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導: 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異教背景,揭示了一個我們不懂的秘密

2021-02-22 光如星

中東最受歡迎的旅遊點之一是約旦的佩特拉古城。它的意思是巖石,陡峭的懸崖。

這城市真是名符其實,因為它的四周圍繞著陡峭並帶著紅色沙巖的懸崖。有些地方的巖石有著從粉紅色到紫色層層的條紋。

這種巖石真吸引人。古代的居民還將這巖崖雕刻成舉世聞名,裝飾最華麗的墳墓。有著完美的比例,向上伸展至四十公尺或更高之處,帶著繁雜的裝飾,都從巖石中雕刻出來的。

這城市在新約時代已相當著名了,保羅待在阿拉伯三年期間,可能到過這裡(加 1:17)。

 

佩特拉亦是為人所知的宗教中心。懸崖的頂點是城市的最高處,根據慣例,整年都有祭典和儀式在這裡舉行。有一些在聖經中曾提到的早期高地,至今仍完整的保留下來。

其中有一整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陡梯彎沿而上,這是在巖石中竣刻而成,以便登高向 Dhu-Sharra 獻祭,那是這城的主神,意思是 Seir 的神, Seir 則是聖經中伊頓的古地名。(編者註:Seir 也譯作「西珥」,西珥位於以東地區)

最早研究佩特拉的現代學者們傾向把這地傳奇化,說這地的居民是一支高貴、愛好和平的民族,直到在高地祭壇中,發現以人為祭牲的證據為止。


古代流行以人為祭牲,使學者們豁然明了。

從亞洲、美洲、歐洲到非洲的族群都有以人為祭牲的事,從古代法蘭西和英格蘭的塞爾特人到古代的中國和日本均是如此。

學者眼中南美洲的馬雅人一度也被視為是一支高貴的民族。這也是直到以人為祭牲和流血儀式,在這令人震憾的證據被發現後,才改變了這種看法。亞洲的蒙古戰士有時也會飲敵人的生血或生吃肝臟以便 " 獲得他們的力量 "。

在印度也常以小孩作為獻給卡裡女神的祭牲,這種例子可真是不勝枚舉。世界上以人為祭牲是常態更甚於是例外。

 

聖經中的伊頓並不孤單。古亞捫人屠殺他們自己的小孩作為獻祭也是眾人皆知的。


近日在約旦的安曼機場附近挖掘了一座古廟,確定了聖經中所提到的這種行為。埋在地裡裝著年輕人骨骸的甕被掘出來。附近的摩押王為了轉移猶大王約沙法的攻擊,把他的長子在城上獻為燔祭(王下 3:27)。古代的腓尼基人,也是聖經上大家所熟知的迦南人,也以人為祭牲。突尼西亞(編者註:指突尼西亞)迦太基古城的一座廟中也發現了人骨。

 

不只是以色列鄰居有這種行為。猶大王使他們的兒子 " 經火 "(王下 16:3,17:17,21:6,23:10,代下 33:6)。

當我聽到這些說法之時,我以為那是一種類似入會的儀式。但事實上,那是以小孩為祭。陀斐特在欣嫩子谷,正在耶路撒冷南方,就是舉行這種儀式的地點 (耶 7:31,32; 19:6,11-14)。在耶穌和其他拉比的教導中,欣嫩子谷成為永久刑罰——地獄的比喻 (太 5:22,29,30; 10:28; 18:9等處)。

 

以人為祭這種世上普遍的行為,就是創世記第 22 章神試驗亞伯拉罕的真正背景。神要求亞伯拉罕獻他的兒子為燔祭,充分反應出亞伯拉罕所處環境中很普通的行為。

 

不論那是在何處發生,以人為祭常被認為是終極獻祭,因此也是不輕易舉行的,如同每年向佩特拉城中被敬拜的一位女神 Al-Uzza 所獻的祭一般,這種以人為祭成為獻祭中的最高形式,在亞哈王時代中也曾被彌迦先知提及,亞哈王將這種可怕的行為引進猶大國內 :——

先知質問如何才能得到神的喜悅 ?(彌 6:6-7)以牛為燔祭嗎(品質高過平日的綿羊及山羊)? 或更好,獻上千千的公羊嗎(如同所羅門王登基時所作的)? 獻上萬萬的油河是否更能討神的歡心 ? 甚至更好,獻上小孩為祭 : " 獻我的長子嗎 ? 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麼 ?"(彌 6:7)。先知清單中指出頭生孩子為祭,是一個人所能給的,也是手中最為寶貴的。這最終能博得神的歡心嗎 ? 先知這樣寫的時候,可能有人開始這樣認為。

但他很確切的回答這個問題 ' 不 !' " 世人哪 ! 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 ?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們的神同行。"(彌 6:8)。獻祭不會讓神認為是全然公義的。耳朵不聽到先知撒母耳的指責其實是更艱難的 : " 聽命勝於獻祭 "(撒上 15:22)。「注1」

 

比這時期更早一千年前的亞伯拉罕,可沒有這種神學的智慧。請留意,亞伯拉罕是以色列民族的祖先。或如拉比所教導的,他是第一位皈依猶太教的人。他來自一個異教的世界,在這世界中即使是他的家庭還拜假神(書 24:20)。

他知道只能獻最大的祭,向神代表最高信心的象徵,就是獻長子為祭。神選用這普世信仰的共通文化來測試亞伯拉罕。

 

在之後的年代中,想到亞伯拉罕和其他的族長缺乏對 Mosaic (編者註:指摩西的)信仰最基本的洞察力,讓人感到困惑不解。所以一般人都會認為在摩西律法出現數百年之前,人們已知悉並遵守它。在新約時代之前已寫下來的書卷(目前被認為是偽經)

——禧年書中就認為亞伯拉罕已在過住棚節,獻初熟的果子,以及在 Mosaic 的法規中嚴格地遵行獻飲料及穀物之禮。之後的拉比也提出相同的想法。「注2」


(閱讀《禧年書》全文,請關注本公眾號光如星,在後臺回複數字5779)

 

假若亞伯拉罕在律法頒布之前真的就如此常識豐富,他為何會想把自己的兒子獻為祭,而這又是律法本身所禁止的(" 不可殺人 " 出 20:13)。若是如此,則會把亞伯拉罕放在一個令人困擾的處境中。就是實現神的命令而那又是不合律法的——

如同許多今日的讀者對這故事的想法一般。亞伯拉罕似乎是個老眼昏花的瘋漢,聆聽著不合理的聲音。如此解讀這段經文會使無宗教信仰的人認為亞伯拉罕——甚或是神自己——是個精神病患者。

即使是基督徒有時也會從這故事中產生一種觀念,認為神會違反我們的常識,要我們去作一些狂野的事。還有人會被鼓舞去聆聽神的 " 聲音 ",確信且接受更激烈地更為狂野地教導,更敬虔地或 " 屬靈 " 的交通。這些都扭曲了聖經的信息!

最簡單的事實是,亞伯拉罕對百年之後,未來的律法一無所知。他不會懷疑神要求他獻他的兒子有任何可議之處。在他四周的文化中這是正常的,那是你向你的神供獻與委身最高的表現。神是根據亞伯拉罕所能理解的層次來與他相處。但這最終的目的是要帶亞伯拉罕到一個新的層次,以此經驗最終來衝擊影響整個世界。

 

創世記稱呼亞伯拉罕的經驗是一項試驗(創 22:1)。但假若以人為祭是廣為人所接受且實踐的,怎能稱為一項試驗呢 ? 以撒是應許中的兒子——神應許亞伯拉罕,從他而生出眾多子孫的。此時以撒尚未結婚生子。若他此時被殺,那應許又將如何 ? 神的命令和應許似乎是互相矛盾的。

 

亞伯拉罕不是面對這種矛盾經驗的最後一人。這種行事方式對我們而言似乎是無法想像的。神的方法是會完成祂的應許。但這就是我們儘管相信神就是神的當下之時,祂遠超乎我們的理解。

新約中說亞伯拉罕相信,可能的話,神會使以撒復活,他是以此解除這種命令與應許之間矛盾之疑慮的(來 11:17-19)。

 

亞伯拉罕為他的驢子套上馬鞍,帶著他的兒子以撒,神所稱他獨生的兒子,把他獻為燔祭(創 22:2)。根據傳統,亞伯拉罕的目的地是 Jebus(編者註:耶布斯)這個城市的附近,就是後來的耶路撒冷「注3」。

他預備獻以撒的那座山,就是後來建第一聖殿的同一座山。今日此處就是巖頂圓頂寺的位址。

當他到達之時,亞伯拉罕須要築壇(創 22:9)。聖經中的祭壇不是今日教會中常見的 " 壇 "。那是一座方型的大土堆或石堆,上面有足夠的空間置放人或一頭壯牛。

聖經中所提到祭壇的面積是二公尺見方 ( 七平方英尺 ) 一公尺高 ( 四英尺 )。意思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預備——可有很長的時間讓他想他是在幹什麼。

萬事預備之後,以撒被捆綁且放在壇上的木堆中,亞伯拉罕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創 22:10)。但神的天使從天上呼叫他說, " 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創22:12)。亞伯拉罕通過了試驗。但這功課才剛開始。

 

此時,亞伯拉罕舉目觀看,見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小樹中,神的供應代替他的兒子獻為燔祭(創22:13)。

這信息很清楚 : 神不會要求以人為祭,但樂意接受替代品。亞伯拉罕的順服,最終導致不只在以色列,在之後的基督教以及今日世上的異教民族中,廢止了以孩童為祭。

在現實面以及物質面中,世上的民族因為亞伯拉罕受到祝福,正如在 18 節中所說的 : " 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 *,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注4」

 

但主的使者所提到的 " 後裔 " 是何意 ? 保羅,以拉比的釋經法,指出這後裔——單數格而非複數格——就是彌賽亞(加 3:16)。請留意細節 : 獻父親獨生的兒子,正如約 3:16 所說的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 " 獨 " 生子賜給他們 " 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公羊的兩角扣在 " 小樹 " 中,那是在現今以色列各地中,仍到處可見糾結在一起的矮樹叢。這是和棘叢截然不同的。耶穌被釘前,頭戴的是荊棘 " 冠冕 "(太 27:29)。

 

奉獻物這名詞,常被翻成 " 全牲燔祭 " 至多只是對這名詞的解釋而已。它在希伯來文是 olah (o-LAH),意思是 " 上升者 " 或 " 往上升騰者 "。意即祭物在雲煙中往上升至神那裡。耶穌就是在雲彩中被取上升到神那裡(徒 1:9,但 7:13)。

 

所有基督教信息的基礎都在這兒 : 應許的後裔就是彌賽亞,父的獨子,荊棘冠冕,贖罪祭——即使是復活,就亞伯拉罕而言,仿佛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11:19)——以及在雲彩中被取上升。

但還有更多 : 主的使者再度從天上說,神會為了他的順服,賜亞伯拉罕更多的子孫 : " 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 "(創 22:17)。

那位單數格的後裔——彌賽亞,將增多如同天上的星。

此話怎說 ? 彌賽亞的身體,正如在但 12:3 所形容的 : " 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

亞伯拉罕不只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也是那些憑著信心歸向他的神之人的祖先。就像保羅在加拉太書所言 : " 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 ' 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加 3:7-8)。保羅說神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 ! 那福音就是你,假若相信耶穌,不管你是哪一民族的人,就是對亞伯拉罕應許的成就。你就是那後裔之一,像主的使者所說的是天上的星。你就是如同神。(編者註:並不是與神同等)

 

創 22 章 17 節的後半段文字呢 ? " 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 "(創 22:17)。在馬太福音,耶穌告訴彼得說, "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 "(太 16:18)。

這個磐石的意思不是在伊頓的佩特拉,而是在耶穌信仰裡陡峭的巖崖中。陰間的門,死亡之處,是彌賽亞終極敵人的門。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所說的, " 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 "(林前 15:26)。或是耶穌在啟示錄所言, " 我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1:18)。

耶穌拿著死亡之門的鑰匙,藉著祂的復活加以證實。祂的得勝是從死亡中復活得以完成。" 經上所記——' 死阿 ! 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 ? 死阿 ! 你的毒釣在哪裡 ?'"(林前 15:55;引自何 13:14)。

 

蘊含在亞伯拉罕的經驗中的啟示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啊 ! 但事情不單是像所經歷的表層那樣。

祂的表達,及祂對應許的兌現本身才是啟示的重點 : 

如神般說話主的使者就是神,也是那些基督徒 / 彌賽亞的信仰所識別為神兒子的,神的膀臂,神的大能,神的光,也是取了肉體的耶穌這位彌賽亞——祂就是往昔曾在並將來還要再來的那位!

版權歸屬©️原作者

[1] 王上 3:4中事件發生的地點基遍,或許是今日大家所熟知位於耶路撒冷郊外的 Nevi Samuel。近日發掘出一巨大的巖石雕刻證實了這地點是古聖經高地的遺址。

[2] 但這種企圖美化過去的嘗試帶來了以後的問題 : 在某些異教團體中,利用亞伯拉罕和其他族長的這些缺點,扭曲聖經經文為謬誤的,這導致回教視新舊約為錯誤的。

[3] 儘管聖經只提到 " 摩利亞地 ",而且似乎是一個無人區住的地區。傳統的說法是突出圓頂寺地板的巨大巖床,就是獻祭地點。但今日控制這地的回教徒聲稱,那是亞伯拉罕預備獻他們的祖先以實瑪利之處——又一處他們聲稱聖經訛誤之處。

[4] 字面上的意義是, " 使他們自己得祝福 "。

* 文章來源於BIN,由小星星翻譯。若您希望持續關注以色列最新新聞,以及列國末世聖經預言動態,及希伯來根源教導、以色列文化信息,請關注本公眾號光如星,或將此文分享出去吧。

相關焦點

  • 亞伯拉罕獻以撒,一個有關救贖的美麗故事
    亞伯拉罕獻以撒從亞當夏娃墮落起,天父為了讓我們能夠進入永恆榮耀的天國,起初祂就設定了一個關於救贖的計劃。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天父把人的救贖放在了核心位置。一位父親如何做到願意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為祭?但亞伯拉罕以他完全的順服,成就了神的計劃,被主所用。亞伯拉罕很清楚主神所說的獻祭方式是什麼,以撒將會在那個山上被劈成兩半。他對僕人說:你們和驢留在這裡,我和孩子去到那邊,我們會敬拜神,然後我們會回來。這時,亞伯拉罕給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我們兩個人要回來。他承諾他們仍然要回來,他看到了什麼,以至竟然給出這驚人的預言?
  • 《聖經》中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其中蘊含著兩個重要的意義
    《聖經》創世紀 第二十二章,講述了一個亞伯拉罕遵照神的旨意,將自己親身的兒子以撒獻為燔祭的故事,儘管故事的結尾上帝準備了一隻羔羊,來替換以撒,但很多人讀到這個故事,心裡仍然會特別難受,甚至無法接受。記得最初讀《聖經》時,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跳過這段內容不敢看,內心無法承受如此殘酷的情節。
  • 耶和華以勒丨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上獻以撒,預表耶穌基督的受難
    生育已經斷絕卻懷孕生子的撒拉預表受聖靈感孕懷孕生子的童貞女馬利亞(參創世紀18:11-13,馬太福音1:18);三、當亞伯拉罕遵耶和華的旨意,要把以撒獻為燔祭,以撒順服了父的意思預表主耶穌基督是「存心順服,以至於死」的神子(參創世紀22:1-12,腓立比2:5-8);以撒沒有出生以前
  • 為什麼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神的朋友,讀《聖經》認識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堅定的信靠著神,神也不斷的賜福予他,日子就在這信靠與賜福中慢慢的過著,亞伯拉罕晚年所得的兒子以撒在這蒙福的日子中,漸漸長大,但突然有一天,更嚴峻的信心考驗到來了。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 和平之子——以撒
    創世記 26章22節 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亞伯拉罕在迦南地第一次遇到饑荒時,他立刻就去了埃及。
  • 亞伯拉罕是誰?
    我們不知道。或許可以這樣推測,以人類學、神話學的角度:1)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是最文明的地區,農業、文化、宗教皆如此,沒有理由要離開富饒的兩河流域而去蠻荒的迦南。有人考證,當時因人口增長而引起了饑荒。但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一直相對發達、富饒、強盛到公元年;而巴勒斯坦在亞伯蘭及其以後幾代一直貧瘠、動蕩,但是他們寧願往另一個文明中心埃及去,也不回故鄉,這就需要另一種解釋。
  • 創世紀以撒挖井的事告訴我們什麼?
    創世紀記載: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以撒的父親亞伯拉罕遵從The Lord of God(耶和華)之名離開了本地本族來到了外地。亞伯拉罕蒙耶和華祝福,在外地人面前得尊榮,他挖了幾口活井。但是在他死後那井就被當地的人回填了。於是以撒要想得井就要重新挖。以撒先把父親被回填的井重新又挖了出來,按著父親之前的命名給它們。
  • 「以撒和利百加」的婚姻,在上帝眼中是最完美的
    整個創世紀的二十四章是記載了以撒娶妻的事件,我們看到經文中有大量重複的內容,特別是老僕人在講述自己如何祈禱,事情又如何應驗的這一部分,但這些內容都不是隨意的,也不是多餘的,都對我們的生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整個事件的屬靈含義,更是讓我們要更好地建立與主的關係,就如同新郎和新婦的關係一般,聖潔,親密。
  • 聖經解密: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滑鐵盧——認妻為妹
    經歷過在同一個坑裡跌倒了兩次的兩次人生滑鐵盧,亞伯拉罕終於學會將上帝作為他唯一的依靠,由此產生了人類史上偉大的信心之父!如果要歷數亞伯拉罕的信仰歷程,那他一生中的信仰巔峰,必然要數他獻以撒的那一刻!當上帝 說「將你所愛的獨子以撒獻為燔祭」的時候,亞伯拉罕就照做了!在上帝發出命令,要他將他等待了一輩子才得到的獨生子獻上作為燔祭的那一刻,我想,對於包含亞伯拉罕在內的很多人而言,人生的試驗再沒有大過於此的了!
  • 「以撒愛以掃,利百加愛雅各」,雙胞胎之爭,真的導致夫妻不和?
    以撒和利百加的愛情故事似乎也不免落入俗套,一見鍾情的兩個人從此過上了磕磕碰碰的婚姻生活。首先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生育問題。跟亞伯拉罕和撒拉一樣,以撒和利百加也一直沒有生育。而反觀以撒同父異母的兄弟以實瑪利,卻早就一口氣生下十二個兒子,建立的村莊和營寨,十二個兒子都做了族長,以實瑪利本人也活了一百三十七歲。
  • 亞伯拉罕一家的信仰
    至亞伯拉罕時,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你的後裔將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亞伯拉罕將成為多國之父(現在看來所言非虛)。只是他妻子撒萊不育,且早已過了年齡,是個老太婆,於是將信將疑的撒萊建議亞伯拉罕和自己使女夏甲(埃及人)同房,這便是以實馬利,《聖經》以以實馬利來自血氣,便不以以實馬利為大,直到年邁的撒萊真的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以撒。
  • 面對主的呼召,我們當要回應:「我在這裡!」
    當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去往神所指示的地去,又應許亞伯拉罕和撒拉年老的時候生養兒子,但是上帝還要試驗亞伯拉罕,在《創世紀》22章1節-2節: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 《以撒的結合》如何誕生?只因妹子和幾部r級電影
    在美國加州的一間房子裡,一個留著大鬍子的獨立遊戲製作人正和夥伴商量著,該做出什麼樣有趣的作品來參加一週遊戲製作大賽。天使勸阻亞伯拉罕的油畫  四個月後,埃德蒙奉女友的要求,利用空閒時間完成了剩下的《以撒的結合》。
  • 讀《聖經》:撒拉逝世,以撒娶妻
    赫人畢恭畢敬地說:「你在我們心目中像王子般高貴,儘管選擇一塊好地,埋葬你的妻子,沒人會阻止你。」妻子死後,他最大的心願,恐怕就是為自己的兒子以撒娶一個好老婆了。一天,亞伯拉罕對他最信任的老僕人說:「你把手放到我的大腿下,然後以上帝的名義起誓,不可為我的兒子娶迦南人為妻。你要回我家鄉,幫我的兒子以撒挑選一個妻子。」
  • 聖經人物——富二代以撒怎麼選妻子
    以撒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用今天的話,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以撒的父親,亞伯拉罕是個亞蘭人,背井離鄉來到迦南,積累很多羊群、牛群、金銀、僕婢、駱駝和驢。在以撒還沒有出生前,他家裡的生養的精練壯丁奴僕就有三百一十八人(不包含婦女兒童)。
  • 以撒和利百加的愛情故事婚姻家庭
    他的父親亞伯拉罕為他的婚姻做好了全面的準備——甚至新娘也將由他來選擇。亞伯拉罕雖然生活在迦南地,但他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若與當地女子結合,由於他們沉溺於拜偶像的風俗,必將引誘他的子孫離棄敬拜真神的信仰。亞伯拉罕平素對上帝的信心,和對他旨意的順從,從以撒的品格上也都看得出來;但是那青年人的愛情是強烈的,而且他的性情又溫柔和順。如果與一個不敬畏上帝的女子結合,就有委曲求全犧牲道義的危險。
  • 《以撒的結合:胎衣+》零基礎科普——人物介紹
    《以撒的結合:胎衣+》於2017年春季登陸NintendoSwitch。1、以撒(Isaac)以撒是其父親亞伯拉罕和其母親撒拉在他們六七十歲高齡時所生下的孩子(媽媽都不月經,爸爸都不射精,這必然是神跡)。
  • 因為愛所以愛丨從聖經教導看基督徒的婚戀
    從始祖亞當和他的女人(犯罪前稱為「女人」,即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犯罪後稱為「夏娃」,即眾生之母)、亞伯拉罕與撒拉、以撒與利百加、直到基督與教會),連結的根基是上帝(愛)!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了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亞當)跟前。亞當說:「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哥林多前書11章8節的經文告訴我們:第一個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女人與男人在生命屬性、形象和樣式上是完全相同的,夫妻二人本是一體,這一真理適於所有達到適婚年齡的基督徒,創世紀 2章24節的經文特別強調:「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讀經默想丨以撒依靠神得勝人生的挑戰
    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當夜耶和華向他顯現,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並且支搭帳棚。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
  • 聖經故事:以撒祝福雅各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創世記第27章。27章講到以撒已經年邁,他感覺時間到了,該把神賜給他父親亞伯拉罕的福,傳遞給下一代。我們一起先來回顧下神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首先要成為大國,萬族將因他得福(12:1-3)。其次是對後裔的應許,必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15:5),並得著迦南地作為他後裔的居所(17:8)。最後是最重要的,神應許要作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的神(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