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談茶》第192期:乾旱年份普洱茶品質更好?具體好在哪兒?

2020-12-16 老徐談茶

最近一段時間有部分茶友在問去年和今年普洱茶品質與正常年份相比是不是會更好一些?能不能長期保存?大家都知道去年和今年的春天雲南普洱茶產區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去年是臨滄旱情比較嚴重一些,今年是版納和普洱的旱情相對更重了一些,具體的情況在我們老徐談茶中都有比較詳細地講述,這裡就不再贅述。

至於說到今年和去年普洱茶的品質究竟如何,我和大家講一講自己的感受。通常在乾旱時,普洱春茶採摘的時間都是要晚於正常年份的,至於晚多久,就要看乾旱的程度。去年臨滄就晚了10~14天,而今年版納這邊大概是晚了半個月,部分區域大概晚了20來天,這是因為土壤中的水份含量少,春茶發芽的時間就晚,生長的速度也會放緩。這種情況如果放在糧農作物身上也是會減產的,茶葉更不用說了,同樣在減產。

不同於糧農作物,茶葉晚採後,品質是會變得好一些的,原因是茶葉裡面的內含物質會更豐富一些,茶氣上來說也會更重一些,在口感上,它的苦澀感也會變得比較明顯一些,就這一點而言,有的茶友會覺得品質變得更好了、層次感更豐富了,而更多的茶友會認為苦澀感變重影響了茶葉的品質,各自的喜好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一樣。

個人的觀點是有苦、有澀是普洱茶的正常現象,關鍵是這苦和澀要化得開、化得快,沒有了苦和澀,茶的層次感就會單調許多,茶的韻味也就變得比較平淡。當然這裡說的是針對大多數的普洱茶,並不代表全部,比如像冰島老寨。因此,我個人認為去年和今年普洱茶的品質是要好那麼一點的。

再來看看它是否適合保存

從專業的角度上來看,適合長期保存的普洱茶都有這麼幾個共性:

第一茶味飽滿厚重、這和茶葉內含物質是否豐富是成正比的,內含物質越豐富,茶味的飽滿度也就越好。

第二茶氣、茶氣越足的茶越適合長期保存

第三苦澀味重不要緊,只要化得開、化得快。從某種意義上說苦味重的茶,保存出來品質是很好的,比如說老班章、老曼娥之類。

這裡要強調的是:苦是要那種飽滿的苦,不是寡苦,並且要能化得開、化得快。那種叮口的茶,就算存20年也依然叮口,不會有質的改善。大家切記!

第四茶韻要好、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回甘要好,最好要有喉韻。這樣的茶保存出來,韻味會隨著時間的增長也越來越好。

只要滿足了上面四個要求的茶就適合存放 !所以說去年和今年的普洱茶,應該是很適合長期存放的。

這裡必須補充說明一點:冰島老寨及易武茶區的很多不苦、不澀,或者是苦澀感不明顯的茶是否也適合長期保存呢?肯定是適合的,原因就是它們經過了時間的檢驗,結果都是非常優秀的。

最後也和大家說一個事實,2009~2011這三年雲南也是乾旱,它乾旱的程度可能要超過了去年和今年。這三年產的普洱茶經過了十來年的保存,現在來看它的轉化,是很不錯的。相比相近的年份2012、2013年的茶,它們的品質是有優勢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相關焦點

  • 老徐談茶210:這個年份的老茶入手必須謹慎!套路到底有多深?
    上期聊到2004年這個時間節點,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到2006~2007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了,【老徐談茶】第一期和第二期就是從聊這個時間節點開始的。自從2006年開始,普洱茶開啟了一個大牛市的篇章,或者說到了牛市快速拉伸的階段,這個階段通常都是漲幅驚人,並且上漲的速度非常快,各路人馬都攜大量資本開始湧進普洱茶這個行業,茶葉瞬間就變得供不應求。
  • 【老徐談茶】第180期:臨滄2020昔歸古樹茶價格上漲20%?其它茶是漲...
    ——《老徐談茶》 上期我們聊了2020春茶行情與品質的上半部分,今天我們接著聊這個話題,進入臨滄產區,把臨滄分兩個區域來聊一聊。 勐庫產區 勐庫產區今年還算正常,雖然也有乾旱,但與去年相比要好一些。它開秤的時間(也就是我們說的開採時間)基本正常,偏差並不大,產量也算是正常。
  • 《老徐談茶》第197期:什麼是秋茶?它和雨水茶有何不同之處?
    又到一年一度採摘秋茶的時節,目前已經有部分茶商開始售賣今年的秋茶了,這期老徐談茶就和大家聊一聊秋茶與雨水茶之間的區別,以及鑑別它們的一些簡單方法。各位應該都或多或少接觸過秋茶(有的稱之為谷花茶),其實普洱茶秋茶的產量並不高,只佔全年產量20%不到,尤其古樹茶的秋茶就更少了,有的品種的古樹茶基本上就不產秋茶,比如部分的野生茶、半野生茶(也就是我們也稱之為過渡型品種),以及受到茶友們喜愛的我們製作的紅巖古樹茶就沒有秋茶。
  • 老徐談茶159:老徐如何鑑茶友們寄來的茶?今天帶你了解整個流程
    我們老徐談茶分了幾個板塊,其中有一個是【老徐鑑茶】,它是用文字來表述的。很多茶友不了解鑑茶的流程,今天就借著【老徐談茶】這期節目給大家示範一下整個鑑茶的過程。全國各地茶友寄來的茶樣非常多,現在積壓了可能上百個,都是按日期排著隊一個一個地把它拿出來品鑑的。因為一周只有兩次【老徐鑑茶】,所以可能大家寄過來以後兩三個月都沒有輪到你。
  • 老徐談茶180期:臨滄產區2020春茶產量基本正常!價格走勢如何?
    上期我們聊了2020春茶行情與品質的上半部分,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臨滄產區,臨滄分為兩個區域來聊一聊。勐庫產區勐庫產區今年還算正常,雖然也有乾旱,但與去年相比要好一些。而那些沒有經過修剪的所謂的中樹茶和古樹茶的價格就比較平穩,基本上與去年持平,並未出現一個較大的波動。我們跳出冰島五寨來看,似乎西半山的價格是要比東半山的堅挺一些,西半山的議價空間會更小,而東半山的議價空間就會相對來說比較大,尤其是越往勐庫鎮方向走,空間就會越大一些。
  • 老徐談茶207:不同茶友適合收藏的普洱茶不一樣!你該如何選擇
    或者和大家說去收藏那些名山名寨的茶,這些茶長期存放後轉化出來的品質都是很好的,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這些回答都對,當然都是比較片面的,只回答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並不全面。要全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咱們就得了解一下提出這個問題人的需求,以及他本身對普洱茶的了解有多深。
  • 雲南普洱茶春茶好在哪裡?
    當然,在普洱茶春茶上市或者去茶山探尋之前,首先來了解下古樹普洱茶春茶好在哪裡?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古樹普洱茶春茶的品質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氣候、品種以及管理條件等因素,每年每季茶的採制時間是不一致的。即使是同一茶區,甚至同一茶園,採摘時間會相差5-20天。
  • 普洱茶是否一定是古樹茶更好?
    在普洱茶界,經常聽到「好茶還得看古樹茶」的說法,古樹茶也因此成為好茶的代表。那麼為什麼古樹茶就這麼好呢?或者說普洱茶就一定是古樹茶更好嗎?古樹茶按照官方定義來看,一般劃分為年齡在百年以上的喬木類普洱茶種的茶樹,其茶樹生長的茶箐製作的普洱茶概括為古樹茶。好的普洱茶定義為:生態是基礎、原料是關鍵、工藝成就好味道。那麼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第一,從生態(生長環境)來看。
  • 巔味學堂 | 第十八期:雲南普洱茶產區分布,您知道嗎
    普洱茶主要產自滇西、滇西南,瀾滄江的流域。一般來說,普洱茶產地會分為四大產區,分別為:普洱茶區、保山茶區、臨滄茶區和西雙版納茶區。其中,因為品質截然不同,西雙版納茶區又細分為勐臘茶區和勐海茶區。 保山茶區產茶比較有名的地方有騰衝、紅河、文山、麻粟坡等地。 臨滄茶區則以冰島、昔歸等地享譽於世。 西雙版納茶區之中,勐臘茶:薄荷塘、同慶河、颳風寨、曼松、古六大茶山等茶區十分著名。 勐海地區著名產地有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娥、南糯山、賀開等地。
  • 普洱茶純料與拼配之爭,哪個更好?
    提到純料和拼配,相信大部分茶友下意識的反應就是:純料一定比拼配好。拼配茶比較規範的定義是:將不同品質的茶葉按比例混合,組成某一確定等級、且符合特定質量標準的成品茶。鄒炳良、盧國齡《淺論普洱茶拼配》一文中,就把普洱茶拼配的技術要求歸納為12個字,即「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作為茶葉精加工的重要技術之一,它是穩定茶葉品質、擴大茶葉產量重要手段。
  • 普洱茶吐槽大會:那些一口喝出茶樹樹齡和年份的大師,你信嗎?
    分不清產區、山頭,不敢喝普洱茶,怕露怯?150年和280年的普洱茶有啥區別,真能喝出樹齡?聽說,大師可以一口喝出年份和山頭,是真的嗎?他經常奔走於各個茶山產區,品嘗過無數茶後才能有這樣評判力,但你要讓他品出具體山頭、村寨,準確性不會很高。年份山頭,真不能一口喝出來除了生態環境等自然因素外,制茶工藝、倉儲條件和泡茶手法,對茶葉品質也有很大影響。
  • 普洱茶有「假」茶嗎?
    初入普洱茶圈的朋友一定感慨過「普洱茶水太深」,並為買一餅好的普洱茶交了不少的學費。國家標準對普洱茶的定義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類型。
  • 探討介於生茶與熟茶之間的普洱茶品質
    探討介於生茶與熟茶之間的普洱茶品質這個問題,在雲南茶行業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您能理解這個問題,那麼對於普洱茶來說你都懂了。因為這是沒有標準,但行業中無時不刻都會出現在你身邊的茶品,然而很多人對此一無所知。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普洱茶中的歷史。在這裡涉及到的是地域性範圍和曬青毛茶這兩個問題。
  • 雲南普洱茶餅茶好還是散茶好
    喝過雲南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雲南普洱茶常見的狀態是緊壓型的磚、餅、沱和沒有壓過的散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普洱茶到底是緊壓型的磚餅沱好,還是散茶的品質更高,我們來分析一下。緊壓型茶葉在後發西酵的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個聚攏茶香的作用,可以不讓茶葉味道過快的散發掉,使得普洱茶香味可以越來越濃鬱。
  • 上茶山,識好茶——第15期普洱茶道·商道研修班招生簡章
    所謂「春茶韻盛,秋茶氣足」,在這秋茶茂盛的季節裡,伴著茶香、圍桌相坐、好茶相奉,有良師講授茶學文化,有益友交流習茶心得,在普洱茶的故鄉、在茶山上,享受秋茶的氣足。若是真正愛茶的你,怎會嫌路途遙遠顛簸?若是真正想一睹普洱秋茶風採的你怎會被瑣事纏身?
  • 普洱茶如何買,懂得這些買茶真經,不愁買不到好茶
    喝普洱茶容易,買普洱茶難。各茶城茶店、某寶9.9元包郵,甚至超市、路邊小店等,可以購買的渠道都這麼多,更別說還要考慮個人喜好、價格、品質等,所以在選購普洱茶時,究竟應該從何下手?作為資深茶客,小編接下來為茶葉們一一揭曉。
  • 《老徐談茶》160:老徐談茶沒店鋪,雙十一沒活動,原因在此!
    最近許多茶友都在問雙11老徐談茶有什麼活動,雖然雙11已經過了,還是和大家說一下這個事。十分抱歉,我們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際網路購物平臺都沒有開店,因此也就沒有雙11活動,包括雙12、618、520等等都沒有活動。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們不在這些購物平臺開店的原因。
  • 【川網茗人談】劉衛東:全球茶企匯聚成都 川茶茶商實力超乎想像
    為全面展示此次茶博會盛況,由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與四川新聞網、四川商業投資集團.天府優茶共同打造的大型訪談類活動——「川茶的名義——川網茗人談」同期亮相茶博會新聞直播間,對四川省及各市州茶產業專家及全球知名茶企負責人展開獨家訪問,以揭示全省、全國乃至全球茶產業生態,發掘茶業背後的點滴故事。
  • 生普還是熟普,是否有哪種普洱茶更好?
    在普洱茶的市場上,一度有過普洱茶「生餅」和「熟餅」哪種餅好的爭論戰。這也曾有過大眾按照普洱茶的形狀來分好壞的錯誤。但是可能很多人還是會有關於「普洱生、普洱熟茶」哪一個更好的疑惑。有人認為普洱生茶茶氣強,耐久放,保有普洱茶最原始的韻味在裡面,所以要比普洱熟茶好。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普洱茶的「越陳越香」的品質特點是否達到的關鍵是在其初制的過程中的,曬青或者烘青對這一品質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決定著它是否能夠越放越值錢。
  • 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中期茶經過一定年份的陳化,其茶品特點和口感路線已經基本穩定,品飲價值高,常喝身體受得了,口感消費者容易接受,價錢實惠,完全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很直觀的選擇品飲與收藏。另外,中期茶經過數年陳化,倉儲好與不好都很直觀,很多在新茶時期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更容易呈現,新手上路更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