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採摘秋茶的時節,目前已經有部分茶商開始售賣今年的秋茶了,這期老徐談茶就和大家聊一聊秋茶與雨水茶之間的區別,以及鑑別它們的一些簡單方法。
各位應該都或多或少接觸過秋茶(有的稱之為谷花茶),其實普洱茶秋茶的產量並不高,只佔全年產量20%不到,尤其古樹茶的秋茶就更少了,有的品種的古樹茶基本上就不產秋茶,比如部分的野生茶、半野生茶(也就是我們也稱之為過渡型品種),以及受到茶友們喜愛的我們製作的紅巖古樹茶就沒有秋茶。就價格來說,秋茶和雨水茶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大約可以相差1~2倍,少量品質好的秋茶甚至可以和春茶相媲美。因此,有不少的秋茶是留到第二年春茶上市時與春茶相拼配壓製成餅的,這主要第一降低了成本、第二秋茶的香氣確實是不錯。更何況經過近半年的存儲,香氣會更好,有的甚至超過了新採摘下來的春茶,過去老的加工工藝中就有春茶和秋茶相拼的方法。
什麼時候產的茶才算是秋茶呢?
一般認為立秋後採摘的茶即可算是秋茶,個人認為此時雲南茶產區的雨水依舊較多,這個時候採摘的茶依舊水味比較重,並不是我們所說真正意義上的秋茶。真正意義上的秋茶應該是在9月份以後,並且當地應該連續天晴半個月左右,所採摘的秋茶才有比較高的品質。否則,即便是9月份採摘的,只要雨水不斷,茶葉的水味依舊較重,達不到品質要求。
秋茶究竟和雨水茶在外形、口感上有什麼差別呢?
先說外形:1、秋茶葉片面積相對較小,如果採摘精細,是和春茶差不多的。
2、秋茶的芽頭較小並且細,顏色和春茶相比有些偏黃;數量上看,秋茶的芽頭稍稍比雨水茶要多一些,它的葉間距也是介於春茶和雨水茶之間,比雨水茶明顯的小一些。
3、茶底的纖維含量較高,不似春茶那樣柔軟有彈性,也不像雨水茶那樣彈性、韌性都很差。上手輕揉後,秋茶是不易碎的,韌性較好、彈性稍差,茶梗有些發硬,當然這一點一般不易判別。
4、秋茶很少看到一芽四葉的情況,甚至一芽三葉都不是很多,大部分為一芽二葉,這是因為第三、第四葉基本上都已經黃片化了。
5、它整體的顏色要比雨水茶偏淡一些,通常而言雨水茶的顏色都比較深,有些發黑。
當然這是在同產區、同品種相比的情況下才有實際意義。
口感上來看:秋茶的香氣明顯要高出茶不少,比較接近春茶。茶味與春茶相比肯定會稍薄一些,也會帶有一點點的水味,但並不算重,與雨水茶相比要好很多。茶湯的濃稠度及滑潤度與春茶相比就比較明顯的弱一些,但與雨水茶相比又有很明顯的優勢。茶氣同樣也是,比雨水茶強不少。
總之,個人認為秋茶的性價比是很高的,但高品質的秋茶確實不多,並且同品種的高品質秋茶不是每年都有,這要看天氣配不配合,如果雨水不停或者停的時間不夠,那茶的品質肯定是有比較大差距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