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佔時期的臺灣淡水

2020-12-12 風吹草語

淡水曾經是臺灣第一大港,位於臺灣省新北市西北沿海,河光山色、風景秀麗,自古為臺灣八景之一,昔日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1895年的淡水風景

日本人剛剛侵佔的臺灣,在這張臺北大稻埕淡水河邊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清代純樸的臺灣風貌,婦女在河邊洗衣服,男人們坐在船艙裡聊天。岸邊道上有撐著桐油傘趕路的行人,遠處則可以看到河上有原始的鐵路橋。

淡水港

淡水港與海峽對岸的福州遙遙相望,船隻往來不息,當時已經有定期的汽輪往返兩地,源源不斷地輸送茶葉等物品。

圍觀給火車加水

老火車吃土碳,這列火車頭好像吃水又吃煤,過往行人駐足觀看,久而久之成了一處獨特的景象,這裡也成了眾人聚集的場所。

在街頭行醫的傳教士

1871年,加拿大的傳教士馬偕來到臺灣傳教、行醫和辦學,並記錄下的臺灣生態和原住民的習俗,還創辦了臺灣第一家民間博物館。

淡水郵便局

清光緒21年(1895年)甲午戰後,日本侵佔臺灣,施行郵便條例、郵便法。郵政業務由野戰郵便局逐步轉移至交通局辦理。交通局設遞信部,其性質類似我國的郵區管理局,主掌郵務、儲金、匯兌、簡易保險、郵便年金等業務。

淡水禮拜堂

禮拜堂位於淡水鎮馬偕街上,建於1932年,現為是臺灣臺北縣縣定古蹟之一。

禮拜堂側影

這座禮拜堂為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還保存一架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

禮拜堂附近街頭耀武揚威的日本人
禮拜堂附近的道路

兩個學生打扮的女孩子正沿著禮拜堂附近乾淨整潔的道路向遠處走去。

從禮拜堂後面遠眺對岸的觀音山
觀音山

觀音山舊稱新宜山,別名八裡坌山。從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全區有十八連峰,區內有多座古剎,其中有數間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

淡水河岸邊的停船和岸上的房屋
依河而建,高低起伏,層次分明
原住民居住的泥巴草屋

相關焦點

  • 論日本侵佔時期臺灣佛教的日本化——陳進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佔領了臺灣,近代以來以「王法為本,鎮護國家」為旗幟的日本佛教也隨之傳入。從此臺灣佛教逐漸背離了中國佛教傳統進而受制於日本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積澱,日本佛教並沒有隨著教派的戰後撤離而喪失其深刻的影響。尤其在臺解除戒嚴之後,日本佛教教團的重新入臺,給臺灣佛教的多元生態帶來了新的衝擊。本文試圖剖析日本侵佔時期臺灣佛教的日本化及其後果。
  • 日本侵佔臺灣50年-臺灣成為日本侵佔的目標
    日本僅在甲午戰爭中就從中國得到2.3億兩。日本明治維新後的70多年間,對外發動和參加14場戰爭,其中10場戰爭是針對中國的,從中可以看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日本一直是兇惡的入侵者。   日本對中國臺灣的侵略野心由來已久。16世紀末,在中國的東鄰日本,有一個自稱為「紅太陽投胎」的狂人豐臣秀吉,自譽能讓萬物生、萬物死。
  • 日軍侵佔臺灣秘檔首次公開出版
    由福建社科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編纂的大型文獻資料集《日本侵華軍事密檔·侵佔臺灣》日前發布。書中通過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現藏的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檔案,全景式地還原與展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真相和確鑿罪證,澄清歷史,糾正被「臺獨」分子歪曲的視聽,肅清其負面影響。
  • 日軍侵佔中國臺灣秘檔,首次公開出版
    今天(10月25日),大型文獻資料集《日本侵華軍事密檔·侵佔臺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發布。書中通過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現藏的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檔案,全景式地還原與展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真相和確鑿罪證,澄清歷史,糾正被「臺獨」分子歪曲的視聽,肅清其負面影響。
  • 日本侵佔臺灣後,是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
    自宋元起,已有漢民經澎湖遷居臺灣,到明末時,因閩南大旱,數萬沿海災民舉家前往,墾殖臺灣,兩岸交流日趨頻繁。如今的臺灣民眾,其祖上多來自福建沿海地區。在臺灣歷史上,曾有兩次被外族侵佔。總體上分三個階段:1895~1919年武官總督時期;1919~1937年文官總督時期;1937~1945年的武官總督時期,即「皇民化運動」時期。在日據初期,面對著臺灣民眾風起雲湧的武裝反抗,日當局實行了殘酷的高壓統治。根據治安狀況,將全臺灣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類區域,分別由軍隊、憲兵、警察守備。
  • 三沙市西月島,菲律賓最早侵佔的中國南海島礁
    是菲律賓在南海第一個侵佔的島礁,從1963年至今,已經55年。也是菲律賓侵佔南海中國島礁中的第二大島。西月島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捕撈基地,島上有淡水,是南海諸島中有淡水資源的少數幾個島嶼。西月島上目前有菲律賓的軍事觀測站,並且還有二戰時期日本軍隊遺留的廢棄建築。
  • 日本侵佔臺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主要靠軍隊、憲兵、警察維持,更多的是靠權大無邊的警察管制社會和民眾。1897年,日本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制訂了「三段警備法」。規定山澤地帶的治安由軍隊及憲兵負責;村落的治安,由警察擔當;山澤和村落之間,則由憲兵和警察共同戒備。這是一部由軍隊、憲兵、警察三者協力鎮壓統治臺灣人民的殖民法。在日據時期,臺灣民間嚇唬孩兒有一句慣語:「大人來啦!」
  • 臺灣高爾夫秘史 老淡水的前世傳奇
    時任臺灣新聞社社長、綽號為南陽王的松岡富雄在位於臺灣當時最繁華路段的梅屋敷日式餐廳宴請臺灣總督府的明古二郎、下村宏和好友石井光次郎等人吃飯、喝酒,觀看日本歌妓舞蹈。寶島臺灣曾在1895年至1945年被日寇佔據50年之久,日寇共派出19任總督。而當時第七任臺灣總督府總督由日本陸軍大將明古二郎擔任,他的左膀右臂是副總督下村宏。要知道在日據時期,日寇掌握了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軍事權和行政權三項大權。
  • 【萬卷書】日據時期臺灣人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1920年銀鹽紙基《臺灣寫真大觀》
    臺灣日據時期,為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日據時期充滿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政策導向及活動形態,日本統治的目的是最終把臺灣與日本同化。
  • 葡萄牙以及荷蘭,是如何侵佔我國澳門和臺灣?
    1511年,葡萄牙侵佔了馬六甲,把這裡作為入侵中國的前哨。葡萄牙殖民者在中國東南沿海掠買人口,詐騙錢財,販賣違禁物品,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1517年,葡萄牙派遣使者安刺德和比留斯,率領武裝船艦到達廣東大門島。他們不顧明朝官吏的阻止,鳴炮示威,強行駛入珠江,在廣州登陸。152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擾廣州附近的屯門島,遭到明軍的反擊。
  • 日佔時期,日本對偽滿洲國和對臺灣的政策有什麼不同?
    在這兩地,日本的統治政策有何不同?臺灣的「專制高壓」統治在1895年-1945年這50年的殖民統治時間裡,日本毫無忌憚完全將臺灣作為其附庸國來進行嚴控的統治,主要表現在政治高壓,經濟附庸,文化同化等方面。
  • 簡述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
    日本殖民者為了更好地將臺灣同化,在臺灣實施高度集權的「總督」制度,分別是 1895~1919年武官總督時期;1919~1937年文官總督時期;1937~1945年「皇民化運動」時期。10天後,日本殖民者在臺北宣布建立殖民統治政權,宣布臺灣及澎湖列島「歸入大日本版圖」,並定此日為所謂的「始政日」,以此開始了日本對臺灣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史!當時日本殖民者以重兵登陸臺灣,企圖用瘋狂的武裝鎮壓臺灣人民。可是臺灣官民不願淪為日本殖民地,這時也指望不了清政府的幫助,於是成立臺灣民主國,向清政府宣告獨立,成為中國東藩。
  • 臺灣淡水印象(組圖)
    早聽說到臺北,除了故宮、「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等必到之處外,淡水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我們到臺北的第三天,聯的朋友絹便帶我們遊淡水。  我們下午三點出發,從西門坐捷運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位於臺灣西北處的淡水。據說淡水歷史上曾被西班牙和荷蘭先後佔領,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收復淡水。後來又被英國人作為租界,又被日本人佔領。淡水港始建於十八世紀中期,在臺灣的經濟發展中起過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淡水已經成為臺灣北海岸最受歡迎的觀光休閒景點之一,也是臺灣民眾假日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 遊走在臺灣:淡水之旅
    淡水紅毛城  老鎮洋風   淡水地處淡水河的出海口,古代的時候曾被稱為「滬尾」,是北臺灣開發史上極為重要的聚落這裡原來是土著凱達格蘭人的世居地,直到17世紀漢人的逐漸移入,才使得這片土地有了進一步的開墾,但緊接著的就是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等國家長年的佔領統治。淡水就象是個飽經滄桑的老人,正點指著身上的烙印對我們訴說著他的故事。   紅毛城。最早這座城是由西班牙人所創建的,在19世紀下半葉英國人又將此處設為領事館。
  • 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攻陷了香港,卻為何不敢侵佔澳門?
    同樣,在這14年的時間裡,日本軍隊的鐵蹄踏遍大半個中國,除了中國內陸領土外,連當時被英國人佔據的香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也被日本人攻陷。說到香港,就不得不提澳門,因為這兩個地方是當時除臺灣外,中國僅有的兩處被西方國家所佔據並經營多年的殖民地。日本人攻陷了香港之後,按說揮兵南下,旦夕之間就可以拿下澳門,為何挺住了腳步,沒有入侵澳門呢?
  • 日本侵佔臺灣後,第一件事就是翻修了一個中國人的祠堂,至今還在
    荷蘭侵略者入侵臺灣地區長達三十七年,這一過程中臺灣民眾受到慘無人道的殖民統治,十七世紀中葉,鄭成功率領大軍遠渡臺灣討伐侵略者,終於,拔除了這顆貽害臺灣的西方毒瘤。在接手臺灣後,鄭成功立下嚴格的軍規,禁止部下騷擾臺灣原住民,並且,積極施行農業改良政策,開拓海外貿易線。
  • 淡水今影,日本的城市值得我們學習!
    自清朝起,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臺灣的門戶。對於臺灣發展影響巨大的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博士便是從淡水開始傳教興學建醫院,甚至在當地學習了臺語。臺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便是他創立的「偕醫館」。
  • 【趣臺灣】淡水夕照,野柳風蝕
    淡水篇 一、淡水小檔案淡水位於臺灣北部西北,
  • 老照片:抗戰時期,日軍瘋狂侵佔我國,背後是無數日本女人在作祟
    【圖為日本婦女團在街頭打出的宣傳語】眾所周知,日本在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上,侵佔別國領土,盜取資源,壞事做盡。日軍在前線攻城掠地的背後,離不開無數的日本婦女在「後方」支持。【圖為日本婦女團】這些婦女們裡面的絕大多數,雖然沒有像日本男人那樣拿著武器走上戰場,但是她們卻在後方為日軍從事著戰爭的後勤工作。【圖為日本婦女團在送別出徵的日軍】日本從1931年開始的侵略戰爭,隨著戰事擴大,日本國內越來越多的婦女們參與到日軍的後勤工作中來,她們在日軍侵略戰爭的歷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一億日元賣掉臺灣?侵佔臺灣三年後,日本為何又想賣給法國?
    甲午戰爭最大的惡果,就是把臺灣割讓給日本,忍受半個多世紀後的苦難後,直到1945年寶島臺灣才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屈辱歷史。令人驚奇的是,日本佔領臺灣後僅三年,卻打算把臺灣「出售」給法國,當時連價格都談好了,只要1億日元,相當於2.7億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