊成都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美食之都」,走在每一條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美食店或者小吃攤,而且成都也很流行「蒼蠅館」,顧名思義就是餐館看起來簡陋,但美食卻深受人們的喜歡。
  • 難找!非常難找!藏在烏魯木齊深巷子裡的「蒼蠅」小飯館攻略……
    烏魯木齊家藏在巷子裡的7家小館子,不高檔、地方偏、門面小、不好找不是資深吃貨根本找不到
  • 小弄堂也有大美味,藏在上海弄堂裡的那些美味小吃大起底
    今天,小編在這為你送上上海弄堂美食地圖和你一起去尋找那些即將消逝的記憶中的上海美食!簡陋的店面布置,狹窄的過道,零散的幾張桌子,處處透露出來一股老上海弄堂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始終堅持24小時營業,無論何時你來都能吃到心儀的美食。黃魚面,炸豬排,簡直是回味無窮。
  • 青島這家破爛小館,只有5個菜,一個人去老闆不讓吃,天天排長隊
    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這些小館子沒有豪華的裝修,位置也比較偏僻,做的都是家常菜品,卻贏得食客的心。青島有一家小館只有6張桌子,是老兩口在經營,他家沒有菜單只有5個菜。雖然只有5個菜,但是每道菜都是「硬菜」,菜量也很大,如果一個人去這家餐館就餐的話,老闆是不接待的,開門做生意竟然會不讓客人吃?老闆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根本吃不完,怕浪費,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卻天天排長隊,這家很有個性的小館就是青島的鴻恩飯店。
  • 北京這10家神級蒼蠅館,又小又破又難找!
    位置偏,門臉不起眼,但物美價廉、菜量還不少,最重要的是吃一次就讓人忘不了。今兒,就請您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探訪藏在北京犄角旮旯裡的那些蒼蠅小館!在這10家裡,絕對有一個符合您的口味~最早他家開在十八裡店公交站旁邊的一個小破屋子裡,那時候還沒什麼抖音美食推薦,來吃的都是附近居民。
  • 弄堂裡,杭幫實惠菜
    弄堂裡,作為一個吃貨又發現了一個美味據點。弄堂裡(王府井店)位於王府井大街301號新燕莎金街購物廣場,商場裡真夠荒涼,服務員也沒有,掃地阿姨一問三不知,層層打轉才在六層找到他。門口就是個弄堂的造型,古色古香。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各種大灶臺,醬的、滷的雞爪、鴨頭、豬蹄等等等等一目了然。餐廳還挺大,桌子很多,分各個區,燈光昏暗,白開水自助。他家的環境我很喜歡,服務也還行。
  • 開業7天拿下杭州江河湖海鮮熱門榜第①,弄堂裡旗下全新品牌「弄小鮮」​來了!
    12月21日,杭州知名老牌連鎖餐飲弄堂裡的全新品牌——弄小鮮,於龍湖紫荊天街5樓正式輸送來自江河湖海、山丘林原的鮮味。開業第7天,就榮登大眾點評「杭州江河湖海鮮熱門榜」第一名。其實在弄堂裡濱江龍湖天街店開業時,我就在那篇文章的末尾,預告過弄小鮮的到來。如今,它真的來了。帶著錢塘江的江「鮮」,東海的海「鮮」,杭州傳統滷味的醬香甜「鮮」,時令蔬菜的嫰「鮮」。弄小鮮和弄堂裡有什麼不同?主打什麼菜系?貴伐?過年過節叫朋友來吃飯,包廂有伐?
  • 【發現無錫】藏在無錫小巷的那些老牌蒼蠅小館
    排骨、雞塊、玉米、土豆、南瓜、寬豆角燉成一鍋,鹹甜分明,口味醇厚。而這種一菜多味,滋味濃鬱的風格,基本上就是東北燉菜的風格了。拔絲地瓜是看起來很簡單的菜品,地瓜切得大小均勻,炸制後在裹上稀糖就是了。實際上,這道菜也是考驗大廚對火候控制的,早了,絲拔不出來,遲了,糖會焦。色澤金黃的地瓜,夾一筷子,糖絲就出來了,入口則是外脆裡爛,香甜可口。
  • 弄堂小館31年菜單基本沒變 "外婆燒的菜"上了米其林推薦
    原標題:后街小店 | 弄堂小館31年菜單基本沒變 「外婆燒的菜」上了米其林推薦  【編者按】在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幾條重要商業街人流如梭,與之或相交、或平行,還有一條條梧桐樹下的小馬路,街邊小店讓人在不經意間偶遇「上海味道」。
  • 弄堂外是繁華的南宋御街弄堂裡是陰暗髒亂的世界·杭州日報
    弄堂口,是杭州著名的南宋御街,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流不息,左拐走幾步,就是解放路了,這裡算得上是杭州最繁華的路段之一了。  住在東平巷社區中山中路321號的30來戶居民,每天要通過這個弄堂,仿佛穿越在兩個不同的空間之中。  「面子建好了,裡子呢?」居民林先生質問。
  • 這些藏在旮旯裡的小吃店,一家比一家難找!
    【店鋪】簡鹿糖水鋪【地址】昆明市五華區護國街道辦事處文廟直街85、87、89號【人均】20元左右【營業時間】12:00-22:00第一次去的時候團長也差點迷了路,小璐家直接把店開在了自家老房子裡,小鍋米線燒洋芋燒豆腐都是他家的招牌,一口就能尋回兒時的記憶。
  • 店破又難找!南京這幾家神級蒼蠅小館,一到飯點全是人人人...
    「蒼蠅小館」的概念來自成都意思是沒環境、沒服務,還難找
  • 天津一家藏在胡同裡的胡同小館,吃飯需排隊拿號,沒有號只好改天
    天津人的嘴巴刁,只要是被天津人認可的美食,一定是很過硬的,會吃的天津人喜歡去藏在胡同裡的那些狗食館兒尋找美食,那些地方,沒有顯眼的門臉兒,也沒有豪華的裝修,就餐環境更是一般,但是一到飯點兒,擠滿了人,自然是因為菜品的味道好,有的狗食館兒的價格還不便宜呢!
  • 大隱隱於市,弄堂裡的老底子江湖菜館
    位於八卦新村的「德明飯店」是杭城有名的老杭州餐館,在江湖菜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已經有二十多年的好口碑,但依舊是那個窄小弄堂裡的模樣。「德明飯店」人均:99元招牌菜:滷大腸、滷鵝、滷三樣、三鮮湯、爆鱔段地址:鳳凰山路八卦新村3幢西側(近白雲路南小弄堂)遊玩推薦:玉皇山、八卦田、基金小鎮、白塔公園、六和塔
  • 衢州老街71年未模樣 弄堂裡藏著別樣風情
    衢州多弄堂,而在弄堂口,必有個蔥餅攤。半個巴掌大小,皮薄,餡有一半是辣椒,另一半是小蔥和醬油拌過的噴香豬肉,一咬一口湯,辣得直哈氣也不肯鬆手。  這樣的香辣氛圍,再加上衢州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衢州人樂觀又安於現狀,懶散又不失豪爽,人稱浙江人中的四川人。  而衢州給外鄉人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沒什麼高樓大廈,平平地鋪在金衢盆地的西南角。
  • 上海弄堂裡面藏著的美食 讓無數上海人魂牽夢繞
    上海不少民間美食小店  躲在不起眼的小弄堂中  上海裡弄有著許多令人魂牽夢繞的  永興餐廳  都說最地道的菜館往往藏得最深,這話一點也不假,如果你也想品嘗一次地道的本幫菜料理,不妨來永興餐廳試試。
  • 又小又破又難找!上海這10家神級蒼蠅小館,你吃過幾家?
    上海美食界一直有種「泥石流」的存在那就是隱藏在大街小巷的蒼蠅小館這些蒼蠅館子都比較任性
  • 杭州弄堂30多年的餛飩店,三姐妹堅決不關店,只為年輕時的回憶
    不過放在以前可不一樣了,曾經的長三角都是把豆漿、油條、鍋貼、粢飯糰、餛飩等當夜宵來吃。在杭州弄堂裡就有著這樣一家餛飩攤,這個餛飩攤是一個三姐妹一同經營的,已經做了有30多年了,大家都叫這裡「弄堂餛飩」,每天早上7點一直經營到凌晨3點多,一天只打烊4小時,是很多老杭州人的全天「飯堂」。
  • 后街小店 | 弄堂小館31年菜單基本沒變 "外婆燒的菜"上了米其林推薦
    新民晚報新民網 蕭君瑋 攝(水印照片皆同)   家常菜起步 菜單31年基本沒變   進賢路,一條300米左右的小馬路,卻聚集了四家本幫菜小館,蘭心餐廳就在進賢路靠近茂名南路的一頭。木製桌椅、粉色桌布、壓在桌子玻璃板下的菜單,頭頂上不停轉動的吊扇,小店開了31年,從菜單、口味到環境,基本都保持著當年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