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長壽鄉】花果錦繡香萬裡:農耕文化園

2020-08-14 南寧旅遊

上林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北回歸線從縣境內穿過,大明山蜿蜒盤踞於西部,為上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從南方吹來的暖溼氣流,沿著大明山山脈成雲布雨,匯成汩汩泉水,澆灌著山下的上林原野。

自古以來,上林人民或擊壤以自娛,或耦耕而盡興,精心耕耘著這一方沃土。《智城碑》碑文中記載了唐朝時上林人民種植「鳳粟」和「蟬稻」。千年之後,上林大米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農耕時代的記憶始終縈繞在上林人民心頭。

出縣城往南走不遠,明澄大道旁有一個以「世代農耕,禾田文化」為主題的莊園,坐落在大明山山腳的原野之上。人們來此觀荷賞花,穿林摘果,餵雞養鴨,下地耕田,品嘗農家美食,和土地親密接觸,體味簡單明快的農耕生活。

這裡就是上林農耕文化園。

七彩荷塘:四季歡樂常在

走近農耕文化園,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門那座重簷五開間的木質門樓,它形式古樸,極具廣西民族特色。門樓正面有楷書園名、方形窗格、壯錦圖案、雕花裝飾,顯得古色古香。

農耕文化園大門/周志許 攝

門樓內是一個傳統器具陳列館,陳列著秧架子、手搖式風車、腳踏式水車等農具,以及菜託、簸箕、魚簍、石磨、刨子、竹筒水壺等用具,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這些都是農耕時代的點滴記憶。

莊園最靚麗的景色,要數門樓之後的數畝荷塘了。塘中,呈「中」字形排列著四座涼亭,互相用木質迴廊連接。迴廊的兩頭,一頭連著門樓,一頭連著對岸的生態別墅。

到了五六月間,一池碧水消失在荷葉組成的綠傘中。一頂頂寬大的荷傘,互相推擠著在風中搖曳,有的竟然透過迴廊的孔隙,鋪滿了廊上的通道,猶如翠綠的地毯,令人不忍下足。荷葉間,一個個蓮蓬直挺挺地探出頭來,一朵朵荷花迎著陽光張開了粉紅的花瓣。

四座亭子猶如這片綠海花香中的孤島。斜倚圍欄,沐浴綠葉晴光,陶醉十裡芬芳,不禁心旌蕩漾。

俯瞰荷塘,綠色翠荷醉遊人/周 健 攝

荷塘是整座莊園歡樂的中心。每年元旦新春遊園會上,湖畔門樓、別墅、兒童樂園都裝飾一新,路旁掛滿了喜慶的紅燈籠。人們帶著孩子一起猜燈謎,做遊戲,吃棉花糖,品嘗園中美食。遊人如織,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名木佳果:木秀於林,果香四溢

沿著生態別墅旁的小逕往前走,會看到成排茂密的樹林。這裡是珍稀樹木遊覽區,栽種著 300 多畝(20 多公頃)珍貴樹種。

走進遊覽區,首先看到的是上百棵不甚粗壯的小葉紫檀。小葉紫檀長得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密密麻麻的枝葉形成了一堵綠色的屏風。自古以來,紫檀木與黃花梨木、雞翅木、鐵力木等被認為是最珍貴的木材。紫檀質地堅硬,紋理細密,明清兩代幾乎成為皇家專用的木料,民間很少留存。小葉紫檀生長非常緩慢,需數百年才能成材。

再往裡走,拐個彎,就會看到數百棵黃花梨,一排排綿延到遠方。黃花梨,學名降香檀,屬於黃檀的一種,原產海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花梨與紫檀一樣同為中國名木,其成材時間雖不及紫檀漫長,但也要上百年。黃花梨木性極為穩定,韌性強,不易變形、開裂、彎曲,花紋美麗,適宜製作各種形狀的家具。黃花梨的樹幹和根部的心材得名「降香」,其一經焚燒,便芳香四溢,可為香料;同時,它還有良好的藥用功效,可鎮痛止血、助睡安眠、降壓寧神。

過了珍稀樹木遊覽區,來到果樹示範區。園區中主要種有火龍果、桑葚、青棗、沃柑、檸檬等多種果樹。1 月到 3 月,金黃的沃柑綴滿樹梢;4 月到 6 月,紫色的桑葚引人垂涎欲滴;7 月到 12 月,紅燈籠似的火龍果壓彎了莖幹;11 月、12 月,臺灣香水檸檬結出了顆顆碩果;年底到次年 3 月,甜甜的青棗等著你來採摘。一年四季,園區中花果飄香,一棵採完,一棵又熟了,幾乎全年不間斷。

小農耕園:在希望的田野上

穿過果林,來到一個交叉路口,一條路直直通往生態種養場,另一條路折向廣袤的農田。這一片農田即是小農耕園,是整個莊園的主體。

種養場內放養著成百上千隻土雞水鴨,它們如同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在柑橘樹下追逐著昆蟲。這裡的雞鴨都是自由放養、自由覓食、自由飲水,只隻身強體壯。

通往農田的道路要經過一條名為「羅勘」的小河。小河發源於大明山中,流到小農耕園時,形成了一個淺淺的河灣。一隻只水鴨仿佛是水中的精靈,或在河中鳧水,或潛入水下捕捉魚蝦,或在沙洲上梳理羽毛,給這個清幽的小河灣帶來了許多生趣。

農耕荷香/周 健 攝

跨過河上的小橋,一片廣闊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公路和小鎮邊。田中種滿了富硒水稻和油菜。每當陽春三月,成片的油菜花盛開,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張金燦燦的地毯。人們徜徉於其中,自由呼吸著陣陣清香,用相機抓拍最美的瞬間。孩子們舉著五顏六色的風箏在花叢中跑過,遍布田野的彩色紙風車,其葉片隨著清風呼啦啦轉個不停,驚飛了花枝上的蝴蝶和蜜蜂。這是一個夢幻般的季節。

等到秋天,無數沉甸甸的稻穗拼成了另一張金色的地毯,反射出耀眼的金光,令人目眩神迷。農民們揮汗如雨,收穫著一年的希望。這是園中最繁忙的季節。

一品農莊:和美食相約

逛累了,玩累了,肚子餓了,一品農莊有眾多美食在等著你。

一品農莊位於農耕文化園入口處,是「上林縣旅遊特色餐飲店」。其養生美食極具上林特色,食材都來源於園中綠色種植的糧食、瓜果、蔬菜,以及養殖的禽畜。荷葉茶、蓮子羹、至尊八珍面、一品臘腸、一品豆珍、釀魚,絕對讓你回味無窮。

至尊八珍面是食客進店必點的主打美食,採用以上等麵粉為原料、純手工製作的麵條,加入西紅柿、酸筍、魷魚、牛肉、豬肉、鵪鶉蛋等 8 種食材,精心烹煮而成。八珍麵湯汁濃厚、味道鮮美,曾獲評 2016 年上林美食大賽「十大養生特色菜」、2018 年上林生態旅遊養生節特色美食大賽「金牌特色美食獎」。

釀魚是一品農莊的招牌硬菜,一道靠運氣才能品嘗到的美食。其主要食材為生長於大明山溪流中的野生鯪魚。相比較人工養殖的鯪魚,野生鯪魚瘦長精幹,而且離開生活環境後不久就會死掉,所以不是每天都能吃到。

釀魚的祖傳手藝則是這道菜成名的秘訣。農莊以「一品」為名,源於農莊主人的祖上是清末上林籍武將黃忠立,曾被朝廷封為建威將軍,位列一品。黃忠立曾向軍中廣東將士學習傳統粵菜釀魚的技藝,改良後傳授給家人。人稱「四哥」的農莊大廚黃一良就是黃忠立將軍的後人。黃一良從小跟父親學習釀魚廚藝,釀魚是他的拿手菜。

製作釀魚的一個關鍵要求是,將魚皮和魚肉分離時不能把魚皮剝穿,因此非常講究刀工。把魚皮、魚肉分離後,將魚肉剔骨,和豬肉、牛肉、蓮藕、馬蹄等一起剁碎混合,放入魚皮內釀好。再經過清蒸、上汁等步驟,一道釀魚便做好了。

釀魚口感鮮嫩、爽脆清甜,確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私房名菜,被評為 2016 年上林美食大賽「十大養生特色菜」。來農耕文化園遊玩,不可不嘗。

小貼士

地 址

農耕文化園位於上林縣明亮鎮明澄大道旁(明亮二中北500 米),距離縣城 5.5 千米。

路線參考

從縣城往南走明澄大道,至明亮鎮農耕文化園景區門口。

信息來源: 上林縣融媒體中心、上林發布

微信號:nnslyj

相關焦點

  • 全球第八個「世界長壽鄉」花落廣東大埔
    北京訊6月28日上午,世界長壽鄉(中國·大埔)頒證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釣魚臺舉行,正式宣告大埔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全球第八個「世界長壽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鄒家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王健、光明日報原總編輯何東平等為這一盛會發來賀電。
  • 廣東大埔將成世界第八個「世界長壽鄉」
    記者了解到,梅州大埔已獲評世界第八個「世界長壽鄉」,並將於近期進行授牌儀式。近年來,大埔縣依託豐富多樣的自然文化旅遊資源,全力發展全域旅遊,以「旅遊+」為引領,全面打造廣東「客家香格裡拉」文化旅遊目的地,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縣。
  • 農耕文化園,成為疫情後旅遊行業轉機的革新
    青山綠水碧波漾,鄉間田野稻花香……山水匯聚之處,往往靈氣逼人,適宜萬物生長,湖南寧鄉市雙江口鎮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亦是如此這座農耕文化園,美景如詩如畫  讓遊客感受獨特魅力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會議場地———農耕文化園國學堂,就是不斷突破原有傳統模式, 不斷革新,以不同材料為載體展現孩子的作品,依據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和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 《世界長壽鄉·上林》日照澄州江霧開:走進上林
    這裡,就是「世界長壽鄉現在的上 林,以縣城為中心,「三湖一寨兩江三園」的大旅遊格局已經形成,涵 蓋大龍湖景區、金蓮湖景區、雲裡湖景區,鼓鳴寨景區,大廟江景區、 澄江河景觀帶,以及萬古茶園景區、農耕文化園景區
  • 致力打造中國農莊新模式—記嶽陽縣黃秀農耕文化園
    黃建文,嶽陽市政協委員、嶽陽縣總商會副會長、嶽陽縣黃秀農耕文化園董事長。鬥笠、蓑衣、鐮刀、鋤頭、石碾、火鉗、油燈……這是一個古老的世界,展示巴陵農耕文明及演變歷史,詮釋嶽陽豐富的農耕文化內涵。位於嶽陽縣黃沙街鎮黃秀村的黃秀農耕文化園,是一個集觀光農業、鄉村旅遊、傳統農耕文化體驗、科普教育和新型農業科技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農耕文化園,已獲得「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點」及國家農業部辦公廳授予的「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稱號。
  • 世界長壽鄉·霞客眷戀地—廣西上林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世界長壽鄉·霞客眷戀的!大家好,我是廣西上林縣縣長藍宗耿,非常高興帶您走進最年輕的世界長壽鄉——上林縣。上林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是世界長壽鄉,是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是廣西特色旅遊名縣,這裡也是「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被稱為廣西首府南寧「後花園」。【上林·山清水秀桃源美景】上林是壯錦飄落的地方。
  • 【2020南充十大網紅新村】走進嘉陵區楊家寺村,探秘世界長壽鄉
    2018年,楊家寺村被聯合國老齡所積極老齡化專家委員會認證為「世界長壽鄉″。「東坡長壽谷」也憑藉「長壽文化」成為嘉陵區旅遊扶貧產業的一張名片。走進東坡長壽谷,可以了解豐富的人文歷史,遊玩童趣天地,爬上依山而建的玻璃棧道觀景遠眺,還能感受人造瀑布的壯美。在這裡除了遊玩,美食也是一大特色,這裡還有令人唇齒留香的金鳳白酒,還有特色東坡美食。
  • 廣西巴馬:世界長壽鄉「百歲老人」逐年上升
    新華網南寧9月21日電(記者龍松林王勉)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之鄉調查團最新統計表明,廣西巴馬成為目前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唯一一個「百歲老人」呈逐年上升趨勢的長壽鄉。  截至目前,國際公認有五大「世界長壽鄉」。它們是前蘇聯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的比爾班巴、中國新疆的南疆一帶以及中國廣西巴馬。
  • 9月20日當網紅橋遇到農耕文化園 我們不見不散
    9月20日,庫拉木勒克鄉將在巴什克其克村農耕文化園舉辦金秋遊園活動,吃喝玩樂遊娛購,統統都有。二、文藝演出輪番登場「村花、三、體驗農耕文化體驗農耕文化,感悟農耕情懷、共享農耕樂趣。
  • 張家窯生態文化園,農耕展示、鄉村旅遊為一體,何時再現輝?
    鹹陽三原張家窯生態文化園是佔地五百餘畝、利用當地生態環境建設的集農耕展示、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景區,曾經也是遊人熙熙,風光無限。如今遊客寥寥,門可羅雀。可惜了投資五億多元建設的文化、餐飲、遊樂以及配套設施。什麼時候能重現輝煌,期待啊!晚安頭條
  • 11月杭州竟能看見油菜花田 濱江井山湖農耕文化園就能看到
    11月杭州竟能看見油菜花田濱江井山湖農耕文化園就能看到如果說銀杏的黃是這個季節不可缺少的色彩在濱江井山湖農耕文化園裡,這樣的景象正在上演。碧空豔陽之下,大片的油菜花隨風搖曳,站在花田,讓人不禁產生一種春秋不分的錯覺,為什麼這個季節還能有油菜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農作物種植相關負責人、中科糧油CEO葉建波解釋稱,現在盛放的油菜花,是他們培育的一個新品種,該批種子於今年8月份左右播種,經過三個多月的生長,如今已大面積開花,花期1-2個月。
  • 「世界長壽鄉」,江蘇如皋,長壽是有道理的
    科技文明在侵蝕近年來,該市先後躋身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休閒小城、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率先在蘇中蘇北地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有著「世界長壽鄉小湖在這樣的地方生長,人都是溫柔若水的,不捨得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因為太美了。
  • 農耕民宿、小橋流水...這個小康旅遊區C位出道啦
    這裡有阿農灣農耕文化園、洛神雲築民宿顏值爆表的公園、藝術氣息爆棚的文化聖地佛山人簡直不要太幸福呀!阿農灣農耕文化園,就是一個能讓你體驗一番「陶潛式」躬耕生活的世外桃源!>同時,它還配套房車營地、星空屋、帳篷營、遊園玩樂、洛神花採摘
  • 探秘世界長壽鄉,大埔縣舉行百車自駕遊活動
    本報訊 (記者劉巧)27日至29日,探秘「世界長壽鄉——大埔」百車自駕遊活動在大埔縣舉行。  活動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體驗師、旅行達人、自駕達人等約300人,沿著「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李光耀祖居旅遊區—百侯古鎮—西河北塘村—張弼士故居旅遊區」這一線路,探秘「世界長壽鄉」,感受大埔深厚的人文底蘊、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濃鬱的民俗風情。活動同時舉行了中國公路旅行大會和第四屆「雙十大最受歡迎自駕路線」頒獎典禮,大埔獲評「2019年度中國新銳最受歡迎自駕旅行目的地」。
  • 長壽鄉為何變為癌症村,每年上百萬病患湧入,只為最後一搏
    在物質條件得到充分滿足的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追求健康與養生,當然了世界上總有一些地方,憑藉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使得當地的居民長壽的人數特別的多。而這些長壽人群的聚集地又常常被人稱作長壽鄉。
  • 2019最值得關注的文旅事件之八:「世界長壽鄉」大埔的品牌突圍之路
    早在2015年,廣東大埔縣向國際自然醫學會中國總部提出打造「世界長壽鄉」的申請,經過三年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孝老、敬老等基礎性工作,於2018年7月正式啟動「世界長壽鄉」創建工作。2019年6月28日,國際自然醫學會正式授予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世界長壽鄉」稱號,大埔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第八個「世界長壽鄉」。
  • 大埔民宿 | 梅州被授牌「世界長壽之都」,來梅州養生度假,必住大埔民宿
    「一臺新劇,演繹客家千古情。」陳敏書記說,萬裡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內容來源:南方+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在「世界長壽之都」梅州市,有一個「世界長壽鄉」大埔縣。
  • 【打卡禪城⑥】農耕民宿、小橋流水...這個小康旅遊區C位出道啦
    這裡有阿農灣農耕文化園、洛神雲築民宿顏值爆表的公園、藝術氣息爆棚的文化聖地禪城人簡直不要太幸福呀!阿農灣農耕文化園,就是一個能讓你體驗一番「陶潛式」躬耕生活的世外桃源!>同時,它還配套房車營地、星空屋、帳篷營、遊園玩樂、洛神花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