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西行川藏"↑免費訂閱本刊
石鍋雞是林芝當地最為有名的一道菜,去了西藏不吃石鍋雞那簡直是白來!都說吃石鍋雞最為正宗的地方是魯朗,在林芝地區都能看到飯店上寫著魯朗石鍋雞幾個大字,更甚至現在一提起石鍋雞,大家腦子裡馬上反應魯朗石鍋雞。魯朗石鍋雞在西藏乃至全國都非常有名,這是西藏魯朗特有的一到美食。這道菜形成與20世紀90年代,何代雲當時在村民手中買來藏香雞,輔以黨參等滋補性藥材燉出第一鍋石鍋雞起,流傳至今。
1999年,魯朗的第一家石鍋雞開張了,何代雲選用的是從附近老百姓家裡收購來的藏香雞,輔以手掌參、天麻等四五種藥材,用慢火燉製,湯中有一股淡淡的藥材清香,雞肉嫩而有彈性。「魯朗石鍋雞」的名頭一炮而紅,其他人都紛紛效仿何代雲,做起了石鍋雞。
石鍋雞選材
魯朗鎮位於川藏線318國道然烏地區到八一地區中間,當地盛產手掌參和由當地含特殊礦物元素石材製作的石鍋。以手掌參和藏香雞為原料,經這種石鍋慢火燉製的魯朗石鍋雞風味非常獨特,湯味有一股淡淡的藥材清香,雞肉嫩而有彈性。
(手掌參)
石鍋雞選材藏香雞生長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雞做為高海拔地區養禽業中的當家品種。藏香雞它比普通雞營養更豐富,品質更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當地村民家中散養的藏雞。
因為長期生活在高原之上,四周高寒、低壓、缺氧所以肉質細嫩、緊實。另外因為散養,所以有較強的覓食能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草籽、蟲子,皆是來者不拒,攝入的食物均為高蛋白,渴了時常喝點山泉水。比起普通雞營養更豐富,品質更高,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散養狀態下的藏香雞生性好鬥、活潑好奔跑,所以肉質緊實在鍋裡久煮不老,也不脫骨。骨頭比家養雞骨頭小,肉質很有嚼頭。有人這樣形容藏香雞:「草原雞的自然,烏雞的滋養,珍珠雞的玲瓏,取之精華,集之大成。」
(林芝天麻)
石鍋雞選材林芝市特產天麻。林芝天麻是產自西藏林芝市海拔1800米至3500米、無汙染環境內的烏天麻。由於其生長於在高海拔、大溫差、強日光的高原特殊環境,使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遠高於產自其他地區的產品,經測定,林芝天麻所含天麻素均在0.72%以上。
特別是在高溫作用下,石鍋中的微量元素會分解於湯中,使本來美味的菜餚和鮮湯,又增添有益無價的微量元素,在味美、鮮極,撲鼻香溢的同時,達到防癌、抗皺、延緩衰老、增強體質的養身功效。所以石鍋雞就一炮而紅,紅遍大江南北。凡是走川藏的人都品嘗一次石鍋雞的味道。
石鍋的前身是產於雅魯藏布江兩岸陡壁的懸崖上的天然皂石,含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成分。因為交通不便要整塊將石頭背出,辛勞可想而知。還有一些採石人直接在懸崖峭壁中鑿石就地打磨,危險性極高。要靠背夫從墨脫把原始石材背出來後,再由門巴族人用整塊石材手工細 心鑿制,加工時要求下手力道勻稱,一旦心急,皂石立被鑿穿,所以這種石鍋售價也非常昂貴。
因皂石質地綿軟,開採者要有足夠的經驗與水平,否則很容易使石體出現裂隙,功虧一簣。由於天氣原因,每年僅七八兩個月才能上山採制,製作和運輸的艱辛,得一正宗的墨脫石鍋實為三生有幸。
之前《舌尖上的中國3》帶火了章丘鐵鍋,純手工、深情懷,三萬六千錘方得一口好鍋。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可是買了此鍋的人卻叫苦不迭,因為實在是太重了。墨脫打造的石鍋也是如此,以魯朗石鍋雞所用石鍋為例,平均每個石鍋重達10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