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部分茶友在問去年和今年普洱茶品質與正常年份相比是不是會更好一些?能不能長期保存?大家都知道去年和今年的春天雲南普洱茶產區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去年是臨滄旱情比較嚴重一些,今年是版納和普洱的旱情相對更重了一些,具體的情況在我們老徐談茶中都有比較詳細地講述,這裡就不再贅述。
至於說到今年和去年普洱茶的品質究竟如何,我和大家講一講自己的感受。通常在乾旱時,普洱春茶採摘的時間都是要晚於正常年份的,至於晚多久,就要看乾旱的程度。去年臨滄就晚了10~14天,而今年版納這邊大概是晚了半個月,部分區域大概晚了20來天,這是因為土壤中的水份含量少,春茶發芽的時間就晚,生長的速度也會放緩。這種情況如果放在糧農作物身上也是會減產的,茶葉更不用說了,同樣在減產。
不同於糧農作物,茶葉晚採後,品質是會變得好一些的,原因是茶葉裡面的內含物質會更豐富一些,茶氣上來說也會更重一些,在口感上,它的苦澀感也會變得比較明顯一些,就這一點而言,有的茶友會覺得品質變得更好了、層次感更豐富了,而更多的茶友會認為苦澀感變重影響了茶葉的品質,各自的喜好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一樣。
個人的觀點是有苦、有澀是普洱茶的正常現象,關鍵是這苦和澀要化得開、化得快,沒有了苦和澀,茶的層次感就會單調許多,茶的韻味也就變得比較平淡。當然這裡說的是針對大多數的普洱茶,並不代表全部,比如像冰島老寨。因此,我個人認為去年和今年普洱茶的品質是要好那麼一點的。
再來看看它是否適合保存
從專業的角度上來看,適合長期保存的普洱茶都有這麼幾個共性:
第一茶味飽滿厚重、這和茶葉內含物質是否豐富是成正比的,內含物質越豐富,茶味的飽滿度也就越好。
第二茶氣、茶氣越足的茶越適合長期保存
第三苦澀味重不要緊,只要化得開、化得快。從某種意義上說苦味重的茶,保存出來品質是很好的,比如說老班章、老曼娥之類。
這裡要強調的是:苦是要那種飽滿的苦,不是寡苦,並且要能化得開、化得快。那種叮口的茶,就算存20年也依然叮口,不會有質的改善。大家切記!
第四茶韻要好、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回甘要好,最好要有喉韻。這樣的茶保存出來,韻味會隨著時間的增長也越來越好。
只要滿足了上面四個要求的茶就適合存放 !所以說去年和今年的普洱茶,應該是很適合長期存放的。
這裡必須補充說明一點:冰島老寨及易武茶區的很多不苦、不澀,或者是苦澀感不明顯的茶是否也適合長期保存呢?肯定是適合的,原因就是它們經過了時間的檢驗,結果都是非常優秀的。
最後也和大家說一個事實,2009~2011這三年雲南也是乾旱,它乾旱的程度可能要超過了去年和今年。這三年產的普洱茶經過了十來年的保存,現在來看它的轉化,是很不錯的。相比相近的年份2012、2013年的茶,它們的品質是有優勢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