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院兒媳卻帶娃旅行:明明是一家人,為啥連陌生人都不如

2020-12-10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尤其是婆媳之間的矛盾,從古至今都是家庭的主要矛盾。平時可能有小摩擦,但是月子期間出現的矛盾,卻能讓女人記一輩子。欠下的債早晚是要還的。月子期間是女人身體和心理最脆弱的時候,而婆婆的一言一行,也會被無限放大。

小月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小月剛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婆婆沒有照顧小月坐月子。婆婆以老家有事兒為由,一直沒露過面。看到這種情況,小月也明白了怎麼回事兒。她從來沒有問婆婆什麼時候來,表面上一直很平靜。但是她心裡有自己的打算。生孩子這麼大的事情,婆婆連面都不露,更別說來照顧她坐月子。這分明是沒拿她當兒媳婦,在婆婆眼裡她還是個外人。發生這件事後,小月決定以後表面功夫都不做了。既然婆婆做了初一,那她就做十五。

果然等到小月出了月子,不需要人照顧了,婆婆才回來。平時也只是偶爾來家裡看看孫子,也不幫忙帶孩子,也沒有其他的表示,就像沒事兒人一樣。

在孩子七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婆婆出門,一下沒站穩踩空樓梯,摔了一跤,腿摔骨折了。老年人摔一跤是真遭罪。婆婆因為骨折腿腳不方便,只能躺在床上,可把小月的丈夫小辰累壞了。白天,小辰要去上班,晚上下班後還要照顧母親,沒幾天就受不了了。因為孩子還小離不了人,小月就說要帶孩子,就不去婆婆那邊了,自己在家帶孩子。

過了幾天,小月告訴丈丈夫小辰要跟著娘家人帶孩子去旅遊。丈夫小辰聽了非常生氣,埋怨小月不懂事,婆婆生病了,還要去旅遊,沒有一個做別人媳婦的樣子。婆婆也打電話質問小月,眼裡是否有她這個婆婆。婆婆生病不但不照顧,還跑去旅遊,要是老了更不會管。

小月聽了之後,一句話就把婆婆堵回去了,當初生孩子的時候,婆婆因為家裡有事情不來照顧,連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是真的有事,還是不把小月當一家人,她心裡明白。既然月子裡她最困難的時候婆婆連人都不湊,現在也不要怪她不伺候,有什麼因結什麼果。

這下小辰跟婆婆都不說話了,小月也沒理會他們,帶著孩子就回了娘家。月子裡結下的仇,真的會讓女人記一輩子。

月子期間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這是為什麼呢?

一、婆婆照顧不細心。

婆婆雖然也叫媽,畢竟不是親媽,不可能像親媽一樣那麼細心,主要還是以能吃飽為主,而媳婦坐月子期間,情緒比較敏感、脆弱;婆婆雖說是伺候月子,實際只是負責一日三餐,其他事情其實很少去關注。另一方面婆婆的重點是在孩子身上,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孫子或孫女,很少考慮媳婦的感受。婆婆的一言一行沒有讓媳婦感到溫暖,反而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二、婆婆以過來人身份插手媳婦的生活

婆婆以過去坐月子的經驗來應對媳婦的月子,這不讓做,那也不讓做,媳婦更相信科學,婆婆更相信傳下來的經驗。一月不讓洗頭,不讓洗澡,尤其還口口聲聲說如果生病了,會傳染給孩子,這讓媳婦覺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好像就是為了孩子,如果沒有孩子,她們就只是個外人。媳婦的心裡自然就不舒服。

而月子期間的婆媳不和,會導致以後家庭矛盾頻發。

一、成為以後家庭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月子期間的矛盾,媳婦會一直耿耿於懷,這個矛盾在她們心裡不會輕易消退,以後的相處中,但凡有一點摩擦,月子期間受的委屈就會支配她們的情緒,家庭大戰一觸即發。

二、老死不相往來。

月子期間媳婦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你可以說是矯情,也可以說心理敏感,這個時期的媳婦是非常委屈的。而一旦在月子期間婆媳之間有了矛盾,基本是無法化解的,他們通常就是,因為丈夫跟孩子的原因,不能真正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但是平時相處不會很融洽。

要想和諧地度過月子期,還需要多方努力。

一、婆婆:

照顧好媳婦的一日三餐,不要過於強調哪些食物容易下奶,對孩子好,而要把重點放在有利於媳婦身體恢復這方面來,雖然是一樣的飯菜,但是說法不一樣,媳婦聽著心裡會比較舒服。畢竟在一個陌生的家庭,媳婦身體比較虛弱,心靈比較脆弱,身邊沒有親生父母會讓她們感到不安。

另一方面,有條件的請月嫂,聽專業月嫂的意見,不要拿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指點媳婦的月子生活;如果沒有條件請月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尊重媳婦的意見。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找自己的兒子解決,不要直接就指責媳婦哪裡不對。

二、媳婦:

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放寬心。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婆婆畢竟不是親媽,不要過於計較婆婆的初心與用心。這個時候最主要的是養好自己的身體,月子病伴一生,如果月子期間不好好休養,下半輩子都將遭受病痛的折磨。這時候保護自己是第一要務,心理難免有落差,有失望,不要過於計較就是了。

三、丈夫:

月子期間,其實並不是婆媳之間的問題,兒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作為丈夫,他是媳婦最親密的人,很多話,婆婆說不得,丈夫可以說;有些話媳婦說不得,作為兒子可以說,畢竟是自己的親媽,不會跟自己的兒子過不去。

丈夫要做的就是做好協調,最大限度地照顧好妻子,妻子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孩子,本身就是值得愛護的,月子期間不讓女人流淚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婆婆雖然也是伺候月子,但是丈夫更應該照顧好妻子。婆婆照顧一日三餐,丈夫照顧情緒,讓妻子感受到愛,心底的不安與敏感也會減少。

關於月子期間的 故事,你有什麼要說的,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幾番保證之後,小圓被說動了,反正早晚要生,不如就順了婆婆心意,一家人還能有個互相扶持。小圓懷了孩子後,婆婆也確實滿意了,誰知小圓生下女兒後,婆婆的態度一下來了180°大轉變,小圓看出婆婆是重男輕女,嫌棄自己沒生出來男孩,但她以為婆婆畢竟是女兒奶奶,等老人照看過孩子之後一定會喜歡上的。
  • 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2.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最近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故事來自粉絲雲珊的私信,雲珊在私信中哀嘆,自己最大的悲哀就是遇到了一個「走在時尚前沿」的婆婆。
  • 衢州婆婆向兒媳索要帶娃費 小夫妻為此爭吵不斷
    過年期間,衢州清湖鎮王女士的很多親戚家裡都添了新成員,羨慕的同時,王女士忍不住抱怨起婆婆來。原來,從女兒出生起,婆婆就一直向他們索要「帶娃費」,剛開始每個月800元,後來又要求加到1200元。王女士有個8歲的女兒,在一所民辦學校上一年級,每個學期的費用不低。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他們一家三口就沒有回老家住了,孩子由王女士自己接送。「哪有這樣的婆婆,帶自己的親孫女還要工錢。」
  • 「孫子跟你家姓,你不帶誰帶」婆婆一開口,讓兒媳變成茶餘笑柄
    那個兒媳也是個嘴碎的,她若不是到處去說,到處去宣揚家裡的事情,也不至於弄得最終自己那樣的難看。那個媳婦不上班,是我母親經常在小區裡見到的,她有個兩歲的娃,經常帶著娃在樓下散步。小區裡總是少不了四處在外面溜達的人,一類是遛狗的,另一類就是溜娃的。
  • 婆婆住院一個月,兩兒媳一個在床邊照顧,一個在朋友圈「雲」盡孝
    所有的關心和愛意都停留在嘴上,發在網上給陌生人看,而忽略了真正的孝心是腳踏實地和面對面的交流。比如,劉老太在家裡給她們做飯,二兒媳發到朋友圈裡就成了她為婆婆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午餐。她給劉老太買了一副手套,都要發到親戚群裡廣而告之,為了引起注意,每次都發二三十塊的小紅包,拿人手短, 親戚們都紛紛跳出來說她孝順。
  • 兒子背叛婚姻,婆婆卻甩了兒媳一耳光,兒媳:慈母多敗兒,真可悲
    婚姻中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女人嫁到婆家以後,明明自己被婆婆欺負了,但是男人卻不分青紅皂白批評你;或者,明明是男人做錯了事,但是婆婆卻只批評你,這兩種情況都不會讓你好受。 可悲的是,這兩種情況都沒發生,阿彭沒有回歸家庭,婆婆也沒有護著兒媳,反而做了火上澆油的事,甩了兒媳一耳光:「整天就知道鬧,我從一開始就料到你不是省油的燈,都已經妥協讓步讓你嫁過來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我兒子就是背叛婚姻了,怎麼了?是你自己決定嫁給他的,沒有人非讓你嫁,既然嫁了,就不該輕易離婚!
  • 婆媳關係親如母女的家庭,兒媳多半都懂這幾個道理,婆婆自然喜歡
    那些婆媳相處親如母女的家庭,相信不管是兒媳還是婆婆,都會讓人很羨慕。畢竟婆媳關係能處到這一步,確實也是很難得了,再加上身邊不少家庭的婆媳關係,不僅沒有親如母女,有些處的甚至還不如陌生人,彼此間的矛盾更是大概餘生都很難化解了。
  • 婆婆進城兒媳煮白粥招待,丈夫不滿指責,婆婆:兒媳比你孝順
    所以有些男人很是困惑,婆婆和嶽母同樣是母親,為什么女婿能做到尊敬嶽母,但是兒媳卻不行呢?其實,任何一段感情都有一段磨合期,女人心思細膩不似男人大大咧咧,突然憑空多了一個媽,感情上一時半會不能適應。所以很多兒媳結婚很久,也難以輕鬆地叫出那個稱呼。培養一段感情,時間是最好的溫床,婆媳之間的感情亦是如此。
  • 不願帶孩子的婆婆,會給家庭和諧埋下「引線」,既現實又無奈!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萬象打卡,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了娃之後,婆媳關係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婆婆是否願意幫忙帶孩子」。有些家長白天都要上班,帶娃的責任就落到了婆婆身上。可現在很多婆婆都不願意幫兒媳帶孩子,這就使得婆媳之間出現了矛盾!婆婆不願幫兒媳帶孩子,3年後兒媳的「報復」隨之而至!曉麗的孩子才一歲半,白天兩口子都要出去上班,照顧孩子就成了問題,於是兩口子想讓婆婆幫忙。
  • 婆婆生病住院我出去旅遊,親朋好友都指責我,我做錯了嗎?
    文|文兒人生在世,只不過是一報還一報。能做到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愛憎分明就可以了。如果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前幾天看到一位網友發的帖子,我出去旅遊發了朋友圈,親朋好友都指責我說,你婆婆都住院了,你還有心情出去旅遊,心真大?難道婆婆住院我就不該出去旅遊了。
  • 胡杏兒與婆婆關係好,李承德媽媽出門親自背孫子,讓兒媳輕鬆走
    都說一般當婆婆的人最看不得自己的兒媳婦輕輕鬆鬆的樣子,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希望兒媳在工作不忙的時候多帶娃。不過從網友偶遇的胡杏兒跟婆婆一起出門的情形來看,你會發現胡杏兒跟自己的婆婆關係實在是太好了。
  • 婆婆有沒有拿你當一家人,這4個方面一目了然,兒媳們別自欺欺人
    那麼,女孩子嫁人後,如何判斷婆婆有沒有拿自己當一家人呢?下面這4個方面一目了然。兒媳們對照看看,別再自欺欺人了。她說同樣是生二胎,婆婆女兒生之前查出二胎還是女孩,就叮囑她男孩女孩都一樣,這一胎如果她婆婆不待見了,回娘家她來照顧;可到網友生二胎的時候,二胎剛懷上,婆婆就表示,到時候看看如果這一胎還是女孩就別要了。 所以說婆婆有沒有把你當一家人,看看她會不會把你當成生育機器,一味提要求就知道了。
  • 8個月娃只喝奶奶煮的粥,寶媽疑惑偷嘗一口,怒斥婆婆「帶壞」娃
    對於孩子的到來,一家人自然是高興且溫馨的。畢竟孩子不僅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責任。自從懷孕的那一刻起,準爸媽的身上都要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用心照顧孩子。畢竟從小夫妻變成了父母還是有很多手忙腳亂的時候。可是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有限,無奈之下只好將孩子給父母帶,年輕的夫妻倆出去努力打拼。爭取能夠給孩子帶來良好的生活,畢竟現在對於小孩都講究「優生優育」。
  • 「兒媳,二娃儘管生,我幫你帶」,有錢兒媳竟這樣回應婆婆催生
    逢年過節,孩子們都回到家裡,一家人其樂融融總是格外引人羨慕,似乎這才是符合預期的晚年生活。可是,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婚後上要贍養雙方四位老人,下還要撫育至少一個孩子,三四十歲的年紀,房貸車貸的壓力,生活的重擔往往壓得人喘不過氣。
  • 端屎倒尿……兒媳癱瘓 新鄉獨臂婆婆一管就是16年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一說起婆媳關係, 想要大倒苦水的婆婆或媳婦, 也是屢見不鮮。 今天, 來瞧瞧咱新鄉的一位婆婆, 這個婆婆就厲害了! 她有女兒,可她對兒媳比女兒還親;她只有一條手臂,可她卻撐起了整個家。
  • 當了10年婆婆,沒和兒媳鬧過矛盾,這是我見過比較明事理的婆婆
    我們這邊有個李阿姨,她和兒媳婦就沒有鬧過矛盾,經常有人說羨慕她和兒媳的關係。她說,想沒有婆媳矛盾,就要先做到這3點: 1、不要因為心疼兒子,包攬兒子該做的事 很多婆婆在做的事,其實都是在替兒子幹活。我也覺得兒子辛苦,但是,該他做的事,我會儘量讓他去做。
  • 婆婆把兒媳當搖錢樹,兒媳累倒進醫院,婆婆:你告訴我銀行卡密碼
    所以有的婆婆內心裡會有一桿秤,在平常的生活中甚至會要求兒媳要多付出一些。有的婆婆甚至還會把兒媳當成搖錢樹,而這都是不應該的,兒媳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她給婆婆錢是出於尊重、孝敬,但是不給也無話可說。02在婚後,趙甜甜的確感受到了丈夫對自己的疼愛,可以說丈夫是百依百順,趙甜甜提的任何一個要求,丈夫都能夠答應。趙甜甜在外人是一個女強人,但是在家裡她卻是一個小女人,她完全可以依偎在丈夫的懷裡。即便工作再忙再累,只要一回到家,趙甜甜心情就馬上變得好起來。
  • 婆婆對兒媳百般挑剔,生日兒媳給了一個盒子,婆婆打開後愣住了
    婆婆對兒媳百般挑剔,生日兒媳給了一個盒子,婆婆打開後愣住了素香嫁到夫家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但自己的婆婆就是怎麼看自己都不順眼。素香本就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女孩,她只會實實在在的對人好,沒什麼心計,也不會討好婆婆。
  • 婆婆不肯進城帶娃,她的理由我徹底服氣
    她備了一頂帳篷,開著自己買的車,擺脫沒有感情的丈夫,駛離了操持幾十年的家。走過川渝,橫穿秦嶺,南下麗江,一人縱橫幾萬裡,在大好河山中找回了自己。她的抖音視頻下,清一色都是受困於家庭的中年婦女,她們為她點讚,送她祝福,甚至留言相約退休後一同旅行。蘇阿姨給迷茫中的婆婆、媽媽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原來我的後半生,可以這樣過。
  • 不幫忙帶娃的父母,都有什麼樣的後果?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不幫忙帶娃的父母,都有什麼樣的後果?看看過來人的經歷如今社會一大有爭議的問題: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兒女看孩子? 一些有能力的子女可能會請保姆,但是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繼續「新型啃老」,讓父母再次負重。婆婆不給兒子兒媳帶孩子,兒媳一氣之下與婆家關係鬧僵張小麗是一位公司白領,在生完寶寶後就想重操舊業,原本想著讓婆婆幫著帶孩子,這樣就可以事業家庭都顧得上了,誰料婆婆一口否決了她的提議,說不想再看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