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明到西雙版納 媒體行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

2020-12-06 瀟湘晨報

掌上春城訊 12月3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啟動。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中央駐滇、省、市媒體將到昆明、澄江和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為明年COP15大會的召開營造良好宣傳輿論氛圍。

啟動儀式圓滿舉行後,媒體一行開啟了第一站的採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資源庫裡2萬餘種質資源引發了媒體記者們的好奇心,不斷提出問題請專家進行解答。據介紹,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於2009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十餘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託種質資源庫,對國家重要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截至2019年12月,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共收集保存植物種子、植物離體材料、植物DNA、動物細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類種質資源23546種,其中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佔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35.2%,現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種子庫。

隨後媒體一行來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參觀珊瑚礁物種育種實驗室、比較基因組學實驗室等。據介紹,1986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野生動物細胞庫,1992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保護生物學中心。與雲南省合作共建昆明動物博物館,館藏各類動物標準近90萬號,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收藏量最為豐富的動物專題博物館。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內,媒體一行還將前往澄江化石地自然保護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地參觀採訪。澄江化石群在生命史上佔據了怎樣的地位、熱帶雨林植物與動物如何和諧共生、瀕危植物如何做好遷地保護等問題,也將通過媒體記者的採訪報導一一為大家解答。

文|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宇虹

圖|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凱達

責編:張曦

編審:李星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昆明到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
    本報訊 記者董宇虹報導 昨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啟動。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中央駐滇和省、市媒體將到昆明、玉溪和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為明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召開營造良好宣傳輿論氛圍。  活動由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  啟動儀式舉行後,媒體行活動來到了採訪第一站——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圓滿收官 探秘珍稀化石和...
    原標題:「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圓滿收官 探秘珍稀化石和神奇雨林充分展現雲南生物多樣性   12月3日至6日,由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媒體記者在雲南開展為期一周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記錄雲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展現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之美。中新社記者 康平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5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一隻雪苔蛾幼蟲將自己裹在編織的「巢室」內。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為迎接COP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以積極行動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春城之約」,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6日舉行,本報記者跟隨採訪團深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澄江化石地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探訪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原來,生物如此多嬌。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
  • 「探尋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活動在昆明啟動
    央廣網昆明12月20日消息 12月19日,「探尋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活動在昆明花之城婕珞芙南亞芳香植物資源圃正式啟動。雲南農業大學校長、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院長盛軍作為首講人,帶大家解鎖「生物王國密碼」。
  • 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為何落地昆明?答案在這裡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俊星 攝掌上春城訊近日,記者從省市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等部門獲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落地雲南昆明,被各方寄予厚望,它有望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裡程碑。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 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掌上春城訊近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
  • 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澄江開展「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活動
    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澄江開展「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活動 2020-12-05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
    雲南信息報訊 雲上融媒記者鄧尹婷文/圖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網 馮雨釤 攝  珍稀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蘭科苗圃,苗圃內的白旗兜蘭正值花期。這種原產印度、緬甸的蘭花,國內早年在雲南普洱首次被發現。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蘭花螳螂。新華網 馮雨釤 12月5日攝  5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龍腦香科植物,以及榕樹氣生根在石崖上形成的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不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要充分用好盛會平臺全面展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讓世界感知雲南乃至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多年來雲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成績斐然
  • ...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
    【「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2020-12-09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盤龍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市民進植物園體驗生物多樣性
    原標題:盤龍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市民進植物園體驗生物多樣性市民紛紛參與到科普活動中。全國科普日走進科學殿堂感受生物多樣性,18日,盤龍區2020年全國科普日惠民活動在昆明植物園東園啟動。隨著阿爾法機器人精彩的舞蹈,一場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科普活動正式啟幕。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隨音樂節律顫動的跳舞草、樹漿劇毒的「見血封喉」、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五彩繽紛的「空中花園」以及林間飛舞的巨藤所組成的雨林奇觀,充分展示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多樣的生態系統。
  • 畢爭: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看雲南,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看高黎貢山
    它好似盤亙於中國西南的一條巨龍,最北端是青藏高原,最南端是中印半島,就像一條巨大的,從北到南不斷傾斜的走廊,跨越了五個緯度帶,如巨龍般自北向南延伸,將高原和海洋連接起來。高黎貢山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動植物種屬複雜」、「新老兼備、南北過渡、東西交匯」的格局,更有「綠色寶庫、動物樂園」的美譽。
  • 生物多樣性大會明年5月17日—30日在昆明舉行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COP15大會原定於2020年10月15-28日在雲南昆明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約》秘書處各項準備工作均總體延遲,COP15今年無法如期舉行。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增長2倍 雲南守好生物多樣性寶庫
    掌上春城訊12月4日下午,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在海埂會堂召開「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就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等相關工作進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