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基層治理:探索中走出「天津特色」——天津市創新社會治理工作...

2020-12-16 津門政法

社會基層治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天津,2019年全年,28.4萬戶居民房產證遺留問題、4965個「大棚房」問題、6處中心城區積水重要點位、798條背街裡巷髒亂、5871處消防隱患等民生問題被一一妥善解決。除此之外,在庚子年初的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我市扎牢社區村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截至目前,全市5205個社區村,無一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在這一串串令人振奮的數字背後,在這些操心事、煩心事、困難事得到解決的背後,是極具天津特色的「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黨建引領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所發揮出的「奇效」。

「主官」在基層:黨建凝聚向心力

2019年的夏天,對於南開區萬興街臨江裡小區內幾棟居民樓裡的居民來說,因為解決了生活中的大問題而變得格外的舒心。原來,這幾棟居民發現天熱之後總會有若有似無的臭味飄進家中,蚊子也比往年多。隨著溫度的升高,這臭味越來越刺鼻,家裡還出現了一些黑色的小飛蟲,不明情況的居民們叫苦不迭。社區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立即將情況上報至萬興街,作為「戰區主官」,街黨工委書記張萬年第一時間到居民家中進行了走訪勘察,通知各有關部門到現場進行現場合署辦公,研究問題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果發現,原來是由於臨江裡小區的地下管道老化出現了滲水積水的問題,一到夏天就會反味招惹蚊蟲。最終,討論了地下水管道的走向、後續汙水處理等相關難題後,對地下汙水進行了抽排,對管道進行了維護。擾人的臭味消失了,煩人的小蟲子也不見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大提升,紛紛點讚街道的辦事效率。

「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是我市探索出的具有鮮明天津特點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全市被視作國家治理的一個「戰區」,16個區、248個街鎮、5205個社區村層層劃分為「分戰區」,各「戰區」黨委書記就是區域社會治理的第一責任人。

天津市委政法委專職委員何德成介紹說:「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天津作為一個直轄市,既有城市也有鄉村,社會治理層層『戰區』的劃分,既有利於各級在全域範圍內調配資源,也有效避免了責任主體不清、職責權限模糊的問題,而黨委『一把手』負總責的機制,則確保了黨建引領這條紐帶切實發揮作用。」

除了政府部門,黨建也把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擰成一股繩。河西區解放南路商圈有5家大型賣場、12家大型商業體,過去黨組織不健全、市場競爭無序。2018年,「商圈黨委」成立,聚焦黨建、經濟、民生,深入開展27項服務,優化了營商環境,也改變了商圈面貌。

目前,「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已被天津83.7%的業主委員會寫入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被71%的物業公司寫入公司章程。19.6萬名在職黨員到街道社區報到,確定共建項目7100餘個,認領服務項目和群眾微心願25.2萬個。

賦權減負:理順關係 輕裝上陣

南開區蘇堤路曾一度被稱為「足療一條街」,街道吹響了「衝鋒哨」,屬地派出所重拳出擊,一舉取締足療店近20家,拘留50餘人,周圍的人文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群眾紛紛點讚。

2018年初,萬興街被確定為天津市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地區,2019年被確定為市平安建設「十百千」工程示範點。他們研發了「哨聲嘹亮」APP,打造發現問題、分析研判、分轉交辦、快速處置、考核評價閉環體系,有效推動萬興治亂破難興居。

「街鎮吹哨,部門報到。」我市在充分借鑑其他地區經驗的基礎上,將街鎮機構精簡到「1委8辦3中心(站)」,賦予街道對有關部門的「吹哨」調度權、考核評價權和人事建議權。和平區新興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穎表示,天津以機構改革為依託的「吹哨報到」,重新定義了基層政府或派出機構與職能部門之間的關係,基層在獲得賦權的同時,也甩掉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真正得以輕裝上陣,保證其在社會治理一線的生命力。

我市很多街鎮更進一步對社區村下放權力,激發基層自治組織的活力。今年以來,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薊州區下營鎮黨委決定將各村收取的宅基地有償使用費全部返還給村,通過擴大財權增強了村集體興辦公共事業的能力,同時將宅基地安排和使用等重要事項的決策權全部下放到村,而各村對鎮職能部門考核結果直接計入部門績效,讓村幹部既有責擔事,又有權管事,更有資格說事。

社會統籌聯動:平安幸福靠大家

守望相助通常用來形容互助友愛的鄰裡關係。在北辰區井田公寓社區,守望相助不再是一種美好的願景,而是現實。社區居委會主任張蓮喜說,在重新劃分的網格之下,他們建設了鄰裡守望互助微信群,樓長擔任群主,群成員就是每個樓門棟的家庭成員。「一天晚上社區突然停電,居民議論紛紛,通過鄰裡守望互助群,我們第一時間得到消息,馬上聯繫電力公司了解情況、恢復電力,保障社區居民正常生活和情緒穩定。」張蓮喜說。

為改變各地普遍存在的「七網八網、各自為戰」的情況,我市將全市劃分全科網格2萬2千個,配備了2萬4千餘名網格員,明確社區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民警擔任副網格長,依託網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平臺,調度指揮各方力量資源,整合熟悉基層情況的社會力量共同實現社會治理,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之中。在此次疫情中,力量在網格集結、科技在網格拓展、機制在網格發力,網格員會同社區民警、物業、業委會、樓門棟長、村民小組長、平安志願者走進「戰疫」第一線,形成上下聯動、一體推進,切實把疫情阻擊在網格。

濱海新區作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實踐中也取得了新成績,其中令百姓和轄區企業受益最多的,就是他們在全國率先將109個印章審批合一,區、街鎮兩級9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只進一扇門」,「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成為常態。這得益於濱海新區建成的三級貫通的網格管理指揮中心,21個街鎮、441個社區村三級網格管理機構,統籌整合區域內黨建、民政、城市管理、環保、食品安全、禁毒、消防等各類網格資源,打造743個「全科網格」,各部門合署辦公,實現小事不出社區村,大事不出街鄉鎮,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上,濱新新區介紹了經驗。

鄉賢樓長:糾紛調解第一關

從全國第一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祥地和平區朝陽裡,到現在「河西大姐」、「北辰百姓」等志願服務「品牌林立」,社會治理中的百姓自發力量不斷壯大。58歲的「河西大姐」王富珍說,志願者「熟人好辦事」,可以有效成為政府部門和群眾之間的潤滑劑。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南宮村人,年輕的時候離開村裡出去當兵,回來復員回到家鄉還當過村幹部,通過向他人請教學習,我又懂了一些法律知識,鄉裡鄉親遇到點什麼事都喜歡找我,我也願意給老鄉們幫忙,一來二去,沒想到還成了鄉賢。」劉玉清從事社區物業管理相關工作7年,為人正直、處事公正、懂政策懂法律是群眾對他的評價,遇到事大家都愛找他商量。

選舉鄉賢作為社區第一道調解大門,是武清區摸索出的一條社會治理創新之路。說起這第一位鄉賢,那便是在2007年建立的武清區明星品牌「老門調解室」的退休庭長門書祥。

亨通花園社區於2006年建成,是武清區第一個撤村建居社區,搬遷之初,鄰裡糾紛、物業管理、拆遷遺留問題方面的矛盾糾紛不斷。經過充分的醞釀和細緻調研,街道黨工委決定聘請一位經驗豐富、德高望重、懂法善言的鄉賢來擔任亨通花園社區調解員這一重任,退休庭長門書祥最終入選。2007年,「老門調解室」正式成立。十年多以來,門庭長運用他豐富的工作經歷、嘉言懿行和法律知識,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一千多件,既實實在在的為群眾紓解了心結,也令亨通社區的氛圍越來越和諧。

以「老門調解室」為基礎,近年來,武清區在各街道做實綜治中心,綜治、信訪、司法「三合一」合署辦公,鄉賢與專職調解員及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團結協作,形成街道、社區、樓門棟「三位一體」的多層次鄉賢調解模式。除了調解矛盾糾紛,鄉賢們也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宣揚正能量,引領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武清區的創新探索是我市全力織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初萌。同時,把現代科技深度應用到基層治理中,發揮8890民生熱線、網上信訪、視頻接訪等作用,推動矛盾糾紛在網上解決。也通過加裝電子監控、APP上傳問題等科技手段,搭建了智能治理「大平臺」。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用新意為津城帶來了暖意,讓群眾體會到了滿意。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建引領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爆發出巨大能量,堅決守住關口防線,是我們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強心針」。

來源:天津政法報

記者:趙鑫

通訊員:錢一丁

編輯:王思思

審核:韓震

相關焦點

  • 「遼陽樣本」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優秀案例
    12月8日,由社會治理研究領域的專家對來自全國不同省市、10個領域的創新社會治理案例進行評審,指標體系包含治理主體、治理方法、創新特色、治理效果、治理影響、公眾參與等6個評審一級指標及15個評審二級指標,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最終選出最佳案例10個,優秀案例20個,現向社會各界公布結果。
  • 畢節市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紀略
    夯實基礎探新路 健全體系寫和美 ——畢節市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紀略 建設綜治工作中心 構築城鄉「立體」服務平臺 畢節市所有鄉(鎮、街道)均建立了綜治工作中心,通過整合多部門力量,實現職能融合、人員組合、信息匯合,做到了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突出問題聯治、重點工作聯動、基層平安聯創、社會管理聯抓,職責清晰、秩序順暢、便民高效、良性互動,構築起了鄉村一體、上下聯動的服務平臺,
  • 青島市南區創新打造「暖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中國發展網 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在山東省率先啟動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打造出具有區域人文特徵的「暖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品牌,全域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黨建鑄芯,形成全域一盤棋。把黨的建設作為政治責任抓穩抓牢,形成「全域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主軸邏輯和總體框架,做實資源力量下沉,發揮自治共治主體的基礎性、建設性作用,明確在職在編工作人員、社工、居委會人員、樓組長職能定位,全面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鑄牢「暖治理」「定海神針」,鑄強全域基層社會治理「總引擎」,以推進實施「黨建點亮網格」「社區微治理」「城區大腦」「城市黨建客廳」「組織力提升」五大工程為抓手,將黨建之暖全面升華為治理之暖
  • 超大城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都探索」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要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記者在成都城鄉社區採訪時,真切感受到這種制度化探索帶來的變化:居住環境持續優化、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聚焦人民群眾身邊的社區治理痛點、難點,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成都正走出一條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創新之路。
  • 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原標題: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市南區是山東省青島市這座成長中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會客廳,也是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展廳,更是百姓安居和
  • 淮安區「主題 」社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我區按照「一街道一特色」的思路,深入挖掘城區三個街道的地域文化,通過「主題 」社區的形式,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走出一條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為了將社區打造成為基層黨建工作和周恩來精神深度融合的示範社區,為新時代創新城市基層治理提供標杆,恩來社區強化黨建引領,把整個社區劃分成11個網格,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難事不出社區」。
  • 園區人大工委調研勝浦 探索工作新途徑 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基層動遷社區在社會治理中創造了哪些新做法,形成了哪些新經驗?如何高效開發利用土地,更好地助力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張永清對社區貼近居民需求、將社區治理融於為民實事的舉措表示充分肯定。勝浦街道位於園區東大門,是園區第一個全面完成動遷且動遷最徹底的區域。在蘇州自貿片區的版圖中,勝浦約佔1/4。
  • 塔城鎮:著力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項目建設逐步增多,在項目建設中因徵地、欠薪等涉及群眾利益訴求而產生的矛盾糾紛增多,給全鎮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2016年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州委、縣委的有關工作要求,塔城鎮結合實際,在對全鎮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和問題認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按照務實管用的原則,以創建「平安塔城」為主題,以「114561」的維穩工作思路為引領,積極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展現新氣象,取得了新成效,構建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專家談丨喬欣欣: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基層黨組織作為我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這就決定了各級基層黨組織也必須站在此次疫情防控鬥爭的最前沿。疫情發生以來,各級領導幹部奮戰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逆向而行、迎難而上,組建「一線工作隊」,在留觀點、查控點等建立黨員突擊隊、臨時黨組織和黨員先鋒崗,用血肉之軀構築堅強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 玉樹市以改革為引領 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玉樹市把深化改革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高質量推動深化改革,高水平推進社會治理,構建起特色鮮明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雛形,初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主體參與多元發展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治理的多元性、協同性、精準性和高效性進一步增強。
  • 廣東梅州: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李盛華 攝)    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基層社會治理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整個試點工作都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在此次會議上,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傳遞出市委、市政府對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也為各級各部門推進此項工作指明了方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治理」到「智理」: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光明網訊(記者 劉夢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於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
  • 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
    圍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金昌人堅持黨建引領,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膽實踐,先行探索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新模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升志願服務能力,強化社區自治能力,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形成了金昌特色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模式
  • 紮根社區基層 創新社會治理丨金華市首個社會工作站在金東掛牌啟動
    社會工作站具體設點在金都美地社區內,工作站內配備3名持證社工,社會工作站的運營,將把志願者服務變成專業服務。為何選址於此?多湖街道下轄4個行政村22個城市社區,但城市社區以村改居社區為主,外來流動人口較多,居民參與的意識和熱情不夠,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很大挑戰。
  • 創新型社會治理的「漕湖實踐」
    為「社會治理新標杆」注入活力、提升水平,始終是漕湖街道一貫追求,近年來漕湖街道在進一步提升城市「質感」、做美環境上下功夫,在「十裡漕湖」邊逐步催開一幅「顏值」「氣質」並重的美好藍圖。黨建引領,催生社會綜合治理「化學反應」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是基層探索綜合治理的一項創新舉措。
  • 東莞中堂鎮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這是中堂鎮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縮影。當前,中堂鎮正積極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多措並舉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服務基層,探索社會治理創新自東莞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進會以來,中堂鎮黨委政府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成立了以鎮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其他鎮領導班子為副組長,各村(社區)、各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導小組,並成立了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專班。
  • 「四最」創新,基層治理精準推進 ——「網格化治理的南京探索...
    網格化治理是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的創新,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治理重點在城鄉社區,關鍵在體制創新」的社會治理思想。我市近年來持續深入推進網格化治理,打造形成了涵蓋1.2萬多個網格、3萬餘名專兼職網格員的網格化社會治理整體格局,並誕生了一大批創新經驗和亮點。
  • 大黃嶺村屢出新招 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通訊員 王興江)樓塔鎮大黃嶺村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因村制宜,不斷在基層黨建、為民服務、基層法治等方面屢出新招,積極探索工作新方式、新方法,促進了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動。
  • 黨建領航基層治理——常德市武陵區芙蓉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黨建領航基層治理 ——常德市武陵區芙蓉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楊小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基層治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近年來,常德市武陵區芙蓉街道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探索基層治理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推動基層治理理念由傳統「管理」向現代「治理」轉變,切實強化了基層治理的思想引領、戰鬥堡壘、模式創新和多元力量。 強化基層治理的思想引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引領是行動的方向。
  • 中央政法委《長安》雜誌報導我市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成效...
    工作機制□範建全 宋書光 陳嫣河南省鶴壁市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抓手,創新社會治理模式,走出一條具有市域特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健全機制,實現網格化治理「一抓到底」。一是高位推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縣區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分包網格。二是強化保障。基層將新增加的人員編制、相關單位下放的權限,優先充實到網格。每年落實網格工作經費,對涉及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網格,下撥專項資金。三是嚴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