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12月3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啟動。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中央駐滇、省、市媒體將到昆明、澄江和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為明年COP15大會的召開營造良好宣傳輿論氛圍。
啟動儀式圓滿舉行後,媒體一行開啟了第一站的採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資源庫裡2萬餘種質資源引發了媒體記者們的好奇心,不斷提出問題請專家進行解答。據介紹,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於2009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十餘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託種質資源庫,對國家重要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截至2019年12月,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共收集保存植物種子、植物離體材料、植物DNA、動物細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類種質資源23546種,其中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佔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35.2%,現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種子庫。
隨後媒體一行來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參觀珊瑚礁物種育種實驗室、比較基因組學實驗室等。據介紹,1986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野生動物細胞庫,1992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保護生物學中心。與雲南省合作共建昆明動物博物館,館藏各類動物標準近90萬號,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收藏量最為豐富的動物專題博物館。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內,媒體一行還將前往澄江化石地自然保護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地參觀採訪。澄江化石群在生命史上佔據了怎樣的地位、熱帶雨林植物與動物如何和諧共生、瀕危植物如何做好遷地保護等問題,也將通過媒體記者的採訪報導一一為大家解答。
文|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宇虹
圖|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凱達
責編:張曦
編審:李星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