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詩人李白的這一聲召喚令多少文人墨客對揚州的春色魂牽夢縈,揚州是一座慢生活的小城,而杭州的我們與揚州的煙花三月之約只需要一個周末的時光。
此時的瘦西湖,春水已暖,萬花競盛,風情萬千。
揚州的市花瓊花的花期也正好是在4月-5月之間,整個揚州城現在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潔白如玉的瓊花,尤愛陽光下,有風吹過時,花瓣繽紛飄落時的唯美,如夢如幻……
這一景取自於揚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花園,淮左名都,竹西佳處,香格裡拉大酒店依託擁有2500年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美麗而久負盛名揚州古城文化,將現代建築技術與經典中式園林亭臺與池塘的庭院風光完美結合,讓客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酒店內領略到「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揚州文化生活。
值此春暖花開的時節,香宮中餐廳在戶外經典中式園林亭臺中傾情推出揚州花園早茶套餐。在華芳滿庭的暖春時節,於酒店後花園擇一座亭臺,置身花園裡的草木芳華中,細品在杯中翻滾沉浮的嫩綠茶葉,閒談間等待那份精緻的揚州早點。2018年4月14日清晨,酒店與百餘名賓客一起相聚在酒店花園和大堂,在幽幽的古箏琴聲中同赴「揚州花園早茶慈善公益」之約,感受「皮包水」的獨特魅力。
即日起至2018年6月3日及9月1日至10月31日,每天上午7:00至10:00,來揚州香格裡拉大酒店品一種屬於揚州的「閒」文化。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二三知己,那樣一份閒情在這個「忙」的時代多少有些叫人懷念。
揚州自古就有「千家有女先教曲」的傳統,揚州的早茶不光吃的豐盛、精細,對吃的環境、氛圍也頗有講究,古琴帶來的這座城市特有的曲調。
餐桌的擺放也是格外的考究,充滿中國紅元素的莊重、典雅間,絹扇、臉譜、青花瓷、綠揚春茶都在定位著這個城市獨特的氣質。
盤中一柄絹扇,原來是巧心設計的菜單。
涼菜:嫩薑絲、什香菜、水晶餚肉、高郵鹹鴨蛋、鹽水河蝦、爽口木耳、鹽水花生、燙乾絲。都是淮揚經典的味道,尤以燙乾絲最為著名,香宮的菜餚全部是廚師手工製作的,這道乾絲就是揚州三把刀之一——廚刀工上的細功夫了。
熱菜:豆腐腦、小米粥、灌湯蒸餃、五丁包、松子燒麥、香菇青菜包、豆沙包、千層油糕、黃橋燒餅、蟹黃湯包。「妙手纖纖和面勻,搓酥參拌擅奇珍。自從香到江南日,世上名傳肖美人。」一摞摞熱氣騰騰的蒸籠會將早茶的氣氛帶到高潮。琳琅滿目的精緻點心,一隻只如精雕玉琢般端臥籠中,惹人喜愛。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有享有「天下一品」盛譽的三丁包。相傳乾隆巡遊揚州時,下旨御膳早點的備辦要做到「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及改良,酒店資深面點廚師韓師傅,精選老母雞,優質黑豬肉和當季鮮筍,三鮮薈萃,並以考究精確的比例調製成餡;皮薄餡大,麵皮鬆軟,內陷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江南人最愛的小吃豆腐腦,蔥花、蝦皮、麻醬油拌著吃,這都是久違了兒時的記憶味道。
蟹黃灌湯包,端上來的時候會每位配上一支吸管,在場的揚州人就笑了,原來地道的吃法,是把用手指將灌湯包整個兒提起,將包子貼著碗邊放下,然後在包子側邊咬破一個小口,直接將裡面的湯汁餡吸出來,那個美味的享受哦,確實無敵的好!
小米粥熬的可真是誠意十足的香稠,就著什香吃再是開胃不過了。
吃過蒸餃的朋友,必定難忘那一口下去的汁水淋漓,鹹鮮回甘。肉餡搭配皮凍的比例決定了湯汁的分量,皮凍選料及熬製的時長決定了口味的鮮美程度,統統都是學問。
香格裡拉酒店自製的黃橋燒餅,摒棄豬油和傳統半發酵的麵皮,將蔥油餡替換為肉鬆餡,提升整體口感,再經準確無誤的火候和時間烤製成外形飽滿美觀,色澤金黃如蟹殼,入口酥鬆,不油不膩的黃橋燒餅,深受賓客好評。
我一直認為揚州旅遊最值得購買的伴手禮之一黃橋燒餅,如今在揚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大堂就可以買到現做的了。
酒店積極發揚香格裡拉特色企業文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將本次活動的早茶收益捐贈給蘇北醫院「血友之家」機構,為血友病人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與大家一起為社會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圖/文:@添喜luck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