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紅糖:「過來人」美好的記憶

2020-12-21 中國僑網

  原標題 舊事新說:蔗香糖紅

  有時候,人們會感慨世道變化太快了,以致還來不及準備,轉眼之間一件件東西就消失了。 物是如此,情更是如此,一旦重新回來,人們就會格外地珍惜……

  一

  很多人童年美好的印象都與糖有關聯,導演顧長衛說自己小時候最大的幸福是「左手拿著白糖罐,右手拿著紅糖罐」。

  現在的人見到的多是白砂糖,少有人見過紅糖,更沒有人看見紅糖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福安是福建東部沿海的重鎮,上世紀留給人們印象的有海鮮、甜酒和紅糖……尤其福安的紅糖不同於其它地方,它型如板塊、色澤紅潤、蔗香撲鼻,而其它地方的紅糖「型散色暗」,所以,福安的紅糖一直是「過來人」美好的記憶。

  時間過了很久,如今偶爾遇到福安朋友,聊起天來都會提到福安的紅糖。可意想不到的事,他們居然不知道福安有紅糖,甚至不懂得紅糖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福安真的很久沒有紅糖了。

  頓時感到一種惋惜,感慨以後紅年糕怎麼做?紅燒肉怎麼做?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超市裡依然有賣紅年糕,但年糕完全沒有紅糖的香味;紅燒肉的紅用的醬油替代,甜味是用白砂糖,與其說是「紅燒肉」,不如說是「醬燒肉」。

  二

  林晉是地道的福安人,祖上世代以手工製作紅糖為業。但在他成長的過程,卻少有關於紅糖的記憶,因為在他出生的1977年,那時福安已經沒有了私人糖廠,再往後,連國營的糖廠也銷聲匿跡。

  歷史上福安洪口是種植甘蔗的產地,但沒有了糖廠,人們也就沒有種植甘蔗了,少量的甘蔗只是作為「水果」而種植,所以林晉見過甘蔗,卻沒有見過製糖,真是「見過豬跑,沒吃過豬肉」的人。其實,這個時代的人大都如此,並非「孤陋寡聞」,因為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數不清的傳統工藝日漸式微。

  有一次林晉到福州拜訪老師,在聊天中,老師的一席話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道路。原來,大學畢業後林晉到了廣西從事碼頭運輸工作,雖然收入頗豐,但畢竟遠離學習的專業,心裡多少有一絲的不安。

  在與老師的交談中,老師數落現在食品存在的問題,對曾經的傳統工藝消失感到遺憾。聽到這裡,林晉忽然想起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地道的紅糖工匠,而傳統的福安紅糖曾經名聲顯赫。

  於是,林晉放下了所有,開始了自己的「甜蜜」事業。

  三

  糖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至少有兩類糖,一是蔗糖,二是菜糖。北方用菜糖,南方多用蔗糖,而蔗糖口感和甜度都高於菜糖,所以蔗糖深受人們的喜愛。

  現在人們在使用蔗糖時,多是使用白砂糖,因為白砂糖是工業化生產,其原理是以亞硫酸法或碳酸法生產,雖然生產出來的糖「潔白無瑕」,但其過程將甘蔗中許多有益物質剔除掉,保留下來的僅是濃縮的甜味素。

  有人研究甘蔗的成分,說甘蔗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如賴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穀氨酸等。這些胺基酸都是合成人體蛋白質、支援新陳代謝、參與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健康。

  科學證明,未經過精煉的原生態紅糖,保留了甘蔗中絕大部分的營養成分,有蘋果酸、核黃素、胡蘿蔔素、煙酸和微量元素錳、鋅、鉻等各種元素。研究證明,1千克傳統紅糖中,含鈣900毫克,鐵4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白砂糖所含的鈣多2倍,鐵多1倍,磷10倍以上,其中錳和鋅的含量都比白砂糖的高。

  除此之外,中國傳統中醫認為,傳統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暖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還具有治肝氣鬱結、利腸通便、緩肝明目的功效,特別適合產婦、兒童、老人和貧血者食用。

  四

  在計劃經濟年代,國家有個公司名叫「糖菸酒公司」,糖是國家專營,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大概也就是幾兩。如果犯病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就要由醫生開證明,才能到商店購買一些紅糖。

  林晉的父親說,即使在那個年代,福安依舊還有少量的私人製糖作坊,但都是躲在偏遠的地方,由於原料有限,因此產量不過是一點點。歷史上福安紅糖就以它的品質而遠近聞名,福安的糖商甚至將糖挑到了閩北浦城販賣。

  如今的林晉紅糖作坊,年產可以達到150多噸,說到自己的紅糖時,平日不善言語的他,一下變得能說會道。他說真正的福安紅糖成色是紅裡透黃,並有「雪花」暗藏其中;雖然型為塊,但入口即化,不粘牙,無苦味。

  雖然製糖的每一道工序都很關鍵,但重中之重是熬製的技術,因為在這過程,火候變化要恰當,攪拌有講究,僅憑師傅嗅覺,就可以知道酸度多少,並用獨特的辦法予以除去酸度。

  林晉說,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沒有10年以上的實踐經驗積累,是做不出福安品質上乘的紅糖,林晉本人就曾熬糖失敗過,因此而刻骨銘心。

  五

  也是因為林晉的紅糖作坊逐年增加產量,附近的農民也開始擴大甘蔗的種植面積,並使用了林晉免費提供的優質種苗,帶動近60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讓更多人從紅糖中品嘗到「甜頭」。

  ……

  有人說,福安的紅糖至少「斷」了30年,所以才有即使是福安人也「孤陋寡聞」。有幸的是,紅糖又慢慢地回來了,紅糖饅頭、紅糖奶茶、紅糖仙草蜜都一一呈現在人們視野裡。但現在的紅糖不再是比白糖便宜,而是貴了好幾倍。

  這或許是一種回歸,更是一種輪迴,至少對林晉這樣的年輕人來講,是一種情愫。(林小宇 韓惠彬)

相關焦點

  • 福建福安的中秋餅,味道香酥,讓人念念不忘!
    但在廣式月餅流行的當下,福建福安人卻依舊鐘情著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老味道。福安人習慣稱「月餅」為中秋餅,在中秋節這天,只有吃上最正宗的傳統中秋餅,才算過個完整的中秋節。福建福安的中秋餅,味道香酥,讓人念念不忘!小時候這麼大的一塊中秋餅,只有在中秋節的時候才能嘗得到,幾個小夥伴一起分享,一起嚼著甜甜的豆沙餡,鼻尖縈繞著芝麻的香味,這是小時候的記憶,也是我們對時光的美好回憶。
  • 探訪福建福安古法手工製作紅糖技藝
    紅糖是福建省福安市春節必備食品之一。古法手工製糖用傳統的物理方式,將甘蔗直接壓榨出甘蔗汁,放入鍋內加熱並不斷攪拌,蒸發出其中水分成為糖漿。其中熬糖過程至關重要,需要進行6道工序,耗時約4個小時。過程中還必須有工作人員不停攪拌,過濾殘渣。記者近日走進福安的紅糖手工作坊,探訪古法手工紅糖製作的技藝。
  • |拾味|福建福安
    福安人吃七層糕喜趁熱吃,故需將七層糕上覆上毛巾保溫,外面再蓋上塑料布防水,封個嚴嚴實實、密不透風。當有人要買七層糕時,便掀開覆蓋在七層糕外的毛巾和塑料布,也不秤斤論兩,全憑手感,用刀切下一小塊來。切下來的七層糕頂面呈菱形,底邊和高都約為6釐米,細數七層糕的縱剖面,果然可以數出七層來,底下兩層為紅色,第三層白色,第四層紅色,第五層白色,第六七層又是紅色,最頂上的第七層灑有芝麻。
  • 舌尖上的福安——紅糖花卷
    福安紅糖花卷形似春卷,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街頭特色小吃。其獨特的風味十分誘人。
  • 福安第三屆化蛟紅糖文化旅遊節:甜蜜紅糖誘客來
    12月22日,恰逢冬至節氣,也是甘蔗成熟的季節,由福安市城陽鎮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化蛟紅糖文化旅遊節在化蛟村盛大開幕。四面八方聞香而至的遊客與當地村民一道,共赴「甜蜜之約」,共享「甜蜜農事」,共品紅糖文化的獨特魅力。
  • 福建古城福安
    理學大宗朱熹曾在此講學,弟子遍布福安,因此福安儒學氣息濃厚。其中又以黃幹為箇中翹楚。黃幹(1152~1221),長海察陽(陽頭)人,生於宋淳熙年間,朱熹得意弟子,女婿,字尚質。慶元二年(1196),朝廷禁「偽學」,朱熹流寓福安,黃幹拜朱熹為師,得其正傳。
  • 後天起福安美食香飄福建!不能只讓福安人饞,要讓全省人流口水!
    由寧德電視臺和中共福安市委宣傳部聯合拍攝的28集大型紀錄片《福安味道》,將於6月1日起每晚21:50黃金時段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綜合頻道開播。   這次即將在省臺播出的大型紀錄片《福安味道》共28集,每集約15分鐘,涉及50多種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美食,如福安光餅、福安燉罐、線面扁肉、美酒佳釀、樞洋豆腐乾、賽岐鳳尾魚等
  • 福建福安:山水畫廊 五福新城
    依山傍海的福建福安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清水秀,風光旖旎……走進福安,相約這裡的山水與人文,共赴詩與遠方。記者:陳旺編輯:劉宇辰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鳴謝:福安市委宣傳部
  • 寧德福安不能錯過的15道美食
    到福安旅遊的很多遊客都是通過gf通道了解,也許很多人都說那麼最地道的是什麼呢?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尋找我買福安不可錯過的15道美食! 【1:穆陽煎包】 首先是熬製紅糖薑汁。
  • 福建福安獨一無二的美食,舌尖上的滑動,勾起心中最深的記憶
    福安是位於福建省的東北部,因此在福建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當你在體驗之後,都會讓你感受到這是近期最讓人幸福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去福安吃過這幾道 ,那麼你一定是特別幸福的人,但對於沒有去過的人來,等疫情結束之後,你的幸福也一定會來臨。
  • 探村福建福安 | 棠溪古村,武陵溪畔人家,九榕奇觀相伴
    福建福安,棠溪古村。依傍於武陵溪畔,坐落於青山綠水之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位於福安市潭頭鎮。據了解,自棠溪健存以來,九姓開始不斷蔓延,至今這裡居住的已有鄭、陳、郭、周、吳、王、林、潘、李、阮、葉、曾、高、魏、劉、彭羅等三十多個姓,共有五六千人。
  • 福建福安隆興寺傳授沙彌尼戒式叉尼戒法會圓滿
    )福建福安隆興寺傳授沙彌尼戒和式叉尼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福安隆興寺)福建福安隆興寺傳授沙彌尼戒和式叉尼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福安隆興寺)福建福安隆興寺傳授沙彌尼戒和式叉尼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福安隆興寺)
  • 昨天,很多人聞香而至,聚集在福安城陽化蛟村……
    福安新聞網消息紅糖出爐,糖香瀰漫。12月22日,恰逢冬至節氣,也是甘蔗成熟的季節,由福安市城陽鎮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化蛟紅糖文化旅遊節在化蛟村盛大開幕,四面八方聞香而至的遊客與當地村民一道,共赴「甜蜜之約」,共享「甜蜜農事」,共品紅糖文化的獨特魅力。
  • 福建第一進士村,就藏在寧德福安,還入選了「中國最美的古村落」
    福安,地處閩東地理中心,在許多人眼中,依山傍海的福安是個旅遊貧瘠之地,其實,並非如此。福安的旅遊資源可以說是極為小眾、獨特的,4月,正是福安遊玩的最好時節,春天的福安是彩色的,李花、油菜花、桃花等百花齊放,處處蔓延著春意和芬芳。這時候再福安眾多景點中有個古村落極受歡迎,它就是廉村,春天的廉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遊客的來此慕名觀賞。
  • 福建福安大力實施「引智回歸」工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福建福安12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強 通訊員 陳泓 吳慶堂)福建東部城市福安以撤縣建市30周年為契機,舉辦引智歸鄉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一批合作項目今天在當地籤約。他表示,儘快落實該項目落地家鄉福安,將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深度對接福安產業,實現高端資源材料的全部循環利用。福建省中醫藥科學院臨床科研基地、學前教育師資素養提升工程等8個項目也同時籤約。這些籤約項目大都是福安在外鄉賢在各自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涉及鄉村振興、數字文創、學前教育、醫藥醫療等行業和領域。
  • 東南沿海「高顏值」的賞桃花地,就隱於福建福安,宛如世外桃源
    今年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可以說是最不平凡的一年,新的一年如期而至,然而疫情也隨之而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每個人都選擇宅在家裡沒有出去,難得的春節假期就這樣在家裡度過了,之後緊接著大家又開始進入忙碌的工作狀態,可以說是沒有時間出去遊玩。
  • 福建福安隆興寺將於11月傳授沙彌尼戒和式叉尼戒
    福建福安隆興寺福建福安隆興寺住持妙光法師鳳凰佛教通訊員法雯報導 2016年11月21日(農曆10月22日),福建福安隆興寺將在福安隆興寺甘露尼眾佛學苑傳授沙彌尼戒和式叉尼戒。此次受戒由福建福安隆興寺住持上妙下光法師為得戒尼和尚,照航法師擔任羯磨阿闍黎,真果法師擔任教授阿闍黎。所謂「式叉摩那」,為七眾之一,意譯為「學戒女」、「正學女」、「學法女」,是未受具足戒前,學法中的女子。依據律制,女子出家,必須經過兩年的時間學習四根本戒及六法戒,才準許受具足戒。
  • 寧德福安舉辦山地自行車爬坡賽 加快全域旅遊建設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16日電 福建寧德福安市15日舉辦「南巖杯」山地自行車爬坡賽,吸引來自省內外近500名騎行愛好者,在該市潭頭鎮東昆村至南巖村的公路上角逐,同享騎行快樂,共賞鄉村風景。福安市委宣傳部 供圖經過比拼,最終「元出車隊」馮建軍、個人參賽選手祝軼、「馬克羅車隊」沈永奎獲得山地精英組前三名,「Giant上海極速車隊」王家東、「福建喜德盛車隊」金招偉、「景德鎮自協祺洋航車隊」莊中生奪得山地大師組前三名,「泰山瑞豹森地客鹹陽車隊」李雪、「福安市自協天閩車隊」廖彬彬、「福州高校聯隊」王昕摘得山地巾幗組前三名。
  • 唐朝福建進士薛令之的故鄉,寧德福安廉村
    福安廉村是福建省少見的古文化村。也是福建第一個進士薛令之的故鄉,福安古文化旅遊熱地。一個不起眼的景點,從福鼎去白水洋的路上經過的,門票基本都是免費的。這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裡面住過唐朝的太子太傅,也有陳氏出過一門五進士。
  • 福安鄭小明老師為福建捧回全國三大獎
    福安鄭小明老師為福建捧回三大獎綜上所述,看來京胡是北方戲劇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就其製作工藝、產品品質和品鑑權威,非北方人莫屬。我們土生土長在南方的鄭小明老師,為福安捧回了三大獎,為福建爭光。其精品製作過程介紹,更是一時轟動了品鑑現場和北方京胡製作業界,山東電視臺、威海電視臺對本次京胡品鑑會先後作了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