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務周刊》記者最新了解到,青島地區多家堆場企業已發布公告,宣布不再向集卡司機收取提箱費。此前,多數堆場企業已於8月份宣布降低提箱作業收費標準,並對鉛封費、設備交接單等費用進行了調整。
同時,在集卡司機的強烈要求和爭取下,各堆場企業也不再強制碼頭外集卡車輛前往碼頭集港。此外,針對部分堆場工作人員態度惡劣以及只能用青島銀行卡結算等問題,也得到了回復。
至此,集卡司機於7月份開始反映的青島地區堆場收費的主要問題與質疑,已全部得到了解決與回復。這期間,《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持續跟蹤調查及報導。
降費提效 司機不用再交提箱費
此前,不少集卡司機對青島地區現行的提箱費結算方式表示質疑,認為堆場應該和貨代或貨主直接結算。業內專家也表示,集卡司機只負責貨櫃運輸環節,從業務流程看,由集卡司機交付提箱費,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處。
《中國航務周刊》記者最新了解到,截至9月底,多家堆場公司已陸續發出通知,宣布調整提箱作業環節結算方式。
青島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外運場站)於9月26日發布通知稱,自10月1日起,提箱作業環節的結算方式,由司機提箱時現場結算,改為籤約委託方(有月結協議的客戶)結算。非籤約委託方(沒有月結協議的客戶),提箱環節涉及的費用,需要在提箱前繳付,或根據委託方要求,委託他人現場繳付。
9月27日,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大亞場站)宣布,自10月1日起,港口安保及信息費、鉛封及EIR費、提箱操作費等提箱作業環節繳費的結算方式,由司機提箱時現場結費,調整為與籤約委託人按月結算,無月結協議客戶,發貨人或委託方可提箱前通過網絡或現場結費。
《中國航務周刊》記者還了解到,青島港下屬所有堆場均已做出調整,提箱費將不再由集卡司機現場支付。
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表示:「為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公司對下屬各堆場業務及收費環節進行了全面梳理並重新測算。梳理發現,集卡司機與堆場並無直接業務協議(結算)關係,為規範堆場業務流程,減輕集卡車隊負擔,公司對提箱環節結算方式及價位進行了調整。同時,結算方式的改變也縮短了物流環節,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
據了解,發布調整結算方式的堆場企業還有青島陸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陸海場站)、青島港陸物流有限公司(港陸場站)等。
此外,針對堆場收費項目冗雜、價位高等問題,各堆場企業已經從8月中旬開始,陸續對提箱作業費、鉛封費、設備交接單等費用進行調整,降低了提箱操作收費標準,並不再向集卡司機收取鉛封費及設備交接單等各項代收代付費用。
各堆場提箱費調整明細(集卡司機整理提供)
司機自願集港 不再強制
除了費用外,集港也是此次集卡司機們集中反映的一大問題。
集卡司機普遍表示,將貨櫃送至堆場,司機的運輸任務就已經完成,但此前堆場企業卻要求集卡司機冒著違規罰款的風險,多跑一二十公裡的路程去碼頭集港。此外,去年還有堆場以集港成本增長為由漲價。集卡司機們質疑,為什麼堆場收了集港費後,還要司機自己去港區集港?
集卡司機介紹稱,提箱地點與收箱地點在「貨櫃設備交接單/裝箱理貨單」中都有明確顯示,只要集卡司機將重箱送到收箱地點,運輸任務就已完成,因此讓集卡司機去港區集港完全不合理。
集卡司機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出示的多張「貨櫃設備交接單/裝箱理貨單」顯示,提箱地點與收箱地點均為各個堆場。
據《中國航務周刊》記者了解,9月初,已有多家堆場企業發布通知表示,外點出口貨櫃自行換單進入碼頭的車輛,將給予50元/20尺、100元/40尺的操作包幹費優惠,不過最終這一優惠並未得到落實。
在之後的中秋節假期期間,集卡司機們開始在落箱時明確拒絕前往碼頭集港,堅持在堆場落箱。最終,在集卡司機們的堅持下,青島地區絕大多數堆場企業做出讓步,不再強制集卡司機前往港區集港。
其中,青島港陸物流有限公司發布通知明確表示,返場重箱(不包括凍櫃)可直接落地堆場,並由堆場方安排車輛進港,集卡司機不必再直接入港。如客戶要求貨物重箱直接進港,應與承運人協商確認,堆場將按照客戶及承運人要求,安排直接入港。
同時,《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從青島港集團了解到,為提高效率,方便企業,青島港集團已經取消了集港時間限制,為貨代、貨主、船公司、集卡司機等各方提供了便利。
態度惡劣人員受嚴懲
關於集卡司機們反映的部分堆場工作人員態度惡劣的問題,已引起多家堆場企業的重視。
9月26日,山東捷豐國際儲運有限公司(捷豐場站)在核實了一位集卡司機投訴的該堆場工作人員態度惡劣之後,對當事員工及當職主管做出了扣罰績效工資、調離崗位等嚴厲處罰。
青島港國際物流相關負責人也介紹說,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青島港下屬所有堆場場站都已安裝錄音、攝像等設備,監督工作人員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如在青島港下屬堆場發現工作人員態度惡劣的現象,集卡司機可致電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投訴舉報。
刷卡結算不限於青島銀行卡
結算方面,青島市物價局就集卡司機反映的所有堆場必須使用青島銀行卡這一問題,前往各堆場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現場測試,結果顯示,其他銀行卡也能正常使用,不存在強制使用青島銀行卡的問題。
上述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介紹,青島銀行曾經為了拓展業務,組織了多場活動,現場為很多集卡司機辦理了銀行卡。目前,青島銀行卡在青島地區的集卡司機中持卡率特別高,但絕對不是只能使用青島銀行卡才能結算。
今年7月份,多位在青島地區從事貨櫃運輸業務的集卡司機,通過微信後臺留言、打電話等方式,向《中國航務周刊》反映青島地區堆場在收費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
《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在核實、採訪、調查相關情況後,先後在《中國航務周刊》官方微信刊登了多篇追蹤報導,累計閱讀量超100000 人次,留言超千條,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青島市政府、公安部青島移民管理機構等在看到報導後,第一時間聯繫了《中國航務周刊》,了解相關情況與事件進展。多個相關機構在報導刊登後表示,已著手進行調查。8月上旬,為配合青島市委市政府優化青島口岸營商環境的工作,優化業務環節,青島地區堆場企業陸續宣布,降低相關費用。
截至目前,集卡司機們普遍反映的四大問題,均已得到了解決或回復。
近日,多位集卡司機在接受《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回訪時表示,目前收費問題已經得到了良好解決,大大提高了司機們的工作熱情。他們普遍表示,集卡司機也是青島港的一份子,更是青島市的一份子,應積極配合優化青島口岸營商環境的行動。
多家堆場企業也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表示,將繼續加強與各方的溝通交流,持續優化業務流程,積極配合青島市委市政府優化青島口岸營商環境的工作,方便貨主、貨代,服務航運物流業。
期待各方加強溝通,攜手共進
共同促進航運物流業健康發展
·END·
本期編輯:武聖俊
審 發: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