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下半句是什麼?大多數都不知道

2020-12-17 閱史閣話歷史

眾人皆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下半句是什麼?大多數都不知道

小編終於又見到你們啦。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講一句詩句給我們帶來的道理吧。大家應該聽過「大秀於林風必摧之」吧,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它的意思就是在一片森林中,有一顆特別高的樹,正是因為它比別的樹高,所以它要比別人承受更大的風吹雨打,如果它承受不了的話,就會斷掉,甚至死亡。了解了它的意思,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它隱含的寓意吧。

這樣的一句話到底是來自哪裡呢?在三國時期的時候,那個時候國家社會非常的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有一本書專門講書當時的一些情況,就是《運命論》,這句話也就是出於其中的,在當時也是非常的出名,以及流傳至今。所以說,它對應的下一句就是「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小編又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句話吧。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比其他人都厲害的話,他就很容易招來是非和嫉妒。雖說這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就比如說孔子吧,他自古以來就是能人的代表,但是並沒有人說去嫉妒他,而是很尊崇他。要想達到孔子這樣的境界那幾乎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的,而孔子內心本身就是很純潔善良的,也甘於向人請教,虛心。但是大多數人內心不是這樣的,他們看到比自己能幹的人反而厭惡,嫉妒,甚至去陷害他。所以,現在的人都說,做人做事要低調點,免得找來是非。但是就沒什麼辦法了嗎?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首先,你就算再厲害,可以先將自己的實力隱藏起來,直到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為止。就拿當時的司馬懿來說吧,你能說他實力不夠嗎,不能。他是三國時期的大贏家,不得不佩服他,他平時為人低調,基本沒人知道他的實力,但是,時機一到他就露出實力了。這才是聰明人。其次就是,你可以換一個地方,換一個環境。人有的時候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自己也會隨筆逐流,忘記了自己想要什麼,這個時候不如換個地方冷靜的想想自己的初心,然後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實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很多看似平凡普通的人,最後總是能給你一個驚喜,他其實並不平凡。其實就像這句詩詞所說的,在當代的社會也是如此,所以一直倡導大家低調做人。

今天小編就講到這裡啦,大家可以仔細斟酌這些詩句,有什麼疑問大家可以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眾人皆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下半句是什麼?道盡了人性醜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說的就是在茂密森林中,出現一顆格外高大的樹木,這時它必定會承受更多大風的摧殘。若是一時沒抵抗住,還會被折成多段,喪失生存的可能。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接著另外一句話,可謂是道盡了人性的醜陋。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們都知道,它的後半句你聽過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意思是樹木如果處於林子中最高的位置,必然會受到大風的摧殘。其實這句話還有後文,它的下半句,真正道盡了人性的醜陋心理。這句話的出處是三國時期李康的《運命論》,原文如下:「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其中有一句——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就是今天重點要講的內容。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 俗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下一句是啥,因說盡人性可怕不被流傳
    俗語就像這幅畫,意境深遠有一句俗語叫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意思就是如果一棵樹長得特別高,比周圍的同類高出一大截,一定會被大風颳到。這其實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因為獨木難成林,木秀於林,其實就相當於這顆大樹拋開自己的小夥伴們一個人去迎接暴風雨的洗禮,一般來說,都是沒有好下場的。作為大自然裡的一棵樹,尚且不能太優秀,因為會遭到天地的嫉妒,更何況是一個人呢?人如果表現得太優秀了,就會惹來身邊人的嫉妒與非議。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風必助之
    由此可見在當今多元化的時代,木秀於林者不但不會被打壓反而會得到自由發展的空間,而且不設阻力不也相當於是一種變相的幫助嗎。綜上,木秀於林者,風必助之。 第三在當今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摧所體現的人生價值相對來說比較消極,已經不再適合當今社會的客觀發展規律。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做人宜藏不宜顯
    相信大家都遇見過特別愛表現的人,比如在課堂上總有那麼一個不停接老師話的人,老師還沒說他就先說了,但是說的其實也不過是大家都知道的答案。這種行為一次兩次還可以容忍,但是如果每節課你都這樣,那麼大家就會遠離你了。
  • 很少有人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後面兩句,字字振聾發聵!
    人與人之 間的情分如塵土一樣輕薄,人世間的道路比崇山峻岭還要艱險。二句謂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和正直之士如履薄冰,難以做人。才乘一線憑雲去,便有愚兒仰面看語出宋代王令《紙鳶》詩。剛剛牽著一根線飛上天空,就有愚兒仰頭觀看。二句詩寫的是放風箏時的情景,諷刺愚劣之人巴結新貴的世風。
  • 木秀於林,風必助之
    開宗明義,「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自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李康的《運命論》,原文是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當一棵樹木高於其他樹木時,風必然會最先催到他,意思是德行高於眾人,眾人肯定會對他進行誹謗。
  • 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談起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這是三國時期李康的名句。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
    俗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一個十分有名的獵手約了朋友一起到山上的樹林中打獵,這座山中有許多飛禽走獸,是打獵的好去處。獵手和朋友一邊沿著山路向上攀登,一邊尋找可以捕殺的獵物。山中的猴子看到獵手一群人後,紛紛找地方躲起來。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也是千古名句!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街頭浪人,他們嘴裡都不乏會出現一些流傳千古的句子。這些句子對後世人來說也是一種啟示,一種人生感悟。小編看過幾句非常好的千古名句,至今無法忘懷,說的和現實也都很貼切,所以甚是喜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些經典句子,希望大家喜歡!
  • 老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半句道出人性的醜陋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的出自三國時期李康的《運命論》:「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德行高於眾人,那麼必然會受到其他人的非議。孔子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世人只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兩句才是精華!
    提及《易經》,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備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的一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一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回應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脆弱,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不堪一擊!」儒家學說講究中庸,告知大家為人處世要學著低調。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什麼是嫉妒?牛津英語詞典把嫉妒定義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而韋伯詞典則把嫉妒定義為「在看到別人的優秀或好命運時感到的氣惱、羞辱、不滿或不安,同時感到一定程度的厭惡,以及佔有相同優勢的渴望。」據說:女人最妒恨比她長得漂亮的女人。因此,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少同性的朋友。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句句現實!
    這時候你說得再有道理,別人也聽不進去,自討沒趣。「身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人這種動物是不太容易滿足的,他看不到他已經擁有的東西,那些未曾擁有的都成為他們的煩惱。可是他們身體健康,有完整的家庭,有不錯的成績等等,有其中的幾項證明我們還是可以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滿足,將那些無盡的欲望稍微控制一下。
  • 俗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兩句更精髓!道出人性現實醜陋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的出自三國時期李康的《運命論》:原文是「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意思就是高出森林的大樹總要被大風線吹倒,比喻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和指責。告訴我們,做事不要太出風頭,不然會遭受很多人的詆毀和非議。
  • 公考面試題目:有人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公考面試題目:有人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也有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此,你怎麼認識?一方面要在工作中,爭做將軍,爭取做到最好;另一方面在做人方面要做到謙虛,有功不爭功,有過不諉過,把功勞和成績留給他人,不說過頭話,不做過頭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達到工作和個人能力的「兩提高」、「雙統一」。在單位工作中要爭先鋒、當先進,成為行家裡手。
  • 從於丹老師的身上,我領略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人性之醜陋
    古人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說實話,我非常喜歡聽於丹老師的講座《論語心得》。一直以來,我對許多人對於丹老師的大肆攻擊、抹黑中傷是非常氣憤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句話原出自三國魏人李康的《運命論》。李康所作的《運命論》旨在探討國家治亂與士人個人出處之間的關係問題。這句話的社會寓意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往往能力出眾,成績顯著的人,容易被嫉妒,甚至受到打擊、排斥,因此很多人往往會選擇選擇明哲保身而不願做槍頭鳥。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木萎於林蟻則蝕之
    某村子的農民兄弟在電視節目中走紅後,回到村裡發現自己家被村裡人圍得是水洩不通,他們是來幹什麼的呢?他們不是來圍觀的,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想從這農民兄弟身上獲取利益的。人家農民兄弟日常出個門幹個農活吃個飯都有一些人在一旁圍觀起鬨,拿著手都想拍攝到一些「勁爆」畫面,然後做為自已自煤體或短視頻的賣點,為的就是流量。
  • 古代勵志名篇《運命論》中的經典名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一、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堆:土堆。湍:急衝。非:誹謗。果一棵樹比整個樹林都秀美挺拔,那麼風就一定會摧折它;如果一個土堆突出岸邊,那麼水流也一定會把它衝掉;如果一個人的品行高於常人,那麼也必定會遭到誹謗。
  • 2019年湖北鄂州中考滿分作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正如古語所言:「木秀 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只要中國經濟貿易成長業績優良,貿易摩擦的壓力就註定會如影隨形,而且不一定僅僅來自歐美國家。畢竟,在經濟迅速增長的「中國奇蹟」中, 「外貿奇蹟」是最輝煌的篇章。這又焉能不令那 些合作時是「夥伴」、競爭時是「對手」的國家眼紅,乃至對你使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