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福建省地術拳協會獲悉,在上周末結束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展演大會中,地術拳傳承人胡成武等6位拳師參演其中,並帶回來6塊金牌,這在福建傳統武術界是不多見的。福建唯一代表團 本次展演大會是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的首次大會,於22日-24日,在山東省安丘市舉行。大會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國家級、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代表及臺灣武林同門。
福建非遺地術拳 6人赴賽捧回6塊金牌
福建非遺地術拳 6人赴賽捧回6塊金牌
前來參會的非遺武術類項目主要有、形意拳、八卦掌、地術拳、心意六合拳、通背纏拳、滄州武術、紅拳、孫臏拳、查拳、臨清肘捶、佛漢拳、螳螂拳、徐家拳、梅花拳、鴛鴦螳螂拳、地龍經、四通捶、綿掌拳、青城派武術、崑崙拳、文聖拳、吳式太極拳等。這些拳種都是在各地傳承多年,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其中,地術拳代表就是來自福建福州。此次出行受會長陳偉強委託,由常務副會長、代表性傳承人胡成武帶隊,同行的還有王千裡、張永貴、張寶炎、李敏旺、謝道峰。記者從大會手冊上查閱,發現地術拳展演隊伍是福建的唯一一支隊伍。胡成武介紹,地術拳在2011年就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年來在福州傳統文化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福建武術文化界也是舉足輕重的地位。已故的第4代掌門人陳依九,是南拳一代宗師。空手奪白刃震驚全場
這次參與展演的全國非遺武術有300多人,都是各地的武術精英,而評審專家更是陣容強大,4大評審的在武術界的地位,堪比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4大導師在音樂界的地位。這4位評審分別是中國武術學會常委、武術九段李成銀、中國著名武術家王桐、中國少林、太極名家程治平、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士尹洪蘭。
為了這次非遺武術盛會,各個參選單位都早早備戰,福建地術拳也是。「白天要上班,我就利用清晨和晚上的時間訓練。」胡成武透露,他和團隊進行了3個月的集訓。就因為提前的準備,才有最後的6人參賽,6塊金牌的好成績。而胡成武在地術拳鎖控表演中的空手奪白刃是所有參演節目中獲得掌聲最激烈的。當時評委的評價是:地面鎖控巧妙、獨特,反關節實用性非常強。獲邀籌備國非遺武委會 本次展演成績,分金銀銅三個級別。最終,地術拳參演的6人獲得6枚金牌。胡成武感慨:「十幾年沒當運動員了,這一次重回賽場,讓我有點重回青春的感覺。」
不過這次的活動結束之後,中國武術學會常委、武術九段李成銀,特意單獨邀請了胡成武探討傳統武術傳承與保護,武術九段是中國武術段位的最高級別。而李成銀還有一個身份是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導,他還是中國體育氣功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武術、保健氣功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
李成銀即是實力派,也是學術派,他曾出版了四部專著、參編著作5部、論文128篇。在與胡成武交流之時,李成銀提出要再看一遍地術拳的拳法演練。
演練之後,李成銀當場邀請胡成武參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武術文化委員會」的籌備小組。李成銀說,希望這個委員會成立後,成為全國非遺武術文化傳承與保護起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