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武漢街頭知名小吃思念指南

2020-12-13 武漢美食榜

從2020 年冬季,離開喧囂的漢口街頭,已有兩月有餘。至4月8日得以走出家門,回到東湖綠道騎行時,迎接武漢人已是離夏天不遠的謝棠飛絮了。

我相信與我一樣,大多數在與確診疑似病亡數字中掙扎的武漢人,從不奢望成為「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中「我們」,只閃躲在時代的某一粒灰塵下,掙脫不被成為「代價」的命運。儘管這種本能的掙扎,不得不用最理性的圈禁來實現。

身體越被禁錮,思緒往往越活躍。此時,對於那些有幸安守在家裡的武漢人來說,最大的幸運已不僅是保全了一家老小,恐怕已有心起念動進而產生一種念想,這種蠢蠢欲動就是對曾經朝夕相伴的武漢街頭小吃的思念。

思念熱乾麵 一縷芝麻醇香的久旱逢甘露

思念豆皮 三鮮不分冠亞季的金榜題名時

思念面窩 黃豆米漿和蔥姜芝麻的狸貓換太子

思念鮮魚糊湯粉 喜頭魚糙米漿黑胡椒的山水總相逢

思念湯包 鮮肉與蟹黃的他鄉遇故知

思念重油燒麥 香糯、滷肉與胡椒的桃園三結義

思念牛肉粉(面) 牛肉與辣椒的天涯共此時

思念抄手/餛飩 麵皮包圍肉餡的花重錦官

思念米粑粑(第一聲)、酥餃、油香、雞冠餃、糯米雞

歡喜坨、油酥餅、豆絲、泡蛋苕粉、小籠包、汽水包

牛肉小包、油餅包燒麥

思念麻糖、酥京果、芝麻綠豆糕、鹽酥餅

喜餅、老蛋糕

思念小龍蝦 清蒸與麻辣的明月照溝渠

思念辣得跳與蟹鉗 辣椒嫁鹼面的洞房花燭夜

思念銚子煨湯、燒烤、炸炸、牛雜鍋、炸臭乾子

思念車站路、黃興路、蘭陵路、勝利街、黎黃陂路

蔡鍔路、吉慶街、盧溝橋路、江漢路、雪松路

臺北路、長堤街、戶部巷、糧道街、曇華林、秦園路

武泰閘、鍾家村、王家灣、玫瑰街

武廣展覽館、光谷步行街、楚河漢街

沿途的餘香嫋嫋、舊情綿綿

思念長江、漢水到東湖的國色、天香與絕味

庚子年,為留下對這個被褫奪的春天的不舍,特以此《味道思念》系列,以慰圍城內外的眾生。

畢竟,沒有一個春天是不可以思念的。

熱乾麵發明者老蔡林記創始人長子嫡傳第二代蔡漢文/熱乾麵絕響(二刀流拍攝)

一縷芝麻醇香的久旱逢甘露——熱乾麵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滿春街青石板上路

漸成開啟三鎮一天生計的不二之選

頂得住人力車夫的肚子

吊得起漢劇名角的腔調

點得響抗戰慶祝的鞭炮

卷得起解放勝利的紅旗

現如今,靠靈魂伴侶石磨芝麻醬香濃的支撐

維繫著武漢幸福指數的底線和城市良心的擔當

思念指數:100/100

最佳搭檔:米酒、蛋酒

吃早餐,武漢人稱為過早。武漢人在外過早的比例是95%,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會選擇熱乾麵,這麼算下來,每個武漢人一周會吃三次熱乾麵,因此,熱乾麵關乎武漢人的裡子。熱乾麵不管是區域佔有率,還是絕對單一城市絕對數量,都是世界早餐食品品種第一。每個武漢人樓下,都能找到有一碗最合自己口味的熱乾麵,就像五步之內必有芳草一樣。

常青麥香園店堂宣傳畫

推薦店家:常青麥香園、蔡明緯、曾麻子、疤子、漢味老蔡、鵬記、面媽媽、三鎮民生甜食館(勝利街總店)、老田記(吉慶街65號)、歡豔(臺北一路)、鐵棚子(大興路)、龐記(一元路)、三毛(武勝路近家樂福)、三環(武大三環公寓)、李記(多福路)、球場(球場路金門路口)、聾子(球場隔壁)、熊臘生(京漢大道寶裕路口)、羅氏生燙牛肉熱乾麵(漢陽玫瑰街總店)。

武漢熱乾麵後起之秀:羅氏生燙牛肉熱乾麵/生燙牛肉熱乾麵

武漢豆皮小王張祥兆大師(美食俊俊拍攝)

三鮮不分冠亞季的金榜題名時——豆皮

從道光年間的武昌王府口的楊家走來

成名於漢口大智路的老通城

油重、外焦、內軟、清香、料足的生旦淨末醜

滷肉丁、香菇丁、筍丁三鮮不分冠亞季軍

東湖賓館的餐桌如殿試的殿堂

主席點讚的金榜題名時

思念指數:100/100

最佳搭檔:桂花糊米酒

如果說熱乾麵是武漢的裡子,豆皮就是武漢的面子。所以,豆皮是武漢人用來請客的早餐,不是因為價格夠貴,而是購買時等候時間夠長。

嚴老么重油燒麥/三鮮豆皮

推薦店家:嚴老么重油燒麥(自治街單洞門)、曾記(漢陽大道漢陽醫院)、阿斌(水陸街)、元記(漢陽十里舖)、王師傅(高雄路)、老通城(吉慶街總店)、三鎮民生甜食館(勝利街總店)、老武鍋(搬回武鍋附近)、周記(麒麟路與桃花街

武昌鼓樓洞路口歐陽早點/面窩(美食俊俊拍攝)

黃豆米漿和蔥姜芝麻的狸貓換太子——面窩

光緒年間的燒餅是髮小,

帶著鐵匠的模具出生,

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比例是獨門秘技,

芝麻和小蔥憑個人喜好,

是上得石磨,

下得油鍋的街頭好漢,

邊厚中空大面子,

色黃脆香好脾氣。

親弟兄軟肥軟脆瘦,

還有表弟苕面窩,

富親戚還有江蝦麵窩和生蠔面窩。

思念指數:100/100

最佳搭檔:酥餃

大智路京漢街141門洞羅氏面窩/面窩

面窩可酥、可脆、可軟、可嫩,好吃但非常難做好,不同季節、氣候、天氣的米漿黃豆漿的發酵溫度與時間各不相同,好像三鎮都有羅氏面窩,不知是否有關聯。大火炸面窩,小火炸酥餃,外酥裡糯,蘸熟黃豆粉。

推薦店家:羅氏(大智路京漢街141號門洞裡)、歐陽早點(武昌鼓樓洞路口)。

張記鮮魚糊湯粉/鮮魚糊湯粉

喜頭魚糙米漿黑胡椒的山水總相逢——鮮魚糊湯粉

不管是湖畔江邊小魚媳婦熬成婆

還是大米有了纖細的腰肢

都在胡椒大師的調教下

陶冶志趣,混沌性情,

終成為魚米之鄉一代主食擔當。

思念指數:80/100

最佳搭檔:油條

張記鮮魚糊湯粉/鮮魚糊湯粉加油條

徐記(天聲街)、張記(西大街北城路)、老楊家(南京路吉慶街口)、沈記(交通路近民生路萬達廣場)、老李傳統(胭脂巷候補街)、陳記老字號(津水路起義街)、田恆啟(吉慶街德華樓)、斌斌(曇華林)、老碼頭(易家墩解放大道飛帆小區)、徐嫂(戶部巷)

鮮魚糊湯粉是武漢少有的魚為主題的主食,是當年苦力們唯一的日常動物蛋白質的攝入品種。鮮活的小鯽魚、黑胡椒、糙米粉,熱量足、味道鮮香,醒胃最佳。

作者:姬圖米

相關焦點

  • 武漢知名街頭歌手回來了:相信疫情總會過去 期待光谷重現繁華
    面對街頭收入基本為零的困境,他說,「人多人少,都會唱。疫情總會過去的,光谷人也會慢慢多起來,恢復以往的榮光。」那些堅持著的人們,眼裡總會有光。就像在「雲上」聽他唱歌的粉絲說,「靜靜等待,默默堅持,懷揣著希望,終會置身在湧動的人潮中,見到『光谷林俊傑』,見到武漢。」
  • 那些入選米其林指南的港澳街頭小吃
    那些入選米其林指南的港澳街頭小吃近日公布的最新《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在收錄星級餐廳的同時,首次將大眾喜聞樂見的街頭小吃也收入其中,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港澳街頭小吃入選吧。魚丸又稱「魚包肉」,用鰻魚、鯊魚或者淡水魚剁蓉魚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製成的丸狀食物,富有沿海特色風味小吃之一。並且魚丸是福州、閩南、廣州、臺灣、江西撫州一帶經常烹製的特色傳統名點,屬於粵菜或閩菜系。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因為它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餚。
  • 蒼南名小吃及街頭知名小吃
    18.靈溪二家半鴨頭:該店的香辣滷鴨頭我比較喜歡吃,但比起武漢精武鴨頭來,辣味欠佳。19.靈溪老蕭泡菜:晚上休閒好去處,物美價廉味道好,但千萬不要點多了,油炸食品熱量高,吃不了多少的。20.藻溪的牛雜、牛鞭:牛雜在蒼南遍地開花,很多鄉鎮都有,也是蒼南平陽一帶的特色小吃,但藻溪是蒼南有名的屠牛場,所有藻溪的牛雜算是蒼南各地牛雜的代表。21.燈盞糕:燈盞糕是溫州特色小吃,蒼南各鄉鎮街頭很多流動攤販都有賣,除燈盞糕外有些還泡芋頭片、番薯片、油條等。
  • 香港、澳門街頭小吃首次登上米其林指南 名單在這!
    近日,米其林發布第八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 2016》,史上首次加入了街頭小吃這一板塊,其中香港入圍了 23 家,澳門有 12家。   對比平常動輒大幾千人均的米其林三星餐館,這些小食餐館推薦令人感動。
  • 標頭串燒,街頭小吃爆品成就創業掘金利器
    串燒穩坐街頭小吃霸主地位中華美食,源遠流長,街頭小吃作為一種最接地氣的美食,深受大眾喜愛。大街小巷正是街頭小吃美食的聚集地,它承載著城市的煙火氣息,更是讓人無法割捨的美味。標頭串燒為美味使命而生標頭串燒最早源自在武漢,在武漢提起串燒,很多人都會向你推薦標頭串燒,標頭串燒擁有的無限魔力和火爆還要從創始人彭嶽飛說起。彭嶽飛悉心研究中國傳統街頭小吃,以弘揚中國傳統街頭小吃美食文化推動街頭小吃品牌化進程為己任。
  • 疫情之下知名航空公司街頭賣油條
    疫情之下知名航空公司街頭賣油條 2020-10-07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武漢解封,為您獻上史上最全武漢特色小吃美食
    今天4月8日,中國武漢全面解封,市民們紛紛出行!這是值得慶賀的,表明了我國在戰勝疫情的道路上已經跨出了很大的一步!雖然說現在疫情還沒完全消除,估計很多人都會把武漢之旅暫時擱置。但是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還是非常希望能有一趟武漢之旅,去體驗一下武漢人民的當地生活的。
  • 武漢最全逛吃指南|疫情過後,我最想去武漢吃什麼?
    作為一個平時總抱怨武漢人多、經常堵車、擠地鐵很不舒服的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有一天在熱搜上面看到#武漢堵車#這一詞條時,會開心到說不出話。是的,在全國三十多個省份的幫助下,武漢的疫情已經逐步被控制住了,"閉關"50多天後,武漢人民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離可出門之日也越來越近。
  • 《新加坡米其林指南》新鮮出爐,接地氣兒的街頭小吃最受青睞
    最近,享譽全球的米其林指南來到了全球文化交匯地——新加坡,與往常的評選不同,高檔典雅的傳統法式餐廳不再是米其林所青睞的對象
  • 全球知名旅遊指南推臺灣小吃 豬場成「大膽美食」
    原標題:全球知名旅遊指南推臺灣小吃 豬場成「大膽美食」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網報導,臺灣美食登上全球知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LonelyPlanet)。除了常在國際上曝光的臺灣必吃的珍珠奶茶、小籠包,這回還多介紹了臺灣夜市傳統小吃,特別列出來「如果你敢吃」的大膽美食,其中一樣是金門海鮮「炒沙蟲」,連臺灣本島都很少見;此外,豬腸、蔥抓餅也分別進入「大膽美食」以及「必吃美食」榜。   豬腸是臺灣常見的料理,現在登上全球知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成為推薦美食。文章用《臺灣是個秘密美食仙境》為標題,提到臺灣夜市美食,其中還列出「大膽美食」。
  • 武漢秋日漫遊指南
    這次武漢秋日漫步指南已經為你準備好,不如明天就出遊吧。,這裡承包了武漢一年四季的浪漫。然而最近武漢街頭出現的新興市集形形色色的排檔小攤散發出不同的誘人香氣,一路邊走邊看,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拿滿了小吃。
  • 傳統vs新派|18種香港街頭小吃品鑑指南
    2016年米其林指南新增了街頭美食榜單,從此,一日三餐吃米其林美食再也不是做夢(讓作為吃貨的我先仰天大笑一下)!米其林全球總監Michael Ellis說:「街頭美食不僅是香港飲食界一份子,過去幾年,評審員更發現這些食店非常注重食物品質,並選用本地時令食材,故希望街頭小食店能在指南中佔一席位。」
  • 後疫情時代,思念水餃用創新和責任謀發展
    在食品加工領域,思念水餃自動注餡生產線作為思念食品眾多成果之一,屬國內首創,應用後使產量提高一倍,據進一步測算,鮮品一致性大於98%,確保產品在凍前凍後一樣鮮。梳理思念食品20餘年發展過程,不難發現,思念的發展理念早就為"硬核"打下基礎。首先,包括國家CNAS認可檢測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後研究站等在內的科研機構陸續紮根思念。
  • 2016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版公布 港澳街頭小吃店首次出現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今日(11月5日)在香港發布。港澳街頭小食店首次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中。
  • 武漢歡樂谷街頭藝術節開幕
    10月1日,武漢歡樂谷街頭藝術節正式拉開序幕,在國慶和中秋雙節為遊客提供闔家歡聚的勝地。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年輕後浪成為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因此本屆街頭藝術節邀請知名年輕藝術家來現場演出,創新多場青春互動秀,體現當代青年不屈不折、勇於向上的精神。百名潮玩人集結,300+街頭藝術盛宴,與遊客一起歡度雙佳節,展示武漢歡樂谷以及整個武漢市民的精神風貌。
  • 攜程美食:疫情當下,全民都在思念火鍋!
    2月14日,攜程發布了美食調查報告,根據攜程美食林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快餐、火鍋、茶點搜索量上升。更簡單、高熱量、易於配送的食物,成為近期強需求。此外,「野味」、「蝙蝠」等詞彙搜索量急劇上升。食客自發全網搜索,監督飯店是否售賣野味。
  • 《米其林指南》首度推介香港澳門街頭小吃
    本報訊日前,米其林在香港正式發布第八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今年新入選的米其林餐廳以香港本地菜系最為引人注目,入選名單包括新晉成為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唐閣。這家餐廳「主廚推介的粵菜秉承了唐代廚藝傳統的神髓。」另外兩間新晉米其林二星餐廳分別是富臨飯店及明閣,兩者均以港式粵菜著稱。
  • 武漢最出名的小吃街,裡面都是外地遊客,武漢本地人根本就不去
    很多人說,在全國各地都有一條本地人根本就不會去的「知名」小吃街,而在外地遊客的「旅行攻略」中卻都會出現,並且還是屬於必打卡的地方,而且吃完還必須要發朋友圈的那種,那裡經常會售賣各種所謂的當地特色小吃,就好比南京的夫子廟,西安的回民街,那麼在湖北武漢有沒有類似的「知名」小吃街呢?
  • 《街頭美食鬥士2》和白鍾元「逛吃」武漢,等春暖花開再約武漢
    在大學期間經常跑去很遠的地方,只為了當地的食物。入伍之後,因為部隊夥食差,還偷偷跑去食堂進行管理,後來被將軍發現,還以為會有懲罰,但因為管理效果好,部隊士氣變高了,化險為夷並且順理成章留在了食堂,退伍時還被挽留希望可以再服役一年。白大叔曾在創業期間在中國待過一段時間,也認識了很多飯店的老闆、廚師。
  • 在武漢街頭拍照的外賣小哥:希望疫情結束時 能拍到陌生人在街頭擁抱
    有時候當武漢的街頭看上去空無一人時,趙彬會在心裡覺得自己像一個獨行俠,雖然從熙熙攘攘到悄然無聲只是在那麼幾天時間裡完成的,但是他卻覺得,像是過了好幾年那麼長。 行駛在街頭,趙彬開始想念那個熙熙攘攘的武漢,他無數次在腦海中幻想,等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結束後,人們會走上街頭慶祝,陌生人會抱在一起。「我想拍下那樣的武漢。」趙彬說。